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启动交通违法专项治理活动,将整治重点直接瞄向特权车,决定取消全省“豫O”公务车牌,从源头上根除产生特权车的土壤。而这一新规的出台,与一个网名叫“垃圾耙子”的人有关。
“垃圾耙子”曾是一名风光摄影发烧友。一个偶然机会,他拍下第一辆违章公务车,并将其曝光,司机受到处分。从此,他便跟交通违法违规现象“干上了”。从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他曝光了千余辆违法违章公车,成了网友们交口称赞的“专拍哥”……
路遇特权车霸道.
发烧友成了“专拍哥”
2010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启动交通违法专项治理活动。活动开展第一天,就处罚了两辆严重违法的警车和公务车。7月30日,针对公务车交通违法的集中整治活动在全省集中打响,在此后100天内,河南将严查公务车交通违法、清理整顿假军车、查处非法安装警灯、警报器等行为,省里还出台一条新规定——在一个月之内,将全省所有“豫0”公务车牌照,全部换成普通民用车牌。
河南的这一专项治理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网友马上就联想到一个网名叫“垃圾耙子”的人,有些网民甚至发帖说,正是因为他,才催生了这条新规。网友们称赞的“垃圾耙子”,真名叫吕建福。
一脸阳光的吕建福,原本是一位电视记者,业余时间酷爱风光摄影,总爱背着“长枪短炮”往风景区跑,且喜欢以“直播河南”之网名,把得意之作贴到网上去“显摆”。后来,“直播河南”之所以变成了“垃圾耙子”,还是缘于一次偶然的路遇。
那是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吕建福像往常一样,骑着他那辆“电驴”,在郑州满大街地找看点。行至太康路和人民路交叉路口时,前面突然发生了交通拥堵,并且一堵就是20多分钟。“这个路口一向都很顺畅,不应该堵这么长时间啊?”于是,吕建福就将“电驴”’放在路边,背着摄影包跑到前面路口一问,才知道是一辆挂着“豫0”牌照的公务车,公然在单行道上逆行,遇上公交车后,不仅不避让,竟然干脆将车停到路中间,跟公交车顶起牛来。
实在看不过去,吕建福拨打了“110”。不一会,两位交巡警赶了过来,当即对违规“豫0”车司机进行了批评,要求其赶紧将车移开。没想到,“豫0”车司机不仅拒不让路,甚至摇下玻璃,用手指点其中一位交巡警的鼻子,扬言要扒下他的警服。“这到底是谁的车呀?这么牛!”一向嫉恶如仇的吕建福再也忍不住了,掏出照相机拍了几张,随即又扛起摄像机,拍了一段视频。
当天晚上回到家之后,看到在照相机里定格的“牛司机”那目中无人的嘴脸,吕建福越想越生气:“不就是开了一辆公务车吗,有什么牛的,要是让这样的人当了领导,这世间岂不是没老百姓走的路了?”这么想着,他便从照相机里挑了几张照片,并剪辑出一段视频,然后一起贴到网易的“新闻贴图”论坛上。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这个帖子的点击率就突破了万次大关。其后,点击率更是节节攀升,到第3天下午,就已达到20万人次。不仅如此,那辆公务车所在的省直某单位的主要领导也非常气愤,先是亲自打电话跟当天在现场的交警和吕建福核实情况,然后立即召开机关全体人员大会,并辞退了那个一摸公车方向盘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牛司机”……
这次看似偶然的路遇,让吕建福震动很大。真没想到,几张照片、一段视频,竟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以前就比较痛恨那些特权车,光怄气却没办法,可有了这次经历后,吕建福才发现,自己可以为整治违章公车做点事。随后几天,他悄悄地盯守在一个车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又抓拍了几辆横冲直撞的公车,并且将照片和视频都挂到了网上。结果,不仅在网友们中间引起了震动,同样也引起了被“曝光”公车所在单位的高度重视。事后,几名司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公开批评或处分。
有了这几次经历之后,吕建福认识到,只有这样“立此实照”才能督促相关部门痛下决心进行违章整治。从那之后,他开始把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当成了监督利器,专拍以公务车为重点的交通违章现象。
吕建福在网络上闹出的动静,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叫好,称他为中国的“垃圾耙子”。原来,这类用影像叫板社会丑恶现象的人在美国被称为“垃圾耙子”。吕建福一听,觉得这叫法很亲切,索性就用“垃圾耙子”取代了“直播河南”。于是,“垃圾耙子”便在网上红了起来。
专与特权车“作对”.
