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思考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瞻课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是高瞻课程模式中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评估工具。本文针对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是根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发展评价以明确、清晰的发展指标为依据,对单个、具体的幼儿发展状况进行价值判断,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二)高瞻课程
  高瞻课程(High/Scope),又称作“高宽课程”。高瞻课程的研究人员针对其课程体系内的学前儿童研发出了一套专门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工具——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Preschool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简称COR Advantage)。COR Advantage基于观察法,主要对儿童九个学习领域的发展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评价包含八个等级。教师根据COR Advantage相应的标准对大班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独特价值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包含九个类别: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身体发展和健康,语言、读写和交流,数学,创造性艺术,自然和科学,社会研究,英语语言学习。其中每一项评价内容都有一个观察记录表,这些观察记录表是以高端课程提出的关键经验为依据而制订。每个项目的评价包含八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详细描述了儿童应该达到的行为水平。COR Advantage為教师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教师将系统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运用到制订儿童个体发展计划和评价策略等级中,有助于教师掌握现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首先,高瞻课程模式下的发展评价是一种真实客观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国际儿童发展评价的趋势。教师一般要花费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儿童进行评估。教师在对幼儿评估的过程中收集数据通常要经历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其次,这是一种动态性评价。教师的观察记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更新。在实际活动中捕捉幼儿方方面面的信息,是教师设计合理教育活动的有力依据。比如,教师在制订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包括:今天我们观察到幼儿做了什么,幼儿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明天我们应提供什么活动材料,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才能有效促进他们的活动和学习。最后,可以提高教师在高瞻课程模式下对幼儿的发展评价能力。教师通过参加高瞻课程的培训、开展教研会议,拓宽教师教学思路,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高瞻课程模式下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实施现状


  (一)教师日常工作繁重,缺少时间去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是“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核心,教师要在一日生活常规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录。但是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教师普遍反映日常工作量大,观察记录时间不充足,工作力不从心。
  (二)观察记录中各媒介之间难以兼顾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要求教师手里时刻要有记录本和相机,以便捕捉儿童的行为。在访谈中,当研究者询问教师在观察现场的实施感受时,教师普遍提到一个问题:由于手写的速度较慢,难以快速记录幼儿的行为。手写和拍照又难以兼顾,因此也有的教师会选择全程拍摄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弊端——难以反映活动的全貌,事后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观看,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三)教师在评价过程发展性方面做得很好,在评价结果的发展性方面有待提高
  观察发现,当幼儿在观察项目中的水平出现波动时(在这个发展项目是保持现状/前进/倒退),往往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师在此过程中采用“观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得出结论—进行第二轮观察”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儿童的评价是过程性的,体现出对学前儿童的评价过程是发展的。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评价结果的发展性方面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将观察记录的结果用于幼儿园的工作本身,仅有一小部分教师将观察结果用于支持儿童的发展或作为下次材料投放、活动设计的参考。大多数教师对评价结果不重视,并没有将评价结果用于支撑幼儿的下一步发展。
  (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没有体现评价主体的主体性
  父母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收集幼儿成长过程中一手信息资料的第一人。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只有部分家长会偶尔向教师说明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很多家长没有做到与教师积极沟通。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也很少,家长通常在幼儿有问题的时候才会找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依旧认为“将幼儿送来幼儿园,那就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了”。由此可见,幼儿的发展评价中缺少家长的参与,大多数教师只能依据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对其进行发展评价。
  (五)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没有体现评价环节的整体性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是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教师选择在游戏活动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而对于幼儿在生活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关注较少。

