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广州南沙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佛经济圈、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清晨,一艘轮船即将从这里启航,此后它将穿越浩瀚的南中国海,航行1800海里,到达终点新加坡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人出现在这条航路上,最早可追溯到汉朝——从广东徐闻经广西合浦,在越南北部(当时汉朝管辖的日南郡)出境,途经马来西亚群岛,到达位于今天斯里兰卡的康志唯南。从此,横跨两千多年的“下南洋”史开启了。
离别和抵达,安稳和漂泊,无数颠沛流离,无数命运的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下南洋既带着心酸与无奈,又饱含浓浓的情感。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下南洋之后,华人与当地人又有哪些交融?如今留下的又是什么?寻着当年的文化印迹,我们仿佛读懂了一段丰盛的历史。
谁是峇峇娘惹?
东南亚有一个独特的族群叫“峇峇娘惹(Baba Nyonya)”,这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和带着些许神秘色彩的族群。在这个族群之中,男性称为“峇峇(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这些称呼如何而来?这和华人又有怎样的联系?
据史籍载,明朝时期,中国沿海与东南亚商贸交流日益频繁。随着郑和率领舰队7次下西洋,带来大规模的移民,出现“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的现象。“峇峇娘惹”指的便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明朝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
这批来到东南亚的移民具有丰富的商业贸易经验,闽南人多数从事橡胶业,广府人多数从事酒楼业,客家人多数从事锡矿业,海南人多数从事餐饮及旅店业等。凭借自身的努力加上同乡的互相扶持,这些华人移民发展得较快,峇峇娘惹族群很快成为了“富庶”的代名词。
马六甲的荷兰街, 一度曾是富贵的象征,街道两旁尽是峇峇家族的豪华宅院,家居布置尽显华人富有人家的气派。大门及窗户制作精致,往往是雕梁画栋,一些门栏上有“福”“禄”“寿”的木雕,大门上贴有对联。住宅分为大厅、中厅、内厅、天井、后院、侧院,大厅正中供奉神位。屋内摆有做工精致的木制家具、瓷瓶古董,古色古香,尤为讲究。
而把峇峇娘惹文化拆开来看,着实是个“大杂烩”。饮食方面,中国的烹饪方式糅合了马来西亚的热带风情;建筑方面,整体属于西式建筑,但又不乏中式的雕花、琉璃瓦;服饰上,有类似印度的纱笼裙,同时结合中式的绣花和20世纪从印度引进的蕾丝花边。峇峇们更是直接把西装拿来作为日常服装;语言方面,由于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的特征,峇峇娘惹的语言掺杂了福建话、印尼语、马来西亚语、泰语等多种语言。
从远赴重洋到落地生根,峇峇娘惹文化已逾400年历史。虽然历史遗迹与电影故事仍在述说着这一族群曾经的辉煌文化,但是随着内婚制的废弃和文化继承的断层,峇峇娘惹族群在马来西亚日常生活中逐渐失去影响,而被逐渐地本土化和现代化。
“日不落”民系的漂泊与安定
“一条江水向东流,送郎送到火船头,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一首山歌娓娓道出了客家人背井离乡远渡南洋谋生的离别之愁。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说法: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旧族,独在异乡为异客。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向长江以南迁徙的汉人中形成的一支民系。为什么后来他们迅速而快节奏地离开大陆乡土,迁往南洋各地乃至全球各大洲,被誉为“日不落”的民系?
关于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迁徙史,客家人的经历是一种苟活与重生的经历。自秦朝开始迄今的两千多年中,客家人的迁徙历经几个阶段,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路向南,最后他们大多数散落在今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 这些客家先民辗转千里,所到达并停留的地点有几个共性,首先是边远的,其次是闭塞的,再次是荒凉的。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相对安全和适宜停留。对于原住民而言,他们是“异乡来的人”,是“侵入别人土地的外来者”,他们一直是“客”。由此可见,“客”的含义曾经是多么的伤痛,又是多么意味深长。
而闽、粤、赣依旧不是当地客家人的终点站。清末民初,广东、福建一带的客家人不堪忍受战乱和贫困,漂洋过海远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下南洋”在闽粤地区被称为“过番”,“过番者”则被称为“番客”。由于交通不便利,许多番客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留下妻子独自照顾一家老小。这便出现了开头山歌道出的那一幕。
迁徙过后,勤劳的华人一部分成为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他们在改变自己与家族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所在国的经济状况。“开埠”指客家人在南洋某地白手起家将人烟稀少或毫无人烟的地方开发成为城镇乃至大城市的代名词。这是客家人迁徙南洋后的一大事业,尤其是功绩显著的侨领们,其功不可没。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是祖籍为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的客家人。功绩显著的侨领们,是中国人下南洋这段迁徙历史中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但更多的人,只来得及在这个时代背景里留下一抹默默消逝的身影。
艾族,是越南当局划分的一个民族,是早期中国迁居越南的汉族人,主体为客家人。艾人祖籍在今广西防城港市,通用客家話。迁入越南后,他们仍然选择沿河地带、盆地、沿海平原、海岛建村居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艾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村庄孤立在其他民族的村庄中,他们出村在外讲当地通用的语言,但进入自己的村庄或家,又说自己的语言。
