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舞蹈诗既稱为“诗”,那必然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舞蹈诗《侗》便是如此。舞蹈诗《侗》由著名导演张继钢率领主创团队耗时6年创作而成,为广西柳州市“十二五”重大文化项目。以体现广西地区特有少数民族——侗族的舞蹈特色,取材及展现与侗族的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剧以独特的3D艺术语言,通过一个满怀乡愁的游子的视角,引领观众走进遥远的侗寨,相继呈现《养根》《坡会》《思春》《月也》《踩月亮》《娃娃趣》《水车吱吱》《鱼戏》《种太阳》《孕育》《踩堂》等11幅充满情趣的侗族生活画卷,形象地表达游子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眷恋。全剧以空灵、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了富含哲思的意境,突出多维度视觉效果,既继续传承民族精神,又发扬民族文化。
[关 键 词] 舞蹈诗;艺术审美;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 J7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63-01
舞蹈诗艺术作品的出现,可以用“打破传统”来进行形容。首先它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是这个进步的步伐展现出来的东西,即舞台呈现的各种与以往的舞台效果情况差别甚大,这当然可以归功于我们的多媒体艺术,诸如此类的多媒体艺术又可以称之为是舞美的一个巧妙使用,使得这部舞蹈诗《侗》取得了跨时代的进展,同时,这个进展还符合大众审美,同时也建立了基本的美学基础。
在这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及自我的观后,进行梳理,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侗》突破了传统,拓展了思维
广西柳州艺术剧院的这部舞蹈诗作品,宣传的是属于大型3D舞蹈诗,“3D”用到这部舞蹈诗中是对传统的一个挑战,它不属于传统的延续,它打造了一个与时代审美同步与精进的舞台艺术作品。现如今我们的舞台艺术作品需要突破,要不断与时代接轨,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向大众进行传达和传播。这种新意程式的出现,属于一种拓展和创造,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审美和高层次的追求。艺术是一个需要多元化形式进行呈现的,而舞蹈诗体现出的侗族文化同样也需要一批新的人和新的方式进行“传承”,而其他的则需要“发展”和“创新”,我认为在形式的体现上,舞蹈诗《侗》达到了创新的点。
對艺术作品而言,“攀登”是很难的,因为艺术没有绝对的统一,但只要方向是正确,行为是开明的,我认为就是可取的。由于舞蹈诗《侗》是继民族音乐剧《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后的又一个舞台艺术作品,借用3D的艺术语言对其进行演示,目前的中国却是前所未有的。希望这种“创新”立意和形式的表达可以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不断拓展我们艺术的思维,同时观众也可从多种视觉角度去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所以,发展和创新为指向的作品一定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二、《侗》保留了风格,延续了审美
对于民间的舞蹈文化,我们最怕的就是随意更改舞蹈语言语汇,动作指向性不明确,同时风格混乱,将其“毁坏”在舞台上。舞蹈业内人士都知道想要编创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尤其是还未被开发完全的小民族更是难上加难。为何说难,民间舞作品重在表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编创民族民间舞作品不仅需要传承保留纯正原始的民族文化与风格风貌,还要不断寻求和探索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舞蹈编创者都很清楚想要编好一个民族民间舞剧目,首先就是一定要把握其风格性,掌握其动律性,并对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掌握了这些之后,即在继承了原生态的民族风格性舞蹈语言后,如何变化发展为作品所服务呢?这时候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度”就是编导需要把握的了。
舞蹈诗《侗》就是情感的抒发,有侗族人民内在情怀的外向释放,在《侗》的场次《坡会》中,晚上的气氛和摇摇摆摆挑着月亮和追着太阳,笙歌盘山绕水,久久回荡,像是一个庄严的宣告。这种意境的审美,则是全景化、立体式、广角度、多侧面地聚焦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纵深,描绘了千年侗寨的田园景色、风土人情,开场就仿佛令人回到了原地,去体验原生态的美。
三、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寻找大众审美
舞蹈诗《侗》符合张继刚导演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从它的背景、编剧等诸多综合性元素可以看出,它是在细腻中去找寻别样的情感,而这种别样的情感正是艺术创作所缺少的那份真善美,而在这部舞蹈诗中却显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不仅把侗族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景,也不同于其他舞蹈诗,就这样将其表达,像一幅画一样,朴素的表达相对朴实的情感,受到好评。
舞蹈既然是一种肢体艺术,就应把美学的意义进行建立,这样才能对观众负责任。一个艺术作品,最后都是以传达的方式进行传播,照顾观众审美也就成了一个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我。舞蹈诗《侗》就可以说是符合了相对完美,既让观众看懂了,也符合了大众审美,在艺术审美的角度找寻大众审美,这样的作品,能说不好吗?