打造视屏两大阵地
刚开始,吕建福把镜头对准街头那些目中无人的特权车和形形色色的交通违章现象时,几家大型网站的摄影贴吧和网友论坛,是吕建福的主阵地。因为敢跟特权车作对,“垃圾耙子”很快就积聚了很旺的人气,只要他有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就有人争着顶帖、灌水。
但是,吕建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工作忙,再加上习惯使然,有不少领导看报看电视,却不一定上网。怎样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拍到的公车违法违章现象直接进入这些人的视野,成了吕建福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
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有一个“DV观察”栏目,专门播出民间人士拍摄的反映市井生活的视频。吕建福喜欢这个收视率很高的草根栏目,于是就把自己拍摄的视频传给这个栏目,没想到播出之后,每一段都如巨石击水,反响很大。从那之后,吕建福同时拥有互联网和电视台两块阵地了。
据统计,从2007年7月到2010年7月,仅以“垃圾耙子”之名拍摄并曝光的特权车就达1000余辆,平均每天至少曝光一辆,再加上“老辛”“古林斋谷”“清风不识字”等网友的助阵,他和“拍友”们已在郑州营造出一个对特权车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
尽管如此,对“特权车对头”这一称谓,吕建福却一直不认同。“拍特权车,只是我镜头中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也拍市民交通违规和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吕建福说,他其实是在跟所有交通不文明现象“作对”。“其实,曝光只是一种手段,我的目的就是要督促有关部门痛下决心解决问题。”
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几年前还比较偏僻的经三路,早已成郑州市的交通干道,但管理却没有及时跟上,其与农科路交口迟迟没装红绿灯,一遇上下班高峰时段几乎是每天必堵,却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接到网友报料之后,吕建福立即赶了过去,找了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架好照相机和摄像机,在高峰时段连续拍了5天。这5天,仅高峰时段,这个交叉路口就发生了7次15分钟以上的堵车现象,3起小型交通事故。视频经电视台和互联网同步曝光后,终于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天之后,这个路口不仅装上了红绿灯,还被列为“治堵”重点。
火车站地区,一直是郑州交通拥堵的重灾区,交管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成效都不明显。北京奥运会前,交管部 门突然想了个“奇招”,将临近火车站的几个路口全部装上不留人行道口的护栏,想“逼”行人在广场之外就开始分流。郑州火车站人流如潮,没了可供正常通过的道口,那些急着赶车的旅客便不顾劝阻翻越护栏,既影响车辆行驶,又极不安全。吕建福发现之后,就跑过去连续跟拍了三个晚上,并且以((牛牛牛!郑州火车站全民学刘翔》为题,同时发给了互联网和电视台。
看了这部“全民跨栏”的短片,交管部门终于认识到决策上的失误,很快就决定还路于民,主动拆除了护栏。
几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能让相关部门非常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症结,并着手整改,这些经历,让“垃圾耙子”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公众的力量,也尝到了“爱管闲事”的甜头。
多次曝光特权车。
催生新规功不可没
曝光的特权车越来越多,“垃圾耙子”名气越来越大,一直躲在镜头后面的吕建福也渐渐地被公众所认识。于是,不仅有交管部门请他当监察员,有市民找他反映情况,甚至还有不少交警主动打电话给他报料。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恨得牙痒,比如那些被他将“光辉形象”贴到网页、发到电视荧屏上“示众”的特权车司机。于是,那些“不幸”撞到他枪口上的人,有人想掏钱收买他,有人想拿权势压他,也有人见他“油盐”不进,便打电话、跟帖威胁他,甚至扬言要花钱“买他的胳膊卸他的腿、拆散他的家”……
2010年元月26日,郑州市机动车修配管理处一名司机用“万能贴”涂改车牌,被警察处理时,正巧被吕建福碰上并拍了下来。刚开始时,那名司机还不怎么当回事,等到听说眼前这个扛摄像机的家伙就是赫赫有名的“垃圾耙子”后,他慌了手脚,先是想给吕建福“意思意思”,被严辞拒绝之后又恼羞成怒,责问吕建福为啥总是要跟公车“作对”。“你说错了!”吕建福笑着回答:“我不是在跟公车作对,而是在跟违章的特权车过不去。对于交规,你应该比我更懂,交通法规可不是光针对普通人制定的!”
