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非花的大艺术家克林特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5年,克林特在她的工作室中

  2018年年底,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大展“Hilma af Klint:Paintings for the Future”(2018年10月12日到2019年1月27日),将20世纪初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抽象艺术家—希尔马·阿夫·克林特推向了大众视野。
  克林特的遗言曾特别嘱咐,等她死后20年,再将作品公开,以免世界还没准备好去理解她那些充满了灵性与科学的抽象艺术。

灵媒?画家!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立者所罗门·R.古根海姆,起初热衷于古典绘画,用于宅邸装饰。等到1927年,他遇见了年轻的德国贵族、“男爵夫人”希拉·瑞贝(Hilla Rebay)。后者对于抽象艺术有着坚定的追求,使古根海姆的收藏方向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1929年,古根海姆开始系统性地购买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罗伯特·德劳内、瓦西里·康定斯基、费尔南达·雷格尔等。而当古根海姆美术馆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时,瑞贝就曾叙述了她的艺术使命:“还有比绘画中,从具象到抽象再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更伟大的前进步伐么?我们注定要更有创造性,因此转向精神世界是我们的命运。人文主义将得到发展,并自然而然地从伟大的艺术上感受到更多的能量,这便是抽象杰作的辉煌。”
  彼时的瑞贝,是活跃的交际花。而对抽象艺术着迷的克林特,则默默无名,是只能靠画画来维持生计和梦想的单身女性。两人就像平行线,未曾真正相会。
  不过,在命运的安排下,克林特走进古根海姆美术馆,迎来了她在美国的第一个大型回顾展。
  这次展览共230件作品—130幅绘画以及100件纸上作品,展现了克林特一生的创作历程和主要成就。《十大幅》系列是克林特“非几何抽象”的代表作,每幅画高达3.28米,宽至2.4米。其中,“庙宇系列”“天鹅”等几何抽象系列,全面展示了她对于神秘符号、形式美学的热爱。
  但有人说,克林特其实不是画家,是灵媒。
  1862年,克林特在瑞典出生。她是瑞典海军指挥官维克多·阿夫·克林特上尉的第四个孩子,家境优渥,并且在20岁时被皇家美术学院录取,主要研习素描、肖像和山水画,成为了一名写实画家。

  “我不知道这些画该如何描述,但是我画得非常迅速和确定,没有改动过一笔一划。”

  幸运的克林特是第一代在斯德哥尔摩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之一。这也让她受到更多学科和知识的滋养,为日后的灵性绘画奠定了基础。
  1898年,克林特与几位女性好友组成了一个名为“五人小组”(The Five)的秘密社团,定期举行“降神会”,尝试和所谓的“高灵”沟通。她甚至还多次充当“灵媒”,在不受自我意识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创作,用画笔传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信息。
  就这样,她将神智学、进化论、原子理论等融入作品,创作了最早的一批抽象画。
  其实除了克林特,还有许多艺术家都对灵性的研究有着相同的兴趣,比如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性》,赞扬了神智学对西方社会从物质化向精神化转型的贡献。
  然而,克林特并未与现代主义潮流发生关系。艺术新闻网因此评价称,克林特的出现扰动了传统的叙事线,即“巴黎-纽约”和“现代-当代”的固定节奏。英国艺术史学家布莱恩菲尔(Briony Fer)也将克林特看作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在形式上做出了相当贡献的独立画家。

光谱与原子


  在熟悉又陌生的符号和色彩打造下,克林特的作品萦绕着神秘的气息。虽然“说不清楚的就应当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语),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然而,以自然科学之手去触碰它坚实可见的部分,对大部分人来说,却是通往精神高塔的可行之道。而克林特也会选择一些同时在科学和宗教领域都具有特别含义的图像和符号,以探求精神和物质世界的融合。

  宇宙在她的描绘下,磅礴大气的同时,还具有母性孕育一切的力量。

  1666年,牛顿完成了太阳光的散射实验: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将形成顺次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克林特在“庙宇系列”中,将光谱序列并置在三角形中清晰呈现,还特别画出了光的原子与能量等级的变化。
  克林特相信,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能量。比如在她的色彩序列中,黄色与蓝色的组合多次重复出现;蓝色代表男性,黄色代表女性,以此表达阴阳结合的宇宙观。而更多的色彩秘密,还需要在她未经学术研究的日记本中挖掘。
  克林特的画面,乍看给人以神圣感和仪式感,这与她悉心经营的对称图式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庙宇系列”中,大量的圆形不仅代表了宏观的宇宙星体,还代表着微观的原子。在整体构图上的对称,还细致到原子核内部,有时是正反蓝黄三角形组成的六芒星,有时是蓝黄天神,达到中和的境界。
克林特的“ 天鹅”系列,画的是两只代表阴阳的黑白天鹅交合的過程,白天鹅代表男性,黑天鹅代表女性,这就和中国的太极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1922年,《小麦和艾草》
  1909年,卢瑟福以经典电磁学为基础,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原子中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当中;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
  另外,原子发生能量变化时,会产生肉眼可见的颜色,这就是原子的焰色反应。这些在克林特的画中都得到了体现。
  克林特所画的对称,不仅符合电荷对称和宇称对称,还运用了镜像对称理论。在一幅比例与斐波那契数列近似的画面中,螺贝形曲线各自占据1/2的空间,彼此相对又相互吸引,在一朵花轮所代表的原子处交错分割。而根据“量子纠缠”理论,一旦发生耦合作用形成整体的不同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会互相作用。这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的超距作用”。