四、小结
舞蹈诗既然称为“诗”,那必然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而在其中,也必然有它的文化语境,有其中的典型性、形象性、代表性,而好的“舞蹈诗”同样亦是如此,也是得经过无数次的锻造才能称得上是精品。而舞蹈诗《侗》便是如此,继续传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唱响主旋律。
[关 键 词] 舞蹈诗;艺术审美;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 J7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63-01
舞蹈诗艺术作品的出现,可以用“打破传统”来进行形容。首先它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是这个进步的步伐展现出来的东西,即舞台呈现的各种与以往的舞台效果情况差别甚大,这当然可以归功于我们的多媒体艺术,诸如此类的多媒体艺术又可以称之为是舞美的一个巧妙使用,使得这部舞蹈诗《侗》取得了跨时代的进展,同时,这个进展还符合大众审美,同时也建立了基本的美学基础。
在这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及自我的观后,进行梳理,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侗》突破了传统,拓展了思维
广西柳州艺术剧院的这部舞蹈诗作品,宣传的是属于大型3D舞蹈诗,“3D”用到这部舞蹈诗中是对传统的一个挑战,它不属于传统的延续,它打造了一个与时代审美同步与精进的舞台艺术作品。现如今我们的舞台艺术作品需要突破,要不断与时代接轨,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向大众进行传达和传播。这种新意程式的出现,属于一种拓展和创造,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审美和高层次的追求。艺术是一个需要多元化形式进行呈现的,而舞蹈诗体现出的侗族文化同样也需要一批新的人和新的方式进行“传承”,而其他的则需要“发展”和“创新”,我认为在形式的体现上,舞蹈诗《侗》达到了创新的点。
對艺术作品而言,“攀登”是很难的,因为艺术没有绝对的统一,但只要方向是正确,行为是开明的,我认为就是可取的。由于舞蹈诗《侗》是继民族音乐剧《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后的又一个舞台艺术作品,借用3D的艺术语言对其进行演示,目前的中国却是前所未有的。希望这种“创新”立意和形式的表达可以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不断拓展我们艺术的思维,同时观众也可从多种视觉角度去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所以,发展和创新为指向的作品一定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二、《侗》保留了风格,延续了审美
对于民间的舞蹈文化,我们最怕的就是随意更改舞蹈语言语汇,动作指向性不明确,同时风格混乱,将其“毁坏”在舞台上。舞蹈业内人士都知道想要编创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尤其是还未被开发完全的小民族更是难上加难。为何说难,民间舞作品重在表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编创民族民间舞作品不仅需要传承保留纯正原始的民族文化与风格风貌,还要不断寻求和探索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舞蹈编创者都很清楚想要编好一个民族民间舞剧目,首先就是一定要把握其风格性,掌握其动律性,并对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掌握了这些之后,即在继承了原生态的民族风格性舞蹈语言后,如何变化发展为作品所服务呢?这时候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度”就是编导需要把握的了。
舞蹈诗《侗》就是情感的抒发,有侗族人民内在情怀的外向释放,在《侗》的场次《坡会》中,晚上的气氛和摇摇摆摆挑着月亮和追着太阳,笙歌盘山绕水,久久回荡,像是一个庄严的宣告。这种意境的审美,则是全景化、立体式、广角度、多侧面地聚焦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纵深,描绘了千年侗寨的田园景色、风土人情,开场就仿佛令人回到了原地,去体验原生态的美。
三、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寻找大众审美
舞蹈诗《侗》符合张继刚导演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从它的背景、编剧等诸多综合性元素可以看出,它是在细腻中去找寻别样的情感,而这种别样的情感正是艺术创作所缺少的那份真善美,而在这部舞蹈诗中却显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不仅把侗族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景,也不同于其他舞蹈诗,就这样将其表达,像一幅画一样,朴素的表达相对朴实的情感,受到好评。
舞蹈既然是一种肢体艺术,就应把美学的意义进行建立,这样才能对观众负责任。一个艺术作品,最后都是以传达的方式进行传播,照顾观众审美也就成了一个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我。舞蹈诗《侗》就可以说是符合了相对完美,既让观众看懂了,也符合了大众审美,在艺术审美的角度找寻大众审美,这样的作品,能说不好吗?
四、小结
舞蹈诗既然称为“诗”,那必然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而在其中,也必然有它的文化语境,有其中的典型性、形象性、代表性,而好的“舞蹈诗”同样亦是如此,也是得经过无数次的锻造才能称得上是精品。而舞蹈诗《侗》便是如此,继续传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唱响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