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录像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并以更多的形式出现。本文通过录像艺术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运用,融合了电影、绘画、摄影、装置等领域,突破了单一传统的架上绘画,把中国传统山水画赋予一种新姿态重新站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互动性;装置;录像艺术;中国山水画
21世纪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共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不断地拓宽文化艺术领域,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使艺术传播方式多样化和收藏的商业价值功能大大提升,肯定了艺术家的地位和价值,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发展。
一、录像艺术的概念
所谓录像艺术(Video Art)指的是利用录像器材截取声音及影像,并经由视讯、音效的编辑将录像带或DVD运用到单频或装置艺术当中的技术。其起源要追溯到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艺术的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影像深深地影响社会文化的传播,甚至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试图改变传统媒介的单一感知性,致力探索“互动性”、“想象性”等等。
二、回望与解构传统山水
杨泳梁年幼师从香港中文大学导师杨洋,学习中国画,练习书法将近10年,这为25岁的他初步创作的现代艺术(现代水墨、现代摄影、录像艺术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细品味杨泳梁的作品,我们的确可以找到很多与传统山水画相同的地方。题材上,一样的高山流水,村野乡居;画幅上,多以长卷立轴;透视上,平远深远高远;构图上,相同的开合起伏。
杨泳梁对山水画、书法等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媒体化、影像化的转换,不断去研究当代的审美,传统与多媒体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结合现代生活元素,笔法也跳脱传统的渲染、线皴,面皴,点皴。创作的型态多元缤纷,质量兼备。通过这些创作实践所提供的角度,让我们重新反思工业文明下的冷漠和被现代文明构筑又破坏、拆毁又重建的世界,给观众一种仿佛置身在古代山水,细看之下却是有我们现代建设的身影,这种魔幻的平行空间的错觉也是新媒体艺术的特色。
聪明的画家是不会去否定过去的文化,相反,只有在过去传统的身上汲取元素,赋予新的形式,艺术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杨泳梁前期的作品与德国新表现派的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相似,用了丙烯颜料、油漆、水泥、沙等,以及他开始让自己的艺术活动反映社会问题。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那样,到处可见“正在建设中”,所以水泥无处不在。
2012年《极夜之昼》与2014年的《极昼之夜》看看两幅作品,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就不言而喻。独爱黑白灰的杨泳梁在回望传统的同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的分门类别,重塑了中国传统绘画,用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来服务于艺术的目的,赋予了作品一种焕然一新的活力。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杨泳梁的作品会认为它们只是普通的中国水墨画,但细看之下你就会发现这水墨中不仅有着山水的气势磅礴的景色,还有零零星星的人类生产活动以及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城市微觀缩影。流动的山泉,不计其数的建筑工地以及大型的起重机,交错的交通枢纽,万家灯火的城市等等,这些画中的元素都在闡述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过快。
艺术家杨泳樑用他灵敏的视觉抓住了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的情景,另辟蹊径地解构和再生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而重新观照或反思城市化所营造的繁复的社会景观和主体意识。他用数以万计的小摄影图片拼接起来,完美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呈现“新古典”的艺术表现手法。 杨泳樑以白天与黑夜,优美与崇高,稀疏与密集,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冲突,完美的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传统与当代得以链接和转换,并呈现为一种和谐的状态。
三、结语
纵观录像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让艺术接受的容量再次被拓展,也使艺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作品中的影视、录像、电脑、摄影灯以视觉文献的方式传达着各异的艺术观念,在这些与科技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有着人们不懈的理想追求,充满了人类的不羁精神和对现实、规则的宣泄和挑衅。人与机器、感觉与数字、感性与理智的合作与抗争,掌控与屈服都通过艺术创作展现出生命力。这些新的手段更准确的传达了当代人丰富又不可言说的状态。
相比传统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再是单一的主体,录像艺术带给艺术家是一道沟通的桥梁,一个具有当代观念的艺术调解员。杨泳梁的艺术作品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化的背景下诞生的,呈现出解构、重构、再塑的理性、采用拼贴、移嫁及数字化的技术,并很巧妙地运用传媒对当下社会的矛盾进行深层次的批判和思考。让大众更能体验和参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把科学和艺术自然又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观众的“身体”里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达到技术、想象、意志与精神高度混合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皮力. 中国当代录像艺术(2002年)[J].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9(9):14-15.
[2] 李振华, Chase Coulson Christensen. 中国录像艺术前传[J]. 艺术界, 2016(4):154-161.
[3] 刘世文. 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形态及实践:录像艺术[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 28(2):29-33.
