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范畴,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健身、保健、养生、娱乐和沟通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锻炼;生活方式;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它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
一、我国的体育锻炼动机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以往大多数研究都以调查研究为主, 如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考察参与者的体育锻炼动机, 但使用的问卷要么借鉴国外的, 要么在问卷编制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信度和效度上都存在问题。今后的研究应从问卷调查转向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 并编制有效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另外, 对无关变量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
(二)研究水平上不够深入。目前对有关动机调查研究结果的解释较多停留在推测和理论分析上, 用实验法进行因果探索的研究很少, 今后的研究应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健康理论模型。
(三)从研究对象来看, 以往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 而对中年人的研究很少。中年人承受着最大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 他们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他们很需要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 改善健康, 但他们却是锻炼量最少的一群人。从动机的角度, 分析这一矛盾的原因, 提出解决的办法是一个潜在的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四)由于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 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另一方面更多的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合作研究。
二、体育锻炼的功能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锻炼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以及校园阳光行动的启动,使得体育在我国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体育锻炼的具体功能:健身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大肺活量、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免疫力;娱乐的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产生快乐的情绪,陶冶情操;改进个体社会的功能,健康心态,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获得和谐氛围;教育的功能,锻炼优秀的人格品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社会感情的功能,促进交往,融入集体,加强沟通;经济的功能,体育产业和复合体育产业,体育传播、旅游、场馆建设等。就是这些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使人们看到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也更加明显。而且,日趋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条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非常不利的因素。
三、新形势下对健康的影响
(一)日常生活的省力化对健康的影响
省力化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存状态,出门可以打车,有事可以打电话,上楼有电梯,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这一切都极大的简便了人们的各种活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繁重体力劳动已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精密复杂的机器和仪表。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清华大学对2056 名教职工进行体检,其中35.2%的人患病。中国科学院计算机90%的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中关村地区中科院七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每年都有二三十人病逝。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3.3 岁,比全国平均寿命短了近20岁,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益文明,人们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运动不足,肌力减退已成为现代社会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患者大大增加。据统计,每两个死亡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这活生生的实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为了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全民健身迫在眉睫,所以经国务院批准,每年8 月8 日成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但是如何让健身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我们要去做的。
(二)都市生活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我们假想一下,当你站在高处环顾我们所住城市的时候,面对林立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住房,你会有什么感觉?而当你面对满山的绿色、呼吸着大自然那清新的空气,你又是什么感觉?诚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都市生活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享受。面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使不少人隔绝了大自然和阳光。人的有机体本应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接受大自然的哺育和阳光的照射,可都市生活中,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污水长流、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构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再者,由于电信事业的广阔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处理公务,但面对面的沟通变得少了,人心变得冷漠了。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人们的活动和走路的机会大大减少。相反,食物构成的改善,人们从食物中提取的热量越来越多。这种热量增加而活动减少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运动缺乏。营养过剩的矛盾,这是促成现代文明病的原因之一。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化社会在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发展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才能改变都市生活这一现状。我们应该从这一高度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生活。已经不仅是个体的需要,而是整个社会的需要,而面对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必然带来两个积极的结果:一是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二是余暇时间的增多,这就为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各种体育场所、娱乐中心、文化站、俱乐部等场所的兴起,又为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场所。法国著名医生曾这样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所有的药物代替不了运动。”
四、加强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锻炼虽大大有利于身心健康,被称之为健康长寿的良方。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掌握不好还有损健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去认真对待,才能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
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基础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千万别透支体力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主动休息;要善待压力,心胸开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再就是要注意膳食合理,多食瓜果蔬菜,多食粗粮,饮食要少盐少糖,多食高蛋白食物,鱼和海产品,避免单调化,吃多种食物。凡是暴饮暴食,大饥大饱,瞎吃乱吃都是不科学的。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四、结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因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超过二百万,另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口中健康者只占15%,病人占15%,那么剩下的70%就处在亚健康状态之中,这个比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法国著名医生曾这样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所有的药物代替不了运动。”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预测到新技术革命将会对人的身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不注意锻炼身体,运动不足的“文明病”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身体将会受到新技术革命的严重冲击。
[参考文献]
[1]林志超.高职体育与健康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郭迎春,孙丽华.体育健康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宝安区沙井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4)
