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如何利用已有的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不再感到疲惫,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语文,不让名著阅读程式化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边城》为例,谈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制定教学目标
考虑到《边城》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制定《边城》的阅读计划,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边城》;引导他们边读边梳理故事情节,了解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人性的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更顺利地开展下去。
2.带领他们认识《边城》中的各色人物,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让他们感受沈从文独特的行文风格,感受文学的魅力。
3.引发感情共鸣,让他们学会“直面生活”:当岁月洗尽铅华,故事变成回忆,当生命的华丽和激情不在,如何用一颗淡然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曲折……
二、开展教学活动
1.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美
《边城》中的环境描写平实又不失细腻,他笔下的每一棵古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是美的。我们要带领学生阅读作品,感受明凈清丽的乡土气息,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选出心中最美的边城图景,并进行鉴赏。很多学生都找出了其中优美的句子,如:
(1)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2)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
这些文字描绘出边城的幽静、秀美和安宁,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从这里,学生领略了边城明净清丽的自然美。作者描写边城的自然景物,以自然的明净暗示边城人心灵的明净。
2.带领学生感受民俗美
沈从文真正是在“用心生活”,他的小说,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流水般慰藉着人们浮躁的心灵,展现出民俗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找出《边城》中与民俗节日相关的文段,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不同的湘西风情。如下表:
●注:从节日活动、地方习俗、神话传说、民歌民谚等角度来思考。
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融合,明净的山水、健康的灵魂、传统的风俗,共同展现了湘西特有的人文美。完成了表格,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3.带领学生感受人情美
在边城纯净的底色中,作者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了边城子民的身上。他借此建构了一个远离城市文明的桃源世界,描绘了文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在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翠翠为中心绘制一幅人物关系图,让他们感受人情美。如下图:
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与“美”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对老船夫、傩送、天保、邻里乡亲等的刻画都是围绕着翠翠展开的,展现出一个充满人情美的湘西。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人情美的古城,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交融。
三、布置课后作业
1.说一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的深刻意蕴。
参考:天保溺水身亡,傩送悲痛出走,爷爷在雨打雷鸣的夜晚撒手西去,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只剩下了翠翠一个人。那纯粹而快乐的少年时光似碧溪岨的流水般不再回来。美丽的少女翠翠在无常命运的打击下孤单地依傍在水边的船中……寥寥几笔,给人留下了无言的叹息和无尽的希冀。这其实是一首朴实而真挚的颂歌,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于对明天有希冀,对未来充满期待!在时间的作用下,人必然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去迎接命运的转机。
2.很多人都认为孤独是可悲的。殊不知道,学会品味孤独也是一种能力。沈从文说:“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请你以“享受孤独、静待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一、制定教学目标
考虑到《边城》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制定《边城》的阅读计划,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边城》;引导他们边读边梳理故事情节,了解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人性的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更顺利地开展下去。
2.带领他们认识《边城》中的各色人物,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让他们感受沈从文独特的行文风格,感受文学的魅力。
3.引发感情共鸣,让他们学会“直面生活”:当岁月洗尽铅华,故事变成回忆,当生命的华丽和激情不在,如何用一颗淡然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曲折……
二、开展教学活动
1.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美
《边城》中的环境描写平实又不失细腻,他笔下的每一棵古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是美的。我们要带领学生阅读作品,感受明凈清丽的乡土气息,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选出心中最美的边城图景,并进行鉴赏。很多学生都找出了其中优美的句子,如:
(1)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2)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
这些文字描绘出边城的幽静、秀美和安宁,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从这里,学生领略了边城明净清丽的自然美。作者描写边城的自然景物,以自然的明净暗示边城人心灵的明净。
2.带领学生感受民俗美
沈从文真正是在“用心生活”,他的小说,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流水般慰藉着人们浮躁的心灵,展现出民俗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找出《边城》中与民俗节日相关的文段,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不同的湘西风情。如下表:
●注:从节日活动、地方习俗、神话传说、民歌民谚等角度来思考。
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融合,明净的山水、健康的灵魂、传统的风俗,共同展现了湘西特有的人文美。完成了表格,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3.带领学生感受人情美
在边城纯净的底色中,作者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了边城子民的身上。他借此建构了一个远离城市文明的桃源世界,描绘了文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在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翠翠为中心绘制一幅人物关系图,让他们感受人情美。如下图:
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与“美”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对老船夫、傩送、天保、邻里乡亲等的刻画都是围绕着翠翠展开的,展现出一个充满人情美的湘西。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人情美的古城,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交融。
三、布置课后作业
1.说一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的深刻意蕴。
参考:天保溺水身亡,傩送悲痛出走,爷爷在雨打雷鸣的夜晚撒手西去,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只剩下了翠翠一个人。那纯粹而快乐的少年时光似碧溪岨的流水般不再回来。美丽的少女翠翠在无常命运的打击下孤单地依傍在水边的船中……寥寥几笔,给人留下了无言的叹息和无尽的希冀。这其实是一首朴实而真挚的颂歌,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于对明天有希冀,对未来充满期待!在时间的作用下,人必然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去迎接命运的转机。
2.很多人都认为孤独是可悲的。殊不知道,学会品味孤独也是一种能力。沈从文说:“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请你以“享受孤独、静待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