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夕、元夜,民间俗称“正月十五”、“正月半”。因为观灯、赏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故又称灯节。受道教的“三元说”影响,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也称上元、上元日。
千门灯火照街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咏赞元宵花灯的诗词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像全国各地一样,潍坊城乡元宵节俗,以.观灯为重。民国《潍县志稿》记载:“自十四日至十六日3天,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城内十字口一带燃灯尤盛,兼放各种花药,极银花火树之观。”民国《临朐续志》也记载,临朐县城“自十四起至十六日,每夕悬灯大门,星月焕映,光明如昼。在前清盛时,县署每饬令城关,高扎彩棚,盈街蔽巷,张灯挂彩,门新争奇,极一时之盛。”
旧时潍县各大街一般横挂红纸糊的骨牌灯,也有在照壁悬挂走马灯的。富家大门挂宫灯,院中挂纱灯,影壁挂壁灯。
萝卜灯为潍县元宵节一大特色,其制作方法是:将萝卜去皮镂空,表面刻作仙佛鼎彝或瓜果之形,中燃短烛。此灯风雅别致,古玩铺或嵌银铺多陈列在玻璃窗内供人观赏。清末诗人王荫斋特:作诗咏萝卜灯:“一城灯火灿星球,巧制还应让市楼。觅得园丁芦菔子,鼎彝佛像费雕镂。”潍县民间还盛行一种铁丝纱灯笼,实为独具一格的特色工艺品,其法以纸裹铁丝為骨,糊以极薄的纱绢,外涂透明胶水,,绘以彩色,作成鳞凤之形,其头部与耳尾均以弹簧活动,大者以黑琉璃球嵌为眼珠,耳尾及脖颈均粘出凤毛,栩栩如生。
潍县有节前送幼甥花灯之俗。分作两截的马子灯和麒麟灯,系在较大儿童身上,两面点烛,颇有童趣。此外,纸扎莲花灯、扇面灯、桃子灯、蒺藜灯等,亦广为儿童所喜爱。这些花灯自正月初五以后即在城内十字口沿街挂卖,人们多买来馈赠亲友家儿童。
元宵节猜灯谜是一种参与性的智力游戏。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为节日增加欢乐气氛和文化内涵,所以长期以来广受欢迎,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活动。旧时潍县灯谜活动颇盛,初多以四书、五经、诗词为谜底,后多以雅俗共赏的《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人物名号及字、词、物为谜底,使此项活动活动更加普及。古代多将谜语写在彩灯上,后来多贴在店铺门窗,上,猜中者不过赠予烟茶、小文具之类,乐此者以猜中谜语为快,不计酬赠之厚薄。
放烟花往往是元宵节的高潮。旧时潍县城东北则尔庄以制鞭炮烟花著称,春节前制造鞭炮,过年后则制烟花。正月初五后,潍县沙滩有大规模的烟花市场,俗称“花花市”,各式烟花争奇斗胜,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又有卖泥大筒者(俗称泥垛子),兼卖火药,大者可以容药二三斤,燃放时火花冲天,高达数丈,又以罗圈花套置周边,火花落下,引起火弹无数,夹以施放鞭炮,震天动地。则尔庄制售烟花盈利颇丰,往往每年在庄前扎木架施放烟花,其烟花品种“猴子抓蜂窝”“火烧葡萄架”“草船借箭”“火烧战船”等令人称绝。
沸地笙歌鱼龙舞
元宵节期间,街头文艺活动高潮迭起,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百戏杂耍纷纷登场,走百病、跑黄河、回娘家等利于祛病健身、联谊交游的节俗在特定地区也曾盛极一时。
