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众多的工业废弃地出现之后,后工业景观改造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大量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改造经验。文章阐述了后工业景观改造艺术化表达的具体含义,对9个成功的改造案例从工业设施、工业地貌、色彩应用3方面总结艺术化表达的改造方法,为今后的后工业景观改造提供参考与思路。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景观改造,艺术化表达
后工业景观自19世纪中期至今,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普及期4个阶段[1],设计地域从美国延伸到欧洲、亚洲,设计理念从最初的美化城市环境、后现代主义大地艺术到可持续发展、体现场所精神。20世纪70年代德国面临着大量传统重工业关闭停产,厂区废弃,连带着附近的区域经济衰退、人口流失。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如何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如何复兴收缩的工业区域,德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将后工业景观实践推向高潮。
1 德国后工业景观改造面临的问题
1)位置偏僻,缺乏吸引力。按照当时的城市规划,煤矿、钢铁厂等城市工业用地均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域,远离城市中心地带。为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围绕厂区周边,政府建设一系列配套的生活区域。但随着工厂停产,居住在配套生活区域的人口流失,这些工业厂区开始垃圾堆积、荒草丛生、并隐藏诸多不安全因素。废弃后的残破凋零使这些原本孤立的厂区更缺乏对市民的吸引力,阻碍人们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
2)场地功能亟待转换。由于场地的工业属性,工业遗址的功能分区、内部道路、建筑设施的规划设计当时都是出于材料运输、产品生产的考虑,植物种植以防护隔离为主要目的。旧的工业建设与现代的景观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因此改造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基址,转变基础功能,使其符合绿地的基本规范。
3)氛围不宜游憩。无论是工矿还是交通废弃地,以钢铁、水泥、红砖为主的工业材料都给人强硬、冰冷的感觉,工业设施的尺度是面向机器操作的,场所空间环境或空旷、或高耸、或阴暗。如何将工业设施转换为以人的活动为设计尺度,如何重新营造舒适宜人的游憩氛围,也是后工业景观改造待解决的问题。2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含义
提及工业遗址,总是用到“改造”这个词。可是如何看待这片被遗弃的“废土”,又将它“改造”到什么程度?将它恢复到哪个阶段?瑞士建筑师Andre Corboz的“景观即是重写本”(The land as palimpsest)的观点,可以回答上述问题[2-3]。重写本(Palimpsest)原意是描述一份可以擦除掉原稿后重新书写的手稿。重写本的特点就是在重新利用或修改后,仍然能看到曾经的笔迹[4]。工业废弃地就是一个重写本,那些机器、矿坑是工业时代替代农耕时代后留在重写本的痕迹。在后工业景观的语境下,这个重写本又将被叠加新的一层,场地的功能被“抹去”,但是抹不去的是工业时代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记。后工业景观的改造是将土地的印记经过设计师的转化重新加入到场地中,以满足当今使用需求的建设。这种设计师的转化过程就是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从后工业美学的视角将历史与现在融合。