妈祖:跨越国界的“精神联络图”
“中国海洋史和世界华人华侨的分布地图,几乎就是一幅以妈祖为核心的精神联络图。”由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发出的《湄洲倡议》中如是说。 事实如此,自华人选择远渡重洋起,妈祖文化走出国门的通道也一并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其中3次亲自前往湄洲致祭妈祖,在长达28年间,郑和把妈祖信仰带到航海的船队里,也带到了船队途经的异域国度里。
妈祖,原名林默,宋朝时期因救助海难者而遇难,被当地渔民立庙祭祀,后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海上保护神。其又被称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文化价值得到世界认可。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市老埠头,周围居住的多是潮州华裔,当地建有一座三神宫,意为“慈悲菩萨庙”,这是婆罗洲最负盛名的妈祖庙之一,最初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后经过几次重建和扩建,已颇具规模。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三神宫一带是坤甸市最热闹的地方。下午五时,当神庙响起阵阵鼓声,人们便把祭拜先人的供品送来这里,举行欢送孤魂回国的宗教仪式—— “施孤”。下午六时整,鼓声急起,聚集在庙前的人群,向一艘用竹篾和厚纸做成的、约十多米长的纸船朝拜,在哀乐声中,将这艘运送鬼魂回国的纸船焚烧,这时人们纷纷挥泪告别,表达了他们对故国的眷恋和送别孤魂的虔诚心意。场面蔚為大观,感人至深。
而在越南各省,一般住有华人的地方就设有“天后宫”,里面供奉着妈祖神像。仅胡志明市,就有“穗城会馆”“三山会馆”“霞璋会馆”“海南会馆”“广肇会馆”等数十间天后宫。每到大年初一零点时分,华人们便纷纷前来天后宫参拜,以求合家平安,周年顺境。
在泰国,妈祖又被称为“七圣妈”,泰国六世皇曾给一座天后宫御赐铜香炉,表明妈祖信仰在沟通中泰两国人民交往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在曼谷达挠路,有一座特别的庙宇,以玄天上帝为主神,妈祖等诸多神明为陪神,泰国人把此庙称为虎神庙,它显示了中泰两种宗教的融合。
千百年来,妈祖超越了时间、空间、民族,甚至宗教的界限,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加强了民族团结。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1万多座妈祖宫庙,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内涵散播海内外,成为无数人的精神信仰。
如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里分享社会资源。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离别和抵达,安稳和漂泊,无数颠沛流离,无数命运的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下南洋既带着心酸与无奈,又饱含浓浓的情感。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下南洋之后,华人与当地人又有哪些交融?如今留下的又是什么?寻着当年的文化印迹,我们仿佛读懂了一段丰盛的历史。
谁是峇峇娘惹?
东南亚有一个独特的族群叫“峇峇娘惹(Baba Nyonya)”,这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和带着些许神秘色彩的族群。在这个族群之中,男性称为“峇峇(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这些称呼如何而来?这和华人又有怎样的联系?
据史籍载,明朝时期,中国沿海与东南亚商贸交流日益频繁。随着郑和率领舰队7次下西洋,带来大规模的移民,出现“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的现象。“峇峇娘惹”指的便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明朝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
这批来到东南亚的移民具有丰富的商业贸易经验,闽南人多数从事橡胶业,广府人多数从事酒楼业,客家人多数从事锡矿业,海南人多数从事餐饮及旅店业等。凭借自身的努力加上同乡的互相扶持,这些华人移民发展得较快,峇峇娘惹族群很快成为了“富庶”的代名词。
马六甲的荷兰街, 一度曾是富贵的象征,街道两旁尽是峇峇家族的豪华宅院,家居布置尽显华人富有人家的气派。大门及窗户制作精致,往往是雕梁画栋,一些门栏上有“福”“禄”“寿”的木雕,大门上贴有对联。住宅分为大厅、中厅、内厅、天井、后院、侧院,大厅正中供奉神位。屋内摆有做工精致的木制家具、瓷瓶古董,古色古香,尤为讲究。
而把峇峇娘惹文化拆开来看,着实是个“大杂烩”。饮食方面,中国的烹饪方式糅合了马来西亚的热带风情;建筑方面,整体属于西式建筑,但又不乏中式的雕花、琉璃瓦;服饰上,有类似印度的纱笼裙,同时结合中式的绣花和20世纪从印度引进的蕾丝花边。峇峇们更是直接把西装拿来作为日常服装;语言方面,由于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的特征,峇峇娘惹的语言掺杂了福建话、印尼语、马来西亚语、泰语等多种语言。
从远赴重洋到落地生根,峇峇娘惹文化已逾400年历史。虽然历史遗迹与电影故事仍在述说着这一族群曾经的辉煌文化,但是随着内婚制的废弃和文化继承的断层,峇峇娘惹族群在马来西亚日常生活中逐渐失去影响,而被逐渐地本土化和现代化。
“日不落”民系的漂泊与安定
“一条江水向东流,送郎送到火船头,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一首山歌娓娓道出了客家人背井离乡远渡南洋谋生的离别之愁。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说法: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旧族,独在异乡为异客。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向长江以南迁徙的汉人中形成的一支民系。为什么后来他们迅速而快节奏地离开大陆乡土,迁往南洋各地乃至全球各大洲,被誉为“日不落”的民系?
