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女子手球选手竞赛期的准备结构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确定高水平女子手球选手准备期各因素结构,以便制定训练任务,对来自伊热甫斯克大学校队的女子手球选手进行准备期的测试,20项测试内容确定出身体准备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参与测试的运动员包括俄罗斯超级联赛的世界级选手和大师级选手,选手的年龄为21.7±3.7,运动年限为9.1±1.1。女选手的机能状况通过基于D&K-TEST的Dushanin-KarIemko的心脏诊断技术确定,它可以提供身体机能储备能力的不同表达信息,在伊热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速度和力量耐力是建立在高水平有氧和无氧供能基础之上,是专门性身体准备的一个基本因素,因此,要考虑比赛时间和女子手球选手运动能力的不同特点。速度一力量的准备是女子手球选手专项练习的关键组成部分。女选手的训练计划应该按照这种负荷方向来实现。
  关键词:准备因素;身体素质;有氧和无氧能力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1-0001-02 文献标志码:A
  每一个竞技项目的特征都制约着决定竞赛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环节。在为高级手球运动员选择培养战略时,重要的是确定决定有效运动成绩的因素。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训练,就应当了解什么是训练。训练过程是依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来组织的,而这些任务又具体决定了对于实现它所必要的训练计划。
  在有关手球方面的文献中有针对高级男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程度结构的研究。一些作者认为,手球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是专项身体训练程度的基本因素。为了完成快速突破、跳跃、射门和对抗,重要的同样是无氧能力。既然在比赛过程中手球运动员不得不反复完成高强度的进攻和防守行动,那么专项耐力就必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他一些专家在男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结构中区分出2个基本成分。第1个成分——运动员发展有氧和无氧可能性的水平;第2个成分——表现诸如非乳酸无氧的强度和容量、无氧酵解的强度和容量的那样素质的特异性,而这些与手球运动专项练习的心理一生理特征具有直接联系。
  1 研究任务
  确定高级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程度的因素结构。
  为了解决面临的任务,曾对伊热甫斯克市“大学”女子手球队的运动员进行了20项作业的测试,以便确定俄罗斯超级锦标赛参加者身体训练程度的各个方面。受试运动员的运动等级是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和候补健将。运动员的年龄为(21.7±3.7)岁,运动年限为(9.1±1.1)年。
  为了确定女运动员的机能状况,采用了杜山宁-卡尔连科依据D&K-TEST设计的心肺诊断法,这一测试保障快速获得精确区分的、有关机体潜在可能性的信息。研究在伊热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科研方法中心的基地里进行。
  2 研究结果
  在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程度的因子结构中有7个主要因子,它们相互之间的比值如图1所示。
  
  第1个因子可以认为是“有氧一无氧能量保障”指标。它由7个指标所组成。其中4个是有氧能力的指标:最大摄氧量[ml/min/kg](971),無氧阈心率[次/min](961),无氧代谢阈[%](960)和有氧容量(905)。无氧供能指标是糖元酵解供能强度[BT/kg](-609)。另外2个指标是总的容量(910)和总的能量储备(955)。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为24.83%。
  第2个因子是“速度和力量耐力”。这一因子由8个测试指标所组成,循序为:6个测试作业包括了跑的练习:30m跑(-885),30m运球跑(-777),30m穿梭跑(-704),100m穿梭跑(-873),400m跑(589),6min跑(760)和2项带时间的力量测试:40s俯卧撑(746),20s俯卧撑(585)。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为19.46%。
  第3个因子是“无氧生产率”。它包含了反映无氧容量(966)、无氧有效利用(932)和有氧有效利用(932)的指标,20s俯卧撑(547)。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为16.75%。
  第4个因子是“速度一力量能力”。这一因子由以下指标来反映:“双手不摆动的原地立定跳远”(807),“原地立定跳远”(781),“用右手投掷1kg重的球”(578)和“原地10次跳”(574)。除此之外,这里包括了反映磷酸肌酸供能强度(KφиЭ,BT/kg)的指标(744)。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为13.56%,同样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的程序化具有意义。
  第5个因子是“力量能力”。包括2个指标:仰卧撑的测试结果具有最大的贡献(900),另一个指标是“折腿”测试作业的指标(-507)。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不大,为6.81%。
  第6个因子是腿部爆发力。包括4个不同的指标:阿拔拉科夫型跳跃(669),原地三级跳(518)。除此之外,这里还包括反映糖元酵解供能强度的指标(-503)。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较小,只有5.35%。
  第7个因子是协调能力。这里包括原地三级跳(515),用左手投掷重1kg的球(505)和坐姿用双手投掷重1kg的球(874)。这里还包括40s俯卧撑的指标(-588)。这一因子对样本总离散度的贡献最小,只有4.67%。
  3 结论
  要是考虑到比赛的持续时间和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活性的变化特征,那么专项身体训练程度的主要因素应当是建立在高水平有氧和无氧供能基础上的速度一力量耐力。女子手球运动员专项工作能力的重要成分——速度一力量训练程度。运动员训练的程序化应当顾及到这一方向的负荷。
其他文献
【专家点评】向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推荐一篇契合目前运动训练实践需要的文章。随着备战奥运会实践的深入,我国不少训练单位都添置了“低压氧舱”类的人造高原训练设施;但由于对这些设施在实践使用中尚缺乏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原理和使用工艺的研究,因此,存在着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使用效果不高的情况。  文章作者О·И·巴甫洛娃是一位教育学博士、俄罗斯功勋教练员,她训练的学生获得了北京奥运会银牌。目前,她担任2013年喀山