3 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方法
3.1 工业设施的艺术加工
3.1.1 旧设施的改造处理
锈迹斑斑的钢板,高耸的高炉管道,跨度巨大的厂房建筑是工业遗址上典型的构筑物,设计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施,对它们在功能、空间、形态上进行艺术化处理,赋予这些工业设施新的使用功能,使之成为使用者与公园互动参与的一部分。
北杜伊斯堡风景园(Landschaftspark Nord-Du-isburg)是彼特·拉茨教授的后工业改造代表作,他的设计最大化保留了场地内的工业空间以及工业设施。公园的西北部曾经是煤炭和铁矿石料仓,这些狭小幽暗的密闭空间原有的厚重墙体被保留,从远处看仍然是原有的井字形结构,通过空中廊道俯瞰料仓会发现,每一个料仓都是一个精致独立的主题花园,呈现出花园艺术在工业载体上的完美结合[’]。公园东部的料仓在拆除部分结构之后成为攀岩公园、儿童活动区,厚重的墙体上布置了攀岩岩点,金属滑梯管道穿墙而过,沉闷的空间在转变功能之后,通过与参与者的互动获得新生。
关税同盟矿区(Zeche Zollverein)位于埃森市,是20世纪初世界最大的煤矿工业区,整个矿区包括当年的筛煤车间、炼焦炉、烟囱等设施被完整保留。人口巍峨的矿井井架被称为“鲁尔区的艾菲尔铁塔”,犹如主题雕塑般成为关税同盟矿区和鲁尔区“工业遗址之路”的标志。井架下的洗煤厂从建筑外观看依然保持着原貌,走人内部参观会发现,里面已被改造为鲁尔博物馆,用来展览该区域的工业历史与变迁。
洗煤厂的建筑内部空间基本维持原空间结构不变,对局部进行装修改造和加固更新,空间内部主题颜色鲜明统一,结合建筑空间结构展览形式多样。博物馆采用和矿区的锈钢板颜色相近的橘色作为主题色,应用于主要宣传板、标识牌和装饰灯带等,在色彩上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楼内展览的形式在结合原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声、光、电的多种处理,不单单是直接将操作车间作为一部静止雕塑供人参观,而是在每层楼布置相关的图片、实物主题展,展览的形式有传统的通过图片、文字传达主题思想,也有互动参与,例如通过不同的声音感受当年工厂各部门的隆隆喧杂。
3.1.2 新设施的和谐融入
当旧工业元素的数量不足或场地局部缺少点睛之笔时,添加新元素能起到强化工业气息、延续文脉、活跃气氛的作用。新建设施在工业遗址中的艺术融入,主要是通过添加造型、材质都符合场所精神的小品雕塑、景觀设施等。
关税同盟矿区东南角的一处建筑上伫立着一座现代钢结构的冷却塔框架(图1),这座新的冷却塔雕塑通过新的材料、新的形式与旧的遗址构筑一起再现矿区风貌,成为这一区域的视觉焦点[6]。
“生锈的钉子”(Rostiger Nagel)是劳齐茨(Lausitz)湖区一座高30m的耐候钢观景台(图2)。劳齐茨地区曾是东德最大的露天采矿区,在两德统一后,由于品质和污染问题,露天煤矿被关闭,与被称为“月球表面”(moonscape)的矿坑串联在一起成为欧洲最大的人工湖。“生锈的钉子”位于两湖的连接处,站在观景台可以俯瞰湖区。整座景观建筑使用棕红色耐候钢,无论是颜色还是材质都与这个区域内年久失修的采矿设备相似,和谐地融入到场所氛围中。 3.2 工业地貌的艺术塑造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露天煤矿的开采、建筑材料的堆积都对场地的原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深坑、堆积成山。大地艺术家或利用现状,在原有的场地上进行变换;或体现场所精神,创作新的大地艺术作品。
3.2.1 利用现状,合理改造
北星公园(Nordsternpark )位于盖尔森基兴市,同样是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的后工业改造公园之一。北星煤矿厂在停产之后,现场残留着冷却塔、煤仓、矿井架、采掘塔等。设计师利用原场地的煤研石,堆积了一座约25m高的四棱锥形山体,山顶作为观景台,能俯瞰园中保留的长而笔直的厂区道路,还有艺术家在原煤炭混合车间、输送桥和储煤仓的基础上创造的名为“声音艺术之屋”(Art Sound Room)的作品。几何式的地形成为场地线性道路在竖向上的延续,人工的雕琢与自然生长的植被形成对比。