潍县元宵节的重头戏是耍龙灯。各街道或行业按照传统习惯,集体组织耍灯活动,夺胜争强,互相竞赛。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正式演出。龙灯是灯中之王,仅龙头就长达二、三米,龙腰有十至十二节,龙头燃烛十余支,龙腰每节燃烛二至三支。演出时,蜘蛛灯跃龙头之前,引导龙头,追捕捉拿,抑扬婉转,即所谓“龙戏珠”。据说耍蜘蛛的须用武术中“花枪”架势,而龙头则用“关刀”步伐。耍龙灯时,龙灯前面是儿童扮演的蝴蝶灯,尾随龙灯后边的,是浩浩荡荡的旱船、车子灯、毛驴、四大帅、蛤蜊仙、高跷等杂耍。潍县耍龙灯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路线:挂号:十五日薄暮,各街道的龙灯队伍首先到县衙前表演,名为挂号。耍戒碑:县衙大堂前有牌楼,正面书“戒碑”,背面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耍龙灯必经此处,意在提醒地方官廉洁奉公、爱护百姓。耍大堂:耍龙灯队伍横穿戒碑后,直奔县衙大堂,上下盘旋于左右明柱间,旋即腾空而起,冲出大堂,直奔城隍庙戏楼而去。耍戏楼:戏楼正对庙门,耍戏楼意在娱神。龙灯在戏楼广场巡回一周后,上楼将龙尾挂在戏楼明柱,上,龙头俯身窥观,势如九天飞来,再一盘旋,换另一明柱上,顾盼移时,然后下楼东行赴白浪河取水。取水:此为耍龙灯的主要项目。白浪河桥昔时为木桥,横跨东西两城,宽度不足两米。耍蜘蛛者先立桥上,向南俯踩水面,龙头带动全身继之,蜘蛛转向桥北,龙亦掉转直追桥北,如此反复多次,犹如蛟龙在水面飞舞。串街:在万众簇拥下,耍龙灯队伍离开白浪河,串街游行而去。如遇放鞭炮欢迎者,龙灯表演至少要翻个“五花”,鞭炮不止,表演不停。表演时规定以吹角为号令,龙口吐火为离去标志。耍龙表演以“盘龙”为绝技,即将龙腰节逐个排列成圈,龙头由每个腰节间俯窜而出,往返十余次,串尽复成长列。伴随龙灯表演的民乐称为“龙灯点”,实即《钱塘破阵乐》,音节雄伟紧凑,如万马奔腾,而声势浩荡,如排山倒海。
民国时期,临朐民间热衷于举办元宵灯会、演唱杂剧。《临朐续志》记载:“人民国后……乡人积习相沿,每届元宵,恒醵钱作戏,范竹为具,而蒙之以纸,有若龙者、若马者、若麒麟者、若舟车者,更有肖形为虾蛤鱼鳖诸水族者。而一班青年,涂朱抹粉,扮作浪子荡妇,挚具盘旋,并演唱杂剧以祝余兴……男女蹀躞,星夜奔驰。
走百病参与者多为女性,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郊游,目的是祛病消灾祈健康。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正月十六日,“士女联袂出游,日‘走百病’”。清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十六日,乡间妇女约伴共登土窑,坐眺移时。正、二月间,儿童辈以竹为胎,糊作鸢形蝶形筝形之类,系以长线,放之空中。”走百病这种习俗,让古代妇女们有了一个成群结队出门游玩的借口和机会,使压抑的人性获得了短暂的“解放”,同时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使难得有户外活动机会的妇女借机锻炼身体,自然有益于祛病延年、身体健康。 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正月十六日“树禾秸为九曲形,群儿驱驰,日‘跑黄河’”。此俗又有九曲黄河灯、黄河九曲灯、转九曲、黄河灯、摆黄河等多种名称,皆因其灯阵曲折绵延,犹如黄河之九曲。最早记载此俗的是明末著作《帝京景物略》:“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日黄河九曲灯也。”此俗与城镇居民走百病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地方甚至直接称其为走百病、去百病或散百病。
青州、临朐、潍县等地十六日这天,出嫁妇女回娘家探望。相传,清代临朐县一位县令发现出嫁少妇因忙于正月十五过节,顾不上回娘家,便下令临朐县过节要过十六不过十五,并让结了婚的妇女放假一天,回娘家看父母。于是,临朐县和附近地区不过正月十五而过正月十六。十六日这天吃过早饭,临朐等地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回娘家看父母。传为趣话的是,位于青州、临朐交界的弥河镇赤涧村一直保持街北十五过节、街南十六过节的习俗。
祭祖祀神赛紫姑