3天之后,郑州市机动车修配管理处就对那名司机做出了“行政记大过,收回其执法证,待岗6个月”的公开处理,并责令其在全处职工大会上作了深刻检查。这件事在交通系统震动很大,很多司机私下里说,要是郑州再多几个“垃圾耙子”,交通秩序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一天,“垃圾耙子”接到举报:在红珊瑚大酒店门前停车场,郑州市某执法部门的一名司机,停车不仅不照章交纳费用,还强行闯关,将协管员的一只脚轧伤,居然连声“对不起”都不说。接到信息之后,吕建福骑车赶了过去。看到吕建福准备拍摄,那名司机先是冲上来要砸摄像机,被阻拦之后又口出狂言,威胁说,他在好几个重要部门都有人,要是吕建福敢让他出丑,他不光要砸他的饭碗,还要让他全家不得安宁。对于这种人,吕建福见多了,当天就让其上了电视。随后,吕建福又将视频挂到网上,不到一周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50万人次。
事发不久,那名司机就受到了单位的严肃处理。他果然也“言而有信——先是从网上对“垃圾耙子”进行人肉搜索,然后便不厌其烦地往吕建福家里打电话,威胁他的家人,声称要找人“修理”他们。一些亲友知道后,先是让吕建福赶快报警,并且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吕建福听了,却只是淡然一笑:“我呀,太了解这些家伙了,你别看他盛气凌人,其实那是在虚张声势。我们是一个法制社会,他要是真敢对我下手,我Ⅱ乞小亏,那他肯定要吃大亏!”后来,见吕建福竟然真的不吃那一套,那家伙无计可施,只好“自认倒霉”了。
其实,要说吕建福不怕报复,那也是不切实的。吕建福有一个非常和睦的小家庭,为了尽可能不让家人担惊受怕,自从当上“专拍哥”之后,三年来,他从未陪老婆和一对龙风胎儿女在公共场合露过面。每逢节假日,看到别人带着家人逛商场、下馆子,吕建福心里也会感到内疚。好在老婆和孩子们都很理解他,特别是那对正在上学的儿女,觉得老爸的作为“特别有意义”,总是鼓励他“要继续拍下去”。
“我是~头不知疲惫的驴,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在行走!”这是“垃圾耙子”在博客上的留言。三年来,他遭受了不少误解和委屈,之所以还能一直坚持拍下来,就是因为经他拍摄曝光的违法现象和违章司机,大多数都受到了严肃处理。“这让我看到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重视,也让我感到,我其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放到“专拍”队伍中来,共同跟包括特权车在内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做斗争,2010年5月上旬,“垃圾耙子”在自己的QQ空间里创建了一个“拍哥群”。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集结号一经吹响,就引来了一大批效仿者,“拍哥群”建立刚刚两个月,就集结了近300名“拍哥”,还有逾千名好友。如此一来,“垃圾耙子”不仅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还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拍友”。郑州的大街小巷,又多出了一批“专拍哥”的身影。
终于,“垃圾耙子”和“拍友”们镜头里的特权车现象,引起了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前不久决定对以特权车为代表的交通违法违章现象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并且决定取消全省“豫0”公务车牌,从源头上根除产生特权车的土壤。得知消息,吕建福尤为欣慰,“我的目标是,让自己从‘专拍事业’上早日‘下岗’!”
