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基于社会化媒体传播和社交工具的兴起,围绕人的情感进行的交流越发普及,以社群为载体的新型媒体悄然兴起。通过对“社群媒体”这一典型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的探索,可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既产生了稳定的社群结构,又促进了一定的社群意识的产生。在社群中成员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持续互动关系,能避免单独行动的弊端,具有一定的行动执行力。共同价值的追求、传递与分享能增加社群媒体的黏性,也是对自媒体走向社群媒体必然趋势的一次实验,为大学生知识社群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群媒体;大学生;知识共享;去中心化社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122(2021)08-0019-04
当前,微信、QQ、微博等社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广泛且高频使用的工具。一批专业人士运用社群媒体延伸人际传播、拓展人际关系的功能,开展文化、语言、商业等多领域的知识共享等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商业效益[1]。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社群、Scalers Talk共同学习社群、知名企业家聚集的正和岛社群等[2]。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社群媒体同样具有延伸人际传播、构建社群网络的功能,而且其知识共享功能在该群体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3]。由此,本文聚焦社群媒体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知识共享行为与效益的命题,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 “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项目运行简述
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前后共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筹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首先,筹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制定具体计划。
其次,2018年8月和2019年2月,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先后进入实施阶段,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1.宣发。利用“从众”官方QQ配合微信推送进行宣传,招募社群成员。在“从众”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系列推送。
2.运营。分发信息调查表,筛选分类社群成员,社员分组并建立社群相关的运营管理机制:QQ群每日监督打卡或微信小程序打卡;每周挑战任务;发布每日新闻;定时分享“干货”知识;每周二、周四办分享会。
3.数据统筹。小组长收集打卡记录,定时对群内成员的学习进度与成果进行反馈,对社群成员上交的每周挑战任务进行评选并推送至“从众”微信公众号。
最后,项目进入总结阶段,包括对总体过程进行复盘交流、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等。
二、项目社群结构、内容生产关系及交互关系分析
在实际运行中,两期项目分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群结构,第一期根据成员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分组;第二期只对成员是否进入项目进行筛选。但两期项目的内容生产关系相同,都是用户和平台共同生产内容。两期项目的交互关系也相同,都具有成员之间、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一方面,表现社群成员的组织关系:G1、G2、G3、G4、G5表示5个小组;G2所示小组中的节点,P1、P2、P3、P4、P5、P6则表示组内的6个成员,其它小组同理。另一方面,图1表现了内容生产关系:内圈UGC表示组员每日打卡等内容;外圈PGC表示项目组的“干货”分享等内容。同时,不同内容也对应着不同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生产、传递、共享UGC内容,体现着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选择、接收、使用PGC内容,体现着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
因为项目第二期改变了组织关系,此时成员不再细致分组,所以有必要再次进行图示分析(如图2所示)。图2一方面,表现成员的组织关系:节点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表示15个成员。另一方面,图2表现了内容生产关系:内圈UGC表示组员每日打卡内容及分享会上的分享等内容;外圈PGC表示项目组的“干货”分享等内容。与第一期同理,不同内容也对应着不同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生产、传递、共享UGC内容,体现着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选择、接收、使用PGC内容,体现着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
三、社群成员打卡情况内容分析
以项目第一期为例,一共获得234次有效打卡数据,具体情况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表可以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内容分析
1.打卡的学习项共有12项,非常广泛,从大类包括语言类、技术类、专业类、生活类、艺术类、职业类等,这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多元的兴趣与发展方向以及多彩的大学生活。
2.打卡的各学习项中,英语和PS为主流,这两个学习项的打卡数量分别高达97次、59次,占比分别为41.45%、25.2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对英语和实用技能的重视。
(二)问题分析