宗教冥想


  克林特所热衷的“神智学”(Theosophy),即“神的智慧”。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有相关的学会。当时的会长伍廷芳,将“Theosophy”译为“证道学”。
  证道学学会是一个国际组织,于1875在纽约成立。其三大宗旨是:成立一个不分种族、信仰、性别、阶级或肤色的大同世界的核心;鼓励研究对照各宗教、哲学和科学;调查未能解释的自然界规律,以及人类的潜在力量。总结而言,就是“求证天道、人道与天人关系的知识”。
  在这一宗旨的引导下,克林特广博吸取东西方宗教思想,包括佛教和印度教。而证道学会的分支之一“玫瑰十字学会”是克林特参与的另一组织,它主要和欧洲中世纪传统有关。
1915年,“天鹅”系列,第18组
1906年,“原始混沌”系列,第16组

  同时,克林特还能将宗教与科学之道相融合,在冥想过程中,用艺术的形式表达灵性。这一创作过程,颇似我们常说的“参禅悟道”,内观以达禅定。
  借着创作“庙宇系列”的契机,从1906年到1915年,克林特创作了193幅作品。她说,当她画这些画时,她的手就像被不自觉地引导着:“画作通过我直接创作出来,没有任何的预想。我不知道这些画该如何描述,但是我画得非常迅速和确定,没有改动过一笔一划。”
  也因为克林特并未给自己设限,很多来自中国的观者在看到她的作品时,会觉得某些图像十分熟悉。其根源在于思想理论的相通,比如克林特的“天鹅”系列,画的是两只代表阴阳的黑白天鹅交合的过程,白天鹅代表男性(阳光),黑天鹅代表女性(黑夜),这就和中国的太极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粉红色的“花”


