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高校转型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必然。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学也应当从文化教育、学科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转型发展 英语教学改革
  1 当前英语教学的不利现状
  1.1 教材存在缺陷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选用的教材固然有其优势所在:第一,教材版面清晰,易于学生阅读;第二,主题突出,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第三,配套设备比较完善,有丰富的辅导材料和音响资料。这套教材更加有利于开展多元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是,这套教材难免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套教材过于偏重对经典词汇的练习,缺乏系统性。最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课文内容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代接轨,完全忽视了学生认知特点。教材虽然罗列出了很多的话题,然而,这些话题缺乏真实性,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衔接,无法反映出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而且,在教材中,关于任务的设计过多强调词汇尤其是所谓的四六级词汇操练,不能和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无法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要求。这套教材虽然对培养学生长篇阅读能力有所帮助,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也无法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无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编写不同的教材。
  1.2 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缺乏认知能力
  当前,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掌握的的词汇不多,阅读能力不强,尤其英语口语能力极差,缺乏英语语言认知能力。这种结果很大一部分是由长期以来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的。在当前地方高校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强,老师与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师生互动活动中,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话语,或者缄口不言,或者答非所问。学生虽然学习了将近10年的英语,但却并不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日常生活的种种话题,并不能通过英语准确流利地表达出来。再加上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与真实的环境结合起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英语学习正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境地,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极为排斥。这一切后果产生的原因与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关系。
  1.3 英语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衔接性。学生在中学时代学习的内容与大学时代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层次感;第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第三,缺乏实用性。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英语知识,但是却并不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英语语言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较低。第四,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每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日益增多,但是能够利用英语展开真正交流的学生却占据很小的比例,并不能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2 教学改革应注重的问题
  2.1 文化指导性问题
  语言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要注重通过文化来指导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输入相应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文化。在文化教学中,不但要传输给学生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的翻译与表达模块,应该注重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的相互渗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应用英语。
  2.2 专业针对性问题
  英语教学要强调英语技能与学科知识的联系。英语教学应以内容为依托,与专业学科内容联系起来,在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围绕学科内容进行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依托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依托学科内容进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这不但契合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还丰富了学生专业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中尝试。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懂得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加以利用来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如果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互独立,那么就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制约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2.3 利用多元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以日常生活中真正的话题作为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地方培养出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唯有如此,高校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才能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期待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语言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以新事物和新信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教材外,英语报刊、英文电影以及优秀的英文歌曲等都可以用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
  2.4 改革实效性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投入,一定要确保产出的高效性,这便是实效性原则的意义所在。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但要勇于打破常规,做一些新鲜的尝试,而且还要时时关注教学改革的效果,针对其中的一些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制定出最优的改革方案。不仅如此,实效性原则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最终发挥出教学改革的最大优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3 教学改革策略
  3.1 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时文选读与报刊阅读,使学生了解时事新闻的同时还提高了阅读兴趣。网络文章和英文报刊拥有着非常丰富的题材,其中包括:新闻报道、生活特写以及时事评论等。它们的内容在表现手法、语句结构和表达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特点。为了丰富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从英文报刊上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表现力丰富的、贴近生活的、主题鲜明的、专业性强的等等。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时,首先应该使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以及写作思路;其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脉络,针对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立场展开探讨;再次,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由于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该提前布置好阅读的内容,学生课前预习之后,在课堂上展开探讨,或者针对某一话题,采用标题式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2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首先,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英文歌曲,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轻松和愉悦,平复紧张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语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文化的魅力所在。其次,学生在观看英文电影的过程中,能够身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英文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对英文歌曲情有独钟,深深喜爱着英文影视作品,在观看和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欲大大提高,英语课程气氛也更加的活跃,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所以,英语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引入经典的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唯有如此,才能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3 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运用语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例,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与土木工程相关的英文文献,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并能简单叙述主要内容,翻译其中一些重要的词组和句子;还可以引入土木工程相关的技术或产品,要求学生阐述其研发过程,从而掌握土木工程相关的英语术语。第二,在语言实验室,教师可以引入与土木工程相关的英文篇章,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针对其中的问题提问学生作答;还可以引入一些的图像,确立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第三,带领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实战训练,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兴趣高涨,还检验了英语教学效果;还可以建立与企业的衔接机制,组织学生去外企业实习2~3周,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完成实习报告,并为学生安排每周翻译和写作任务,从而使学生熟悉外企运作流程。
  4 结语
  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应当以内容为依托,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以及专业内容,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进行反思,不断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从而适应地方乃至国家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体系,丰富英语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及其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5).
  [2] 赵兰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学科内容转向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3] 袁平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外语界,201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引入埃里克森关于青少年成长的“同一性”理论,通过品读成长小说经典《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寻找自我与艰辛成长的过程,探讨艾里克森关于黑人在多民族社会中通过寻找自我来走出“无形”处境这一自强之路的观点的合理性,引申艾里森的观点论证中国当代青少年在多元化文化冲击背景下的高速经济时代不迷失自我陷入“无形”并找寻到真正有辨识度的自我“风采”的出路在:立足于接纳自己的家族、尊重自己民族的优秀信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业开始火爆,这也带动了高职旅游专业群的发展。实训室作为高职院实践教学的平台,对于培养旅游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高职旅游专业群实训室为例,对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路,意在充分发挥出实训室的功能,为高职实践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训室 旅游专业群  高职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新疆師范大学为例,针对新疆高校如何在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导师制的实践这一问题,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抓住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系统化、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潜力和热情、本硕贯通等核心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论如下: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理科学院低年级本科生对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兴趣、足够的自信,对导师制的约束机制、奖励机制都认可度较
期刊
摘 要 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迈向大众化的产物,二级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因此,二级学院必须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帮扶有效策略,才能有效增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本文分析了二级学院加强毕业生就业帮扶举措,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较大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帮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
期刊
摘 要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其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出优秀的人性、培养出健全的生命作为第一目的,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因而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经过多年的中学教学实践和总结,笔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论学说为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基石,对加强人文关怀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摘 要 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中生物科学为例,针对当前学科德育普遍低效的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学科德育 低效 成因 对策 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56  Cause Anal
期刊
摘 要 农村多数村落中存在光棍群体。本研究利用无结构式访谈,对河北G镇S村光棍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影响进行调查,发现贫困与身残智障是光棍产生的两大根本性原因。光棍的大量出现影响了农村社会治安和社区发展,对农村光棍家庭和有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都形成冲击。  关键词 光棍 社会治安 和谐稳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91
期刊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移动互联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作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条件,移动学习方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数字化学习与移动终端学习相结合的无障碍学习环境,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移动互联 技术 职业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在助推职业教育发生新的变革。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概念的界定、移动互联技术、使用移动互联技术后带来的改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知识学习是基础,知识转变为能力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及财富增长才是最后的目的,转化的能力中主要有专业特别固有的特定能力,以及起基础支柱依托作用的通用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本研究就是以重庆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例,开展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研究。  关健词 高等教育 核心能力 汉语言文学 模式  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除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转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促进社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务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要想焕发出生命力,就需要创新高校党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肇庆学院文学院尝试并设立了“学生党建工作室”,使学院的党务工作得有效的发展与创新,为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党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和行动办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务工作 创新 学生党建工作室  1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党务工作的重要性  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