元宵之夜,不只街市灯火通明。潍坊多地还在元宵期间到祖茔送灯,意在给祖先照明,共度元宵佳节。十五日晚饭后,安丘人手捧萝卜削成或用豆面蒸成的茶杯盖大小的灯碗,至祖茔送灯,返家后大放焰火,鸣放鞭炮,夜深方散。旧时潍河两岸所送灯是用面蒸的各种吉祥形象的燈。这些灯统称龙灯,造型有龙形的,有鱼形的,还有莲花形的。灯上捏一凹槽,槽内添上豆油,插上灯芯,十五晚上点燃。现在的龙灯一般用萝卜制作。在众多龙灯中,要选一盏送到祖坟,称“送灯”。临朐九山镇一带十五日晚到祖茔送灯习俗至今犹存。临朐靠近河流、湾塘的住户,则用纸做成小船,插上苇杆做的小灯,放到河塘水面,也称送灯。昌乐马宋一带,早晨到河边烧纸,放河灯。寿光羊口渔民有送河灯、海灯的习俗,但他们是把灯献给天妃。渔民相传,每年正月十六日是天妃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当地渔民家家户户蒸好大饽饽,备好鸡鱼肉菜及水果烟酒等供品,扶老携幼,手提各式河灯、海灯,结队到小清河边烧香敬酒,跪拜叩首,鸣放鞭炮,向天妃祷告祈福。同时,把点燃的河灯、海灯放至小清河中呈送天妃娘娘,期盼天妃持神灯保佑人船平安,希望家人出海天天鱼虾满仓、年年平安吉祥。
潍坊城乡有散灯、照灯之俗。民间认为元宵节的灯光,能驱妖避邪除虫防百病,并能预测农业丰歉。在潍河两岸,正月十五晚上把龙灯置于粮仓和畜舍,认为用灯照过,粮不生虫,畜不生病;大人孩子都要用被称作“天地灯”的龙灯照照,认为“照了天地灯,百病都不生”。当地人还认为,十五的蒸灯能预示当年农业的收成。送到祖坟的.灯如果油竭而灭,当年就是好年景;如果被风吹灭,当年可能收成不好。灯芯燃烧后的形状能预知当年收什么作物:如果像豆子,当年就收豆子;如果像棉花,当年就收棉花。在昌乐南乡,家家在正月十五日傍晚做灯多盏,点燃后放在井台、碾台、磨顶、屋旮旯等处,称为“散灯”或“上灯”。若无风,灯盏燃尽,称“收了灯”,预示当年五谷丰登。北乡则点亮灯笼,照遍院落隅角、屋旮旯,称为“十六照”,然后挂在院内,彻夜通明。临朐乡村把萝卜灯摆放在大门和各房门两边,晚饭后用灯笼照遍室内旮旮旯旯,以保家宅平安。青州、诸城、高密、坊子一带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家家上灯,这三天分别被称为头灯、中等、末灯。如三晚无风,谓之“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无风收秫秫”的俗语。十六日夜,潍县盛行以虎形动物做成纱灯,内燃烛火,由儿童挑着,在院子里四处活.动,口中喊着:“照照老猫,不害眼了”。此灯于正月初五之后,集市上即有出售的摊点,形式多样,俗称“老猫灯”。高密还有用面灯占卜旱涝的习俗。据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元夕……作面盏十二,按月蒸之,卜水旱。”
潍县旧俗,正月十六日晚将春节至元宵节剩余的香折成每柱一、二寸长,点燃后分别插在街头、门旁或空闲庭院,称为“散香”,以此祭奠无主鬼魂,同时宣告春节至此结束。昌乐正月十六日晚上由主妇散香,将点燃的香遍插门框香箸、灶君像前香炉及院内墙脚下。青州乡村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以前,正月十六日傍晚有上坡散香习俗,老幼燃短柱香漫插野坡田间。寿光正月十六晚上将点燃的香烛插在自家宅院周围,祈求神灵保宅院平安。
潍县发老牛的习俗声势浩大,闻名遐迩。潍县东关西北角耀武门内,旧有碧霞元君庙,俗呼娘娘庙,庙内附设孙膑祠。相传孙膑受膑刑后,曾骑一独角黄牛。俗传凡患有腿脚病者,正月十六日送牛即可痊愈,故潍县人此日竞相购买纸扎黄牛献给孙膑。旧时每年此日送牛者四方云集,所送之牛堆垛如山。组织者又扎特大黄牛,与信众所送纸牛一并在此日正午运至河边焚烧,同时燃放特大鞭炮。届时,火焰腾空,鞭炮雷鸣,观者如云,人声鼎沸。昌邑瓦城村、东永安村、渔埠村、孙斜村和寒亭北埠村,都有类似潍县东关发老牛的习俗。
跑老猫是潍县独有的元宵节俗。据民国《潍县志稿》记载:正月十六日,潍县妇女纷纷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进香,先于暗中摩弄一俗称“老猫”的木虎,谓一年不生疾病。相传猫本是真武大帝的陪神赵玄坛的坐骑,潍县真武祠的老猫是一木雕老虎(后改为泥塑)。旧时潍县还有“摸摸老猫不害眼”的俗语。真武祠庭院前左右各有一石人,称为石老和石婆,俗谓用艾炙石人,一年不生疮疖。两石人均为男子像,相传自明废察院行署前移来,当地人附会讹传,致成此俗。上述两项习俗,统称为跑老猫。民国后,此俗均已消失。