慕尼黑奥利匹克公园原址曾是巴伐利亚皇家阅兵场,在废弃后先后成为生活垃圾和建筑残骸堆放场。慕尼黑以奥运会为契机,改造垃圾山,发展城市北部区域。全园采用场馆镶嵌在以垃圾山为框架的人造山水环境中的方案,在对垃圾进行封场处理后,覆土塑造连绵舒缓的自然式地形,结合混播的草本地被和疏密错落的树群,奥林匹克山成为慕尼黑人最喜欢的城市休闲绿地之一。
3.2.2 强化主题,重新创作
纪念公园(Garten der Erinnerung)是杜伊斯堡内港改造的一处节点公园。杜伊斯堡内港随着工业产业的衰落、两岸企业搬迁关闭,成为废弃港口,公园原址曾是内港的一座仓库。以色列著名大地艺术设计师丹尼·卡拉凡(Dani Karavan )承担了这座公园的设计工作,他将包括老内港建筑材料在内的多种元素进行整合表达这个场所曾经的工业记忆。保留的混凝土框架、白色的雕塑和植被形成工业与自然,强硬与柔和的对比。在公园面向河道的开阔草地,设计师将二者结合设计了一组长约40m,宽约8m的“草浪”(图3)。“草浪”以白色混凝土为基础,用草皮作饰面,流畅的波浪线条和柔软的草皮质感弱化了现场残留的工业遗址的强硬质感,也表达了对内港工业时代的纪念。
3.3 强烈的色彩对比
铁锈色、灰色、黑色、暗红色涵盖了大部分工业废弃地的色彩。为转变这种阴沉灰暗的环境氛围,设计者采用鲜明的对比色、互补色,对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道等进行艺术化再加工,以此作为公园的指示标志或者节点装饰,丰富景观层次、强化视觉冲击力。明快醒目的色彩或将成为这些后工业公园的标志。
3.3.1 红色的广泛应用
红色是后工业景观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之一。设计师将红色作为概念和艺术表达的媒介,应用坐凳、灯柱等景观小品,亭廊、桥梁等景观建筑以及道路场地的硬质铺装,连接场地的现状与过去,通过跳跃的红色激活沉闷的工业遗址,调动使用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7]。
北星公园的红色管状钢制人行桥横跨莱茵-黑纳尔运河(Rhein-Heme Kanal),连接长期被分隔的北星工业区和市区。高36 m的红色拱形结构使行人在北星公园的入口就能清晰地识别出公园主轴线的方向(图4)。不对称的抛物线造型结合水中的倒影会随着观赏角度、距离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公园的其他几座景观桥也不断重复红色这个设计符号,将红色的管状钢应用于桥梁或桥墩,让红色人行桥成为北星公園的标志。
3.3.2 其他色彩鲜明的指示标志
三角地公园(Park am Gleisdreieck)位于柏林市(Kreuzberg)区中心,基址前身是一块三角形的铁路接驳站,自1945年废弃之后,2005年重启地块的再利用设计,经过2轮国际竞赛以及线上线下的公众参与后,公园东部地块于2011年9月向市民开放[8]。有别于传统棕地改造中线性的几何元素和刻意的规则种植,三角地公园旨在使用最基本的景观元素满足最适宜的使用细节,用感性的材质和种植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公园没有造型显眼的大门、构筑物和围墙作为边界的提示,而是以柠檬黄作为主题色,将柠檬黄色的公园标志和名称拓印在每个人口园路上,在栏杆贴上柠檬黄的色带起到公园边界提示作用,最低限度地对环境进行干扰。柠檬黄还应用于公园的运动场地铺装和景观设施,搭配亮橘色作为公园标识牌的主题色。鲜亮、跳跃的颜色与公园改造的理念相吻合,面向周边居民,在老的场所呈现新的事物,提供一处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