(责编:卫红j
请您断案
本期答案:
张某与李某应对杜老太的损害负连带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不管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有无过错,对动物致人损害均应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受害人有过错或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所造成的。本案中。杜老太本身并不存在过错,而田某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赶走猫的行为也没有过错。根据“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对于杜老太的损害应由动物的饲养人也就是张某与李某共同承担。
“垃圾耙子”曾是一名风光摄影发烧友。一个偶然机会,他拍下第一辆违章公务车,并将其曝光,司机受到处分。从此,他便跟交通违法违规现象“干上了”。从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他曝光了千余辆违法违章公车,成了网友们交口称赞的“专拍哥”……
路遇特权车霸道.
发烧友成了“专拍哥”
2010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启动交通违法专项治理活动。活动开展第一天,就处罚了两辆严重违法的警车和公务车。7月30日,针对公务车交通违法的集中整治活动在全省集中打响,在此后100天内,河南将严查公务车交通违法、清理整顿假军车、查处非法安装警灯、警报器等行为,省里还出台一条新规定——在一个月之内,将全省所有“豫0”公务车牌照,全部换成普通民用车牌。
河南的这一专项治理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网友马上就联想到一个网名叫“垃圾耙子”的人,有些网民甚至发帖说,正是因为他,才催生了这条新规。网友们称赞的“垃圾耙子”,真名叫吕建福。
一脸阳光的吕建福,原本是一位电视记者,业余时间酷爱风光摄影,总爱背着“长枪短炮”往风景区跑,且喜欢以“直播河南”之网名,把得意之作贴到网上去“显摆”。后来,“直播河南”之所以变成了“垃圾耙子”,还是缘于一次偶然的路遇。
那是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吕建福像往常一样,骑着他那辆“电驴”,在郑州满大街地找看点。行至太康路和人民路交叉路口时,前面突然发生了交通拥堵,并且一堵就是20多分钟。“这个路口一向都很顺畅,不应该堵这么长时间啊?”于是,吕建福就将“电驴”’放在路边,背着摄影包跑到前面路口一问,才知道是一辆挂着“豫0”牌照的公务车,公然在单行道上逆行,遇上公交车后,不仅不避让,竟然干脆将车停到路中间,跟公交车顶起牛来。
实在看不过去,吕建福拨打了“110”。不一会,两位交巡警赶了过来,当即对违规“豫0”车司机进行了批评,要求其赶紧将车移开。没想到,“豫0”车司机不仅拒不让路,甚至摇下玻璃,用手指点其中一位交巡警的鼻子,扬言要扒下他的警服。“这到底是谁的车呀?这么牛!”一向嫉恶如仇的吕建福再也忍不住了,掏出照相机拍了几张,随即又扛起摄像机,拍了一段视频。
当天晚上回到家之后,看到在照相机里定格的“牛司机”那目中无人的嘴脸,吕建福越想越生气:“不就是开了一辆公务车吗,有什么牛的,要是让这样的人当了领导,这世间岂不是没老百姓走的路了?”这么想着,他便从照相机里挑了几张照片,并剪辑出一段视频,然后一起贴到网易的“新闻贴图”论坛上。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这个帖子的点击率就突破了万次大关。其后,点击率更是节节攀升,到第3天下午,就已达到20万人次。不仅如此,那辆公务车所在的省直某单位的主要领导也非常气愤,先是亲自打电话跟当天在现场的交警和吕建福核实情况,然后立即召开机关全体人员大会,并辞退了那个一摸公车方向盘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牛司机”……
这次看似偶然的路遇,让吕建福震动很大。真没想到,几张照片、一段视频,竟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以前就比较痛恨那些特权车,光怄气却没办法,可有了这次经历后,吕建福才发现,自己可以为整治违章公车做点事。随后几天,他悄悄地盯守在一个车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又抓拍了几辆横冲直撞的公车,并且将照片和视频都挂到了网上。结果,不仅在网友们中间引起了震动,同样也引起了被“曝光”公车所在单位的高度重视。事后,几名司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公开批评或处分。
有了这几次经历之后,吕建福认识到,只有这样“立此实照”才能督促相关部门痛下决心进行违章整治。从那之后,他开始把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当成了监督利器,专拍以公务车为重点的交通违章现象。
吕建福在网络上闹出的动静,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叫好,称他为中国的“垃圾耙子”。原来,这类用影像叫板社会丑恶现象的人在美国被称为“垃圾耙子”。吕建福一听,觉得这叫法很亲切,索性就用“垃圾耙子”取代了“直播河南”。于是,“垃圾耙子”便在网上红了起来。
专与特权车“作对”.
