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意大利语Bel canto 词义的辨析以及对“美歌”历史的梳理,旨在说明对于“美歌”而言,并不是在整体上沿时间维度在技术和审美等方面一直在进步,在19世纪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它走向衰落。
【关键词】Bel canto;“美歌的黄金时代”;阉人歌手;泛音
意大利语Bel canto 一度被学界译为“美声唱法”,由于汉文词义的误导,很多声乐从业误以为“美声唱法”更多的是对演唱技术和方法的规定。其实不仅在国内,在西方学界对这个词的内涵也是没有统一的认知,亨利?普莱桑茨1981年出版的《世界著名歌唱家》中曾说“在音乐术语中没有比Bel canto的内涵更不准确,字源更含糊不清了。”
从1980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得知,声乐界19实际中叶开始使用Bel canto这个术语。起初这个词并无“唱法”之意,它不仅指一种演唱风格,也用于说明一个时期的整体歌唱风貌;它更多是对演唱风格及效果的描述,而不是技术方法的规定。故而当下学界已有不少学者将它译作“美歌”。
笔者以为对于人文学科,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一样审视它,它不会沿着时间的纬度一直向前发展。对于艺术门类更是如此,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黄金时代,正如钢琴就属于李斯特和肖邦那个时代一样,“美歌”也有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但大多音乐史学家都无一例外的把17、18世纪阉人歌手盛行的时期看作是“美歌的黄金时代”。因为当时的整个基督教国家“妇女应该在教堂里保持沉默”的中世纪古训一直被遵循着。虽然在那个时候也有人主张男女应该按性别演唱属于自己的声部;贵族府邸和知识分子圈内也曾一度出现过像弗朗契斯卡?卡契尼这样的女性歌唱家,但在公演性质的歌剧演出里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形。所以在中世纪用童声来代替女声,由于变声的生理原因童声的演唱生命非常短暂,后来人们用假声代替女声。
由于假声歌手的走红与人们的急功近利,阉人歌手开始盛行,并且统治整个欧洲歌坛两百多年。在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作曲家的歌剧中,很多角色的演唱难度让后来者望而却步,如今只有不多几位女歌手能驾驭,几乎没有男歌手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人声作为一种乐器无法保存,我们无法想象当时听众所听到的音响效果,可以肯定是实际音响要比乐谱上记载的丰富得多。可以在史学家彭坦庇的《音乐史》中看到对阉人歌手的记述:“没有听到过他演唱的人是无法想象他嗓音的清澈与灵活,在演唱高难乐段时惊人的容易。他有用不完的气息,在两个八度的音域中,以半音音阶极为准确的上下跑动,这一切他不过像闹着玩的一样”。这种超凡的演唱能力对于当时的“美歌”歌手来说几乎是轻而易举的。这里所说的“美歌”虽然和现代意义上的被我们成为“美声唱法”的歌唱差别很大,但音乐史将这段声乐史称之为“美歌的黄金时代”,足以说明“美歌”在这个时带达到的高度。
笔者以为这种技术上的退化正是伴随着佛罗伦萨的卡契尼佩里的音乐剧(Melodrama)中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产生而进行的。首先,为了使宣叙调和咏叹调的音量像古希腊悲剧在室外大剧场演出时那样响亮,阉人歌手与假声歌手的音量就不能再满足这种需要,继而代之的更强的呼吸支持下的更具音量和穿透力的声音,为了使独唱代替更多的合唱,就必须改进演唱方法增加共鸣获得更大的音量。
其次,剧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是“美歌”衰落的重要因素。19世纪的音乐厅主要是为合唱和管弦乐队设计的,所以它并不适合独唱。柏辽兹在《透过艺术》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关于歌剧院规模扩大对人声的影响。歌手为了平衡大剧院配器日益厚重的交响乐队和不断扩大规模合唱队的音量,不得不牺牲“美歌”所追求的松弛与圆润的音色要求,转而扩大音量。这种因素对“美歌”的影响到瓦格纳那里变得更为严重,因为他的乐队强调了铜管乐的比例。
再次,19世纪国际标准音高的变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859年在巴黎确定的国际标准音高是a=435Hz,在此之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6世纪的英国教堂音乐的音高要比世俗音乐的高几乎一个全音,而当时的世俗音乐与现在的标准音高相似。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标准音高一直保持在415Hz到429Hz之间,今日使用的440Hz,1939年才得到确认。很显然,这种提高无疑给“美歌”带来了隐性的压力。
