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垂钓遇文王,明君得辅破殷商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在纽约的“亚洲艺术周”中,佳士得拍卖行在其春拍会上推出中国商代青铜器皿天全方罍。经过各方斡旋,终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促成此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与此同时,隔着几个街区,苏富比拍卖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抱古融今:洁蕊堂藏康熙瓷器展”,拉开了这个世界顶尖康熙瓷私人收藏展的帷幕,其中展示了一款罕见的五彩人物故事图纹折沿大盘。大盘胎体洁白、形制规整,盘心的主题图案为《姜子牙垂钓遇文王》。按照当时的制瓷工艺,五彩瓷的制作是在胎体成形之后先通体施透明釉,再经高温烧制后在光素釉面上绘彩色纹饰。此时已经不再像明代那样用水作为彩料介质,而改为乳香油,这样调制出来用于勾线的彩料不会轻易晕染化开,便于描绘纤毫毕现的细节。
  此大盘纹饰繁复考究,所用颜料虽称“五彩”,实际上却不止这个数。康熙五彩以绿、红、黑为主,辅以黄色、赭色和当时最新研制成功的贵重釉上蓝彩,这些主要颜色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浓淡,使画面不像明代嘉靖、万历五彩那样呆板粗率。由于画面中青绿色占主导,康熙五彩瓷器在西方被称为“绿色系”,与后来被称为“玫瑰色系”的粉彩相对应。盘中所绘故事场景始于左上方,金色艳阳染红了云彩,远方一峰直插云端。孤零零的山峰以釉上蓝彩晕染,为显示其距离遥远,不用表现石纹和植被的皴法。在孤峰左侧,隆起一座土山,浅浅的绿覆盖在墨彩披麻皴上,苍黛的植被尽显生机。宋代画家郭熙在其画学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及一项传统绘画原则:“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此处对两山的不同处理深得其中三昧。不过,瓷画匠也有失策之处:土山两边点缀着数株马尾松,与土山的高度相较,显得比例失真;树上的松针刻画得过于清晰,而不是冲淡缥缈,也有悖山水画中平远之法。


  盘心左侧中部,一岬突入水中,以赭色的长短平行线和线上的小点表示河水与水藻,岬岸边缘直角如斧削,一老者踞坐其上,专心投竿垂钓,符合史书上有关姜子牙“身为渔父,钓于渭阳之滨”(《国语·秦策三》)之记载。姜子牙的母亲姓姜,他本人名尚,字子牙,明代流行小说《封神演义》以及同题材戏曲使“姜子牙”和“姜太公”变得妇孺皆知。偏黄与偏蓝两种色调的浅绿将其上衣下裳巧妙分开,偏蓝的衣料还缀着小黑点组成的团花纹。头上小巾、腰带和右足舄首均施釉上蓝彩,起画龙点睛之效。额头圆硕,以示年高,不过头发须髯俱黑,暗指其体格强健足以将来辅佐少主成就大功业。五官用墨线勾勒,填以不同色调的矾红晕染以突出肤色和轮廓的质感。姜子牙右脚边置一竹编鱼篓,用矾红料勾勒,分外醒目。鱼篓虽是件普通日用器具,却系上了湖绿丝绸飘带,在颈部还打了双环结,透露出瓷画匠的审美趣味。
  与姜子牙垂钓处一水相隔,是一片陆地,约占盘心右下方三分之一,陆地上集聚着场景中的主要人物。中心人物身穿宽袖绛纱袍,由浓淡不同的矾红彩绘出衣褶,领口现浅绿内衣,两舄首均点蓝,头戴橙色紫金冠,有王者气象,此人就是周西伯姬昌,逝世后被其子武王追尊为“周文王”。周西伯身后立一壮汉,打着一顶鹅黄伞,伞盖敷蓝彩,中央镶红黄相间的葫芦宝顶,宝顶周围衬浅绿云肩,伞衣随风飘起露出红色内里。周西伯的左手边有两位廷臣在交谈,一位黄衣、一位绿衣,绿衣人背对观者,头戴赭色小巾。周西伯和两位廷臣的手臂上都缠着披帛,各自一色,红衣者绿帛,绿衣者红帛,黄衣者蓝帛。周西伯的右手边站两名彪悍武将,足蹬高帮皂靴,肩上围着风巾,一人红、一人绿。一位头扎白巾、身着蓝布衫的农人正趋步上前,左手朝后指着姜子牙方向,在向周西伯禀报情况。此人裤管高挽、露出肌肉强健的小腿,绳编麻履绑扎在赤脚上,左腿呈跪姿,同秦皇墓中的跪射俑一样,将精心制作的鞋底不经意地向世人展现。周西伯对着蓝衫人微微颔首,抬起右手表示会意。
  人群背后,在盘心右侧正中兀立一虬干老松,与隔岸垂钓之人交相辉映。这棵常青树极其粗壮健硕,老干新叶象征耄耋之年遇周西伯为天子师的姜子牙。萌发葱葱绿叶的枝干笼罩着周西伯及其侍卫随从,也隐喻姜子牙将为良佐,将“尚父于周”,助周西伯之子开创八百年天下。古松一侧矗立一株欣欣向荣的红叶木,不仅给观者以视觉上的调剂,还可让观者联想到周西伯之子—即将创立功业的周武王。综观盘心色彩的布局,以绿彩和黑彩为主,同时恰到好处地辅以釉上蓝彩、矾红彩、鹅黄色块,和谐悦目。
  大盘折沿上饰两道辅纹,最外圈以矾红勾线留白手法绘雏菊卷草纹。以此为衬,精绘一周云肩。变形如意云头内以黑点淡绿彩为底,其上绘缠枝莲纹作背景,小云头内特写侧面大朵莲花,大云头内特写各式彩蝶。九款彩蝶色泽缤纷,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康熙彩瓷中的翘楚。大盘背面和足圈内纯白满釉,盘沿折痕清晰,盘底平整。从背后看,盘底和口沿之间有一圈鼓腹。圈足无釉,内直外略斜。