打造视屏两大阵地
刚开始,吕建福把镜头对准街头那些目中无人的特权车和形形色色的交通违章现象时,几家大型网站的摄影贴吧和网友论坛,是吕建福的主阵地。因为敢跟特权车作对,“垃圾耙子”很快就积聚了很旺的人气,只要他有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就有人争着顶帖、灌水。
但是,吕建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工作忙,再加上习惯使然,有不少领导看报看电视,却不一定上网。怎样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拍到的公车违法违章现象直接进入这些人的视野,成了吕建福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
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有一个“DV观察”栏目,专门播出民间人士拍摄的反映市井生活的视频。吕建福喜欢这个收视率很高的草根栏目,于是就把自己拍摄的视频传给这个栏目,没想到播出之后,每一段都如巨石击水,反响很大。从那之后,吕建福同时拥有互联网和电视台两块阵地了。
据统计,从2007年7月到2010年7月,仅以“垃圾耙子”之名拍摄并曝光的特权车就达1000余辆,平均每天至少曝光一辆,再加上“老辛”“古林斋谷”“清风不识字”等网友的助阵,他和“拍友”们已在郑州营造出一个对特权车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
尽管如此,对“特权车对头”这一称谓,吕建福却一直不认同。“拍特权车,只是我镜头中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也拍市民交通违规和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吕建福说,他其实是在跟所有交通不文明现象“作对”。“其实,曝光只是一种手段,我的目的就是要督促有关部门痛下决心解决问题。”
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几年前还比较偏僻的经三路,早已成郑州市的交通干道,但管理却没有及时跟上,其与农科路交口迟迟没装红绿灯,一遇上下班高峰时段几乎是每天必堵,却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接到网友报料之后,吕建福立即赶了过去,找了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架好照相机和摄像机,在高峰时段连续拍了5天。这5天,仅高峰时段,这个交叉路口就发生了7次15分钟以上的堵车现象,3起小型交通事故。视频经电视台和互联网同步曝光后,终于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天之后,这个路口不仅装上了红绿灯,还被列为“治堵”重点。
火车站地区,一直是郑州交通拥堵的重灾区,交管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成效都不明显。北京奥运会前,交管部 门突然想了个“奇招”,将临近火车站的几个路口全部装上不留人行道口的护栏,想“逼”行人在广场之外就开始分流。郑州火车站人流如潮,没了可供正常通过的道口,那些急着赶车的旅客便不顾劝阻翻越护栏,既影响车辆行驶,又极不安全。吕建福发现之后,就跑过去连续跟拍了三个晚上,并且以((牛牛牛!郑州火车站全民学刘翔》为题,同时发给了互联网和电视台。
看了这部“全民跨栏”的短片,交管部门终于认识到决策上的失误,很快就决定还路于民,主动拆除了护栏。
几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能让相关部门非常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症结,并着手整改,这些经历,让“垃圾耙子”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公众的力量,也尝到了“爱管闲事”的甜头。
多次曝光特权车。
催生新规功不可没
曝光的特权车越来越多,“垃圾耙子”名气越来越大,一直躲在镜头后面的吕建福也渐渐地被公众所认识。于是,不仅有交管部门请他当监察员,有市民找他反映情况,甚至还有不少交警主动打电话给他报料。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恨得牙痒,比如那些被他将“光辉形象”贴到网页、发到电视荧屏上“示众”的特权车司机。于是,那些“不幸”撞到他枪口上的人,有人想掏钱收买他,有人想拿权势压他,也有人见他“油盐”不进,便打电话、跟帖威胁他,甚至扬言要花钱“买他的胳膊卸他的腿、拆散他的家”……
2010年元月26日,郑州市机动车修配管理处一名司机用“万能贴”涂改车牌,被警察处理时,正巧被吕建福碰上并拍了下来。刚开始时,那名司机还不怎么当回事,等到听说眼前这个扛摄像机的家伙就是赫赫有名的“垃圾耙子”后,他慌了手脚,先是想给吕建福“意思意思”,被严辞拒绝之后又恼羞成怒,责问吕建福为啥总是要跟公车“作对”。“你说错了!”吕建福笑着回答:“我不是在跟公车作对,而是在跟违章的特权车过不去。对于交规,你应该比我更懂,交通法规可不是光针对普通人制定的!”