清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当地有“上元赛紫姑”之俗。紫姑也被称为“厕姑”。清康熙《高密县志》记载:“厥元夕……厥十六日,女子邀厕姑问吉凶。”最早记载紫姑神的文献是南朝刘敬叔所著《异苑》,时人以为迎紫姑“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后来,迎请紫姑从问桑蚕农事扩展到卜占寿辰、生育和前程以及仕途功名、婚丧嫁娶,农耕商贸等人生诸多领域。早.在宋代,陆游就有“紫姑吉语元无据”的诗句,对紫姑的灵验产生了怀疑,其《箕卜》更是对迎紫姑的愚昧进行尖锐的批评:“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人们迎请紫姑的活动,寻求的只是心灵的慰藉,并借机嬉戏娱乐。 高密请七姑娘习俗与赛紫姑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高密姜庄,正月十五日要请七姑娘。七个女孩聚拢在一起,用秫秸、干草、葫芦头扎制七姑娘,给她描上眉眼,穿上衣裳,扎上裙子,俗称“扎姑姑”。到了天黑,抱着扎制好的七姑娘先转井台,再转碾台和磨台,每地各转三圈,要各转七遍,每次共计二十一圈。女孩们边转边唱:“七姑娘转井台,教俺纺线织布绣花裙。磨道里去,碾道里来,针线笸箩不离怀。”“转了磨台转井台,姑姑陪着姑夫来。姑姑摊个好姑夫,显灵保俺嫁郎才。”“菜扫帚,千万子,姑姑驾帚撒种子。姑姑显灵多保佑,明年嫁夫生小子。”此俗与传说中的织女密切相关,表达了年轻女子對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潍县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三天内,一日三次在天地、灶王、家堂及各供点奠茶焚香,十五晚供元宵。临朐在十六日早上天不亮即在大门口、屋门口和天地、灶王及所有神衹前烧香、供水饺,等香燃尽,即发钱粮、放鞭炮。昌邑十五日一大早,各家家长带领家人向祖宗神主磕拜;十六日早饭后,各家把供桌撤去,把香案蜡台收好,把祖宗神主安放在墙窝子里,春节至此彻底结束。
试灯风里卖元宵
潍坊地区元宵节食俗丰富而独特。青州正月十五早晨放鞭炮后吃水饺,中午吃面条,晚上或十六日中午吃元宵,俗语称其为“十五抽丝十六茧”,寄望蚕茧丰收。还有俗语说:“十五饺子.十六汤(面条),吃了一年都旺相。”昌乐十六日有早上吃水饺、中午吃杂粮干饭之俗。潍县十六日吃水饺、菜火烧。
潍坊旧时还盛行做巧巧饭的习俗。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小儿女以五色米杂七孔针,炊糜作巧饭食之,曰益智。今俗犹然也。”十六日早饭后,未成,年男女儿童相约到野外做巧巧饭,一般男孩较少,多为女孩。他们带上炊具和众人凑的粮食(多为小米和绿豆),到野外挖土为灶,或支石为灶,就近拾柴野炊。煮饭时在锅里放人穿上线的针和顶针。当地风俗,认为喝了自己做的巧巧饭,会变得心灵手巧,谁的碗里舀上顶针或针线,谁就会特别巧。昌乐马宋一带,有十六日这天大姑娘在河边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寒亭枣林村正月十五做巧巧饭时要祭井。姑娘们祭井时,要在井台,上说:“跐着井沿望北海,王母娘娘送巧来。也有针也有线,干饭面汤头一件。粗布衣俺会铰,绫罗绸缎俺会裁。花儿云彩照样来!”祭井后,姑娘们在吃巧巧饭前先蒙上眼睛上炕“摸巧”。当时人认为,摸到绸衫会裁罗,摸到粗布会做袄,摸到挣子会绣花,摸到褙子会做鞋。
元宵佳节是普天同庆的全民性狂欢节,元宵节俗是民族文化荟萃的饕餮盛宴。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传承久远的潍坊元宵节俗,在当今中西思想激荡、古今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拓展城乡社交娱乐空间、重构新时代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等将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者系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文创部主任)
