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适的位置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来说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浪费掉,而并不会被别人占据了。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不少人奋力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他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的禀赋和能力的基本性质是早已确定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一种最适合他的事业,一个最适合他的领域。当然,在实践中,他能否找到这个领域,从事这种事业,不免会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自己应该有一种自觉,尽量缩短寻找的过程。在人生的一定阶段上,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在商场里,有的人总是朝人多的地方挤,去抢购大家都在买的东西,结果买了许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还为没有买到另外许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样可悲的境况中。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樂。
  怎样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我认为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不给钱也一定要干的程度;第二,有明晰的意义感,确信自己的生命价值借此得到了实现;第三,能够靠它养活自己。
  最好的职业是有业无职,就是有事业,而无职务、职位、职称、职责之束缚,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例如艺术家、作家、学者,当然,前提是他们真正热爱艺术、文学和学术。否则,职位、职务、职称俱全而惟独无事业的所谓学者、作家、艺术家,今天有的是。
  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
  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其他文献
这是一间窗明几净、摆设考究的单身公寓,空气中飘浮着许多钻石形状的符号。如果你专注地盯着某个符号,它就会自动展开,显示旁边商品的详细信息。如果消费者遇到心仪的单品,只需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并敲击头上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头盔的侧边,眼前就会出现“加入购物车”的选项。  上文描述的VR购物体验表明,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到商店完成采购或到新开的商场购物。  VR技术甫一问世,就引
期刊
劳瑞上幼儿园那天起,我心里明白生活从此要发生些变化了。  他回家时把前门砰的一声推开,帽子先扔了进来,嗓门变得粗声粗气:“有人在家吗?”  午饭时他出言不逊,又打翻了小妹妹的牛奶。“幼儿园里怎么样?”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  “还行”。  “你学到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劳瑞冷冷地翻了丈夫一眼,说:“没有学任何东西。”  “但是老师打了一个孩子的屁股。”  我问:“这孩子是谁呀?”  “查尔斯,
期刊
一般人以为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越走越慢,以至完全走不动。我们常说走路的秘诀是“不怕慢,只怕站”,实在很片面。  很多人做事的通病就在怕站而不怕慢,慢条斯理地不死不活地挨,说不做而做着并没有歇,说做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
期刊
父亲生在农村,敦厚朴实,少言寡语。他比所有人更普通,更平凡。就像一滴雨,一片雪,一粒微尘,渗透泥土里,飘在空气中,看不见,不会引人注意。可父亲在我的心中却是一座静立的山峰,巍峨高大。从我记事起至今日,为了这个贫穷的家庭,我不知道可怜的老父亲究竟饮吞了多少世人所不知道的苦难与辛酸。忽然耳畔传来“……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歌声,泪水交汇在一起,思绪把我拽扯到30
期刊
郎平和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忘年交,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交往开始于1980年。当年,郎平19岁,是威震四海的“铁榔头”,而臧克家75岁,是“年景虽云暮,霞光犹灿然”的老诗人。  臧克家对体育运动从来抱有兴趣。晚年的他曾经写道:“我是个老病号,也是个老球迷。”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青年臧克家就爱好打网球和篮球。当时在济南,一师和省立一中,是争夺篮球赛冠军的对手,许多有趣的细节,老年臧克家也记得清
期刊
爱尔兰人喜欢讲故事的来历主要源自讲故事人的历史。爱尔兰最原始的讲故事人挨村挨户地讲故事。林奇将他们描述为“记者、艺人兼历史学家”,他们集这几种角色于一身。他们擅长讲述库胡林或芬恩·麦克库尔的英雄神话,同时他们也记录和传述了当地历史,而且对于爱尔兰农村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他们传播了当地发生的各种事情。正是讲故事人这种将日常事件描述得饶有趣味的本事让爱尔兰人变得巧言善辩。  口头传述故事的传统可以追溯
期刊
1616年4月23日,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英语文学和西班牙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两位作家同一天离世。  有人把塞万提斯的不朽名作《堂吉诃德》称为“西班牙人的《圣经》”。今天,在西班牙人的身上仍然能看到其书中人物的乐观和热情。  不幸的少年  曾有十几个地方先后声称是塞萬提斯的故乡,人们用了一个多世纪来确认,直到18世纪中期在一间教堂找到了塞万提斯的受洗记录,才最终确定他的出生
期刊
1988年的夏天,生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苏梅克被自家房顶掉下的那台电扇砸晕,醒来后记忆全失。面对病床前那些喜极而泣的家人,她很惶恐——两个小男孩儿叫她“妈妈”,一个个子不高但很帅的男人亲吻她的额头,叫她“亲爱的”……  重回童年  那次事故发生后,让一个只有4岁理解能力的“孩子”接受自己为人妻为人母这个事实,近乎荒谬。事实上,苏梅克已经22岁了,她曾是全职妈妈,在做全职妈妈之前,是很出色的面点师。
期刊
1940年3月,钱伟长来到加拿大多伦多留学。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原来是学中文的,成为一名文学家,是他从小最美丽的梦想。  但是,在他进入大学刚刚第二天,他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了东三省,使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到日寇铁蹄之下。  一时间,全国青年纷纷游行示威,要求抗日。钱伟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拍
期刊
“Tax”,这是家住大金丝胡同12号的王阿姨最新学会的英文单词,她如今的身份是民宿预订网站Airbnb上的房东,在什刹海旁这条七拐八拐的胡同里,她拿出自住四合院中的3间房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租客。一位美国房客问她这间四合院需要缴多少税时用到了“Tax”这个词,王阿姨当时的第一反应是:“Taxi?”  随着Airbnb在中国的人气激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敞开家门接受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成为家中的匆匆过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