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型公共建筑的自然通风差,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不能保证环境的舒适,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本文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自然通风节能设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大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大型公共建筑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但是其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现有的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都不是很好,并且在采光上基本都是依赖人工的照明,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严重。如何增加大型公共建筑的自然通风节能设计也就成为了相关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是减少制冷能源浪费的有效手段,是节能的最高效措施。
  1 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现状
  大型公共建筑的占地面积广,进深以及体量都很大,所以必然不利于自然通风,虽然空调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室内环境进行人工调控,改善大型建筑的通风情况,但是空调制冷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严重,并且自然通风和空调调控所制造的环境并不相同,相比较,让人们感觉更舒适的是自然通风制造的室内环境。空调调控制作的室内环境,对于人们的健康不利,室内恒温对于人体并不一定是好事,空调的存在对于人体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同时空调制冷系统产生的氟利昂,对于大气的臭氧层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对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然通风需要的投资少,如果在大型建筑中,可以以自然通风替代空调调控,不仅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减少环境负担、能源浪费。
  2 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物理环境要求
  2.1 温度要求
  实现自然通风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室内外温差。一般情况下,在晴朗的天气下,气温在昼夜的变化是由规律可循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两点左右,气温最低点则出现在日出的前后。大型公共建筑适用于提供人们生活活动场所的区域,许多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较高的热量,所以自然通风就可以利用室内外温差的不同,来进行通风。室内外的温差越大,其效果也就越好。在不同季节自然通风手段也要进行调节,春秋自然通风效果最好也最简单,夏季由于温度过高,一般要对室外空气进行冷处理之后才能进行通风,冬季则是由于室外温度过低,需要进行温处理后才能进行自然通风操作。
  2.2 湿度要求
  湿度要求指的是对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要求。要满足人体的蒸发过程的需求,就要保证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在50%-72%左右,过高会让人们感觉身体不适,过低则会引起人们热感觉的不满,很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的疾病出现。
  2.3 风速要求
  自然通风对于风速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现阶段的建筑群较为密集,高度较高,所以对于空气的水平动能造成了一定的消耗,使城区中的风速减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来讲,只有满足了风速,才能增加空气的传输速度,增加自然通风效果。
  2.4 空气品质要求
  由于现阶段的空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大气中的烟雾、灰尘等污染物较多,所以在自然通风中,不能直接将室外空气引入,需要先对空气进行过滤才能进行使用。合格的可进行自然通风的空气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过滤,保证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质,并且不同的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空气的质量要求也不同,在实际使用中,要实现考察,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 自然通风设计原理
  自然通风是传统的生态适宜技术,凝聚着千百年来的人类智慧。它主要由室外空气流动在建筑物开口部位所造成的风压或者室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驱动而产生。最基本的自然通风方式包括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2种。所谓风压通风,是利用风压进行换气,必须藉由有速度的气流方可。而热压通风则是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热浮力原理进行对流换气,只要有空气温差存在即可。
  3.1 风压通风
  风压通风风压通风是由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空气压力差造成的。风吹向建筑时,建筑表面会阻挡风的流动,在建筑迎风面形成正压力;同时,气流在向上流动、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和背面的过程中,会在相应位置产生负压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实际上就是典型的风压通风。建筑的外部风环境以及建筑的形体要素(体量、进深等)对实现风压通风具有直接影响。
  3.2 热压通风
  另一种自然通风方式是热压通风。该方式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形成自然对流,也即运用“烟囱效应”实现通风。其原理是通过热空气所产生的升力,将污浊、潮湿的热气从建筑上部开口处排出,同时从建筑底部吸入室外的清洁冷空气。热压通风与风口部位的垂直距离以及室内外的空气温差都有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进出风口部位垂直距离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热压通风效果就越明显。大型公共建筑进深普遍较大,实现风压通风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而由烟囱效应产生通风效果则是改善闷热、不舒适状况的良好手段。
  4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4.1 外部环境营造
  风压通风与建筑外部的风环境息息相关。最主要的关系就体现在既定建筑与邻近建筑的距高比可以改变周边的风环境,形成“风影效应”。风吹向建筑,在其背后形成涡旋区,该涡旋区在地面上的正面投影称为“风影区”。风影区风力较弱,风向不稳定,将减弱建筑外部环境的气流作用强度,并影响室内外正常气流交换。为了避免风影区影响建筑自然换气,建筑间距宜为建筑平均高度的6倍。然而,对处于闹市区、周边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所包围的大型公共建筑而言,这一要求很难得到满足。事实上,采取错列式的平面布局有助于减小“风影效应”形成的几率,并且建筑的风口部位也要尽量避免设置在建筑的风影区。
  4.2 平面布局控制与分化
  一方面,对平面布局进行有效控制,能够让足够多的室内空间与自然接触,为实现自然通风创造良好前提。早在20世纪伊始,芝加哥学派建筑师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就充分利用凹凸平面进行平面组合,灵活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对建筑平面布局进行合理的分化处理,同样可以让室内空间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4.3 内部空间形态优化
  诸如展览馆、商业设施以及综合体之类的大型公共建筑,由于进深往往较大,空气流动阻力也较大,同时建筑能够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面积十分有限,因此风压通风通常难以实现。而通过风井、水平风道、中庭等要素来优化内部空间形态,分散大型公共建筑的集中体量,可以有效缓解其外表面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减少大型公共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 结论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区域的不断减少,其发展方向逐渐趋向于大型建筑,并且功能越来越集中,空间的增大,使建筑内商业与住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其内部环境也就愈加的复杂,建筑施工时间与运行维护费用都有显著增加,自然通风对于大型建筑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现阶段的大型建筑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平面组合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通风不畅问题,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休息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望社,姜利勇,薛明,等.校园可持续建筑实践: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设计[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26(1).