※该栏目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作者文责自负。
千门灯火照街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咏赞元宵花灯的诗词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像全国各地一样,潍坊城乡元宵节俗,以.观灯为重。民国《潍县志稿》记载:“自十四日至十六日3天,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城内十字口一带燃灯尤盛,兼放各种花药,极银花火树之观。”民国《临朐续志》也记载,临朐县城“自十四起至十六日,每夕悬灯大门,星月焕映,光明如昼。在前清盛时,县署每饬令城关,高扎彩棚,盈街蔽巷,张灯挂彩,门新争奇,极一时之盛。”
旧时潍县各大街一般横挂红纸糊的骨牌灯,也有在照壁悬挂走马灯的。富家大门挂宫灯,院中挂纱灯,影壁挂壁灯。
萝卜灯为潍县元宵节一大特色,其制作方法是:将萝卜去皮镂空,表面刻作仙佛鼎彝或瓜果之形,中燃短烛。此灯风雅别致,古玩铺或嵌银铺多陈列在玻璃窗内供人观赏。清末诗人王荫斋特:作诗咏萝卜灯:“一城灯火灿星球,巧制还应让市楼。觅得园丁芦菔子,鼎彝佛像费雕镂。”潍县民间还盛行一种铁丝纱灯笼,实为独具一格的特色工艺品,其法以纸裹铁丝為骨,糊以极薄的纱绢,外涂透明胶水,,绘以彩色,作成鳞凤之形,其头部与耳尾均以弹簧活动,大者以黑琉璃球嵌为眼珠,耳尾及脖颈均粘出凤毛,栩栩如生。
潍县有节前送幼甥花灯之俗。分作两截的马子灯和麒麟灯,系在较大儿童身上,两面点烛,颇有童趣。此外,纸扎莲花灯、扇面灯、桃子灯、蒺藜灯等,亦广为儿童所喜爱。这些花灯自正月初五以后即在城内十字口沿街挂卖,人们多买来馈赠亲友家儿童。
元宵节猜灯谜是一种参与性的智力游戏。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为节日增加欢乐气氛和文化内涵,所以长期以来广受欢迎,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活动。旧时潍县灯谜活动颇盛,初多以四书、五经、诗词为谜底,后多以雅俗共赏的《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人物名号及字、词、物为谜底,使此项活动活动更加普及。古代多将谜语写在彩灯上,后来多贴在店铺门窗,上,猜中者不过赠予烟茶、小文具之类,乐此者以猜中谜语为快,不计酬赠之厚薄。
放烟花往往是元宵节的高潮。旧时潍县城东北则尔庄以制鞭炮烟花著称,春节前制造鞭炮,过年后则制烟花。正月初五后,潍县沙滩有大规模的烟花市场,俗称“花花市”,各式烟花争奇斗胜,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又有卖泥大筒者(俗称泥垛子),兼卖火药,大者可以容药二三斤,燃放时火花冲天,高达数丈,又以罗圈花套置周边,火花落下,引起火弹无数,夹以施放鞭炮,震天动地。则尔庄制售烟花盈利颇丰,往往每年在庄前扎木架施放烟花,其烟花品种“猴子抓蜂窝”“火烧葡萄架”“草船借箭”“火烧战船”等令人称绝。
沸地笙歌鱼龙舞
元宵节期间,街头文艺活动高潮迭起,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百戏杂耍纷纷登场,走百病、跑黄河、回娘家等利于祛病健身、联谊交游的节俗在特定地区也曾盛极一时。
潍县元宵节的重头戏是耍龙灯。各街道或行业按照传统习惯,集体组织耍灯活动,夺胜争强,互相竞赛。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正式演出。龙灯是灯中之王,仅龙头就长达二、三米,龙腰有十至十二节,龙头燃烛十余支,龙腰每节燃烛二至三支。演出时,蜘蛛灯跃龙头之前,引导龙头,追捕捉拿,抑扬婉转,即所谓“龙戏珠”。据说耍蜘蛛的须用武术中“花枪”架势,而龙头则用“关刀”步伐。耍龙灯时,龙灯前面是儿童扮演的蝴蝶灯,尾随龙灯后边的,是浩浩荡荡的旱船、车子灯、毛驴、四大帅、蛤蜊仙、高跷等杂耍。