3天之后,郑州市机动车修配管理处就对那名司机做出了“行政记大过,收回其执法证,待岗6个月”的公开处理,并责令其在全处职工大会上作了深刻检查。这件事在交通系统震动很大,很多司机私下里说,要是郑州再多几个“垃圾耙子”,交通秩序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一天,“垃圾耙子”接到举报:在红珊瑚大酒店门前停车场,郑州市某执法部门的一名司机,停车不仅不照章交纳费用,还强行闯关,将协管员的一只脚轧伤,居然连声“对不起”都不说。接到信息之后,吕建福骑车赶了过去。看到吕建福准备拍摄,那名司机先是冲上来要砸摄像机,被阻拦之后又口出狂言,威胁说,他在好几个重要部门都有人,要是吕建福敢让他出丑,他不光要砸他的饭碗,还要让他全家不得安宁。对于这种人,吕建福见多了,当天就让其上了电视。随后,吕建福又将视频挂到网上,不到一周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50万人次。
事发不久,那名司机就受到了单位的严肃处理。他果然也“言而有信——先是从网上对“垃圾耙子”进行人肉搜索,然后便不厌其烦地往吕建福家里打电话,威胁他的家人,声称要找人“修理”他们。一些亲友知道后,先是让吕建福赶快报警,并且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吕建福听了,却只是淡然一笑:“我呀,太了解这些家伙了,你别看他盛气凌人,其实那是在虚张声势。我们是一个法制社会,他要是真敢对我下手,我Ⅱ乞小亏,那他肯定要吃大亏!”后来,见吕建福竟然真的不吃那一套,那家伙无计可施,只好“自认倒霉”了。
其实,要说吕建福不怕报复,那也是不切实的。吕建福有一个非常和睦的小家庭,为了尽可能不让家人担惊受怕,自从当上“专拍哥”之后,三年来,他从未陪老婆和一对龙风胎儿女在公共场合露过面。每逢节假日,看到别人带着家人逛商场、下馆子,吕建福心里也会感到内疚。好在老婆和孩子们都很理解他,特别是那对正在上学的儿女,觉得老爸的作为“特别有意义”,总是鼓励他“要继续拍下去”。
“我是~头不知疲惫的驴,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在行走!”这是“垃圾耙子”在博客上的留言。三年来,他遭受了不少误解和委屈,之所以还能一直坚持拍下来,就是因为经他拍摄曝光的违法现象和违章司机,大多数都受到了严肃处理。“这让我看到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重视,也让我感到,我其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放到“专拍”队伍中来,共同跟包括特权车在内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做斗争,2010年5月上旬,“垃圾耙子”在自己的QQ空间里创建了一个“拍哥群”。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集结号一经吹响,就引来了一大批效仿者,“拍哥群”建立刚刚两个月,就集结了近300名“拍哥”,还有逾千名好友。如此一来,“垃圾耙子”不仅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还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拍友”。郑州的大街小巷,又多出了一批“专拍哥”的身影。
终于,“垃圾耙子”和“拍友”们镜头里的特权车现象,引起了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前不久决定对以特权车为代表的交通违法违章现象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并且决定取消全省“豫0”公务车牌,从源头上根除产生特权车的土壤。得知消息,吕建福尤为欣慰,“我的目标是,让自己从‘专拍事业’上早日‘下岗’!”
(责编:卫红j
请您断案
本期答案:
张某与李某应对杜老太的损害负连带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不管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有无过错,对动物致人损害均应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受害人有过错或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所造成的。本案中。杜老太本身并不存在过错,而田某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赶走猫的行为也没有过错。根据“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对于杜老太的损害应由动物的饲养人也就是张某与李某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