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该如何修禅?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amoni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脱在当下
  禅宗是以般若(智慧)思想作为指导的,般若是指导我们断烦恼、破无明的利剑。大家见过文殊师利菩萨的各种形象,也有人朝过五台山,知道五台有一尊带剑的文殊像——要用像宝剑一样锋利的智慧把我们千丝万缕的烦恼一剑斩断。烦恼断除了便得解脱,我们便回归到真如佛性,回归到如来藏的本位上来。解脱,就是我们信仰的最后归宿。这个“归宿”不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而就在当下。只要我们建立起信仰,正信因果,发菩提心,树般若见,如法修学,当下就进入到解脱的境界,当下就是解脱的开始。
  萌发对三宝(佛、法、僧)的信心,就是解脱的开始。解脱不是等着这口气没有了,才回归到解脱。实际上这口气没有了,也无法验证是否进入到解脱的境界了。我们时刻都处在烦恼的境界当中,只有当下断烦恼、得解脱,才会有真实的受用,这种解脱的受用才能在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生日用当中发挥作用。
  解脱不是别的,就是烦恼一步一步地淡化,思想一步一步地清明,性格一步一步地柔和,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一天天地和谐起来,这就是解脱的体现,这就是信仰的体现,这就是我们学习佛法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回报。
  
  信仰在生活中
  从佛教的立场来讲,信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信仰佛、法、僧三宝,信仰因果的规律,信仰般若的智慧,信仰解脱的回归,从这四个方面建立起对佛法的信仰,就是正确健康的信仰之路。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信仰就成为一种改变我们生活的力量。从人的生命来讲,穿衣吃饭是生命本能的需求,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社会看起来像万花筒一样复杂,但简化一点,也就是饮食男女、行住坐卧,大家都在这些事上做文章,希望吃好一点,穿好一点,房子大一点,钱多一点。钱多了还是为这些事。但同样是生活,有些人的智慧非常浅薄,总是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追求虚荣。
  企业家都是有影响的人,希望从你们自己做起,返朴归真,过简朴的生活,过清静的生活。有财力的人,要经常做慈善事业,经常想到还有很多受苦的人。一定要把这种慈济他人的思想落实在生活当中,防止奢侈,注意节约。请客吃饭的时候,要想到还有很多受苦的人,还有很多在灾难面前衣食无着的人。要为这些人节省,要省吃俭用留着赈灾,救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天天这样想,天天这样做,这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具体实践,为众生的疾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的实践,将信仰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信仰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不忘受苦的人
  生活禅讲究“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寺院里的烧香、看经、拜佛、打坐,只是修行的一小部分,修行的大部分内容要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当下来落实。当我们起心动念时,我们是在如何用心?是否想到还有受苦受难的人,是否想到这一粒米来之不易,这一缕纱来之不易。能这样想、这样做,这就是修行。
  想到一切物资财富来之不易,就会知道要过俭朴的生活,要积德行善,修福修慧,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的实际内容。
  所谓“当下”就是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起心动念的当下,说话做事的当下。要将修行落实于每一个“当下”,止恶行善就不是说空话,是在做实事。
  
  不执于财富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从现实来讲,越是苦恼的地方,越是肮脏的地方,越是烦恼重的地方,越是需要佛法。
  而世间是什么呢?说得透彻一点,世间就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就是痛苦的深渊,所以要把佛法融化于世间,要改善这个世间,净化这个世间,要使生活在烦恼中的人能够明白这些道理。企业家要知道:我们不会天天有钱,我们不会天天过好日子,要知道这个世界瞬息万变,要保住永远有钱、永远过花天酒地的生活,那是办不到的。必须有远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要准备从容面对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有两个方向,好的,或坏的。不要把变化看得太消极,也不要太乐观。变化的好坏取决于每个人是在如何努力,如果知道珍惜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果,知道珍惜我们事业发展的来之不易,知道每个人都是从一无所有起家,那么我们的未来就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变化。“长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企业家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辛勤拼搏发展起来的,要百般地爱护,万般地珍惜,要培植福报,特别是广结人缘、广结善缘、广结法缘、广结佛缘。能广结这四缘,我们的事业就会蓬蓬勃勃地发展,如果不知道结缘,那就会影响事业的发展。
  
  不执于自己
  “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我们当领导的、当老板的人,如果能够反复地体会这句话,一定会有些触动。在这个方面,我也讲过另外四句话,就是要坚持“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原则。前三条的内容好把握,“大众分享”就不那么容易落实。
  大众分享,就是要将大众成就的财富,用合理的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大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每个企业的成就不外乎三个条件,一是老板辛勤的谋划,二是国家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员工们的勤劳奉献。这三条缺一不可。特别是员工们的奉献共同成就了每一项事业。没有这一点,老板有天大的本事,单枪匹马,成就不了大事业。认同、参与、成就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享,就是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修行要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修行具体化。修行不仅是抽象的诵经打坐,如果在生活当中,在烦恼面前,在利益面前还是寸利必争,寸步不让,诵经打坐就没有改变自己。没有改变自己吝啬的心,心灵就不能净化,诵经打坐就失去了作用。在利益面前,有分享的心,有布施的心,修行才算有些效果。
  责任编辑:李 靖
其他文献
劳动力年轻化,已势不可挡。  对于企业而言,曾经强势的劳动关系,正在被90后强大的自我意识觉醒而打破。无论是“我不是来订盒饭的”强势实习生,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的情怀老师,都在给管理者以警视:必须重视年轻人对工作需求的变化。  对于90后来说,不再为生存温饱奔波,只为“自我”而存在。他们不太会“看在金钱的份儿上”,而委屈于求全一份工作,他们要的是工作体验和感觉。感觉对了,一切就都
在经历2014年经济低迷之后,2015年的投资热点依旧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为什么是这三大领域?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依赖于消费。中国经济的增长历来具有投资偏好,短期内不可能改变。铁路投资、水利工程建设、环保力度加大、重大民生工程等等这些都需要巨额投资,而政府在这一类型的投资是可控的。  所以,目前中国经济运行进程中,
在外人眼里,吴文雄似乎总是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夜间变成一个强大的对手。  从湖北黄冈一个小村子里的放牛娃,到北京二环一间办公室里的企业管理者。在童年的伙伴中,吴文雄是命运转变最大的一个。  事实上,从小到大,吴文雄都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星,甚至常常落后于人。但他的人生从来没有停止过追赶。在外人眼里,吴文雄似乎总是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夜间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强大对手。  如今,他的身份是91
爱迪生的启示——创造妙有  乔布斯19岁时用了半年时间去印度寻访神性大师。大师们享受民众的供养,却不闻人间烟火。他深感无聊落寞。一天,乡村夜晚里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吸引了乔布斯的注意。爱迪生让乔布斯选准了他生命的支点:创造妙有。创造极致的妙有,是把极端物质化与极端神性化的两极连接起来的桥梁。分分钟踏在桥梁上,让乔布斯心安理得。  不要以为这是19岁的乔布斯一时的少年冲动。这个初心左右了他的一生。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