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雷的《成都》唱遍大街小巷的那一年,我去了一趟成都。民谣歌手是小酒馆的标配,但令我浮想联翩的只有成都的茶馆。
民谚说:“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足见“坐茶馆”之于成都市民文化的重要性。在快有百年历史的腌卤店“盘飧市”点了一份卤货,店家先上的却是一盅盖碗茶;隔日去太古里的网红店,景德镇的青花瓷碗也是标配。
历史学者王笛写过多本关于成都茶馆的书,而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茶馆》,恰好在成都。
很多城市都有一条仿古的步行街,卖小吃杂货,也有文创小店,游人不管抱着什么目的,都要去走一遭,似乎这样就能感受到城市的昨日与今日。我自然不能免俗。这本《茶馆》就陈列在宽窄巷子的一家小店里,和许多描写成都历史、介绍景点的书挨在一起,这倒是个巧遇了。购得书后,店主还提供敲章服务。对,就是那种粘上红色印泥、努力按压后产生的作品。作为“景点”的标识,这个章是由上下结构的“宽窄”二字构成,远看字形结构很像一座牌坊,看来设计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游人如织的网红城市—这大概就是成都的“今天”了。然而,王笛要從中寻找的,却是隔着数十年光阴的成都的“过去”,即民谚里“一城居民半茶客”的成都。
《茶馆》有一个副标题是“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成都历来多的是茶馆,成都人也爱坐茶馆。于是,不起眼的小茶馆,就成了成都人孕育地方文化的消费空间。茶馆开张前一晚,要举行仪式,称“洗茶碗”或“亮堂”;茶馆一天的生意也有忙闲之分,忙时称“打涌堂”,闲时称“吊堂”。穷人买不起茶,可以买白开水,茶馆允许顾客自己带茶叶到茶馆,只需要付开水钱便可,称“免底”或叫“玻璃”。这些充满智慧的民间俗语,何尝不是茶文化外显的隐喻呢?
王笛从学术的角度写茶馆,既讲坐茶馆、吃闲茶的消遣,也谈及茶馆里的戏班子与早期的娱乐样态;既说明茶馆这个小本生意的经营状况,也论及茶社业工会与地方文化。他试图以茶馆为媒介,从社会、经济、政治的角度考察成都人坐茶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作为一本500多页的研究专著,《茶馆》读来却并不费劲。20世纪初,街头茶馆林立的成都,似乎伴随着作者的讲述,缓缓浮现在眼前。
王笛的《茶馆》对成都茶馆的茶具使用、喝茶方式、茶馆术语、顾客言行等茶馆文化都有很详尽的记述。从书中窥探,成都的茶馆就如同《武林外传》里的同福客栈,自成一个江湖。
有趣的是,关于“坐茶馆”一说,汪曾祺在文章里专门写过。虽然写的不是成都,但茶馆文化自有其共性。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昆明也多茶馆。昆明本地人同四川人一样,只说“坐茶馆”,但北京的学生去了后,创造了“泡茶馆”一词。“泡”是北京话,即长时间地在茶馆里坐着。汪曾祺有位陆姓同学,就是“泡茶馆”的冠军。
在那个年代,可以想见一碗茶并不贵,因而茶馆是最便宜的休息和社交场所。茶客们为茶而来,也为茶馆里的人际往来、文化娱乐、信息交流而来。
回到今日,现在的成都依旧不缺茶馆。宽窄巷子里,仿古建筑漆着红色新漆,伪装成过去的式样,店家用高大的八仙桌和川地的变脸绝技招徕顾客。令人想起往昔的茶馆,也是这般有川剧“玩友”坐唱,俗称“打围鼓”。茶馆还在,娱乐依旧。只不过,人声鼎沸的茶馆里,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成为座上宾,异乡的味蕾赶来凑热闹,本地的茶水,只不过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品。游人行色匆匆,是没有耐心在茶馆里泡上一整天的。
又或者,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去过成都的游客都知道,这里各个景点必备“掏耳朵”项目,已连同景观本身成为成都一景了。据说“挖耳”这一服务,在晚清的河边茶铺里就很流行了,百年以来长盛不衰。尽管今时今日的茶馆不复往昔,但一盅盖碗茶里,想必无意间也继承了不少往日遗风。
后来,这一趟成都行,我还附带着去了趟乐山。乘船看完乐山大佛后,我曾骑车沿着河边闲逛。沿河有一些小茶摊,自然不似成都的茶馆亮堂气派,却人气颇旺。老头儿、老太坐在竹椅子上打着牌,颇有一番闲适感。不知怎的,这个画面,倒让人想起了《茶馆》这本书里写的那种往日的茶馆。在这些还没游客涉足的小茶摊,本地人依然保留着喝茶的习惯,或许这更接近于茶馆的本味。
小茶馆的消失与现代茶馆的流变,又何尝不是成都社会文化流变的一个缩影。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岁月如何变迁,茶馆始终会是川地市民文化的一部分。
“身为游客,下一次再去成都,就坐一整天茶馆吧!”我这样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7月14日,纳兰若嫣荐)