  [2]屈睿.大型商业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这也从根本的角度上决定了社会对我国建筑质量的要求。总的来说要想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就需要对建筑物施工时的技术手段有一个合理的选择。在现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选取的技术手段主要在于喷锚基坑支护技术,由于这项技术手段既有非常多的优点,这就提高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喷锚基坑技术;建筑地下室;施工  大多数大型建筑物在建筑施工的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以某个水电站工程作为例子,从而对其工程基坑中水资源多、基坑做好开挖工作时的渗水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结果生活中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是否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施工,对该大坝减渗处理技术制定了恰当的方法,而且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预防,从而减少渗水的现象。本篇文章的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实际的考察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可以相互交流,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
期刊
摘 要:工程基础加固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若不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地基会发生严重的破损。我国在基础加固中普遍采用的是固结灌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地基的强度,防止地表的下沉,而且所需要的施工空间小,操作比较方便。本文从我国一些具体的施工实例出发,重点阐述了固结灌浆在建筑渡槽基础加固中的应用,并对其方案和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固结灌浆;基
期刊
摘 要:在水电站水库施工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土工膜的防渗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起到对坝体进行加固的作用,在众多的水库建设中都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本文主要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某工程的施工实例为主,相信在今后的水库工程施工中,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土工膜;防渗技术;水库加固  水库工程的发展与建设关乎到社会生产的根本,因此在发展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渠
期刊
摘 要:在现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仅仅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上有很高要求,在对建筑物自身功能上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升。在我国北方地区,对建筑物的保温功能要求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选取合理有效的建筑材料提升整个建筑物的保温功能。在对建筑行业保温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中,清楚发现硬质聚氨酯泡沫能够对建筑物的保温功能起到一个保障作用,因此本文重点介绍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在我国建筑行
期刊
摘 要:国内外很多国家开始应用装配式铺盖法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在地铁车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堵塞严重、占地面积太大、投资成本太高等问题,本文对装配式铺盖法的技术要点、应用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装配式铺盖法;施工技术;地铁车站;技术要点;应用分析  交通是人们离不开的一个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安全供电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电力发展上的重要目标,尤其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如果不慎发生用电事故,不仅会造成国家经济的损失,同时会引起重大的人员上方,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承受着很高的电压,这些电压有来自于外部(雷电)的过电压以及由于系统参数的变化而导致电磁能产生振荡、积聚而产生的内部电压过量,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将电气设备进行
期刊
摘 要:悬索桥是特大跨度直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说是跨越了千米以上桥梁施工的唯一一种桥梁结构。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建造了许多大跨度悬索桥,其施工技术、加固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某悬索桥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加固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悬索桥;加固技术;吊拉组合  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修建悬索桥,虽然当时施工规模、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施
期刊
摘 要:在对我国现在水利建设进行研究中,清楚的发现我国目前进行的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进行水利工程时,要想对其内部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保障,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的测量进行深入研究。在目前对水利工程进行测量中清楚的发现测量的进行大多依靠现代测量技术进行,这也就说明了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测量准确性,就需要对现代工程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在水利工程中各个步骤上的应用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了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高度较高,为保持其稳定性,就需要合理的进行高层建筑结构埋深度的设计。根据高层建筑施工难以及施工复杂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合理的采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就能够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主要根据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沉桩方法;施工技术;结构设计  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现代的建筑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