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流派从其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来看,与绘画中的“超级写实主义”有着相似和相通的地方。
美术中“超级写实主义”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西方流行。其哲学基础是当代流行于西方“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被认为是“传播手段时代”崇尚客观如实的观念在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有人评论它是“新型的自然主义艺术思潮”。
它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认为其反映生活时,创作主体的倾向性与人文精神导至了艺术形象及内涵的局限性。故而“新纪实主义”强调艺术家创作时要与被表现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只是像“中性”的照相机镜头那样客观地、如实地、准确地去纪录对象。不要审美判断,不带价值取向,不需道德判断。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新纪实摄影”流派,萌发于美国一些“前卫”摄影家。1966年该国摄影界出现并流传一些被艺术评论家N .里昂斯(N·Lyons)称之为“社会风俗画”(SocialLandscape)的、一些具有探索性质的纪实性摄影作品。事隔一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名为“新纪实作品”的摄影展览。当时担任该馆摄影部主任的J.萨考夫斯基(J·Sakovski)在该展览的“前言”中这样评述它们∶“这些摄影家本意并不在借作品发表自已的社会宣言,只是想藉社会生活本身拍摄出刺激、冒险、具有革新精神的影像来” 。以后,这些观点成为摄影思潮。当摄影史家在评述这一摄影现象时,即以“新纪实摄影” 称之。这就是摄影艺术流派中“新纪实摄影” 的由来。
“新纪实摄影”流派没有自己的艺术理论纲领,也没有自已的组织,只有不约而同的创作特征和倾向,予以归纳,有如下几点∶
1、他们蔑视作为社会成员的摄影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摄影作品的“教化”作用。因而“新纪实摄影”作品仅仅是一个摄影家站在社会生活的彼岸偶然投向对岸一瞥所得“印象”而已;
2、摄影镜头视野狭窄。这一摄影流派的摄影家所拍的题材大都是一些自已生活那个城市中的凡人俗事和琐事;
3、出于创作的极大随意性,他们作品艺术形式的共同特点是不注意构图,画面结构松散,摄影语言闪烁,表述暧昧,给人只有“感觉”没有“感悟”。
从事这一摄影流派创作的,前期大部分为美国摄影家;70年代末,逐渐扩大到欧洲,甚至前苏联。80年代开放后,我国年青一代的摄影家也有受其影响者。其摄影创作,具有“三无”── 无主题、无主体、无构图等特征 。
“新纪实摄影”流派中著名摄影家有∶L·弗里德兰德、D·阿尔比斯、G·威诺格兰德、L ·芬克、F ·温宁翰、M ·里尔等人。
代表作品有《像玫瑰一样的双胞胎》(1966)、《美国退伍军人聚会》(1968)、《路易斯安娜》(1968)、《纽约》(1970)、《爱达荷州》(1972)、《人体》(1978)。
本刊用一年多时间将一个半多世纪摄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摄影流派做了介绍。纵观这十几个摄影流派,可以概括出几个要点供读者参考:
一、这些摄影流派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对各流派在其发生、发展的时代做简单的提示,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摄影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孕育期摄影(1825 -- 1839):无摄影流派
早期摄影(1840 -- 1889):写实摄影、绘画主义摄影
近代摄影(1890 -- 1917):自然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纯粹派摄影、未来派摄影
现代摄影(1918 -- 1959):抽象派摄影、达达主义摄影、新即物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
当代摄影(1960 --? ):后现代摄影、新纪实摄影。
二、通过上述对摄影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消融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摄影艺术流派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是每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自身审美趣味的变化,及其社会与文艺思想的演绎。
三、在这些生长点和支撑点中,美术思潮对其影响更直接也更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每个摄影流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美术思潮的精神和身影。不能否认,摄影中某些新的表现技巧、艺术语言和审美意识反过来也会作用于其时的视觉造型艺术,为其提供营养和借鉴。
