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广大教师也已耳熟能详。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很难走出传统误区,也没有建构起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也制约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从而实现课堂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拟从导学稿的原则与要求出发如何设计导学稿,如何使用导学稿,导学稿有哪些优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导学稿;设计;使用
一、什么是导学稿
导学稿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把课前预习、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作业安排、复习资料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份综合性文稿,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安排,并进行自主学习。其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在教师编写的“导学稿”的引导下,课前自主预习、探究规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的成果,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载体。导学稿教学的实质是落实“先学后讲、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其原则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二、设计导学稿的原则与要求
“导学稿”要依据课标,紧贴教材,适当拓展,不能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导学稿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能动性。
1、导学稿设计原则
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学生学习上;
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
③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2、导学稿设计要求
①教学目标设计立体性。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使教学目标三维立体化,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而不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②教学内容设计层次性。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稿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③问题设计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的难点应作适当的点拨,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思考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④讨论题设计精巧性。讨论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题太大、太空、太简单。
三、“导学稿”内容的基本构成
“导学稿”内容的基本构成为:稿头内容、教学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教学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课后教学心得、学后学习心得。
1、稿头内容:“导学稿”的稿头包含有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者、审核者、讲学时间、学生姓名、班级等内容。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可不分开标明,可以“ 拧成一股绳”。其次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明确、具体、简练。让学生在预习时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底;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在复习巩固时有一定的标准,便于开展学习评价。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力求使目标明确、具体,切合本课。
3、课前预习导学:预习导学的目的是“导兴趣”。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并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便于学生了解教材并初步熟悉教学要求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要使教材内容问题化,具有引导性、兴趣性、启发性、可操作性,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预习、导学在量上要适当,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防止“一刀切”现象。
4、课堂教学研讨:即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预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环节,设计时要着重“导思路、导方法、导能力”,并且要紧扣教材,重点突出,利于突破难点。每个环节应设计研讨内容、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5、课内训练巩固: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并且能够体现教学重点,做到精选、精练。训练内容应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6、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这一部分要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在量上要严格控制,学生完成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
7、课后教学心得:教学心得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感受和反思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和得失,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要认真撰写教学心得,便于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书写总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8、学后学习心得:学生通过学习心得,思考学习过程,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以便日后学习中再接再厉、引以为戒。教师对此要严格要求认真批阅。
四、“导学稿”的撰写程序
“导学稿”按“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定案”四个步骤来撰写。 1、提前备课:主备教师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提交自己的预案,教研组集体商讨,提出研讨意见形成“共案”。
2、轮流主备:主备教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导学稿,并提前一周将草稿交教研组长初审。
3、集体研讨:教研组长初审后,发给全组教师审阅,以便提出修改意见;经教研组集体备课,探讨修改、充实完善。
4、优化定案:主备教师吸取众家之长后,修改导学稿,定稿后提前三天交教研组长审定,签字后交教务处以备印发,教务处提前一天交任课老师使用。(以给学生发稿时间为准)
五、如何使用“导学稿”
使用导学稿,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1、学生的使用要求:
①根据“导学稿”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第一,全体同学必须自行完成“导学稿”中基础内容和基础题部分;
第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题做好标记,可与同学在课堂上交流或向老师提出质疑;
第三,使用“导学稿”要坚持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三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节课后,要在“导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
③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将“导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教师的使用要求:
①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 “ 导学稿”,并抽批部分 “ 导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一般抽好、中、差三类学生各一份),以了解学情,据此进行课前备课。
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 导学稿”,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使用 “导学稿”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和错误;另一方面要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④用 “ 导学稿”教学时要做到 “ 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六、运用“ 导学稿” 的好处
1、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运用“ 导学稿” 教学,要求教师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教研组把关审核,教务处审核通过后签字统一印刷。这样,既有助于培养新教师,又有助于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稿” 提前发给学生,可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带着疑问走进教室,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疑问都能迎刃而解。
3、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导学稿” 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4、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导学稿” 的运用,提升了教师备课中的“ 厨师” 能力,课堂上的“ 公关” 能力,教学中的“ 导演” 能力。备课中的“ 厨师” 能力是指教师在备课中应具备厨师的技能,把“ 导学稿” 烹饪成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选习题,精选反馈信息,并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 重点”、凸显“ 难点”、破解“ 疑点” 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 支撑点” 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 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学时的“ 导演” 能力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 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语言,少讲、少问、少板书,增加知识量,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始 终处于学习的快乐状态。课堂上的“ 公关” 能力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以 “ 导学稿”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了“ 教学合一”。