潍县耍龙灯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路线:挂号:十五日薄暮,各街道的龙灯队伍首先到县衙前表演,名为挂号。耍戒碑:县衙大堂前有牌楼,正面书“戒碑”,背面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耍龙灯必经此处,意在提醒地方官廉洁奉公、爱护百姓。耍大堂:耍龙灯队伍横穿戒碑后,直奔县衙大堂,上下盘旋于左右明柱间,旋即腾空而起,冲出大堂,直奔城隍庙戏楼而去。耍戏楼:戏楼正对庙门,耍戏楼意在娱神。龙灯在戏楼广场巡回一周后,上楼将龙尾挂在戏楼明柱,上,龙头俯身窥观,势如九天飞来,再一盘旋,换另一明柱上,顾盼移时,然后下楼东行赴白浪河取水。取水:此为耍龙灯的主要项目。白浪河桥昔时为木桥,横跨东西两城,宽度不足两米。耍蜘蛛者先立桥上,向南俯踩水面,龙头带动全身继之,蜘蛛转向桥北,龙亦掉转直追桥北,如此反复多次,犹如蛟龙在水面飞舞。串街:在万众簇拥下,耍龙灯队伍离开白浪河,串街游行而去。如遇放鞭炮欢迎者,龙灯表演至少要翻个“五花”,鞭炮不止,表演不停。表演时规定以吹角为号令,龙口吐火为离去标志。耍龙表演以“盘龙”为绝技,即将龙腰节逐个排列成圈,龙头由每个腰节间俯窜而出,往返十余次,串尽复成长列。伴随龙灯表演的民乐称为“龙灯点”,实即《钱塘破阵乐》,音节雄伟紧凑,如万马奔腾,而声势浩荡,如排山倒海。
民国时期,临朐民间热衷于举办元宵灯会、演唱杂剧。《临朐续志》记载:“人民国后……乡人积习相沿,每届元宵,恒醵钱作戏,范竹为具,而蒙之以纸,有若龙者、若马者、若麒麟者、若舟车者,更有肖形为虾蛤鱼鳖诸水族者。而一班青年,涂朱抹粉,扮作浪子荡妇,挚具盘旋,并演唱杂剧以祝余兴……男女蹀躞,星夜奔驰。
走百病参与者多为女性,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郊游,目的是祛病消灾祈健康。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正月十六日,“士女联袂出游,日‘走百病’”。清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十六日,乡间妇女约伴共登土窑,坐眺移时。正、二月间,儿童辈以竹为胎,糊作鸢形蝶形筝形之类,系以长线,放之空中。”走百病这种习俗,让古代妇女们有了一个成群结队出门游玩的借口和机会,使压抑的人性获得了短暂的“解放”,同时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使难得有户外活动机会的妇女借机锻炼身体,自然有益于祛病延年、身体健康。 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正月十六日“树禾秸为九曲形,群儿驱驰,日‘跑黄河’”。此俗又有九曲黄河灯、黄河九曲灯、转九曲、黄河灯、摆黄河等多种名称,皆因其灯阵曲折绵延,犹如黄河之九曲。最早记载此俗的是明末著作《帝京景物略》:“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日黄河九曲灯也。”此俗与城镇居民走百病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地方甚至直接称其为走百病、去百病或散百病。
青州、临朐、潍县等地十六日这天,出嫁妇女回娘家探望。相传,清代临朐县一位县令发现出嫁少妇因忙于正月十五过节,顾不上回娘家,便下令临朐县过节要过十六不过十五,并让结了婚的妇女放假一天,回娘家看父母。于是,临朐县和附近地区不过正月十五而过正月十六。十六日这天吃过早饭,临朐等地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回娘家看父母。传为趣话的是,位于青州、临朐交界的弥河镇赤涧村一直保持街北十五过节、街南十六过节的习俗。
祭祖祀神赛紫姑