关键词:体育锻炼;生活方式;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它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
一、我国的体育锻炼动机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以往大多数研究都以调查研究为主, 如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考察参与者的体育锻炼动机, 但使用的问卷要么借鉴国外的, 要么在问卷编制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信度和效度上都存在问题。今后的研究应从问卷调查转向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 并编制有效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另外, 对无关变量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
(二)研究水平上不够深入。目前对有关动机调查研究结果的解释较多停留在推测和理论分析上, 用实验法进行因果探索的研究很少, 今后的研究应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健康理论模型。
(三)从研究对象来看, 以往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 而对中年人的研究很少。中年人承受着最大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 他们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他们很需要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 改善健康, 但他们却是锻炼量最少的一群人。从动机的角度, 分析这一矛盾的原因, 提出解决的办法是一个潜在的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四)由于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 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 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另一方面更多的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合作研究。
二、体育锻炼的功能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锻炼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以及校园阳光行动的启动,使得体育在我国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体育锻炼的具体功能:健身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大肺活量、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免疫力;娱乐的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产生快乐的情绪,陶冶情操;改进个体社会的功能,健康心态,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获得和谐氛围;教育的功能,锻炼优秀的人格品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社会感情的功能,促进交往,融入集体,加强沟通;经济的功能,体育产业和复合体育产业,体育传播、旅游、场馆建设等。就是这些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使人们看到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也更加明显。而且,日趋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条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非常不利的因素。
三、新形势下对健康的影响
(一)日常生活的省力化对健康的影响
省力化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存状态,出门可以打车,有事可以打电话,上楼有电梯,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这一切都极大的简便了人们的各种活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繁重体力劳动已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精密复杂的机器和仪表。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清华大学对2056 名教职工进行体检,其中35.2%的人患病。中国科学院计算机90%的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中关村地区中科院七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每年都有二三十人病逝。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3.3 岁,比全国平均寿命短了近20岁,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益文明,人们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运动不足,肌力减退已成为现代社会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患者大大增加。据统计,每两个死亡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这活生生的实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为了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全民健身迫在眉睫,所以经国务院批准,每年8 月8 日成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但是如何让健身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我们要去做的。
(二)都市生活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我们假想一下,当你站在高处环顾我们所住城市的时候,面对林立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住房,你会有什么感觉?而当你面对满山的绿色、呼吸着大自然那清新的空气,你又是什么感觉?诚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都市生活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享受。面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使不少人隔绝了大自然和阳光。人的有机体本应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接受大自然的哺育和阳光的照射,可都市生活中,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污水长流、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构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再者,由于电信事业的广阔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处理公务,但面对面的沟通变得少了,人心变得冷漠了。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人们的活动和走路的机会大大减少。相反,食物构成的改善,人们从食物中提取的热量越来越多。这种热量增加而活动减少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运动缺乏。营养过剩的矛盾,这是促成现代文明病的原因之一。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化社会在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发展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才能改变都市生活这一现状。我们应该从这一高度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生活。已经不仅是个体的需要,而是整个社会的需要,而面对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必然带来两个积极的结果:一是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二是余暇时间的增多,这就为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各种体育场所、娱乐中心、文化站、俱乐部等场所的兴起,又为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场所。法国著名医生曾这样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所有的药物代替不了运动。”
四、加强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锻炼虽大大有利于身心健康,被称之为健康长寿的良方。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掌握不好还有损健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去认真对待,才能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
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基础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千万别透支体力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主动休息;要善待压力,心胸开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再就是要注意膳食合理,多食瓜果蔬菜,多食粗粮,饮食要少盐少糖,多食高蛋白食物,鱼和海产品,避免单调化,吃多种食物。凡是暴饮暴食,大饥大饱,瞎吃乱吃都是不科学的。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四、结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因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超过二百万,另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口中健康者只占15%,病人占15%,那么剩下的70%就处在亚健康状态之中,这个比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法国著名医生曾这样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所有的药物代替不了运动。”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预测到新技术革命将会对人的身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不注意锻炼身体,运动不足的“文明病”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身体将会受到新技术革命的严重冲击。
[参考文献]
[1]林志超.高职体育与健康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郭迎春,孙丽华.体育健康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宝安区沙井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