  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当代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姜子牙的事迹在先秦典籍中的记载却寥寥无几。《诗经·大雅·大明》中录有“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句子,以周文王之子武王的小辈口气称姜子牙为“尚父”,盛赞他在牧野战场上如展翅的雄鹰般英勇善战。在《孟子》中,姜子牙被称为“太公”。《离娄上》十三章谓:“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及至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才在《齐世家》中比较系统地搜罗了姜子牙的事迹。他是东海边的人,祖上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地于吕,所以他也叫吕尚。吕尚一辈子贫穷不得志,上了年纪之后,一直在渭河之滨钓鱼,寻求与周西伯碰面的机会。有一次,周西伯像往常一样在外出狩猎之前占卦问凶吉,卦辞中言:“狩猎所得将不是老虎也不是熊,而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大臣。”随后,周西伯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吕尚,周西伯和吕尚交谈甚洽,高兴地说:“吾先君太公就曾说过:‘圣人总有一天会降临周,周会因此而兴旺发达。’先生真的就是太公所说的那个人吧!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吕尚因此又被称为“太公望”。周西伯遂以自己的车驾将吕尚接回宫中,尊为太师。
  洁蕊堂藏这款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纹大盘乃世所罕见,原为德国Konrad Bernheimer家族藏品。目前在存世品中形制与其相同者仅见枫丹白露宫所藏一件绘有“大舜耕于历山”故事图纹的姐妹盘。枫丹白露宫位于巴黎近郊的塞纳河左岸,曾是法国皇帝的一处行宫。1860年左右,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重新装修枫丹白露行宫,此时恰逢英法联军在中国劫掠清朝皇帝的夏宫—圆明园。1862年,班师回朝的法军司令官孟托邦将一部分从中国带回的瓷器、玉器、珐琅器等艺术品献给法皇和欧仁妮皇后。皇后特地在枫丹白露宫中开辟了“中国馆”来展示这批艺术品,其中就包括这件康熙五彩大盘。因为两件大盘的形制和绘画风格极为相似,很有可能当初两件大盘曾经成对地陈列在圆明园中,然后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分别流落他国,其中一件从欧洲辗转来到了美洲大陆。
其他文献
冬日午后,我们去老胡家里看望他。  要不是生病休养,此时,老胡应该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镇六十坪村,继续做驻村帮扶工作,每日早起,生火做饭、整理工作资料、入户走访、开会学习……忙碌且充实。  老胡和其他几位同事驻村开展工作,时间长的有两年多,短的也一年有余。每次回到兰州,在单位遇见了,大家都亲热地拉着他们的手说“辛苦了”,知道村里条件不比城里,知道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真不容易,但究竟怎么个辛苦法
期刊
因为“蝠”和“福”谐音,所以蝙蝠的形象被人们广泛使用。两只蝙蝠在一起就是“双福”;蝙蝠和桂花放在一起就是“福增贵子”;蝙蝠刻在铜钱上就是“福在眼前”;5只蝙蝠围着一个大寿字或者仙桃就是“五福捧寿”,这五福就是《尚书·洪范》中所说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还有5只蝙蝠围着一个篆体的“万”字,意为“福寿万代”。此外,和合二仙手捧的盒子中飞出5只蝙蝠,意为“五福和合”,这是
期刊
小人书快消失了。  一桩流行事物的衰败和一个热门人物的消失一样,总会引人深思。  对于现今30岁以上的人,那种表浅的通俗图书,曾是他们最初汲取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源头。很多人肚子里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往往是从小人书中得到的。在没有电视的时代,捧一本巴掌大小的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是常见的大众文化景象。那时,小人书普及于家家户户,老少咸宜,人人爱看。出租小人书便成了一
期刊