1.专业学习项的打卡数量较少,只有6次,占比仅为2.56%。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对打卡的学习项分得较为细致,对于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的成员来说,PS和摄影属于专业学习,但考虑到也有非专业的成员在学习PS和摄影,所以把PS、摄影单独列为两项;另一方面,绘画、练吉他对于艺术专业的成员,练字对于中文专业的成员,虽是专业学习,也被单独列项。这使得最终只有做专业课作业、看专业书和看专业课网上视频,被归于专业学习项,显得打卡数量很少。
2.各学习项之间打卡数量差距悬殊,英语项最高,达97次,练车、练字、课外书籍、职业技能、厨艺、摄影这6项,都不足10次。这并不能排除因成员的专业来源不丰富、或样本过少的缘故,使得不同专业对应的不同学习项的打卡数量悬殊。 四、从知识学习与社群结构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意义分析
社群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知识共享以微信、QQ两个社群媒体为依托,并结合适当的线下活动,借助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微信群和QQ群的交流功能以及QQ空间的说说发布等功能,把大学生个体凝聚起来,把单个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上的个人行为统筹起来,形成集合之势[4]。这既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也对社群媒体的运行做了有益探索[5]。
(一)该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的意义
1.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与技能的增长
该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知识与技能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该群体对知识技能的主被动输入与输出。
第一,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技能的主动输入与被动输入。一方面,该项目把加入成员进行分组建群,要求成员每日根据自身兴趣与现状自主学习并在群内打卡,或者在微信小程序上直接打卡,引导成员在知识技能上的主动输入[6]。并通过QQ空间推送,在假期和开学期间进行宣发,鼓励刺激成员的学习热情。从具体打卡情况来看,其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已在上文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该项目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干货”,并发布每周任务挑战,促进项目成员知识技能以至于学习方法上的被动输入。其具体内容包括: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微信实用小程序、电影分享、学习网站推荐、学习APP推荐、如何高效实现目标等。
第二,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技能的主动与被动输出。一方面,每周二、周四晚10:00的话题分享会,在后期逐渐由成员自主分享,这是引导成员的主动输出;另一方面,每日打卡任务不仅是在引导成员输入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在要求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是一种被动输出。
2.促进大学生群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该项目一直在尝试运用社群媒体的各个功能,引导大学生群体持续地、稳定地输入与输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上也逐渐形成了每日一次、每周两次、每周一次及定期的不同频度刺激。具体包括:每日一次的打卡监督和每日新闻、每周两次的话题分享、每周一次的任务挑战、定期的“干货”分享。这种每日的监督机制、持续不断的刺激机制,形成了长期的引导机制,可以不断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同时,该项目通过QQ群或微信群构建人际关系网,培养成员情感上对社群结构的归属感和对项目运行机制的认同感,培养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习惯。以项目第二期——寒假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为例,人均打卡次数为14.3次,15位成员中有12位坚持打卡10天以上。
(二)该项目对社群媒体探索的意义
社群媒体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产物,而该项目就是“互联网+”大学生知识共享的一次实践。社群媒体在其中发挥着连接人际关系的作用,突破了现实时空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传播的限制,并形成了独特的社群结构和社群文化。
1.形成“去中心化社群结构”
从两期项目示意图可以观察得出,该项目所形成的社群结构具有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不妨称它为“去中心化社群结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带来的“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理想世界,在该社群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体现[7]。
在这种“去中心化社群结构”中,虚拟社群结构一经建构,工作人员就成为信息的维护者以及项目运转的旁观者。从信息的维护者来说,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是定期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和官方QQ空间的说说发布等PGC内容,其发布的“干货”知识不具有接收或学习强制性,其发布的激励话语也不具有接收强制性,它们犹如在去中心化人际关系网络的外围环绕,成员对其中的知识能自由选择是否使用、什么时候使用。
而在众多成员中,每一个都是“去中心化社群结构”上平等的一个节点,都享有接收微信公众号和官方QQ空间说说的权利、打卡和在分享会上做分享的权利。每一次的打卡和分享会上的分享所形成的UGC内容,都犹如在去中心化社群結构的内围积聚,并且相对于外围的PGC内容,对用户来说具有更强的接近性。
因此,该虚拟社群结构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一员,平等地享有接收知识与分享知识的权利,并被包裹在各类知识之中,这保证了每个成员之间的信息对称,在客观上来说是知识共享的最佳效果。
