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种来源:D62AX泸恢1345
审定情况:2006年6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04、国审稻200900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9.8天,比对照Ⅱ优838长3.1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色浓绿,颖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株高120.7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69.9粒,结实率80.6%,千粒重30.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对低温敏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7%,长宽比2.4,垩白粒率31%,垩白度5.4%,胶稠度4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4%。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上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6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6%(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44.1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3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2%,增产点比例80.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9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旱播,采取地膜湿润育秧,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早栽,每亩栽插1.0万-1.5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本田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配合磷钾肥。注意在幼穗分化始期适当追施穗肥。水浆管理参照各地中稻生产要求。(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宜范围: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情况:2006年6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04、国审稻200900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9.8天,比对照Ⅱ优838长3.1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色浓绿,颖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株高120.7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69.9粒,结实率80.6%,千粒重30.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对低温敏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7%,长宽比2.4,垩白粒率31%,垩白度5.4%,胶稠度4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4%。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上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6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6%(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44.1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3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2%,增产点比例80.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9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旱播,采取地膜湿润育秧,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早栽,每亩栽插1.0万-1.5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本田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配合磷钾肥。注意在幼穗分化始期适当追施穗肥。水浆管理参照各地中稻生产要求。(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宜范围: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