滕珀尔霍夫(Tempolhofer)原是柏林西南部的重要机场,在运营85年之后于2008年停止运营。和三角地公园相比,滕拍尔霍夫更加表达了对原址的尊重,没有对平坦的机场肌理和空间作任何改动,建筑前后广场和飞机跑道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长2.4km的飞机跑道成为使用者散步、慢跑、骑行、游乐的主要场所[9]。设计者在保留机场黄白色标识的基础上,使用高饱和度的粉色喷涂在跑道上用来提示游客行走的公里数以及场地的主要用途,这也是活跃滕珀尔霍夫机场遗址气氛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景观改造,艺术化表达
后工业景观自19世纪中期至今,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普及期4个阶段[1],设计地域从美国延伸到欧洲、亚洲,设计理念从最初的美化城市环境、后现代主义大地艺术到可持续发展、体现场所精神。20世纪70年代德国面临着大量传统重工业关闭停产,厂区废弃,连带着附近的区域经济衰退、人口流失。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如何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如何复兴收缩的工业区域,德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将后工业景观实践推向高潮。
1 德国后工业景观改造面临的问题
1)位置偏僻,缺乏吸引力。按照当时的城市规划,煤矿、钢铁厂等城市工业用地均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域,远离城市中心地带。为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围绕厂区周边,政府建设一系列配套的生活区域。但随着工厂停产,居住在配套生活区域的人口流失,这些工业厂区开始垃圾堆积、荒草丛生、并隐藏诸多不安全因素。废弃后的残破凋零使这些原本孤立的厂区更缺乏对市民的吸引力,阻碍人们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
2)场地功能亟待转换。由于场地的工业属性,工业遗址的功能分区、内部道路、建筑设施的规划设计当时都是出于材料运输、产品生产的考虑,植物种植以防护隔离为主要目的。旧的工业建设与现代的景观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因此改造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基址,转变基础功能,使其符合绿地的基本规范。
3)氛围不宜游憩。无论是工矿还是交通废弃地,以钢铁、水泥、红砖为主的工业材料都给人强硬、冰冷的感觉,工业设施的尺度是面向机器操作的,场所空间环境或空旷、或高耸、或阴暗。如何将工业设施转换为以人的活动为设计尺度,如何重新营造舒适宜人的游憩氛围,也是后工业景观改造待解决的问题。2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含义
提及工业遗址,总是用到“改造”这个词。可是如何看待这片被遗弃的“废土”,又将它“改造”到什么程度?将它恢复到哪个阶段?瑞士建筑师Andre Corboz的“景观即是重写本”(The land as palimpsest)的观点,可以回答上述问题[2-3]。重写本(Palimpsest)原意是描述一份可以擦除掉原稿后重新书写的手稿。重写本的特点就是在重新利用或修改后,仍然能看到曾经的笔迹[4]。工业废弃地就是一个重写本,那些机器、矿坑是工业时代替代农耕时代后留在重写本的痕迹。在后工业景观的语境下,这个重写本又将被叠加新的一层,场地的功能被“抹去”,但是抹不去的是工业时代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记。后工业景观的改造是将土地的印记经过设计师的转化重新加入到场地中,以满足当今使用需求的建设。这种设计师的转化过程就是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从后工业美学的视角将历史与现在融合。
3 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艺术化表达方法
3.1 工业设施的艺术加工
3.1.1 旧设施的改造处理