2.培育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更为可贵的是,在“去中心化社群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在价值观念上,第一,在宣发过程中会大致介绍社群知识共享模式,提出知识共享概念,并对申请成员进行一定筛选。进入项目的社群成员最初对社群知识共享模式具有一定的认同感。第二,在项目运行之中,采用“从众却不大众”“一个人的努力是孤独的,一群人的努力,也许可以改变世界”等宣传语,以“搬好小板凳,我们一起学习呀”为口号,不断强调社群作用、培养社群意识,进而形成这种共同价值的追求、传递与分享之势。
在具体行为上,该项目通过包括每日打卡、每周任务挑战在内的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稳定的互动关系,引导成员进行现实的内容生产与共享行为。并且,内容的共生、共享行为可以接收到迅速高效的反馈。每日打卡会收到来自其他社群成员的评价,每周任务挑战则对应着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如项目第一期第一周的当周任务挑战——简历制作,其优质内容会得到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这种高效反馈机制有助于刺激并保持社群成员的内容生产与共享热情,进而进行下一次的行动。
由此可见,项目通过宣传增强入项成员已初具的群体意识,接着指导成员进行共享行为,该行为在高效反馈机制下得以不断刺激和保持,并让知识经验在传递之中得到价值提升。经过这一过程后,共享行为又强化了社群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客观互动状态。最后伴随着外围PGC内容的环绕和内围UGC内容的积聚,共生、共享内容的良好社群文化逐步形成。该项目对社群媒体探索的意义,就在于构建了“去中心化社群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了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参考文献:
[1]熊影,陆玥,陆高峰.桥接、放大与应急:作为人际传播延伸的社群媒体——基于实证研究[J].西部学刊,2018(5):59-65.
[2]于超,朱瑾.协同进化的实现:从知识共享、资源拼凑到社群新稳态——基于五大在线社群的经验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7):124-135.
[3]郭宇,王晰巍,杨梦晴,李师萌.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社群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8(4):49-55.
[4]张亚莉,汪兆川,杨朝君.社群媒体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3):688-693.
[5]刘少杰.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时空扩展[J].江苏社学,2018(6):19-26.
[6]张加春.嵌入性信任:网络社会下的信任关系[J].中州学刊,2016(6):162-167.
[7]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10-09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资助(2017158)。
作者简介:龚辅直,男,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吕明硕,女,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汉语言文学(文案策划)专业,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陈红莲(通讯作者),女,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与传媒文化研究。
关键词:社群媒体;大学生;知识共享;去中心化社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122(2021)08-0019-04
当前,微信、QQ、微博等社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广泛且高频使用的工具。一批专业人士运用社群媒体延伸人际传播、拓展人际关系的功能,开展文化、语言、商业等多领域的知识共享等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商业效益[1]。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社群、Scalers Talk共同学习社群、知名企业家聚集的正和岛社群等[2]。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社群媒体同样具有延伸人际传播、构建社群网络的功能,而且其知识共享功能在该群体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3]。由此,本文聚焦社群媒体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知识共享行为与效益的命题,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 “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项目运行简述
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共享探索”前后共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筹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首先,筹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制定具体计划。
其次,2018年8月和2019年2月,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先后进入实施阶段,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1.宣发。利用“从众”官方QQ配合微信推送进行宣传,招募社群成员。在“从众”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系列推送。
2.运营。分发信息调查表,筛选分类社群成员,社员分组并建立社群相关的运营管理机制:QQ群每日监督打卡或微信小程序打卡;每周挑战任务;发布每日新闻;定时分享“干货”知识;每周二、周四办分享会。
3.数据统筹。小组长收集打卡记录,定时对群内成员的学习进度与成果进行反馈,对社群成员上交的每周挑战任务进行评选并推送至“从众”微信公众号。
最后,项目进入总结阶段,包括对总体过程进行复盘交流、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等。
二、项目社群结构、内容生产关系及交互关系分析
