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里以中文系为代表的人文学科面临不断边缘化的困境。文学教育对塑造健全人格,传承民族的人文精神与道德传统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中文系文学教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现在大学中文系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与任务,这反而对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文学教育需要“固本”才能“逐末”,与文学相关的各种能力与修养是自然产生的,不必也不应该刻意训练。学术精神的传承和公众职业化需求是可以兼顾的,其根本是要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为此我们主张中文本科教育应以专长而非专业来设计课程与教学计划。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育;中文系;人文学科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普遍重视,大学人文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实用主义、“面向就业”成为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以中文系为代表的大学人文学科的地位也是不断下降。
然而人文教育对于个人、对于大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并深刻影响了大学对文学教育目标的定位,突出其道德教化的首要功能。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所产生的道德与文化的破坏,已造成各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反过来也制约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近年来,有很多学者、专家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不断呼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讨论新的社会形势下,人文如何教育,大学人文学科如何建设的问题[1-11]。回归文学教育的本意,发挥文学陶冶人情操,塑造人灵魂的作用,已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大学中文系是整个社会文化与文学教育的中流砥柱。但对于文学教育涉及的各方来说,对当前大学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或期望是有差别的。一方面是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对文学的兴趣,学生一般希望能够兼顾文学理想与未来的职业规划;家长与社会则更多地希望中文系能够培养实用人才;文学教授则几乎一致反对大学中文系的职业化倾向,更希望文学教育能够起到学术精神、社会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作用;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则注重于各种观念与意见的平衡[1,8,9]。
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元的,人们希望文学教育能有多种功能也很正常。一方面,大学中文系需要传承学术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根本;另一方面,大部分中文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际并不会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在大学所受的训练应该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在大学中文系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任务中找到一条共同的出路?不仅仅是平衡与妥协,而造成每项工作都重视,结果每项工作都做不好的结果。文学鉴赏与评论能力、研究考证能力、写作能力、跨学科与国际视野等等,都很重要;而且就文学本身来说也是“浩如烟海”,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名篇著作不计其数。大学几年之内如果全面铺开,“综合培养”,结果必然是华而不实。
在“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大学中文系教师和毕业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的意见最有价值和说服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几十位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和一定数量的中文系毕业生。根据文献阅读和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对当前大学中文系的办学思路上,大家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首先要坚守文学与教育的传统。200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90周年时曾提出“守正创新”的治学思路[10],这是非常正确的。中文的魅力不在于实用技能,而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所以一定要坚持,坚持文学与文学教育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失其根本。学者主张文学教育要回归文学本身[5-8],即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感悟能力、以及对人道德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是文学教育需要改革。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技术化、文化娱乐化,传统的文学教育正在失去其吸引力。高校文学研究与教育也日益体制化、学科化和学术化,中文系以往那种充满朝气的文学气氛变得机械而僵滞。这种状况已影响到了文学研究与学习的热情,最终会伤害文学教育本身。
在具体思路与方法上,有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强调经典的阅读,淡化以“文学史”主导的教学方式[4,12];实行小班教学,并借鉴传统书院精神里“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教育模式[2];强化写作训练[9,10,12]等等。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对大学中文教育的不同理解其实是不同认识层次的问题,并没有本质矛盾。既是文学教育,当然要从文学本身出发,重视作品阅读、鉴赏,强调写作能力等,都是理所当然的。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必然能够从事和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下面将具体阐述与讨论大学中文系的教育教学问题。
二、大学中文系教学模式探讨
在具体课程制度和教学方法上,我们觉得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