元宵之夜,不只街市灯火通明。潍坊多地还在元宵期间到祖茔送灯,意在给祖先照明,共度元宵佳节。十五日晚饭后,安丘人手捧萝卜削成或用豆面蒸成的茶杯盖大小的灯碗,至祖茔送灯,返家后大放焰火,鸣放鞭炮,夜深方散。旧时潍河两岸所送灯是用面蒸的各种吉祥形象的燈。这些灯统称龙灯,造型有龙形的,有鱼形的,还有莲花形的。灯上捏一凹槽,槽内添上豆油,插上灯芯,十五晚上点燃。现在的龙灯一般用萝卜制作。在众多龙灯中,要选一盏送到祖坟,称“送灯”。临朐九山镇一带十五日晚到祖茔送灯习俗至今犹存。临朐靠近河流、湾塘的住户,则用纸做成小船,插上苇杆做的小灯,放到河塘水面,也称送灯。昌乐马宋一带,早晨到河边烧纸,放河灯。寿光羊口渔民有送河灯、海灯的习俗,但他们是把灯献给天妃。渔民相传,每年正月十六日是天妃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当地渔民家家户户蒸好大饽饽,备好鸡鱼肉菜及水果烟酒等供品,扶老携幼,手提各式河灯、海灯,结队到小清河边烧香敬酒,跪拜叩首,鸣放鞭炮,向天妃祷告祈福。同时,把点燃的河灯、海灯放至小清河中呈送天妃娘娘,期盼天妃持神灯保佑人船平安,希望家人出海天天鱼虾满仓、年年平安吉祥。
潍坊城乡有散灯、照灯之俗。民间认为元宵节的灯光,能驱妖避邪除虫防百病,并能预测农业丰歉。在潍河两岸,正月十五晚上把龙灯置于粮仓和畜舍,认为用灯照过,粮不生虫,畜不生病;大人孩子都要用被称作“天地灯”的龙灯照照,认为“照了天地灯,百病都不生”。当地人还认为,十五的蒸灯能预示当年农业的收成。送到祖坟的.灯如果油竭而灭,当年就是好年景;如果被风吹灭,当年可能收成不好。灯芯燃烧后的形状能预知当年收什么作物:如果像豆子,当年就收豆子;如果像棉花,当年就收棉花。在昌乐南乡,家家在正月十五日傍晚做灯多盏,点燃后放在井台、碾台、磨顶、屋旮旯等处,称为“散灯”或“上灯”。若无风,灯盏燃尽,称“收了灯”,预示当年五谷丰登。北乡则点亮灯笼,照遍院落隅角、屋旮旯,称为“十六照”,然后挂在院内,彻夜通明。临朐乡村把萝卜灯摆放在大门和各房门两边,晚饭后用灯笼照遍室内旮旮旯旯,以保家宅平安。青州、诸城、高密、坊子一带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家家上灯,这三天分别被称为头灯、中等、末灯。如三晚无风,谓之“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无风收秫秫”的俗语。十六日夜,潍县盛行以虎形动物做成纱灯,内燃烛火,由儿童挑着,在院子里四处活.动,口中喊着:“照照老猫,不害眼了”。此灯于正月初五之后,集市上即有出售的摊点,形式多样,俗称“老猫灯”。高密还有用面灯占卜旱涝的习俗。据清乾隆《高密县志》记载:“元夕……作面盏十二,按月蒸之,卜水旱。”
潍县旧俗,正月十六日晚将春节至元宵节剩余的香折成每柱一、二寸长,点燃后分别插在街头、门旁或空闲庭院,称为“散香”,以此祭奠无主鬼魂,同时宣告春节至此结束。昌乐正月十六日晚上由主妇散香,将点燃的香遍插门框香箸、灶君像前香炉及院内墙脚下。青州乡村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以前,正月十六日傍晚有上坡散香习俗,老幼燃短柱香漫插野坡田间。寿光正月十六晚上将点燃的香烛插在自家宅院周围,祈求神灵保宅院平安。
潍县发老牛的习俗声势浩大,闻名遐迩。潍县东关西北角耀武门内,旧有碧霞元君庙,俗呼娘娘庙,庙内附设孙膑祠。相传孙膑受膑刑后,曾骑一独角黄牛。俗传凡患有腿脚病者,正月十六日送牛即可痊愈,故潍县人此日竞相购买纸扎黄牛献给孙膑。旧时每年此日送牛者四方云集,所送之牛堆垛如山。组织者又扎特大黄牛,与信众所送纸牛一并在此日正午运至河边焚烧,同时燃放特大鞭炮。届时,火焰腾空,鞭炮雷鸣,观者如云,人声鼎沸。昌邑瓦城村、东永安村、渔埠村、孙斜村和寒亭北埠村,都有类似潍县东关发老牛的习俗。
跑老猫是潍县独有的元宵节俗。据民国《潍县志稿》记载:正月十六日,潍县妇女纷纷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进香,先于暗中摩弄一俗称“老猫”的木虎,谓一年不生疾病。相传猫本是真武大帝的陪神赵玄坛的坐骑,潍县真武祠的老猫是一木雕老虎(后改为泥塑)。旧时潍县还有“摸摸老猫不害眼”的俗语。真武祠庭院前左右各有一石人,称为石老和石婆,俗谓用艾炙石人,一年不生疮疖。两石人均为男子像,相传自明废察院行署前移来,当地人附会讹传,致成此俗。上述两项习俗,统称为跑老猫。民国后,此俗均已消失。
