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阻滞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神经肌肉阻滞剂在ICU应用较广,其中25%~55%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患者接受该药作为辅助治疗,但至今神经肌肉阻滞剂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对神经肌肉阻滞剂在ARDS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脓毒症原发病、致病原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0年间入住ICU的无菌体液培养阳性或出现休克而诊断脓毒症的患儿117例,分析其年龄构成、原发病、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和并发MODS情况。结果脓毒症总病死率29.91%(35/117),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占71.79%,有10例(8.
目的了解长期应用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否可在不增加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及戒断风险的前提下减少阿片类及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三级学院型儿童医院的PICU、CICU及NICU。研究对象研究纳入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入住ICU,年龄≤21岁,且静点DEX≥72 h的所有患儿,共98例。干预措施无。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中位DEX输注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下胎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原代胎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PFC组、PFC+LPS组。LPS组培养液加入1 μg/ml的LPS,PFC组培养液加入20%容积比的PFC,PFC+LPS组培养液加入1 μg/ml L
目的探讨5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首诊误诊45例小于5岁的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45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2例,急性肠梗阻5例,消化性溃疡4例,急性肠套叠2例,误诊时间12 h~7 d,中位时间36 h。结论误诊原因与婴幼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检不合作且病情变化快,首诊医生早期不规范使用解热、镇痛药以及过分依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取婴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我科因上消化道异物行急诊胃镜治疗的患儿资料,选取1岁以内年龄段病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行婴儿急诊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6例,成功取出14例,10例异物在食管,4例在胃内,2例急诊胃镜未发现异物。结论急诊内镜治疗婴儿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导致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诊断明确的37例CDH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利用非条件多元回归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有29例进行了手术,其中CDH总病死率为32.4%(12/37),手术病死率为13.8%(4/29)。存活组(25例)与死亡组(12例)间,在出生体重[(
近年来肺复张策略因可打开肺泡,减少肺泡萎陷所致的肺损伤,改善肺顺应性,提高动脉氧分压与氧合指数,减少肺内分流而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就肺复张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做一综述。
期刊
期刊
新生儿脓毒症是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首位。根据新生儿自身特点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给临床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新生儿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与成人脓毒性休克的异同点等方面作一综述,以加深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