1.重视阅读。广泛的阅读,特别是经典名篇,并由老师重点讲解。阅读是提高文学修养和思想水平的必经途径,在阅读中才能潜移默化各种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是根本。大学中文系强调阅读,还与我们目前的高考制度有关,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不会读作品,也不爱读作品了,更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外,阅读还应该包括重要的研究论文、文学评论、演讲录、新闻报导、人物访谈等“应用文体”。好的作品内涵是共通的,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文笔优美、思想深刻。不需要去模仿写作,能够分辨、鉴赏优秀作品就可以了,需要写作的时候会自然有 “参照物”,自觉地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创造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小班教学只是个形式,关键还是要方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小班教学也不一定就体现在课堂上,比如可以建设、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利用办公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等,广泛开展文学方面的研讨。文学是最容易产生交流与讨论的专业之一,对优秀的作品大家肯定有很多心得体会,这个过程也会极好地促进阅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并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阅读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觉,而讨论交流是提高阅读自觉性的好办法。讨论必然涉及语言与逻辑组织,也可以推动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文学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
1.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文系的毕业生一般要从事“文字工作”,强调写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对现代社会来说,能条理清晰地写东西,已成为几乎每个人的必要能力。写得好需要不断实践,但我们认为写作不应该刻意去训练,写作应该是大量阅读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潜移默化的自觉模仿、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勉强训练写作,占用大量时间,效果并不明显。单纯的“写作训练”只能形成某种写作套路,产生垃圾文章,或称“现代八股文”。写作方面的练习我们主张要因人而异,给学生与任课老师一定的自由度,不要太具体规定数量与篇幅,以免影响学习兴趣。
2.关于文学创作。许多中文系的学生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甚至文学创作的梦想而来的。文学教育也应鼓励文学创作,为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杨晦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其本意是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不定位在文学创作上,因为作家需要创作的天分与生活的积累,不是能“培养”出来的。按陈平原教授的解释,“中文系希望出作家,但中文系不能直接培养作家”[3]。的确,文学青年的创作热情应该受到鼓励,而不应该是压制。过去大学中文系的很多名教授也都是兼作家与学者于一身。
有志成为作家并有作家潜质的人毕竟相对来说是极少数人,所以中文系教学的定位的确不能在这个方向。文学创作可以以学生社团形式解决,委派同样有创作热情和很高文学评价能力的老师指导,并在论文、学分等政策或制度上给予灵活的待遇。
3.人文学科的科学素养。人们往往强调理科学生的人文修养,而忽视人文学生的科学与技术视野。人类文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毕竟是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的生活与工作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人文研究归根结底也是人与社会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思考人文问题。人文学科的科学素养教育应该专设课程,更偏向于科普,全面介绍技术的繁荣与功用、技术的本质与原理、科学技术的未来等。相信宇宙、自然、生命、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主题能对每一位人文学生产生吸引力,不会成为学习的负担。
四、总结与讨论
现代大学中文系文学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其实是如何因材施教,也包括学生自己因才而学的问题。现代社会中,人是高度个性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标。人们对教育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认为理想的大学教育模式应该是“为中材定规则,为天才留空间”。人的才能不光分大小,还有不同的兴趣与专长。大学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发现学生的兴趣与专长、发展潜力,并在教育中扬长避短。
现在很多大学都提出并实践本科教学“淡化专业”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专业应该淡化,但专长应该加强。中文系的本科教育不应以专业划分,而以研究者、鉴赏或评论者、创作者、行政文字工作者等发展方向,来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可能更为合理。因为事实证明,一个研究者往往具有多种领域的研究能力,鉴赏者的审美能力也会对各类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创作者往往能产出多种文体的作品,而具有扎实功底的文字工作者也能处理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教学思路也是打破学科壁垒的好办法。学生的专业或侧重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导师和毕业论文选题上。
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促进人文发展,文艺复兴也必然产生经济与技术繁荣。所以,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促进人文发展的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大学中文系等人文学科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纯正的文学教育必然回归并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阎光才. 大学的人文之旅——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重估[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陈平原.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平原.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M], 2011.
[4]陈平原. “文学”如何“教育”[N]. 文汇报, 2002-02-23(8).
[5]陆以宏.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 教育与职业, 2010(2): 172-174.
[6]徐兆武.让文学教育回到文学本身--基于功利主义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的反思[J].文学界:理论版, 2010(12): 259-260.
[7]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6-28.
[8]蔡江珍.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教育问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12):5-87.