清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当地有“上元赛紫姑”之俗。紫姑也被称为“厕姑”。清康熙《高密县志》记载:“厥元夕……厥十六日,女子邀厕姑问吉凶。”最早记载紫姑神的文献是南朝刘敬叔所著《异苑》,时人以为迎紫姑“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后来,迎请紫姑从问桑蚕农事扩展到卜占寿辰、生育和前程以及仕途功名、婚丧嫁娶,农耕商贸等人生诸多领域。早.在宋代,陆游就有“紫姑吉语元无据”的诗句,对紫姑的灵验产生了怀疑,其《箕卜》更是对迎紫姑的愚昧进行尖锐的批评:“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人们迎请紫姑的活动,寻求的只是心灵的慰藉,并借机嬉戏娱乐。 高密请七姑娘习俗与赛紫姑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高密姜庄,正月十五日要请七姑娘。七个女孩聚拢在一起,用秫秸、干草、葫芦头扎制七姑娘,给她描上眉眼,穿上衣裳,扎上裙子,俗称“扎姑姑”。到了天黑,抱着扎制好的七姑娘先转井台,再转碾台和磨台,每地各转三圈,要各转七遍,每次共计二十一圈。女孩们边转边唱:“七姑娘转井台,教俺纺线织布绣花裙。磨道里去,碾道里来,针线笸箩不离怀。”“转了磨台转井台,姑姑陪着姑夫来。姑姑摊个好姑夫,显灵保俺嫁郎才。”“菜扫帚,千万子,姑姑驾帚撒种子。姑姑显灵多保佑,明年嫁夫生小子。”此俗与传说中的织女密切相关,表达了年轻女子對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潍县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三天内,一日三次在天地、灶王、家堂及各供点奠茶焚香,十五晚供元宵。临朐在十六日早上天不亮即在大门口、屋门口和天地、灶王及所有神衹前烧香、供水饺,等香燃尽,即发钱粮、放鞭炮。昌邑十五日一大早,各家家长带领家人向祖宗神主磕拜;十六日早饭后,各家把供桌撤去,把香案蜡台收好,把祖宗神主安放在墙窝子里,春节至此彻底结束。
试灯风里卖元宵
潍坊地区元宵节食俗丰富而独特。青州正月十五早晨放鞭炮后吃水饺,中午吃面条,晚上或十六日中午吃元宵,俗语称其为“十五抽丝十六茧”,寄望蚕茧丰收。还有俗语说:“十五饺子.十六汤(面条),吃了一年都旺相。”昌乐十六日有早上吃水饺、中午吃杂粮干饭之俗。潍县十六日吃水饺、菜火烧。
潍坊旧时还盛行做巧巧饭的习俗。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小儿女以五色米杂七孔针,炊糜作巧饭食之,曰益智。今俗犹然也。”十六日早饭后,未成,年男女儿童相约到野外做巧巧饭,一般男孩较少,多为女孩。他们带上炊具和众人凑的粮食(多为小米和绿豆),到野外挖土为灶,或支石为灶,就近拾柴野炊。煮饭时在锅里放人穿上线的针和顶针。当地风俗,认为喝了自己做的巧巧饭,会变得心灵手巧,谁的碗里舀上顶针或针线,谁就会特别巧。昌乐马宋一带,有十六日这天大姑娘在河边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寒亭枣林村正月十五做巧巧饭时要祭井。姑娘们祭井时,要在井台,上说:“跐着井沿望北海,王母娘娘送巧来。也有针也有线,干饭面汤头一件。粗布衣俺会铰,绫罗绸缎俺会裁。花儿云彩照样来!”祭井后,姑娘们在吃巧巧饭前先蒙上眼睛上炕“摸巧”。当时人认为,摸到绸衫会裁罗,摸到粗布会做袄,摸到挣子会绣花,摸到褙子会做鞋。
元宵佳节是普天同庆的全民性狂欢节,元宵节俗是民族文化荟萃的饕餮盛宴。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传承久远的潍坊元宵节俗,在当今中西思想激荡、古今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拓展城乡社交娱乐空间、重构新时代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等将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者系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文创部主任)
※该栏目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