上述原因,对于“美歌”来说有其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在共鸣与力度方面。19世纪法国的“大歌剧”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更多的喜欢这种更响、更重、更亮的音色。对于混响的泛音含有量的追求,一直是整个西方声器乐的演奏、唱者追求的最高标准之一。意大利的弗?兰皮尔蒂在其《嗓音遗训》中一再强调的:“歌唱嗓音就是声带有规律的振动所发出的泛音…,泛音缺乏时,声音听起来就是空的、忧郁的、木然的”。泛音的产生主要来自发声体自然、松弛以及有规律的振动,可一味地追求音量就不得不用更大的气息冲击声带,使得声带被拉的更紧,甚至有些僵硬,这样一来泛音的含有量就大打折。虽然这个时候人声可以更好的穿透乐队到达观众耳朵,可人声的优美的成分也随之降低。约翰?希勒(Johannes Hiller,1725-1804)在其《如何教授美的歌唱》中说“寻求音质,音量自来…永远不要为了惊人而强迫使用嗓音”,然而19世纪对音量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声音的自然松弛程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声音变得不在那么灵巧甚至变得笨拙。
不可否认阉人歌手本身也是导致“美歌”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他们几乎“霸道”的炫技无视歌词内容与戏剧情节,使得戏剧本身的意义荡然无存。另一个方面,这种通过手术造作嗓音的行为本身就是非人道的,同时也说明了歌唱技术的缺陷需要这种“人为”。
不论何种原因,到19世纪以后“美歌”最初确立的基本特征和审美原则已然被打破,与之相对的“美歌”与随之走向了衰败。或许不能简单的用先进与否来评价这种现象,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不是一种必然,正如历史更多的偶然一样,艺术现也是在偶然中不断变换形态。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意)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意)亨利.普莱桑茨.世界著名歌唱家[M].沈瑞奉,译.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2005.
[5]康莉.美声歌唱的历史与技术[D].西北民族大学,2012.
[6]黄东阳.浅谈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史略[J].黄河之声,2010(19).
[7]王硌.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确定[J].交响,2006(3).
【关键词】Bel canto;“美歌的黄金时代”;阉人歌手;泛音
意大利语Bel canto 一度被学界译为“美声唱法”,由于汉文词义的误导,很多声乐从业误以为“美声唱法”更多的是对演唱技术和方法的规定。其实不仅在国内,在西方学界对这个词的内涵也是没有统一的认知,亨利?普莱桑茨1981年出版的《世界著名歌唱家》中曾说“在音乐术语中没有比Bel canto的内涵更不准确,字源更含糊不清了。”
从1980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得知,声乐界19实际中叶开始使用Bel canto这个术语。起初这个词并无“唱法”之意,它不仅指一种演唱风格,也用于说明一个时期的整体歌唱风貌;它更多是对演唱风格及效果的描述,而不是技术方法的规定。故而当下学界已有不少学者将它译作“美歌”。
笔者以为对于人文学科,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一样审视它,它不会沿着时间的纬度一直向前发展。对于艺术门类更是如此,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黄金时代,正如钢琴就属于李斯特和肖邦那个时代一样,“美歌”也有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但大多音乐史学家都无一例外的把17、18世纪阉人歌手盛行的时期看作是“美歌的黄金时代”。因为当时的整个基督教国家“妇女应该在教堂里保持沉默”的中世纪古训一直被遵循着。虽然在那个时候也有人主张男女应该按性别演唱属于自己的声部;贵族府邸和知识分子圈内也曾一度出现过像弗朗契斯卡?卡契尼这样的女性歌唱家,但在公演性质的歌剧演出里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形。所以在中世纪用童声来代替女声,由于变声的生理原因童声的演唱生命非常短暂,后来人们用假声代替女声。
由于假声歌手的走红与人们的急功近利,阉人歌手开始盛行,并且统治整个欧洲歌坛两百多年。在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作曲家的歌剧中,很多角色的演唱难度让后来者望而却步,如今只有不多几位女歌手能驾驭,几乎没有男歌手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人声作为一种乐器无法保存,我们无法想象当时听众所听到的音响效果,可以肯定是实际音响要比乐谱上记载的丰富得多。可以在史学家彭坦庇的《音乐史》中看到对阉人歌手的记述:“没有听到过他演唱的人是无法想象他嗓音的清澈与灵活,在演唱高难乐段时惊人的容易。他有用不完的气息,在两个八度的音域中,以半音音阶极为准确的上下跑动,这一切他不过像闹着玩的一样”。这种超凡的演唱能力对于当时的“美歌”歌手来说几乎是轻而易举的。这里所说的“美歌”虽然和现代意义上的被我们成为“美声唱法”的歌唱差别很大,但音乐史将这段声乐史称之为“美歌的黄金时代”,足以说明“美歌”在这个时带达到的高度。