美术中“超级写实主义”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西方流行。其哲学基础是当代流行于西方“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被认为是“传播手段时代”崇尚客观如实的观念在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有人评论它是“新型的自然主义艺术思潮”。
它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认为其反映生活时,创作主体的倾向性与人文精神导至了艺术形象及内涵的局限性。故而“新纪实主义”强调艺术家创作时要与被表现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只是像“中性”的照相机镜头那样客观地、如实地、准确地去纪录对象。不要审美判断,不带价值取向,不需道德判断。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新纪实摄影”流派,萌发于美国一些“前卫”摄影家。1966年该国摄影界出现并流传一些被艺术评论家N .里昂斯(N·Lyons)称之为“社会风俗画”(SocialLandscape)的、一些具有探索性质的纪实性摄影作品。事隔一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名为“新纪实作品”的摄影展览。当时担任该馆摄影部主任的J.萨考夫斯基(J·Sakovski)在该展览的“前言”中这样评述它们∶“这些摄影家本意并不在借作品发表自已的社会宣言,只是想藉社会生活本身拍摄出刺激、冒险、具有革新精神的影像来” 。以后,这些观点成为摄影思潮。当摄影史家在评述这一摄影现象时,即以“新纪实摄影” 称之。这就是摄影艺术流派中“新纪实摄影” 的由来。
“新纪实摄影”流派没有自己的艺术理论纲领,也没有自已的组织,只有不约而同的创作特征和倾向,予以归纳,有如下几点∶
1、他们蔑视作为社会成员的摄影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摄影作品的“教化”作用。因而“新纪实摄影”作品仅仅是一个摄影家站在社会生活的彼岸偶然投向对岸一瞥所得“印象”而已;
2、摄影镜头视野狭窄。这一摄影流派的摄影家所拍的题材大都是一些自已生活那个城市中的凡人俗事和琐事;
3、出于创作的极大随意性,他们作品艺术形式的共同特点是不注意构图,画面结构松散,摄影语言闪烁,表述暧昧,给人只有“感觉”没有“感悟”。
从事这一摄影流派创作的,前期大部分为美国摄影家;70年代末,逐渐扩大到欧洲,甚至前苏联。80年代开放后,我国年青一代的摄影家也有受其影响者。其摄影创作,具有“三无”── 无主题、无主体、无构图等特征 。
“新纪实摄影”流派中著名摄影家有∶L·弗里德兰德、D·阿尔比斯、G·威诺格兰德、L ·芬克、F ·温宁翰、M ·里尔等人。
代表作品有《像玫瑰一样的双胞胎》(1966)、《美国退伍军人聚会》(1968)、《路易斯安娜》(1968)、《纽约》(1970)、《爱达荷州》(1972)、《人体》(1978)。
本刊用一年多时间将一个半多世纪摄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摄影流派做了介绍。纵观这十几个摄影流派,可以概括出几个要点供读者参考:
一、这些摄影流派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对各流派在其发生、发展的时代做简单的提示,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摄影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孕育期摄影(1825 -- 1839):无摄影流派
早期摄影(1840 -- 1889):写实摄影、绘画主义摄影
近代摄影(1890 -- 1917):自然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纯粹派摄影、未来派摄影
现代摄影(1918 -- 1959):抽象派摄影、达达主义摄影、新即物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
当代摄影(1960 --? ):后现代摄影、新纪实摄影。
二、通过上述对摄影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消融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摄影艺术流派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是每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自身审美趣味的变化,及其社会与文艺思想的演绎。
三、在这些生长点和支撑点中,美术思潮对其影响更直接也更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每个摄影流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美术思潮的精神和身影。不能否认,摄影中某些新的表现技巧、艺术语言和审美意识反过来也会作用于其时的视觉造型艺术,为其提供营养和借鉴。
《Y·玛丽在睡眠中》(1974年) D·霍克尼 | 《孟菲斯》(1967-1970年) W·埃格尔斯顿 |
《石级上的女孩》(1973年) H·萨沃塔里 | 《印度》(1981年) A·韦布 |
《摩洛哥》(1981年) H·卡拉汉 | 《爱的连接》(1985年) J·索德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