民谚说:“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足见“坐茶馆”之于成都市民文化的重要性。在快有百年历史的腌卤店“盘飧市”点了一份卤货,店家先上的却是一盅盖碗茶;隔日去太古里的网红店,景德镇的青花瓷碗也是标配。
历史学者王笛写过多本关于成都茶馆的书,而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茶馆》,恰好在成都。
很多城市都有一条仿古的步行街,卖小吃杂货,也有文创小店,游人不管抱着什么目的,都要去走一遭,似乎这样就能感受到城市的昨日与今日。我自然不能免俗。这本《茶馆》就陈列在宽窄巷子的一家小店里,和许多描写成都历史、介绍景点的书挨在一起,这倒是个巧遇了。购得书后,店主还提供敲章服务。对,就是那种粘上红色印泥、努力按压后产生的作品。作为“景点”的标识,这个章是由上下结构的“宽窄”二字构成,远看字形结构很像一座牌坊,看来设计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游人如织的网红城市—这大概就是成都的“今天”了。然而,王笛要從中寻找的,却是隔着数十年光阴的成都的“过去”,即民谚里“一城居民半茶客”的成都。
《茶馆》有一个副标题是“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成都历来多的是茶馆,成都人也爱坐茶馆。于是,不起眼的小茶馆,就成了成都人孕育地方文化的消费空间。茶馆开张前一晚,要举行仪式,称“洗茶碗”或“亮堂”;茶馆一天的生意也有忙闲之分,忙时称“打涌堂”,闲时称“吊堂”。穷人买不起茶,可以买白开水,茶馆允许顾客自己带茶叶到茶馆,只需要付开水钱便可,称“免底”或叫“玻璃”。这些充满智慧的民间俗语,何尝不是茶文化外显的隐喻呢?
王笛从学术的角度写茶馆,既讲坐茶馆、吃闲茶的消遣,也谈及茶馆里的戏班子与早期的娱乐样态;既说明茶馆这个小本生意的经营状况,也论及茶社业工会与地方文化。他试图以茶馆为媒介,从社会、经济、政治的角度考察成都人坐茶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作为一本500多页的研究专著,《茶馆》读来却并不费劲。20世纪初,街头茶馆林立的成都,似乎伴随着作者的讲述,缓缓浮现在眼前。
王笛的《茶馆》对成都茶馆的茶具使用、喝茶方式、茶馆术语、顾客言行等茶馆文化都有很详尽的记述。从书中窥探,成都的茶馆就如同《武林外传》里的同福客栈,自成一个江湖。
有趣的是,关于“坐茶馆”一说,汪曾祺在文章里专门写过。虽然写的不是成都,但茶馆文化自有其共性。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昆明也多茶馆。昆明本地人同四川人一样,只说“坐茶馆”,但北京的学生去了后,创造了“泡茶馆”一词。“泡”是北京话,即长时间地在茶馆里坐着。汪曾祺有位陆姓同学,就是“泡茶馆”的冠军。
在那个年代,可以想见一碗茶并不贵,因而茶馆是最便宜的休息和社交场所。茶客们为茶而来,也为茶馆里的人际往来、文化娱乐、信息交流而来。
回到今日,现在的成都依旧不缺茶馆。宽窄巷子里,仿古建筑漆着红色新漆,伪装成过去的式样,店家用高大的八仙桌和川地的变脸绝技招徕顾客。令人想起往昔的茶馆,也是这般有川剧“玩友”坐唱,俗称“打围鼓”。茶馆还在,娱乐依旧。只不过,人声鼎沸的茶馆里,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成为座上宾,异乡的味蕾赶来凑热闹,本地的茶水,只不过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品。游人行色匆匆,是没有耐心在茶馆里泡上一整天的。
又或者,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去过成都的游客都知道,这里各个景点必备“掏耳朵”项目,已连同景观本身成为成都一景了。据说“挖耳”这一服务,在晚清的河边茶铺里就很流行了,百年以来长盛不衰。尽管今时今日的茶馆不复往昔,但一盅盖碗茶里,想必无意间也继承了不少往日遗风。
后来,这一趟成都行,我还附带着去了趟乐山。乘船看完乐山大佛后,我曾骑车沿着河边闲逛。沿河有一些小茶摊,自然不似成都的茶馆亮堂气派,却人气颇旺。老头儿、老太坐在竹椅子上打着牌,颇有一番闲适感。不知怎的,这个画面,倒让人想起了《茶馆》这本书里写的那种往日的茶馆。在这些还没游客涉足的小茶摊,本地人依然保留着喝茶的习惯,或许这更接近于茶馆的本味。
小茶馆的消失与现代茶馆的流变,又何尝不是成都社会文化流变的一个缩影。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岁月如何变迁,茶馆始终会是川地市民文化的一部分。
“身为游客,下一次再去成都,就坐一整天茶馆吧!”我这样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7月14日,纳兰若嫣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