【关键词】导学稿;设计;使用
一、什么是导学稿
导学稿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把课前预习、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作业安排、复习资料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份综合性文稿,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安排,并进行自主学习。其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在教师编写的“导学稿”的引导下,课前自主预习、探究规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的成果,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载体。导学稿教学的实质是落实“先学后讲、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其原则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二、设计导学稿的原则与要求
“导学稿”要依据课标,紧贴教材,适当拓展,不能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导学稿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能动性。
1、导学稿设计原则
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学生学习上;
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
③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2、导学稿设计要求
①教学目标设计立体性。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使教学目标三维立体化,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而不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②教学内容设计层次性。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稿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③问题设计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的难点应作适当的点拨,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思考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④讨论题设计精巧性。讨论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题太大、太空、太简单。
三、“导学稿”内容的基本构成
“导学稿”内容的基本构成为:稿头内容、教学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教学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课后教学心得、学后学习心得。
1、稿头内容:“导学稿”的稿头包含有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者、审核者、讲学时间、学生姓名、班级等内容。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可不分开标明,可以“ 拧成一股绳”。其次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明确、具体、简练。让学生在预习时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底;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在复习巩固时有一定的标准,便于开展学习评价。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力求使目标明确、具体,切合本课。
3、课前预习导学:预习导学的目的是“导兴趣”。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并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便于学生了解教材并初步熟悉教学要求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要使教材内容问题化,具有引导性、兴趣性、启发性、可操作性,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预习、导学在量上要适当,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防止“一刀切”现象。
4、课堂教学研讨:即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预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环节,设计时要着重“导思路、导方法、导能力”,并且要紧扣教材,重点突出,利于突破难点。每个环节应设计研讨内容、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5、课内训练巩固: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并且能够体现教学重点,做到精选、精练。训练内容应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6、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这一部分要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在量上要严格控制,学生完成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
7、课后教学心得:教学心得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感受和反思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和得失,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要认真撰写教学心得,便于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书写总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8、学后学习心得:学生通过学习心得,思考学习过程,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以便日后学习中再接再厉、引以为戒。教师对此要严格要求认真批阅。
四、“导学稿”的撰写程序
“导学稿”按“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定案”四个步骤来撰写。 1、提前备课:主备教师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提交自己的预案,教研组集体商讨,提出研讨意见形成“共案”。
2、轮流主备:主备教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导学稿,并提前一周将草稿交教研组长初审。
3、集体研讨:教研组长初审后,发给全组教师审阅,以便提出修改意见;经教研组集体备课,探讨修改、充实完善。
4、优化定案:主备教师吸取众家之长后,修改导学稿,定稿后提前三天交教研组长审定,签字后交教务处以备印发,教务处提前一天交任课老师使用。(以给学生发稿时间为准)
五、如何使用“导学稿”
使用导学稿,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1、学生的使用要求:
①根据“导学稿”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第一,全体同学必须自行完成“导学稿”中基础内容和基础题部分;
第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题做好标记,可与同学在课堂上交流或向老师提出质疑;
第三,使用“导学稿”要坚持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三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节课后,要在“导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
③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将“导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教师的使用要求:
①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 “ 导学稿”,并抽批部分 “ 导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一般抽好、中、差三类学生各一份),以了解学情,据此进行课前备课。
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 导学稿”,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使用 “导学稿”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和错误;另一方面要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④用 “ 导学稿”教学时要做到 “ 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六、运用“ 导学稿” 的好处
1、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运用“ 导学稿” 教学,要求教师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教研组把关审核,教务处审核通过后签字统一印刷。这样,既有助于培养新教师,又有助于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稿” 提前发给学生,可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带着疑问走进教室,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疑问都能迎刃而解。
3、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导学稿” 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4、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导学稿” 的运用,提升了教师备课中的“ 厨师” 能力,课堂上的“ 公关” 能力,教学中的“ 导演” 能力。备课中的“ 厨师” 能力是指教师在备课中应具备厨师的技能,把“ 导学稿” 烹饪成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选习题,精选反馈信息,并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 重点”、凸显“ 难点”、破解“ 疑点” 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 支撑点” 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 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学时的“ 导演” 能力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 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语言,少讲、少问、少板书,增加知识量,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始 终处于学习的快乐状态。课堂上的“ 公关” 能力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以 “ 导学稿”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了“ 教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