20来名记者一哄而上,将南昌西汉海昏侯国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腿慢一步的记者已然看不见信立祥的身影。2016年3月2日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幕式上发生的这一幕,是因为就在大约一刻钟前,信立祥念出了那虽然只有26个字,但公众早已翘首以待的结论:“考古证实,墎墩山墓园主墓墓主人即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出土文物中能够证明墓主人即为刘贺的“直接证据”
期刊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最圣洁的情感,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永不厌倦的话题。人类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喜欢用隐喻或象征意义来表达,而爱情可能是隐喻最多的事物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中国关于爱情的隐喻被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既有激情和缠绵,也有含蓄与内敛。  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例子佐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思为双
期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至今仍广为传诵,人们耳熟能详。如众所知,后世大多借此表达情深意笃、天长地久的爱情或婚姻。  “比翼鸟”是传说中比翼飞行的一种鸟。在“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中,可以找到较早的相关记录,它是一种外形似野鸭、颜色青红、名为鹣鹣或蛮蛮的鸟,因为只有一翅一目,必须雌雄两鸟配对才能飞翔,“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
期刊
明代是鉴藏风气十分浓厚的时期,涌现出了如文徵明父子、冯梦祯、李日华、严嵩、严世藩、华夏、项元汴、王世贞等一大批收藏大家,其中王世贞尤为引人注目。他作为明代声名卓著的文坛领袖和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活动丰富而活跃,不仅撰述了诸多有关书画题跋评鉴的史论文字,而且鉴藏了大量古今书画作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世贞与当时众多的书画家、书画鉴藏家有着广泛的交游往来,并留下了大量有关明代书画家生平事迹与书
期刊
佛家有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李后主也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由此可见,无论出世的佛陀,还是入世的落魄皇帝,都觉着别离之后的相思,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难过的煎熬。特别在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束缚,造成空间上的距离必然带来时间上的交错,所以王摩诘会满怀期待地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杜牧之会感叹“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期刊
在远古时期,龟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并受到顶礼膜拜。龟代表着长寿,因为人类害怕死亡,所以对长寿的龟不免产生崇拜之情。古人之所以崇拜龟,是希望龟这一有灵性的神物能让自己和亲朋好友更加长寿。古人追求长寿的过程衍生出对道学的追求,对道学的追求又使道教顺应而生。道教徒希望通过与自然的细条在自然中脱离世俗,最终悟道羽化而登仙达到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正是人们崇龟拜龟的目的之一。  “崇拜天鼋,始于轩辕。”轩
期刊
鸳鸯是人所共知的一种水鸟,提起此种水鸟,总是令人不自觉地生发绯想。鸳鸯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鸳指雄鸟,鸯指雌鸟,一起统称鸳鸯,亦可称雄鸳鸯、雌鸳鸯。在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鸳鸯被描述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古典诗文多有歌咏,许多刺绣、年画、剪纸、花鸟画等也常以此鸟取材,往往能起到意在言外之功,一种甜蜜的、令人向往的爱情伊甸园仿佛就在眼前。这种独特的文化意象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心理意义已经融于中国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