锈迹斑斑的钢板,高耸的高炉管道,跨度巨大的厂房建筑是工业遗址上典型的构筑物,设计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施,对它们在功能、空间、形态上进行艺术化处理,赋予这些工业设施新的使用功能,使之成为使用者与公园互动参与的一部分。
北杜伊斯堡风景园(Landschaftspark Nord-Du-isburg)是彼特·拉茨教授的后工业改造代表作,他的设计最大化保留了场地内的工业空间以及工业设施。公园的西北部曾经是煤炭和铁矿石料仓,这些狭小幽暗的密闭空间原有的厚重墙体被保留,从远处看仍然是原有的井字形结构,通过空中廊道俯瞰料仓会发现,每一个料仓都是一个精致独立的主题花园,呈现出花园艺术在工业载体上的完美结合[’]。公园东部的料仓在拆除部分结构之后成为攀岩公园、儿童活动区,厚重的墙体上布置了攀岩岩点,金属滑梯管道穿墙而过,沉闷的空间在转变功能之后,通过与参与者的互动获得新生。
关税同盟矿区(Zeche Zollverein)位于埃森市,是20世纪初世界最大的煤矿工业区,整个矿区包括当年的筛煤车间、炼焦炉、烟囱等设施被完整保留。人口巍峨的矿井井架被称为“鲁尔区的艾菲尔铁塔”,犹如主题雕塑般成为关税同盟矿区和鲁尔区“工业遗址之路”的标志。井架下的洗煤厂从建筑外观看依然保持着原貌,走人内部参观会发现,里面已被改造为鲁尔博物馆,用来展览该区域的工业历史与变迁。
洗煤厂的建筑内部空间基本维持原空间结构不变,对局部进行装修改造和加固更新,空间内部主题颜色鲜明统一,结合建筑空间结构展览形式多样。博物馆采用和矿区的锈钢板颜色相近的橘色作为主题色,应用于主要宣传板、标识牌和装饰灯带等,在色彩上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楼内展览的形式在结合原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声、光、电的多种处理,不单单是直接将操作车间作为一部静止雕塑供人参观,而是在每层楼布置相关的图片、实物主题展,展览的形式有传统的通过图片、文字传达主题思想,也有互动参与,例如通过不同的声音感受当年工厂各部门的隆隆喧杂。
3.1.2 新设施的和谐融入
当旧工业元素的数量不足或场地局部缺少点睛之笔时,添加新元素能起到强化工业气息、延续文脉、活跃气氛的作用。新建设施在工业遗址中的艺术融入,主要是通过添加造型、材质都符合场所精神的小品雕塑、景觀设施等。
关税同盟矿区东南角的一处建筑上伫立着一座现代钢结构的冷却塔框架(图1),这座新的冷却塔雕塑通过新的材料、新的形式与旧的遗址构筑一起再现矿区风貌,成为这一区域的视觉焦点[6]。
“生锈的钉子”(Rostiger Nagel)是劳齐茨(Lausitz)湖区一座高30m的耐候钢观景台(图2)。劳齐茨地区曾是东德最大的露天采矿区,在两德统一后,由于品质和污染问题,露天煤矿被关闭,与被称为“月球表面”(moonscape)的矿坑串联在一起成为欧洲最大的人工湖。“生锈的钉子”位于两湖的连接处,站在观景台可以俯瞰湖区。整座景观建筑使用棕红色耐候钢,无论是颜色还是材质都与这个区域内年久失修的采矿设备相似,和谐地融入到场所氛围中。 3.2 工业地貌的艺术塑造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露天煤矿的开采、建筑材料的堆积都对场地的原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深坑、堆积成山。大地艺术家或利用现状,在原有的场地上进行变换;或体现场所精神,创作新的大地艺术作品。
3.2.1 利用现状,合理改造
北星公园(Nordsternpark )位于盖尔森基兴市,同样是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的后工业改造公园之一。北星煤矿厂在停产之后,现场残留着冷却塔、煤仓、矿井架、采掘塔等。设计师利用原场地的煤研石,堆积了一座约25m高的四棱锥形山体,山顶作为观景台,能俯瞰园中保留的长而笔直的厂区道路,还有艺术家在原煤炭混合车间、输送桥和储煤仓的基础上创造的名为“声音艺术之屋”(Art Sound Room)的作品。几何式的地形成为场地线性道路在竖向上的延续,人工的雕琢与自然生长的植被形成对比。