[9]张晓霞. 近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I社会科学版). 2010,29(5): 198-201.
[10]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 2002(11): 14-16.
[11]曾军.文学教育与中文系的未来[J]. 云梦学刊. 2007(4):22-27.
[12]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263-270.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北京 100871)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育;中文系;人文学科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普遍重视,大学人文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实用主义、“面向就业”成为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以中文系为代表的大学人文学科的地位也是不断下降。
然而人文教育对于个人、对于大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并深刻影响了大学对文学教育目标的定位,突出其道德教化的首要功能。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所产生的道德与文化的破坏,已造成各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反过来也制约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近年来,有很多学者、专家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不断呼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讨论新的社会形势下,人文如何教育,大学人文学科如何建设的问题[1-11]。回归文学教育的本意,发挥文学陶冶人情操,塑造人灵魂的作用,已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大学中文系是整个社会文化与文学教育的中流砥柱。但对于文学教育涉及的各方来说,对当前大学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或期望是有差别的。一方面是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对文学的兴趣,学生一般希望能够兼顾文学理想与未来的职业规划;家长与社会则更多地希望中文系能够培养实用人才;文学教授则几乎一致反对大学中文系的职业化倾向,更希望文学教育能够起到学术精神、社会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作用;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则注重于各种观念与意见的平衡[1,8,9]。
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元的,人们希望文学教育能有多种功能也很正常。一方面,大学中文系需要传承学术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根本;另一方面,大部分中文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际并不会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在大学所受的训练应该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在大学中文系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任务中找到一条共同的出路?不仅仅是平衡与妥协,而造成每项工作都重视,结果每项工作都做不好的结果。文学鉴赏与评论能力、研究考证能力、写作能力、跨学科与国际视野等等,都很重要;而且就文学本身来说也是“浩如烟海”,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名篇著作不计其数。大学几年之内如果全面铺开,“综合培养”,结果必然是华而不实。
在“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大学中文系教师和毕业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的意见最有价值和说服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几十位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和一定数量的中文系毕业生。根据文献阅读和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对当前大学中文系的办学思路上,大家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首先要坚守文学与教育的传统。200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90周年时曾提出“守正创新”的治学思路[10],这是非常正确的。中文的魅力不在于实用技能,而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所以一定要坚持,坚持文学与文学教育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失其根本。学者主张文学教育要回归文学本身[5-8],即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感悟能力、以及对人道德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是文学教育需要改革。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技术化、文化娱乐化,传统的文学教育正在失去其吸引力。高校文学研究与教育也日益体制化、学科化和学术化,中文系以往那种充满朝气的文学气氛变得机械而僵滞。这种状况已影响到了文学研究与学习的热情,最终会伤害文学教育本身。
在具体思路与方法上,有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强调经典的阅读,淡化以“文学史”主导的教学方式[4,12];实行小班教学,并借鉴传统书院精神里“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教育模式[2];强化写作训练[9,10,12]等等。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对大学中文教育的不同理解其实是不同认识层次的问题,并没有本质矛盾。既是文学教育,当然要从文学本身出发,重视作品阅读、鉴赏,强调写作能力等,都是理所当然的。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必然能够从事和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下面将具体阐述与讨论大学中文系的教育教学问题。
二、大学中文系教学模式探讨
在具体课程制度和教学方法上,我们觉得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