[4]王跖, 王钰. 虚拟影像与现实距离——浅谈新媒体录像艺术的互动性特征[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4):32-36.
关键词:互动性;装置;录像艺术;中国山水画
21世纪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共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不断地拓宽文化艺术领域,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使艺术传播方式多样化和收藏的商业价值功能大大提升,肯定了艺术家的地位和价值,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发展。
一、录像艺术的概念
所谓录像艺术(Video Art)指的是利用录像器材截取声音及影像,并经由视讯、音效的编辑将录像带或DVD运用到单频或装置艺术当中的技术。其起源要追溯到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艺术的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影像深深地影响社会文化的传播,甚至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试图改变传统媒介的单一感知性,致力探索“互动性”、“想象性”等等。
二、回望与解构传统山水
杨泳梁年幼师从香港中文大学导师杨洋,学习中国画,练习书法将近10年,这为25岁的他初步创作的现代艺术(现代水墨、现代摄影、录像艺术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细品味杨泳梁的作品,我们的确可以找到很多与传统山水画相同的地方。题材上,一样的高山流水,村野乡居;画幅上,多以长卷立轴;透视上,平远深远高远;构图上,相同的开合起伏。
杨泳梁对山水画、书法等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媒体化、影像化的转换,不断去研究当代的审美,传统与多媒体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结合现代生活元素,笔法也跳脱传统的渲染、线皴,面皴,点皴。创作的型态多元缤纷,质量兼备。通过这些创作实践所提供的角度,让我们重新反思工业文明下的冷漠和被现代文明构筑又破坏、拆毁又重建的世界,给观众一种仿佛置身在古代山水,细看之下却是有我们现代建设的身影,这种魔幻的平行空间的错觉也是新媒体艺术的特色。
聪明的画家是不会去否定过去的文化,相反,只有在过去传统的身上汲取元素,赋予新的形式,艺术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杨泳梁前期的作品与德国新表现派的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相似,用了丙烯颜料、油漆、水泥、沙等,以及他开始让自己的艺术活动反映社会问题。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那样,到处可见“正在建设中”,所以水泥无处不在。
2012年《极夜之昼》与2014年的《极昼之夜》看看两幅作品,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就不言而喻。独爱黑白灰的杨泳梁在回望传统的同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的分门类别,重塑了中国传统绘画,用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来服务于艺术的目的,赋予了作品一种焕然一新的活力。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杨泳梁的作品会认为它们只是普通的中国水墨画,但细看之下你就会发现这水墨中不仅有着山水的气势磅礴的景色,还有零零星星的人类生产活动以及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城市微觀缩影。流动的山泉,不计其数的建筑工地以及大型的起重机,交错的交通枢纽,万家灯火的城市等等,这些画中的元素都在闡述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过快。
艺术家杨泳樑用他灵敏的视觉抓住了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的情景,另辟蹊径地解构和再生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而重新观照或反思城市化所营造的繁复的社会景观和主体意识。他用数以万计的小摄影图片拼接起来,完美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呈现“新古典”的艺术表现手法。 杨泳樑以白天与黑夜,优美与崇高,稀疏与密集,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冲突,完美的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传统与当代得以链接和转换,并呈现为一种和谐的状态。
三、结语
纵观录像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让艺术接受的容量再次被拓展,也使艺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作品中的影视、录像、电脑、摄影灯以视觉文献的方式传达着各异的艺术观念,在这些与科技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有着人们不懈的理想追求,充满了人类的不羁精神和对现实、规则的宣泄和挑衅。人与机器、感觉与数字、感性与理智的合作与抗争,掌控与屈服都通过艺术创作展现出生命力。这些新的手段更准确的传达了当代人丰富又不可言说的状态。
相比传统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再是单一的主体,录像艺术带给艺术家是一道沟通的桥梁,一个具有当代观念的艺术调解员。杨泳梁的艺术作品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化的背景下诞生的,呈现出解构、重构、再塑的理性、采用拼贴、移嫁及数字化的技术,并很巧妙地运用传媒对当下社会的矛盾进行深层次的批判和思考。让大众更能体验和参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把科学和艺术自然又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观众的“身体”里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达到技术、想象、意志与精神高度混合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皮力. 中国当代录像艺术(2002年)[J].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9(9):14-15.
[2] 李振华, Chase Coulson Christensen. 中国录像艺术前传[J]. 艺术界, 2016(4):154-161.
[3] 刘世文. 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形态及实践:录像艺术[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 28(2):29-33.
[4]王跖, 王钰. 虚拟影像与现实距离——浅谈新媒体录像艺术的互动性特征[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