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像山那样思考》的艺术特色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生态学家,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像山那样思考》是他创作的一篇随笔,作者从一声狼嗥写起,表达出对生态的思考,文笔优美,思想深邃,独具特色。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像山那样思考》的艺术特色,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
  一、主题含蓄而深沉
  该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含蓄而深沉的主题。作者从一声狼嗥着手,以“不驯服的”“对抗性的”等词语来形容狼的嗥叫声,为后文蓄足气势。之后,开始详细阐述不同的物种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在思考和理解这声狼嗥时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然而,作者认为狼嗥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唯有大山才能理解。这到底是什么?作者始终没有明说。接着,他又细致地描述了与小狼相关的一些事情,描写老狼被打死的那一瞬间眼中放出的绿光,描写狼被大量消灭之后,鹿、草原以及牛所遭受的灾祸,进而指出,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在文章的末尾,作者才揭示文章的主题,即“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始终没有直接点明主题,而是含蓄地暗示读者,以此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搜集和整理信息,再归纳总结,最后恍然大悟。作者用这种含蓄的方式揭示深刻的主题,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达到警醒人的目的。
  二、描写细腻而动人
  文章中有大量关于狼的描写,笔端含情,值得我们反复细读。比如,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当年与狼群相遇的情形,这段描写颠覆了人们对狼固有的认知。作者笔下的狼既不凶残,也不狠毒,而是充满了爱与温馨,“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闹着搅在一起。”在此之前,也有大量关于狼的文章,可是在人们的描述中狼一直都是一种非常凶残的,它们争夺人们的生存空间,伤人,吃人,人与狼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恶劣。作家笔下的狼往往是凶残、邪恶的。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狼群中狼与狼的相处却是那样的和谐,就如同人类的家庭一般,成员之间也会嬉闹,会关心彼此,爱护彼此,这样的行为与人又有何异?但是这和谐的画面却被一声枪响给打破了。老狼倒下了,垂死之际,它的眼中射出令人心悸的绿光。作者将温馨的画面与冰冷的死亡放在一起,使得生与死之间的矛盾刹那间变得尖锐无比。画面越是温馨,老狼的死就越悲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就越浓烈。作者非常仔细地描写了人的表现、狼的互动,以及老狼倒下那一瞬间的情景,对人类粗暴野蛮的猎杀行为进行了无声的谴责。
  三、语言冷峻而精警
  《像山那样思考》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冲击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有冷峻且精警的语言。比如,“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作者采用一组排比句,详细地描写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对狼嗥的不同理解,言辞犀利,直达本质。又如,关于狼群灭绝所带来的结果,作者是这样写的:“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于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糜烂掉。”整个画面显得异常冷峻:在食物死去的同时,觅食者同样也无法存活,“高于鹿头”的部分尚还留有叶子,那是因为鹿够不着,而鹿头以下的部分都已经被啃食完了。大量的草地因过度啃食而变得荒芜,新的野草尚未长出,无草可食的鹿只能啃食树叶,但鹿不会爬树,凡是高过鹿头的树叶,它们都够不着,于是只能站在树下,被活活饿死。冷峻而精警的语言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如利箭一般精准地射中读者的心,在向读者传達情感的同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利奥波德不仅是一位坚定的生态保护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大师,他在表达时不急不躁,含而不露,将自己的观点高度浓缩之后隐于字里行间,引导读者去思索和分析,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受到熏陶与感染,最终被说服。这篇文章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
其他文献
从莫扎特到金属乐队,无数人在写作或绘画时喜欢听各种音乐。许多人认为音乐有助于激发创造力,但一项由英国和瑞典研究人员进行的国际研究正在挑战这一观点。  兰卡斯特大学、耶夫勒大学和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心理学家表示,他们的发现表明音乐实际上阻碍了创造力。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安静的房间里完成了一些旨在激发创造力的语言洞察问题,然后让他们在播放背景音乐时再做一次,从而得出了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发现,背景音乐“显
期刊
燕园西门古色古香,挂着宫灯的那一座原是燕京大学的正门。当时车辆进出都走这个门,往燕南园住宅区的大路也是从西边来。上一个斜坡,往右一转,可见两个大龟各驮着一块石碑,分伏左右。这似乎是燕南园的入口了,但是许多年来,并没有设一个路牌指出这一点,实在令人奇怪。房屋上倒是有号码,却也难寻找。那些牌子很特别,有的颇为浪漫地钉在树上,有的妄想高攀,快上了房顶。循规蹈矩待在门口的也大多字迹模糊,很不醒目。  
期刊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无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此,笔者建议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难懂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
期刊
相较于城区,农村普遍存在缺少教学资源的问题。农村地区的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甚至害怕上语文课。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前,在很多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只能在台下默默地聆听,原本充满生气的
期刊
教师如何利用已有的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不再感到疲惫,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语文,不让名著阅读程式化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边城》为例,谈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制定教学目标  考虑到《边城》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制定《边城》的阅读
期刊
你不能为了所有的人成为任何人或做所有的事。  不设限的人生意味着极少说“不”,把所有其他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这些取悦他人的习惯不但会让你彻底筋疲力尽,还会让你直接走向崩溃,严重危害你的健康。  我们咨询了范德堡大学“员工工作与生活援助项目”的临床心理学家、设限专家查德·巴克,请他来告诉我们如果能明确自己愿意承受的限度,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如果你学会了设限,就会得到以下几点好处:  1.
期刊
分段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但由于函数的解析式受定义域区间的限制,所以不同区间上函数的解析式不相同,虽然分段函数的图形有可能不连贯,但它是同一个函数,并非是几个函数,因此,在解答分段函数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对不同的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分段函数的常见題型有求分段函数的值、求分段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求分段函数的最值,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例来谈一谈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期刊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叫得厉害时有如小孩扯着嗓子号哭。吵得人无法入睡时,便常有人推开窗大吼一声“去——”,或者扔块石头瓦片轰赶它们。我在忍无可忍时也这样怒气冲冲干过不少次,每每把它们赶跑,静不多时,它们又换个什么地方接着闹,通宵不绝。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搬家。奇怪,哪来这么
期刊
在《红楼梦》这部旷世之作中,曹雪芹不仅塑造了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在“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节中,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贾府内外的环境,并用典型的环境来衬托和点染人物的性格,非常巧妙。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其中的巧妙之处。  一、景随人现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在这一章节,作者将林黛玉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以林黛玉的视角带领
期刊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作大都雄浑大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怀古词,词的上半阕以写景为主,下半阕在凭吊古人的同时,抒发了心中强烈的情感,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该词的构思艺术。  一、空间转换巧妙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赤壁一带游历时所作。他目睹赤壁矶一带壮美的风景,不禁想起三国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因而心潮激荡,挥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