关于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迁徙史,客家人的经历是一种苟活与重生的经历。自秦朝开始迄今的两千多年中,客家人的迁徙历经几个阶段,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路向南,最后他们大多数散落在今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 这些客家先民辗转千里,所到达并停留的地点有几个共性,首先是边远的,其次是闭塞的,再次是荒凉的。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相对安全和适宜停留。对于原住民而言,他们是“异乡来的人”,是“侵入别人土地的外来者”,他们一直是“客”。由此可见,“客”的含义曾经是多么的伤痛,又是多么意味深长。
而闽、粤、赣依旧不是当地客家人的终点站。清末民初,广东、福建一带的客家人不堪忍受战乱和贫困,漂洋过海远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下南洋”在闽粤地区被称为“过番”,“过番者”则被称为“番客”。由于交通不便利,许多番客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留下妻子独自照顾一家老小。这便出现了开头山歌道出的那一幕。
迁徙过后,勤劳的华人一部分成为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他们在改变自己与家族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所在国的经济状况。“开埠”指客家人在南洋某地白手起家将人烟稀少或毫无人烟的地方开发成为城镇乃至大城市的代名词。这是客家人迁徙南洋后的一大事业,尤其是功绩显著的侨领们,其功不可没。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是祖籍为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的客家人。功绩显著的侨领们,是中国人下南洋这段迁徙历史中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但更多的人,只来得及在这个时代背景里留下一抹默默消逝的身影。
艾族,是越南当局划分的一个民族,是早期中国迁居越南的汉族人,主体为客家人。艾人祖籍在今广西防城港市,通用客家話。迁入越南后,他们仍然选择沿河地带、盆地、沿海平原、海岛建村居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艾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村庄孤立在其他民族的村庄中,他们出村在外讲当地通用的语言,但进入自己的村庄或家,又说自己的语言。
妈祖:跨越国界的“精神联络图”
“中国海洋史和世界华人华侨的分布地图,几乎就是一幅以妈祖为核心的精神联络图。”由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发出的《湄洲倡议》中如是说。 事实如此,自华人选择远渡重洋起,妈祖文化走出国门的通道也一并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其中3次亲自前往湄洲致祭妈祖,在长达28年间,郑和把妈祖信仰带到航海的船队里,也带到了船队途经的异域国度里。
妈祖,原名林默,宋朝时期因救助海难者而遇难,被当地渔民立庙祭祀,后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海上保护神。其又被称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文化价值得到世界认可。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市老埠头,周围居住的多是潮州华裔,当地建有一座三神宫,意为“慈悲菩萨庙”,这是婆罗洲最负盛名的妈祖庙之一,最初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后经过几次重建和扩建,已颇具规模。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三神宫一带是坤甸市最热闹的地方。下午五时,当神庙响起阵阵鼓声,人们便把祭拜先人的供品送来这里,举行欢送孤魂回国的宗教仪式—— “施孤”。下午六时整,鼓声急起,聚集在庙前的人群,向一艘用竹篾和厚纸做成的、约十多米长的纸船朝拜,在哀乐声中,将这艘运送鬼魂回国的纸船焚烧,这时人们纷纷挥泪告别,表达了他们对故国的眷恋和送别孤魂的虔诚心意。场面蔚為大观,感人至深。
而在越南各省,一般住有华人的地方就设有“天后宫”,里面供奉着妈祖神像。仅胡志明市,就有“穗城会馆”“三山会馆”“霞璋会馆”“海南会馆”“广肇会馆”等数十间天后宫。每到大年初一零点时分,华人们便纷纷前来天后宫参拜,以求合家平安,周年顺境。
在泰国,妈祖又被称为“七圣妈”,泰国六世皇曾给一座天后宫御赐铜香炉,表明妈祖信仰在沟通中泰两国人民交往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在曼谷达挠路,有一座特别的庙宇,以玄天上帝为主神,妈祖等诸多神明为陪神,泰国人把此庙称为虎神庙,它显示了中泰两种宗教的融合。
千百年来,妈祖超越了时间、空间、民族,甚至宗教的界限,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加强了民族团结。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1万多座妈祖宫庙,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内涵散播海内外,成为无数人的精神信仰。
如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里分享社会资源。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