期刊
摘要:运用比较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都灵、温哥华、索契3届冬奥会的文化创意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2022年冬奥会文化创意活动提供借鉴。通过比较发现近3届冬奥会的文化创意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特征。共性特征在于:1)均对往届优秀创意有所吸收;2)均以“历史与当代”“国家与世界”2条文化主线为纲进行创意设计;3)科技与艺术是冬奥会创意的主要手段。个性特征则表现为都灵冬奥会崇尚对艺术的精神追求,温哥华冬奥会更加注重体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从1952年到1984年《人民日报》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结果发现报业媒体《人民日报》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的倾向性发展和变化,表现为亲苏反美、反苏反美、反苏亲美和以我为主4个阶段。从中得出:《人民日报》对奥运会的报道主要取决于中国对奥运会的态度变化,这其中政治方面的考量是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奥林匹克
期刊
摘要:为探讨长期心理疲劳下射击运动员的反应效果监控能力是否下降,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错误相关负波(ERN)幅值的变化。采用Flanker任务,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预实验,发现该认知任务在诱发ERN方面是有效的。以长期心理疲劳为自变量、行为数据和ERN幅值为因变量探讨射击运动员长期心理疲劳与反应效果监控的关系,发现长期心理疲劳状况下,出现错误后反应延时、正确率降低、ERN幅值变小,但有、
期刊
摘 要:以标准瑞文推理测验为工具,测量不同年龄段学生运动员的图形推理能力,探索推理能力各维度的发展规律,分析青少年图形推理过程的眼动机制和视觉扫描策略。选取北京市某小学(n=31)和初中(n=26)体育俱乐部,及某体育院校大学生(n=15)为被试,平均年龄14.6岁。推理测验在计算机上进行,采用德国SMI公司生产的I View X HED眼动追踪系统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生
期刊
【专家点评】该文作者是位于俄罗斯著名城市喀山的伏尔加体育、竞技和旅游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文章是她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作者首先对8~11岁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植物性调节心率指标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区分出4种不同类型,揭示了不同类型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植物性调节心率指标和中枢血液动态指标之间的联系,并确定了机体应答反应的特点。  这篇文章对研究生读者的启示:第一,尽管篇幅不长,但文章结构比较完整,尤其值
期刊
摘要:借助于模数完善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行动的相互学操作工艺为确立网球运动员在与具体对手比赛中安排战术的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为了控制复杂的多因素训练过程,必须拥有关于技术、身体和战术方面足够可信的信息,不仅运动员本人,也包括对手,而这些信息是直接在比赛活动条件下收集的。在有效安排比赛战术时最重要的因素是拥有关于对手完成技战术行动质量方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是借助于专门的比赛录像,随后经过电脑手段加工而获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市民生活事件,健康促进生活对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影响效果及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预测力。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随机抽取3 177名山西省市民(收回有效问卷3055份)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健康促进生活调研问卷》和《体育锻炼参与程度问卷》为测试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市民生活事件为《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标准的“正常”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整体层面处于良好状态;体育锻炼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国家赛艇集训队26名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经指标初选、专家调查和多因素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筛选出7项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优秀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专项体能;体能模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了解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初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发现其膳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营养状况的对策和建议。选取喀什地区伽师县夏普吐勒乡中学作为实验组,英买里乡中学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3个年级约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定期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结合食物称重法和饮食习惯调查表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对比宣教前后的调查结果,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