在实际运行中,两期项目分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群结构,第一期根据成员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分组;第二期只对成员是否进入项目进行筛选。但两期项目的内容生产关系相同,都是用户和平台共同生产内容。两期项目的交互关系也相同,都具有成员之间、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一方面,表现社群成员的组织关系:G1、G2、G3、G4、G5表示5个小组;G2所示小组中的节点,P1、P2、P3、P4、P5、P6则表示组内的6个成员,其它小组同理。另一方面,图1表现了内容生产关系:内圈UGC表示组员每日打卡等内容;外圈PGC表示项目组的“干货”分享等内容。同时,不同内容也对应着不同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生产、传递、共享UGC内容,体现着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选择、接收、使用PGC内容,体现着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
因为项目第二期改变了组织关系,此时成员不再细致分组,所以有必要再次进行图示分析(如图2所示)。图2一方面,表现成员的组织关系:节点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表示15个成员。另一方面,图2表现了内容生产关系:内圈UGC表示组员每日打卡内容及分享会上的分享等内容;外圈PGC表示项目组的“干货”分享等内容。与第一期同理,不同内容也对应着不同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生产、传递、共享UGC内容,体现着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社群成员选择、接收、使用PGC内容,体现着成员与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
三、社群成员打卡情况内容分析
以项目第一期为例,一共获得234次有效打卡数据,具体情况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表可以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内容分析
1.打卡的学习项共有12项,非常广泛,从大类包括语言类、技术类、专业类、生活类、艺术类、职业类等,这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多元的兴趣与发展方向以及多彩的大学生活。
2.打卡的各学习项中,英语和PS为主流,这两个学习项的打卡数量分别高达97次、59次,占比分别为41.45%、25.2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对英语和实用技能的重视。
(二)问题分析
1.专业学习项的打卡数量较少,只有6次,占比仅为2.56%。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对打卡的学习项分得较为细致,对于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的成员来说,PS和摄影属于专业学习,但考虑到也有非专业的成员在学习PS和摄影,所以把PS、摄影单独列为两项;另一方面,绘画、练吉他对于艺术专业的成员,练字对于中文专业的成员,虽是专业学习,也被单独列项。这使得最终只有做专业课作业、看专业书和看专业课网上视频,被归于专业学习项,显得打卡数量很少。
2.各学习项之间打卡数量差距悬殊,英语项最高,达97次,练车、练字、课外书籍、职业技能、厨艺、摄影这6项,都不足10次。这并不能排除因成员的专业来源不丰富、或样本过少的缘故,使得不同专业对应的不同学习项的打卡数量悬殊。 四、从知识学习与社群结构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意义分析
社群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知识共享以微信、QQ两个社群媒体为依托,并结合适当的线下活动,借助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微信群和QQ群的交流功能以及QQ空间的说说发布等功能,把大学生个体凝聚起来,把单个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上的个人行为统筹起来,形成集合之势[4]。这既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也对社群媒体的运行做了有益探索[5]。
(一)该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的意义
1.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与技能的增长
该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知识与技能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该群体对知识技能的主被动输入与输出。
第一,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技能的主动输入与被动输入。一方面,该项目把加入成员进行分组建群,要求成员每日根据自身兴趣与现状自主学习并在群内打卡,或者在微信小程序上直接打卡,引导成员在知识技能上的主动输入[6]。并通过QQ空间推送,在假期和开学期间进行宣发,鼓励刺激成员的学习热情。从具体打卡情况来看,其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已在上文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该项目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干货”,并发布每周任务挑战,促进项目成员知识技能以至于学习方法上的被动输入。其具体内容包括: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微信实用小程序、电影分享、学习网站推荐、学习APP推荐、如何高效实现目标等。
第二,促进大学生群体知识技能的主动与被动输出。一方面,每周二、周四晚10:00的话题分享会,在后期逐渐由成员自主分享,这是引导成员的主动输出;另一方面,每日打卡任务不仅是在引导成员输入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在要求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是一种被动输出。