笔者以为这种技术上的退化正是伴随着佛罗伦萨的卡契尼佩里的音乐剧(Melodrama)中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产生而进行的。首先,为了使宣叙调和咏叹调的音量像古希腊悲剧在室外大剧场演出时那样响亮,阉人歌手与假声歌手的音量就不能再满足这种需要,继而代之的更强的呼吸支持下的更具音量和穿透力的声音,为了使独唱代替更多的合唱,就必须改进演唱方法增加共鸣获得更大的音量。
其次,剧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是“美歌”衰落的重要因素。19世纪的音乐厅主要是为合唱和管弦乐队设计的,所以它并不适合独唱。柏辽兹在《透过艺术》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关于歌剧院规模扩大对人声的影响。歌手为了平衡大剧院配器日益厚重的交响乐队和不断扩大规模合唱队的音量,不得不牺牲“美歌”所追求的松弛与圆润的音色要求,转而扩大音量。这种因素对“美歌”的影响到瓦格纳那里变得更为严重,因为他的乐队强调了铜管乐的比例。
再次,19世纪国际标准音高的变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859年在巴黎确定的国际标准音高是a=435Hz,在此之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6世纪的英国教堂音乐的音高要比世俗音乐的高几乎一个全音,而当时的世俗音乐与现在的标准音高相似。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标准音高一直保持在415Hz到429Hz之间,今日使用的440Hz,1939年才得到确认。很显然,这种提高无疑给“美歌”带来了隐性的压力。
上述原因,对于“美歌”来说有其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在共鸣与力度方面。19世纪法国的“大歌剧”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更多的喜欢这种更响、更重、更亮的音色。对于混响的泛音含有量的追求,一直是整个西方声器乐的演奏、唱者追求的最高标准之一。意大利的弗?兰皮尔蒂在其《嗓音遗训》中一再强调的:“歌唱嗓音就是声带有规律的振动所发出的泛音…,泛音缺乏时,声音听起来就是空的、忧郁的、木然的”。泛音的产生主要来自发声体自然、松弛以及有规律的振动,可一味地追求音量就不得不用更大的气息冲击声带,使得声带被拉的更紧,甚至有些僵硬,这样一来泛音的含有量就大打折。虽然这个时候人声可以更好的穿透乐队到达观众耳朵,可人声的优美的成分也随之降低。约翰?希勒(Johannes Hiller,1725-1804)在其《如何教授美的歌唱》中说“寻求音质,音量自来…永远不要为了惊人而强迫使用嗓音”,然而19世纪对音量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声音的自然松弛程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声音变得不在那么灵巧甚至变得笨拙。
不可否认阉人歌手本身也是导致“美歌”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他们几乎“霸道”的炫技无视歌词内容与戏剧情节,使得戏剧本身的意义荡然无存。另一个方面,这种通过手术造作嗓音的行为本身就是非人道的,同时也说明了歌唱技术的缺陷需要这种“人为”。
不论何种原因,到19世纪以后“美歌”最初确立的基本特征和审美原则已然被打破,与之相对的“美歌”与随之走向了衰败。或许不能简单的用先进与否来评价这种现象,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不是一种必然,正如历史更多的偶然一样,艺术现也是在偶然中不断变换形态。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意)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意)亨利.普莱桑茨.世界著名歌唱家[M].沈瑞奉,译.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2005.
[5]康莉.美声歌唱的历史与技术[D].西北民族大学,2012.
[6]黄东阳.浅谈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史略[J].黄河之声,2010(19).
[7]王硌.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确定[J].交响,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