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紫砂业开始了更大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制壶名家,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元代在壶上刻字,刻的是壶的所有者姓名,而不是制壶者的姓名。明代的制壶者在壶上刻上自己的姓名,从此,壶以人贵,人以壶传。
明初宜兴紫砂壶的兴起有很多因素。
明初,建都南京,洪武年间,因繁荣京城之需以及达官贵人之用,宜兴陶业又一次大发展,很多墓葬中都有紫砂壶随葬,便是证明。其次,永乐皇帝曾下旨烧造一大批僧帽壶,对紫砂壶的影响颇大。再次,江南经济大发展,即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带动各种手工业和艺术品发展,文人饮茶风气也更盛,不仅把饮茶视为生活之需要,更视为接待客人的一种礼节和艺术,故饮茶被称为茶艺、茶道。所以,用壶也就更加讲究了。但囿于传统,明前期仍以大壶居多。
最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明代朝廷规定,商人不得使用金银等器皿。“抑商宽农”是历代王朝的政策,明代商人更有钱,只能用泥壶,所以不惜代价,把壶做得更好,“泥土与黄金争价”,泥壶比金壶更贵。所以商人的作用不可忽视。
提梁壶是现存完整的紫砂壶中有可考年代的最早一把,1965年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吴经墓,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吴经是明代司礼太监,葬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此推知,这个提梁壶制于嘉靖十二年之前。壶的造型严谨、朴实,若以“品壶六要”衡量,其色泽、文心等皆不如后世壶之讲究精妙,但这一有确切年代的早期壶,具有断代的标准,以之确定早期壶的制作、烧造,具有重大意义。壶作为太监陪葬品,足以说明紫砂壶在当时何等珍贵,也说明紫砂壶在人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
记载宜兴紫砂壶的正式文献,是明末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据他的记载,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日久其名已逸。
这个僧人有闲情逸致,常与做陶缸、陶瓮的工匠交往,将陶泥中比较细腻的泥料糅在一起,用水浸泡,去其掉杂质,再糅合在一起,用手捏成形状,将中间挖空,再接上壶口、壶把、壶盖和盖纽,放进窑里烧制而成,人们就传来传去用起来了。可见这事本来就是传闻,无可考据,但却给紫砂壺的创始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所以,周高起说“正始”于供春等人,“正始”当是“正式创始”的意思。其实,紫砂壶在北宋已有,不是明代创始。但现存有作壶者姓名的壶确从供春开始,早于供春的制壶名匠的名字都没有传下来。
供春在紫砂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赞之曰:“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供春一直被陶人视为鼻祖和天下之良工。按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记载,供春是学使吴颐山家的青衣(家童),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趁陪读做杂活的空闲时候,偷偷模仿老僧人的做法,淘洗陶土,糅合成坯,用茶匙插入穴中,用手指捏筑内外形,于是壶形显现。其手指按螺纹的纹路,多次按捏壶胎,壶的腹中部会出现像皮肤一样的纹理……按以上记载,供春壶和现存吴经墓中提梁壶的制法、烧法相同,但供春壶上的指螺纹更为清晰。
然则供春为何人呢?他所跟随的吴颐山原名吴仁,是明代“四大家”之一唐寅的好朋友,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即明中期人。供春也是此时人。周高起说供春仿寺中老僧造壶,而吴梅鼎则说供春“见土人以泥缶,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世所称供春壶也。”(见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序》)
供春壶传世极罕。树瘿(树瘿即老树上的瘤或症节)供春壶保存至今,经历不同一般。据韩其楼《宜兴紫砂陶》一文披露,清末民初,很多鉴藏家都因看不到供春壶而遗憾。1928年,宜兴有一位整治当地善卷洞、张公洞古迹的储南强先生,也曾不惜一切代价搜求供春壶。有一天,他在苏州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了这把树瘿壶,壶把下有“供春”二字,便不动声色地以一块银元买了回来。后询摆摊者,得知此壶是从绍兴傅叔和家中流出,储南强又赶到绍兴,向傅家了解,知是曾为西蠡费氏所有,再问费氏,知道原为吴大澂(清代金石家、书画家)收藏。再问吴家后代,乃知得之于沈钧和家,沈钧和也是收藏家。储南强几经调查,反复考证,断定这把壶就是供春原作,唯壶盖是清代名家黄玉麟配加的瓜蒂柄形。黄配加盖后,又复制一把,其与供春原作大体无异。
储南强得到供春壶,大喜过望,到处炫耀,弄得举世皆知。后来,英国皇家博物馆派人来,要以两万美金收购,储南强不卖。画家黄宾虹看到这把壶,亦以为是奇遇,但他认为,供春壶壶身是以银杏树瘿为本,黄玉麟配盖却是瓜蒂,成“张冠李戴”了。储以为有理,又请制壶名手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并在盖上口外缘刻了两行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稚君,即宜兴金石书法家潘稚亮。
