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残、自杀、攻击行为、杀人、虐待小动物等藐视、无视生命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生命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及如何使这两种教育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命教育 和谐发展 论纲
近年来,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为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据可依。生命教育是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中国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 20世纪末台湾教育界才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 ,称之为生命教育。而在我国大陆,上海在2004年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意味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什么关系?如何才能使两种新的教育理念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1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提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要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2生命教育的提出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 ,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建阿南达村和阿南达学校 ,倡导和实践其生命教育的思想。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概念。
2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发展
2.1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年8月,教育部第一次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颁布《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1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要求:“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
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为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心理健康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在各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逐步成熟。
2.2生命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末 ,台湾教育界首次引入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阐释生命的可贵及生命应有的尊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生命的旋律”包括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挑战、科技与生命、生命的尊严等。“温馨你我他”主要开展帮助弱者的一系列活动。学生所用教材为《生命教育教材》,教师所用教材为《生命教育手册》。台湾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 2001 年称为“生命教育年”。香港的生命教育起步也较快 ,主要编写了《爱与生命》系列教材 ,教育方法和形式灵活多样。
2005年,上海开始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意味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走入我国中小学校园。黑龙江省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安全意识,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健康地与异性交往,避免受到性伤害。
200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教育部要求全国2.2亿中小学生收看这一特殊的公益课,并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与此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步伐也有所加快,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都进行了生命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建设。2010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发起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部属院校第一家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研究和推广的学术机构,也是国内唯一拥有教育部规划项目《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3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国内对生命教育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生命主体的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简而言之,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3.1从广义上看,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可以分为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包涵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3.3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专题活动形式。生命教育是渗透式的,可以通过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实施生命教育。
3.4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平衡发展,建立与他人、环境互相尊重、沟通的关系,最终实现成熟和快乐的人生。
在笔者看来,心理健康教育有时候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生理、心理、生涯、社会、死亡五个取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当前我们更加重视生命教育中的心理取向,忽视了死亡取向。我国15 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 40~50 万人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有24.39%的孩子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有15.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1.71%。自杀已成为 15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青少年自杀事件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
总之,精神境界是个体生活的第二境界,决定着个体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个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 2012年08期 莫杰 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2]《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5年06期 王振存 论“类生命”与“‘类生命’教育”
[3]《基础教育研究》[J]· 2001年04期 李伟言 浅论教育中的生命观
[4]《教学与管理》[J]·2001年06期 李伟言 浅论教育中的生命观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命教育 和谐发展 论纲
近年来,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为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据可依。生命教育是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中国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 20世纪末台湾教育界才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 ,称之为生命教育。而在我国大陆,上海在2004年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意味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什么关系?如何才能使两种新的教育理念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1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提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要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2生命教育的提出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 ,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建阿南达村和阿南达学校 ,倡导和实践其生命教育的思想。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概念。
2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发展
2.1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年8月,教育部第一次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颁布《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1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要求:“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
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为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心理健康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在各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逐步成熟。
2.2生命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末 ,台湾教育界首次引入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阐释生命的可贵及生命应有的尊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生命的旋律”包括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挑战、科技与生命、生命的尊严等。“温馨你我他”主要开展帮助弱者的一系列活动。学生所用教材为《生命教育教材》,教师所用教材为《生命教育手册》。台湾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 2001 年称为“生命教育年”。香港的生命教育起步也较快 ,主要编写了《爱与生命》系列教材 ,教育方法和形式灵活多样。
2005年,上海开始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意味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走入我国中小学校园。黑龙江省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安全意识,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健康地与异性交往,避免受到性伤害。
200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教育部要求全国2.2亿中小学生收看这一特殊的公益课,并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与此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步伐也有所加快,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都进行了生命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建设。2010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发起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部属院校第一家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研究和推广的学术机构,也是国内唯一拥有教育部规划项目《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3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国内对生命教育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生命主体的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简而言之,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3.1从广义上看,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可以分为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包涵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3.3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专题活动形式。生命教育是渗透式的,可以通过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实施生命教育。
3.4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平衡发展,建立与他人、环境互相尊重、沟通的关系,最终实现成熟和快乐的人生。
在笔者看来,心理健康教育有时候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生理、心理、生涯、社会、死亡五个取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当前我们更加重视生命教育中的心理取向,忽视了死亡取向。我国15 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 40~50 万人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有24.39%的孩子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有15.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1.71%。自杀已成为 15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青少年自杀事件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
总之,精神境界是个体生活的第二境界,决定着个体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个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 2012年08期 莫杰 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2]《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5年06期 王振存 论“类生命”与“‘类生命’教育”
[3]《基础教育研究》[J]· 2001年04期 李伟言 浅论教育中的生命观
[4]《教学与管理》[J]·2001年06期 李伟言 浅论教育中的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