慕尼黑奥利匹克公园原址曾是巴伐利亚皇家阅兵场,在废弃后先后成为生活垃圾和建筑残骸堆放场。慕尼黑以奥运会为契机,改造垃圾山,发展城市北部区域。全园采用场馆镶嵌在以垃圾山为框架的人造山水环境中的方案,在对垃圾进行封场处理后,覆土塑造连绵舒缓的自然式地形,结合混播的草本地被和疏密错落的树群,奥林匹克山成为慕尼黑人最喜欢的城市休闲绿地之一。
3.2.2 强化主题,重新创作
纪念公园(Garten der Erinnerung)是杜伊斯堡内港改造的一处节点公园。杜伊斯堡内港随着工业产业的衰落、两岸企业搬迁关闭,成为废弃港口,公园原址曾是内港的一座仓库。以色列著名大地艺术设计师丹尼·卡拉凡(Dani Karavan )承担了这座公园的设计工作,他将包括老内港建筑材料在内的多种元素进行整合表达这个场所曾经的工业记忆。保留的混凝土框架、白色的雕塑和植被形成工业与自然,强硬与柔和的对比。在公园面向河道的开阔草地,设计师将二者结合设计了一组长约40m,宽约8m的“草浪”(图3)。“草浪”以白色混凝土为基础,用草皮作饰面,流畅的波浪线条和柔软的草皮质感弱化了现场残留的工业遗址的强硬质感,也表达了对内港工业时代的纪念。
3.3 强烈的色彩对比
铁锈色、灰色、黑色、暗红色涵盖了大部分工业废弃地的色彩。为转变这种阴沉灰暗的环境氛围,设计者采用鲜明的对比色、互补色,对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道等进行艺术化再加工,以此作为公园的指示标志或者节点装饰,丰富景观层次、强化视觉冲击力。明快醒目的色彩或将成为这些后工业公园的标志。
3.3.1 红色的广泛应用
红色是后工业景观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之一。设计师将红色作为概念和艺术表达的媒介,应用坐凳、灯柱等景观小品,亭廊、桥梁等景观建筑以及道路场地的硬质铺装,连接场地的现状与过去,通过跳跃的红色激活沉闷的工业遗址,调动使用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7]。
北星公园的红色管状钢制人行桥横跨莱茵-黑纳尔运河(Rhein-Heme Kanal),连接长期被分隔的北星工业区和市区。高36 m的红色拱形结构使行人在北星公园的入口就能清晰地识别出公园主轴线的方向(图4)。不对称的抛物线造型结合水中的倒影会随着观赏角度、距离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公园的其他几座景观桥也不断重复红色这个设计符号,将红色的管状钢应用于桥梁或桥墩,让红色人行桥成为北星公園的标志。
3.3.2 其他色彩鲜明的指示标志
三角地公园(Park am Gleisdreieck)位于柏林市(Kreuzberg)区中心,基址前身是一块三角形的铁路接驳站,自1945年废弃之后,2005年重启地块的再利用设计,经过2轮国际竞赛以及线上线下的公众参与后,公园东部地块于2011年9月向市民开放[8]。有别于传统棕地改造中线性的几何元素和刻意的规则种植,三角地公园旨在使用最基本的景观元素满足最适宜的使用细节,用感性的材质和种植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公园没有造型显眼的大门、构筑物和围墙作为边界的提示,而是以柠檬黄作为主题色,将柠檬黄色的公园标志和名称拓印在每个人口园路上,在栏杆贴上柠檬黄的色带起到公园边界提示作用,最低限度地对环境进行干扰。柠檬黄还应用于公园的运动场地铺装和景观设施,搭配亮橘色作为公园标识牌的主题色。鲜亮、跳跃的颜色与公园改造的理念相吻合,面向周边居民,在老的场所呈现新的事物,提供一处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
滕珀尔霍夫(Tempolhofer)原是柏林西南部的重要机场,在运营85年之后于2008年停止运营。和三角地公园相比,滕拍尔霍夫更加表达了对原址的尊重,没有对平坦的机场肌理和空间作任何改动,建筑前后广场和飞机跑道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长2.4km的飞机跑道成为使用者散步、慢跑、骑行、游乐的主要场所[9]。设计者在保留机场黄白色标识的基础上,使用高饱和度的粉色喷涂在跑道上用来提示游客行走的公里数以及场地的主要用途,这也是活跃滕珀尔霍夫机场遗址气氛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