2.促进大学生群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该项目一直在尝试运用社群媒体的各个功能,引导大学生群体持续地、稳定地输入与输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上也逐渐形成了每日一次、每周两次、每周一次及定期的不同频度刺激。具体包括:每日一次的打卡监督和每日新闻、每周两次的话题分享、每周一次的任务挑战、定期的“干货”分享。这种每日的监督机制、持续不断的刺激机制,形成了长期的引导机制,可以不断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同时,该项目通过QQ群或微信群构建人际关系网,培养成员情感上对社群结构的归属感和对项目运行机制的认同感,培养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习惯。以项目第二期——寒假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为例,人均打卡次数为14.3次,15位成员中有12位坚持打卡10天以上。
(二)该项目对社群媒体探索的意义
社群媒体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产物,而该项目就是“互联网+”大学生知识共享的一次实践。社群媒体在其中发挥着连接人际关系的作用,突破了现实时空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传播的限制,并形成了独特的社群结构和社群文化。
1.形成“去中心化社群结构”
从两期项目示意图可以观察得出,该项目所形成的社群结构具有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不妨称它为“去中心化社群结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带来的“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理想世界,在该社群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体现[7]。
在这种“去中心化社群结构”中,虚拟社群结构一经建构,工作人员就成为信息的维护者以及项目运转的旁观者。从信息的维护者来说,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是定期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和官方QQ空间的说说发布等PGC内容,其发布的“干货”知识不具有接收或学习强制性,其发布的激励话语也不具有接收强制性,它们犹如在去中心化人际关系网络的外围环绕,成员对其中的知识能自由选择是否使用、什么时候使用。
而在众多成员中,每一个都是“去中心化社群结构”上平等的一个节点,都享有接收微信公众号和官方QQ空间说说的权利、打卡和在分享会上做分享的权利。每一次的打卡和分享会上的分享所形成的UGC内容,都犹如在去中心化社群結构的内围积聚,并且相对于外围的PGC内容,对用户来说具有更强的接近性。
因此,该虚拟社群结构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一员,平等地享有接收知识与分享知识的权利,并被包裹在各类知识之中,这保证了每个成员之间的信息对称,在客观上来说是知识共享的最佳效果。
2.培育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更为可贵的是,在“去中心化社群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在价值观念上,第一,在宣发过程中会大致介绍社群知识共享模式,提出知识共享概念,并对申请成员进行一定筛选。进入项目的社群成员最初对社群知识共享模式具有一定的认同感。第二,在项目运行之中,采用“从众却不大众”“一个人的努力是孤独的,一群人的努力,也许可以改变世界”等宣传语,以“搬好小板凳,我们一起学习呀”为口号,不断强调社群作用、培养社群意识,进而形成这种共同价值的追求、传递与分享之势。
在具体行为上,该项目通过包括每日打卡、每周任务挑战在内的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稳定的互动关系,引导成员进行现实的内容生产与共享行为。并且,内容的共生、共享行为可以接收到迅速高效的反馈。每日打卡会收到来自其他社群成员的评价,每周任务挑战则对应着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如项目第一期第一周的当周任务挑战——简历制作,其优质内容会得到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这种高效反馈机制有助于刺激并保持社群成员的内容生产与共享热情,进而进行下一次的行动。
由此可见,项目通过宣传增强入项成员已初具的群体意识,接着指导成员进行共享行为,该行为在高效反馈机制下得以不断刺激和保持,并让知识经验在传递之中得到价值提升。经过这一过程后,共享行为又强化了社群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客观互动状态。最后伴随着外围PGC内容的环绕和内围UGC内容的积聚,共生、共享内容的良好社群文化逐步形成。该项目对社群媒体探索的意义,就在于构建了“去中心化社群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了共生、共享的社群文化。
参考文献:
[1]熊影,陆玥,陆高峰.桥接、放大与应急:作为人际传播延伸的社群媒体——基于实证研究[J].西部学刊,2018(5):59-65.
[2]于超,朱瑾.协同进化的实现:从知识共享、资源拼凑到社群新稳态——基于五大在线社群的经验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7):124-135.
[3]郭宇,王晰巍,杨梦晴,李师萌.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社群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8(4):49-55.
[4]张亚莉,汪兆川,杨朝君.社群媒体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3):688-693.
[5]刘少杰.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时空扩展[J].江苏社学,2018(6):19-26.
[6]张加春.嵌入性信任:网络社会下的信任关系[J].中州学刊,2016(6):162-167.
[7]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10-09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资助(2017158)。
作者简介:龚辅直,男,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吕明硕,女,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汉语言文学(文案策划)专业,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陈红莲(通讯作者),女,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与传媒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