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城镇转移,这些外出劳动力与家庭长时间分离,使很多未成年人得不到来自父母应有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家庭教育缺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无法养成健全人格和正确道德观念,社会和学校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忽视造成留守儿童身心即使受到伤害,也得不到及时的教导与支持,留守儿童因此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了妥善解决日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政府机关、学校、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多个方面合力协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构建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成才率,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强化思想教育力度,将农村留守儿童培育为新时代好青年。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其中主要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道德观念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多,由此可知,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育人责任,应当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界社会力量的重点关注与全力支持。只有建立起较强道德宣教作用的新型思想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体系才能得到完善,党和国家颁行的教育政策才能在农村得到深入贯彻和执行。
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缺乏家庭层面的思想引导,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覆盖面较小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指导,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进行配合,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冲突。例如,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监护人对其呵护备至,教师在课上教育留守儿童要凡事亲力亲为,然而来自监护人的骄纵放任使得留守儿童无法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向与家庭生活习惯的冲突使留守儿童无所适从,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失去了应有的培育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效果。
(二)部分学校、地方政府领导不重视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未能认识到思想教育对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升其道德素养水平的重要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效果和学生个人素质的首要指标,将课上时间都用在单调重复的考试测验上,部分学校甚至占用学生思想教育课程进行考试,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发展。学校管理层和地方教育机关未能建立高水平思想教育队伍,使得课堂思想教育成为单纯理论学习,无法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任课教师难以准确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和道德水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养成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养普遍不高、思想教育效果较差的局面。
(三)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未成年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另一困难在于外界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干扰,随着信息科技普及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各类不良思想在管理不善的网络空间上萌芽并成为受未成年人追捧的社会潮流,对留守儿童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教育困难程度。部分学生受到西方腐朽资本主义理念的长期侵蚀,养成了强权至上、崇拜金钱、贪图享乐的生活习惯,未能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現代社会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塑造引导作用,学校思想教育难以与之抗衡。而且部分学校内部不良少年团伙经常引诱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个别思想偏激、生活堕落的学生结成地下小团体,霸凌同学,导致校园恶性事件频发,有关部门必须尽早对其进行整治。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思想教育的可行策略
(一)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充分支持
为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各界必须紧密团结、密切合作,以政府机关为主导、以学校课堂为基地、以社会志愿力量为后盾,为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农村留守家庭帮扶机制,征集社会各界资源投入到农村扶贫事业中,让缺少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深切爱护,让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忠诚支持者。
(二)强化家庭思想教育力度,增加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交流频率
家庭是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为了改变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唤醒广大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感,使外出家长密切关注子女的成长,定期与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通话、信件邮寄等方式进行交流,留守儿童应当向家长详细汇报自身生活、学习情况,家长可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将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学校教师的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引留守儿童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三)农村小学必须转变课堂教学重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核心目标
农村学校必须及时转变教育重点,着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将德育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首先,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保持礼貌,不应粗暴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应用体罚或语言攻击侮辱学生,人民教师必须成为真实的道德榜样。其次,必须增加思想道德学习在教学课程中的比重,教师可设置以无私奉献为主题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帮邻居干农活等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是我国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尽早解决的重要问题,做好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社会人才,有关部门必须集结一切社会力量,支持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6-17.
[2]顾兴德.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6.
[3]张玉琴,孙文桥.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J].广东蚕业,2019,53(08):106 108.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道德观念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多,由此可知,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育人责任,应当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界社会力量的重点关注与全力支持。只有建立起较强道德宣教作用的新型思想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体系才能得到完善,党和国家颁行的教育政策才能在农村得到深入贯彻和执行。
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缺乏家庭层面的思想引导,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覆盖面较小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指导,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进行配合,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冲突。例如,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监护人对其呵护备至,教师在课上教育留守儿童要凡事亲力亲为,然而来自监护人的骄纵放任使得留守儿童无法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向与家庭生活习惯的冲突使留守儿童无所适从,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失去了应有的培育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效果。
(二)部分学校、地方政府领导不重视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未能认识到思想教育对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升其道德素养水平的重要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效果和学生个人素质的首要指标,将课上时间都用在单调重复的考试测验上,部分学校甚至占用学生思想教育课程进行考试,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发展。学校管理层和地方教育机关未能建立高水平思想教育队伍,使得课堂思想教育成为单纯理论学习,无法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任课教师难以准确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和道德水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养成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养普遍不高、思想教育效果较差的局面。
(三)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未成年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另一困难在于外界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干扰,随着信息科技普及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各类不良思想在管理不善的网络空间上萌芽并成为受未成年人追捧的社会潮流,对留守儿童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教育困难程度。部分学生受到西方腐朽资本主义理念的长期侵蚀,养成了强权至上、崇拜金钱、贪图享乐的生活习惯,未能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現代社会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塑造引导作用,学校思想教育难以与之抗衡。而且部分学校内部不良少年团伙经常引诱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个别思想偏激、生活堕落的学生结成地下小团体,霸凌同学,导致校园恶性事件频发,有关部门必须尽早对其进行整治。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思想教育的可行策略
(一)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充分支持
为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各界必须紧密团结、密切合作,以政府机关为主导、以学校课堂为基地、以社会志愿力量为后盾,为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农村留守家庭帮扶机制,征集社会各界资源投入到农村扶贫事业中,让缺少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深切爱护,让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忠诚支持者。
(二)强化家庭思想教育力度,增加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交流频率
家庭是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为了改变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唤醒广大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感,使外出家长密切关注子女的成长,定期与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通话、信件邮寄等方式进行交流,留守儿童应当向家长详细汇报自身生活、学习情况,家长可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将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学校教师的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引留守儿童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三)农村小学必须转变课堂教学重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核心目标
农村学校必须及时转变教育重点,着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将德育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首先,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保持礼貌,不应粗暴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应用体罚或语言攻击侮辱学生,人民教师必须成为真实的道德榜样。其次,必须增加思想道德学习在教学课程中的比重,教师可设置以无私奉献为主题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帮邻居干农活等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是我国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尽早解决的重要问题,做好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社会人才,有关部门必须集结一切社会力量,支持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6-17.
[2]顾兴德.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6.
[3]张玉琴,孙文桥.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J].广东蚕业,2019,53(08):10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