1.重视阅读。广泛的阅读,特别是经典名篇,并由老师重点讲解。阅读是提高文学修养和思想水平的必经途径,在阅读中才能潜移默化各种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是根本。大学中文系强调阅读,还与我们目前的高考制度有关,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不会读作品,也不爱读作品了,更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外,阅读还应该包括重要的研究论文、文学评论、演讲录、新闻报导、人物访谈等“应用文体”。好的作品内涵是共通的,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文笔优美、思想深刻。不需要去模仿写作,能够分辨、鉴赏优秀作品就可以了,需要写作的时候会自然有 “参照物”,自觉地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创造讨论与交流的环境。小班教学只是个形式,关键还是要方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小班教学也不一定就体现在课堂上,比如可以建设、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利用办公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等,广泛开展文学方面的研讨。文学是最容易产生交流与讨论的专业之一,对优秀的作品大家肯定有很多心得体会,这个过程也会极好地促进阅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并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阅读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觉,而讨论交流是提高阅读自觉性的好办法。讨论必然涉及语言与逻辑组织,也可以推动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文学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
1.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文系的毕业生一般要从事“文字工作”,强调写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对现代社会来说,能条理清晰地写东西,已成为几乎每个人的必要能力。写得好需要不断实践,但我们认为写作不应该刻意去训练,写作应该是大量阅读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潜移默化的自觉模仿、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勉强训练写作,占用大量时间,效果并不明显。单纯的“写作训练”只能形成某种写作套路,产生垃圾文章,或称“现代八股文”。写作方面的练习我们主张要因人而异,给学生与任课老师一定的自由度,不要太具体规定数量与篇幅,以免影响学习兴趣。
2.关于文学创作。许多中文系的学生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甚至文学创作的梦想而来的。文学教育也应鼓励文学创作,为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杨晦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其本意是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不定位在文学创作上,因为作家需要创作的天分与生活的积累,不是能“培养”出来的。按陈平原教授的解释,“中文系希望出作家,但中文系不能直接培养作家”[3]。的确,文学青年的创作热情应该受到鼓励,而不应该是压制。过去大学中文系的很多名教授也都是兼作家与学者于一身。
有志成为作家并有作家潜质的人毕竟相对来说是极少数人,所以中文系教学的定位的确不能在这个方向。文学创作可以以学生社团形式解决,委派同样有创作热情和很高文学评价能力的老师指导,并在论文、学分等政策或制度上给予灵活的待遇。
3.人文学科的科学素养。人们往往强调理科学生的人文修养,而忽视人文学生的科学与技术视野。人类文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毕竟是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的生活与工作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人文研究归根结底也是人与社会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思考人文问题。人文学科的科学素养教育应该专设课程,更偏向于科普,全面介绍技术的繁荣与功用、技术的本质与原理、科学技术的未来等。相信宇宙、自然、生命、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主题能对每一位人文学生产生吸引力,不会成为学习的负担。
四、总结与讨论
现代大学中文系文学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其实是如何因材施教,也包括学生自己因才而学的问题。现代社会中,人是高度个性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标。人们对教育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认为理想的大学教育模式应该是“为中材定规则,为天才留空间”。人的才能不光分大小,还有不同的兴趣与专长。大学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发现学生的兴趣与专长、发展潜力,并在教育中扬长避短。
现在很多大学都提出并实践本科教学“淡化专业”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专业应该淡化,但专长应该加强。中文系的本科教育不应以专业划分,而以研究者、鉴赏或评论者、创作者、行政文字工作者等发展方向,来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可能更为合理。因为事实证明,一个研究者往往具有多种领域的研究能力,鉴赏者的审美能力也会对各类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创作者往往能产出多种文体的作品,而具有扎实功底的文字工作者也能处理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教学思路也是打破学科壁垒的好办法。学生的专业或侧重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导师和毕业论文选题上。
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促进人文发展,文艺复兴也必然产生经济与技术繁荣。所以,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促进人文发展的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大学中文系等人文学科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纯正的文学教育必然回归并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阎光才. 大学的人文之旅——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重估[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陈平原.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平原.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M], 2011.
[4]陈平原. “文学”如何“教育”[N]. 文汇报, 2002-02-23(8).
[5]陆以宏.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 教育与职业, 2010(2): 172-174.
[6]徐兆武.让文学教育回到文学本身--基于功利主义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的反思[J].文学界:理论版, 2010(12): 259-260.
[7]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6-28.
[8]蔡江珍.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教育问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12):5-87.
[9]张晓霞. 近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I社会科学版). 2010,29(5): 198-201.
[10]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 2002(11): 14-16.
[11]曾军.文学教育与中文系的未来[J]. 云梦学刊. 2007(4):22-27.
[12]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263-270.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北京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