  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克林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20世纪初的艺术世界只是男性的地盘,更遑论被定义为与理性息息相关的抽象艺术,是几乎没有女性的立足之地的。
  通观克林特的作品会发现,她的用色清新明快,线条柔软细腻,充满了女性气质。粉红色,这一代表了女性的颜色,也不时大面积出现。
  1940年,粉红色第一次用来确定为女性的标识。虽然随着平权运动的发展,粉红色带上了政治色彩,但后来,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拾起了粉红色,把它作为成年女性自豪的表达。这个趋势在2017年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达到顶峰,大批女性戴着粉红色猫耳帽,拥进了华盛顿。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粉色还是神圣的色彩。比如把最华丽的粉红色用于加百列身上,这表明弗拉·安吉利科将其视为拥有身体和血液的人。这一举措打破了圣灵与肉体的界限,粉红色被认为是将天堂人性化的关键点。事实上,粉红色在克林特的画面中代表的并不是女性,而是类似于安吉利科的观点,即人性与神性的结合。这也十分符合证道学会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克林特的《粉色心臟十字图》和玫瑰十字会社的标志也是遥相呼应。后者提倡通过“知识与爱”,来达到“神的智慧”。克林特并非要刻意彰显自己的女性身份,在她的精神世界中,性别是被模糊掉的。
  因为极其“自我”,克林特无意中流露出的“本我”就显得自然和真实。宇宙在她的描绘下,磅礴大气的同时,还具有母性孕育一切的力量。
  克林特是一个先锋,绝对的先锋。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当你做好准备舍弃世俗的生活方式时,生活才会脱下它的外壳,向你展示它无比美丽的内核。”
  也许因为克林特的纯真和虔诚,我们看不到康定斯基那样的从容洒脱,也看不到现代主义的躁动和复杂。她那非黑即白、界限分明的绘画世界,又显得略微单薄和脆弱,需要一座神庙将其高高奉起。但其抽象艺术的先驱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
  1944年,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克林特不幸去世。
  2019年,我们终于准备好了去接受克林特。在这期间,她依然是独一无二的花。只不过,我们未能完全读懂她,犹如水中探月、雾里看花。
  最后别忘了,克林特对于精神与绘画形式的纯粹探索的前提,是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伍尔芙)。只有独立而自信的人,才会有底气在临终前对这个世界说:请再等我20年吧。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22日,数名富拉尼牧民在索科托郊区的农场周围放牧。  当和平共生成为农民与牧民之间的历史,暴力冲突往往变成两者关系的另一种状态。半个世纪以来,尼日利亚农牧民之间矛盾重重,因土地、牲畜、庄稼引发的利益纠纷,常常升级为流血冲突。  尼日利亚的农民Gabriel还记得,去年4月安万阿库村(Anwan Aku)大屠杀发生时,她正在厨房里煮小米粥。听到枪声后,逃出厨房的Gabriel和婆婆,都
2019年9月8日,第41屆悉尼风筝节在悉尼邦迪海滩举行。悉尼风筝节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风筝节,每年吸引超过7 万名游客。这些充气式风筝为无骨架构造,利用风力充气膨胀,呈现飞鸟、独角兽、海洋动物等各种造型。狗狗冲浪赛  2019年9月8日,美国加州德尔马,当地举办第14届狗狗冲浪赛(Helen WoodwardAnimal Center“ Surf-A-Thon”),70 多只萌犬参加了5 个不同
过去几周,中美关系跌至冰点,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抖音”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新目标。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和白宫顾问彼得·纳瓦罗在“福克斯新闻”上警告说,美国出于安全因素,正在考虑封禁当下最受欢迎的中国应用程序—抖音。总统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对记者说:“一些政府官员正在研究与抖音和其他应用程序相关的国家安全风险。”他又补充说,封杀行动可能在几周内开始。没有证据的“危险”  对抖音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已蔓延到
泰晤士河畔的传统跨年烟火秀  如果要问,哪个季节最适合去伦敦旅游?有人会说,春天最美。国会大厦外的水仙、圣保罗大教堂外的樱花朵朵绽放,海德公园的鸟儿开始叽叽喳喳;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阴霾,缤纷的色彩擦亮了人们的心房。  也有人说,夏天最棒。不冷不热,白昼时间长,还有各类夏季限定活动。白金汉宫对公众开放,可以一览女王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各种“露天电影”伴你度过清凉夏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花园、泰晤士
人终有一死。所有拥有起点的事物必然有终点,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下不可避免的结果。  进化为我们这一物种提供了强大的防御机制—尤其是心理抑制和宗教信仰—来应对这种无可避免的前景。前者阻止我们有意识地承认或沉湎于这些令人不快的真理,而后者则通过承诺基督教天堂的平静生活、佛教转世的永恒循环,或将意识上传到云端—等同于21世纪极客们的极乐世界,来使我们安心。  对于非人类动物而言,尽管它们会为死去的后代和同
皮立翁的高山跋涉和沙滩海岸相组合  放眼望去,四周植被茂密,我连忙掐了自己一把,不确定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一场梦。我刚从土地贫瘠、烈日暴晒的基克拉泽斯群岛来到这里,感觉就像来到了另一个国家。  我正在希腊中部的塞萨利,皮立翁山陡立在一个鱼钩形的半岛上,它的东侧面向广阔的爱琴海,而西部的斜坡则耸立在帕加斯蒂克湾上。这个湾被海滩环绕,就像一个深邃而静谧的湖泊。  此行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自己会对这里有什么样
无论是冬日的雪花,还是香浓丝滑的牛乳,抑或是嚼劲十足的乌冬面,“白色”是我对北海道最初的印象。雪与冰牛乳  北海道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北部,因雪景闻名于世。作为南方人,下雪对我而言是件可遇不可求的稀罕事。刚到札幌的第一天,一场令人欣喜的雪就前来迎接,用诗人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最合适不过。绒毛般的雪落在头发和睫毛上,诚然是一种点缀。  街道上铺着厚厚的雪,铲雪车随处可见,这让拖着行李箱找酒
想起金基德,有一首诗便在脑中萦绕不去,其中有句: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此为诗人张枣的作品《镜中》的句子。其尾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基德这样的高产导演,却在2008年到2011年那几年独自在高山隐居,搭个帐篷,过着近乎野人的生活。  他是否也在为从前那些“美丽但危险的事”而后悔?  出道伊始,他就走在危险与美的边缘。《漂流欲室》展开了杀人的前警察与哑巴妓女之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国际大赛日程。安倍首相3月24日表示,东京奥运会将推迟到2020年后,最迟于2021年夏天举行。随后国际奥委会确认。但也有人建议,与在北京召开的冬季奥运会合并到2022年一起召开。  距离东京奥运会原定开幕日还有4个月时,新冠病毒在中國的肆虐已经基本过去。日本在这次病毒传染期间,从《朝日新闻》3月18日发表的数据看,感染者人数为794人,死亡24人。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要比中国、韩
《金钱何以改变世界——换个角度看历史》  [ 韩] 洪椿旭 著  金胜焕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0 年4 月  对19世纪初称霸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来说,最为危险的敌人是英国。英国为了牵制法国,不仅曾七次主导针对法国的同盟,也持续地支援了当时被称为“法国后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叛乱(以下称“半岛战争”)。在1812年的萨拉曼卡战役中,战败法国军队的也是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国军队。  在半岛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