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春这一天,成都难得阳光灿烂。下午两点,Rosa来上班了,从家走到店里只要三分钟路程。她不慌不忙地给自己倒了杯热水,打开电脑播上一首Bruno Mars的歌,拿起一本《Lucky Peach》随手翻了两页,一天从这会儿才真正开始。午后和暖慵懒的阳光,倒是特别契合这个小店的名字“无早”,Rosa笑笑地说:“我早上都在睡觉。”
“无早”的一楼是咖啡厅,跃层的二楼摆放着上百本世界各地的独立出版物。二楼地方不大,除了书架、书桌大概站不到十个人。屋顶上交错着金属管道,不小心就会撞个正着。Rosa仔细地给过道上方的管道缠上了保护层,撞上去软软的。这就是Rosa的阵地,一个小小的独立出版物王国。
两年前在英国留学时,Rosa逛了很多独立书店,那些奇奇怪怪的小书深深地吸引了她。外界常有“纸媒必死”的声音传来,但Rosa却是一个看不了电子书的人。“看电子书眼睛太难受了,还是捧着纸书的立体感观更舒服。”尽管如此,Rosa其实也觉得,“那些快餐文化、及时信息确实可以网络化,但是有些东西是永续的,是需要被纸张保留下来的,独立出版物刚好就可以在这个夹缝中生存。”
所谓独立出版物的永续,显然与平日书报亭里过时不候的期刊完全不同,这些小书的内容是超越时间潮流的,而装帧和设计上更是审美各异。就像Rosa手里那本美国独立出版物《Lucky Peach》的“末日特辑”,整本书都在讲人类怎么应对世界末日,比如讲世界末日的罐头、教大家怎么吃细菌。Rosa开始也会想,怎么会有人这么无聊。但后来她明白了:只有无聊的人才有趣。
近两年,一本名叫《Kinfolk》的美国独立杂志在国内悄然走红,打开instagram,满眼都是“Kinfolk”风格的照片。Rosa几年前就看到了《Kinfolk》,当时她也很喜欢,有趣的专题、清新的图片和简洁的排版都与商业杂志完全不同。但是当“Kinfolk”几乎成为独立杂志同义词的时候,Rosa却停止了这本杂志的销售,因为她更在乎的是内容和观点的多元性,她认为百花齐放才是独立杂志的精神所在,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类型的独立杂志。
店里有一本英国独立出版物《Put an Egg on It》,这本小书的审美取向就与《Kinfolk》完全不同。这本美食小书,不高大上,也不摆拍,感觉非常的生活化。为了寻找这本小书,Rosa只能找来编辑的邮箱,直接写邮件过去要求购买。店里的书,大多都是她这么一封封邮件买回来的。毕竟大多数做独立出版的人都是单打独斗,没有采编团队,也不知道营销。
在这些邮件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发往英国的。人们对英国的印象大多是保守、传统的,但Rosa却从独立出版物里看见了英国年轻而多样的另一面。现在店里的书,60%都来自英国。从这方面来看,英国人比美国更加开放而包容。在Rosa眼中,她的故乡成都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历史上“湖广填四川”那次大移民,造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成都人如今开放包容的个性。
正是自己的故乡人,用事实打破了Rosa预想的框架。起初她总以为,喜欢独立出版物的大多会是媒体人、设计人,“反正应该不是传统行业的人”。结果,原本她以为只会拿着kindle看电子书的人,现在都成了无早的熟客。每天走进无早的人里,有学生,有医生,还有税务局的公务员。就像Rosa说的“无聊的人才有趣”,她以为无聊的人,原来才是懂得生活有趣的人。
“无早”的一楼是咖啡厅,跃层的二楼摆放着上百本世界各地的独立出版物。二楼地方不大,除了书架、书桌大概站不到十个人。屋顶上交错着金属管道,不小心就会撞个正着。Rosa仔细地给过道上方的管道缠上了保护层,撞上去软软的。这就是Rosa的阵地,一个小小的独立出版物王国。
两年前在英国留学时,Rosa逛了很多独立书店,那些奇奇怪怪的小书深深地吸引了她。外界常有“纸媒必死”的声音传来,但Rosa却是一个看不了电子书的人。“看电子书眼睛太难受了,还是捧着纸书的立体感观更舒服。”尽管如此,Rosa其实也觉得,“那些快餐文化、及时信息确实可以网络化,但是有些东西是永续的,是需要被纸张保留下来的,独立出版物刚好就可以在这个夹缝中生存。”
所谓独立出版物的永续,显然与平日书报亭里过时不候的期刊完全不同,这些小书的内容是超越时间潮流的,而装帧和设计上更是审美各异。就像Rosa手里那本美国独立出版物《Lucky Peach》的“末日特辑”,整本书都在讲人类怎么应对世界末日,比如讲世界末日的罐头、教大家怎么吃细菌。Rosa开始也会想,怎么会有人这么无聊。但后来她明白了:只有无聊的人才有趣。
近两年,一本名叫《Kinfolk》的美国独立杂志在国内悄然走红,打开instagram,满眼都是“Kinfolk”风格的照片。Rosa几年前就看到了《Kinfolk》,当时她也很喜欢,有趣的专题、清新的图片和简洁的排版都与商业杂志完全不同。但是当“Kinfolk”几乎成为独立杂志同义词的时候,Rosa却停止了这本杂志的销售,因为她更在乎的是内容和观点的多元性,她认为百花齐放才是独立杂志的精神所在,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类型的独立杂志。
店里有一本英国独立出版物《Put an Egg on It》,这本小书的审美取向就与《Kinfolk》完全不同。这本美食小书,不高大上,也不摆拍,感觉非常的生活化。为了寻找这本小书,Rosa只能找来编辑的邮箱,直接写邮件过去要求购买。店里的书,大多都是她这么一封封邮件买回来的。毕竟大多数做独立出版的人都是单打独斗,没有采编团队,也不知道营销。
在这些邮件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发往英国的。人们对英国的印象大多是保守、传统的,但Rosa却从独立出版物里看见了英国年轻而多样的另一面。现在店里的书,60%都来自英国。从这方面来看,英国人比美国更加开放而包容。在Rosa眼中,她的故乡成都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历史上“湖广填四川”那次大移民,造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成都人如今开放包容的个性。
正是自己的故乡人,用事实打破了Rosa预想的框架。起初她总以为,喜欢独立出版物的大多会是媒体人、设计人,“反正应该不是传统行业的人”。结果,原本她以为只会拿着kindle看电子书的人,现在都成了无早的熟客。每天走进无早的人里,有学生,有医生,还有税务局的公务员。就像Rosa说的“无聊的人才有趣”,她以为无聊的人,原来才是懂得生活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