四、高端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对我国学前儿童的启示


  (一)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当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
  通过访谈发现,由于教师要做环境创造、设计主题活动方案、写教案,还要做儿童的观察记录等工作,工作压力大,导致教师做发展评价的时间有限。幼儿园应注重教师的内在发展,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幼儿并反思自己的观察记录,并提供更加专业的解决办法,从而为幼儿的下一步发展打基础。
  (二)增强幼儿教师对发展评价的理解
  1.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评价观。通过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高瞻课程发展评价有所了解,但是专业性不强,很多观察流于表面,对于幼儿出现的某些行为不能及时给予科学的观察和评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将发展评价与日常工作孤立起来,为了完成幼儿园交代的任务而评价,大大降低了评价的作用。由此可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评价观对幼儿教师尤为重要。
  2.提高教师对高瞻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理解。高瞻学前儿童观察评价体系是一个极为完整的体系,对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领域、评价环节、评价目的、评价工具、评价内容、评价流程等都有专门的说明与阐述。幼儿教师只有对高瞻课程学前儿童发展评价有了正确理解,才能对儿童开展科学的评价。教师对高瞻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系统的了解与其使用时间成正比,使用时间越长对其了解越清晰、透彻。
  3.加强教师对幼儿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评价结果,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幼儿的后续发展而评价。此次的评价结果应为教师下一次的材料投放和活动设计作理论支撑。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幼儿发展评价献计献策。
  4.加强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对幼儿后续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还没有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意识,将幼儿发展的任务全部甩给教师。
  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在幼儿全面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幼儿发展评价目的和意义的了解。其次,扩宽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途径。比如家长可以利用家长半开放日、家长手册、家长志愿小组、建议信箱等形式参与幼儿发展评价。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调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完成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如在评价前帮助家长了解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评价时帮助家长了解评价方法和正确使用评价方法,评价后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和运用评价结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主题环境下的各个活动既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思维特点,又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更加专注有效地学习。因此,美术活动的设计理念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宗旨,强调各领域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一、拒绝“一蹴而就”,设计循序渐进的美术活动  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刚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
3~6岁的幼儿容易被新鲜事物影响,是进行美育的好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将学校、自然界与家庭教育相连接,对幼儿进行美育。在美育的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各种事物,如课堂中的一张纸、自然界中的一片树叶、家中的一件家具等。由教师引导幼儿发挥各自的奇思妙想,对这些事物进行再创造,由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一、美育的实质与教育意义  (一)美育的实质  美育就是通过认识美、审视美的方式对幼儿进
子宫癌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群体,患者一般伴有子宫出血、阴道排液和疼痛等症状。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较为发达,临床医学上有子宫癌早期治愈的病例,本文重点介绍子宫癌早期症状。什么是子宫癌  子宫癌为子宫内膜癌,也称为宫体癌,一般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部位,且大多数为腺癌,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癌的发病群体为50~60岁的女性,一般多发生在绝经之后。近年来,子宫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子宫癌的癌细胞可以在人体内
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建构成分。独立、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同时,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彰显。  案例来源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发“快乐教育”园本课程是为了让幼儿更加快乐的学习。开展“爸爸妈妈的工作”这个主题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快乐地学习。幼儿对爸爸妈妈的情
胃镜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胃镜检查通俗讲就是医生把带有微型摄像头管子经口腔伸入十二指肠,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患者食道、胃和十二指肠是否发生了病变,并且可拍摄照片及录像,通过胃镜还可以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新型胃镜的问世,如放大胃镜、超声胃镜、色素胃镜等,对微小病变及胃壁内病变的检查优势更明显,特别是对早期食道癌及胃癌,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所以,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病变检
益生菌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种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种类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以及乳杆菌等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带来的作用。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尽早建立良好的菌群,不仅能够有效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还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
幼儿园美工区设置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初步感受周围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彰显幼儿独特的个性魅力。 构建适宜的活动环境  教师应努力为幼儿的美工区域活动构建适宜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互动中展开活动,需强调的是,美工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应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的主题相吻合。比如,以“热闹的街道”为主题的美工区域环境构
乳腺的构成包括脂肪、显微组织、乳腺腺体和皮肤,而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就是乳腺癌。乳腺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听人说起。从理论上讲,乳腺这个器官,并没有担负着人体生命活动的职责,所以原位乳腺癌并不会导致患者死亡,那么,乳腺癌为什么被称为“恶性肿瘤头号杀手”呢?乳腺癌为什么会“致命”  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得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需要通过多个完整的经历和体验,从而逐渐获得艺术表现和审美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教师通过改造班级艺术区的环境及设计艺术区活动的相关内容,可有效激发幼儿在艺术区进行自主感知、表达和创作的积极性。太仓地处江南,拥有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文化、富有韵味的地方建筑风格、清新质朴的自
在临床医学上,麻醉的应用十分广泛,许多手术都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在麻醉后会丧失感觉,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但是麻醉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等。  对孕妇进行麻醉时,麻醉药物会经过孕妇的血液传递给胎儿。胎儿还未发育完全,特别是孕妇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这时的胎儿正处于发育旺盛的时期。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這时对孕妇使用麻醉,就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当前,麻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