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创设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要想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就必须要有理论依据,且把握一定原则,材料提供要有层次性,教师科学指导,才能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通过多年实践觉得要把握以下方面:
【关键词】环境创设 原则 材料 活动区 指导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依据
第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
二、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内容
第一,走廊环境:(1)走廊的棚顶:一般采用吊饰。(塑料花草、动物图片、花草图片、饮料瓶等);(2)走廊墙壁:育儿知识,家园联系,卫生保健常识,品德教育内容等。
第二,活动室环境(1)墙壁:主题墙、活动区墙面、气象表、幼儿作品等。(2)自然角:种子、干果、水果、蔬菜、种植、养殖、等。(3)活动区:美工区、益智区、角色区、建构区、语言区、表演区、科学区、数学区。
三、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幼儿参与的原则。(4)动态性原则。
四、活动区材料的提供
1.材料的收集
(1)在生活中寻找:如树叶、果实、种子、贝壳、羽毛等.(2)变废为宝:饮料瓶、纸箱、纸盘、纸杯、线轴等。(3)商店中购买:如玩偶、拼图、棋类、各种积木、插塑、画笔等。
2.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安全性(2)材料的适宜性(3)材料的多用性
五、活动区活动的指导
1.活动区指导的原则
(1)树立正确的理念,把握教师角色(2)以观察为依据,把握指导的时机与分寸。
2.活動区指导的策略
(1)建立必要的常规,便直接干预为隐性指导(2)以间接指导为主,尽量避免直接的指导(3)把握难易及活动量的高低平衡。
参考文献
[1]宁省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习材料.辽宁省教育厅,2001.8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关键词】环境创设 原则 材料 活动区 指导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依据
第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
二、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内容
第一,走廊环境:(1)走廊的棚顶:一般采用吊饰。(塑料花草、动物图片、花草图片、饮料瓶等);(2)走廊墙壁:育儿知识,家园联系,卫生保健常识,品德教育内容等。
第二,活动室环境(1)墙壁:主题墙、活动区墙面、气象表、幼儿作品等。(2)自然角:种子、干果、水果、蔬菜、种植、养殖、等。(3)活动区:美工区、益智区、角色区、建构区、语言区、表演区、科学区、数学区。
三、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幼儿参与的原则。(4)动态性原则。
四、活动区材料的提供
1.材料的收集
(1)在生活中寻找:如树叶、果实、种子、贝壳、羽毛等.(2)变废为宝:饮料瓶、纸箱、纸盘、纸杯、线轴等。(3)商店中购买:如玩偶、拼图、棋类、各种积木、插塑、画笔等。
2.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安全性(2)材料的适宜性(3)材料的多用性
五、活动区活动的指导
1.活动区指导的原则
(1)树立正确的理念,把握教师角色(2)以观察为依据,把握指导的时机与分寸。
2.活動区指导的策略
(1)建立必要的常规,便直接干预为隐性指导(2)以间接指导为主,尽量避免直接的指导(3)把握难易及活动量的高低平衡。
参考文献
[1]宁省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习材料.辽宁省教育厅,2001.8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