1949年后,储南强把供春壶和其他文物都捐献给国家,于是供春壶又由苏州的苏南文管会转到南京博物院,最后归属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紫砂小史》 作者:陈传席)
明初宜兴紫砂壶的兴起有很多因素。
明初,建都南京,洪武年间,因繁荣京城之需以及达官贵人之用,宜兴陶业又一次大发展,很多墓葬中都有紫砂壶随葬,便是证明。其次,永乐皇帝曾下旨烧造一大批僧帽壶,对紫砂壶的影响颇大。再次,江南经济大发展,即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带动各种手工业和艺术品发展,文人饮茶风气也更盛,不仅把饮茶视为生活之需要,更视为接待客人的一种礼节和艺术,故饮茶被称为茶艺、茶道。所以,用壶也就更加讲究了。但囿于传统,明前期仍以大壶居多。
最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明代朝廷规定,商人不得使用金银等器皿。“抑商宽农”是历代王朝的政策,明代商人更有钱,只能用泥壶,所以不惜代价,把壶做得更好,“泥土与黄金争价”,泥壶比金壶更贵。所以商人的作用不可忽视。
提梁壶是现存完整的紫砂壶中有可考年代的最早一把,1965年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吴经墓,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吴经是明代司礼太监,葬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此推知,这个提梁壶制于嘉靖十二年之前。壶的造型严谨、朴实,若以“品壶六要”衡量,其色泽、文心等皆不如后世壶之讲究精妙,但这一有确切年代的早期壶,具有断代的标准,以之确定早期壶的制作、烧造,具有重大意义。壶作为太监陪葬品,足以说明紫砂壶在当时何等珍贵,也说明紫砂壶在人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
记载宜兴紫砂壶的正式文献,是明末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据他的记载,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日久其名已逸。
这个僧人有闲情逸致,常与做陶缸、陶瓮的工匠交往,将陶泥中比较细腻的泥料糅在一起,用水浸泡,去其掉杂质,再糅合在一起,用手捏成形状,将中间挖空,再接上壶口、壶把、壶盖和盖纽,放进窑里烧制而成,人们就传来传去用起来了。可见这事本来就是传闻,无可考据,但却给紫砂壺的创始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所以,周高起说“正始”于供春等人,“正始”当是“正式创始”的意思。其实,紫砂壶在北宋已有,不是明代创始。但现存有作壶者姓名的壶确从供春开始,早于供春的制壶名匠的名字都没有传下来。
供春在紫砂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赞之曰:“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供春一直被陶人视为鼻祖和天下之良工。按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记载,供春是学使吴颐山家的青衣(家童),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趁陪读做杂活的空闲时候,偷偷模仿老僧人的做法,淘洗陶土,糅合成坯,用茶匙插入穴中,用手指捏筑内外形,于是壶形显现。其手指按螺纹的纹路,多次按捏壶胎,壶的腹中部会出现像皮肤一样的纹理……按以上记载,供春壶和现存吴经墓中提梁壶的制法、烧法相同,但供春壶上的指螺纹更为清晰。
然则供春为何人呢?他所跟随的吴颐山原名吴仁,是明代“四大家”之一唐寅的好朋友,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即明中期人。供春也是此时人。周高起说供春仿寺中老僧造壶,而吴梅鼎则说供春“见土人以泥缶,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世所称供春壶也。”(见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序》)
供春壶传世极罕。树瘿(树瘿即老树上的瘤或症节)供春壶保存至今,经历不同一般。据韩其楼《宜兴紫砂陶》一文披露,清末民初,很多鉴藏家都因看不到供春壶而遗憾。1928年,宜兴有一位整治当地善卷洞、张公洞古迹的储南强先生,也曾不惜一切代价搜求供春壶。有一天,他在苏州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了这把树瘿壶,壶把下有“供春”二字,便不动声色地以一块银元买了回来。后询摆摊者,得知此壶是从绍兴傅叔和家中流出,储南强又赶到绍兴,向傅家了解,知是曾为西蠡费氏所有,再问费氏,知道原为吴大澂(清代金石家、书画家)收藏。再问吴家后代,乃知得之于沈钧和家,沈钧和也是收藏家。储南强几经调查,反复考证,断定这把壶就是供春原作,唯壶盖是清代名家黄玉麟配加的瓜蒂柄形。黄配加盖后,又复制一把,其与供春原作大体无异。
储南强得到供春壶,大喜过望,到处炫耀,弄得举世皆知。后来,英国皇家博物馆派人来,要以两万美金收购,储南强不卖。画家黄宾虹看到这把壶,亦以为是奇遇,但他认为,供春壶壶身是以银杏树瘿为本,黄玉麟配盖却是瓜蒂,成“张冠李戴”了。储以为有理,又请制壶名手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并在盖上口外缘刻了两行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稚君,即宜兴金石书法家潘稚亮。
1949年后,储南强把供春壶和其他文物都捐献给国家,于是供春壶又由苏州的苏南文管会转到南京博物院,最后归属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紫砂小史》 作者:陈传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