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政策的改变出发,对东南亚华文教育从“华侨华文教育”向“華人华文教育“转变过程进行梳理。
关键词:华文教育;东南亚;嬗变
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地区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因素。对其发展和嬗变进行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掌握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动向,而且对于其他地区华侨、华人华文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有益借鉴。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早期阶段——旧民主主义的华侨教育
中国汉族向东南亚的移民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汉魏时期①,然而,与东南亚华人社会形成密切相关的移民浪潮发生在19世纪。1858年,《天津条约》后,中国东南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在东南亚殖民者的“招诱”下,开始大量移民东南亚。
华侨移居东南亚后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和手工业或小商品零售,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压榨和皇家华人(以殖民地为祖国的土生华人)的歧视。为了与殖民地政府和土著酋长打交道、管理账目、代书平安家信以及受“叶落归根”思想的影响要保持作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18世纪,在东南亚地区的私塾、义学的基础上,现代华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1935年,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发展到658所。
华侨华文教育作为华侨社会的衍生物,它同华侨社会一样存在民族主义的倾向,渗透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东南亚华侨社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一致抗日的空前局面。经过抗战洗礼,东南亚华侨华文教育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例如,1948年泰国华文学校达到500余所,在校学生多达6万余人。②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的华人华文教育
(一)19世纪50、60年代华人华文教育遭到破坏性打击
19世纪50年代,东南亚华侨社会十分封闭,而且传统华侨的“叶落归根”思想使他们常常以“旅行者”自居③,对东南亚的民族独立运动表现为漠不关心,与新兴的国家政权缺少有效、正常、平等的沟通机制及程序。在冷战思维的刺激下,东南亚国家上千万华人被视为共产党中国的“第五纵队”,遂有东南亚各国的“排华、限华的政策”,华侨、华人社会以及华文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作为“祖籍国“的新中国无能力为东南亚华侨向华人的转变提供合理的模式,唯一能做的只是以解决华侨双重国籍的方式促使其向华人转变。
然而,仓促上阵,一方面被迫“同化”,另一方面自身文化、教育权利不断丧失。以泰国为例,在銮披文政府的“强迫同化”政策下,对华文教育严加限制,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便已初见端倪。而1952年更规定,在泰国学校黑板上,连汉字都不可以书写;教师更受到警告,不可以用华族母语(即汉语)来做口头讲解。
(二)上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东南亚华文教育复兴
今天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兴起,可以认为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内在因素是经过上世纪50、60年代的“强迫同化”,东南亚华人绝大多数已经在政治上认同于所在各国。19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纷纷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东南亚各国不断放宽对民办华校的限制,同时也在不断的推进华文教育的国有化和本土化。
这个时期,东南亚华文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在排华、反华的过程中,新加坡是唯一没有迫害华人的国家。1979年后新加坡开展推广华文运动。政府采取措施,宏扬华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发挥华语的商用价值,提高母语的教学水准。上世纪90年代重新修订的华文教育纲要,规定小学从二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中学办高级华文课程,还指定国立大学加强中文专业的研究工作。据统计,全新加坡的华文私立学校、华文补习中心有近400家。
在马来西亚华人通过“马华公会”和“董教会”等华人华文教育组织几十年来的坚持与努力,马来西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华文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有华文小学1283所,学生近68万人,教师3万余人,华文独立中学60所,学生6万人,教师3462人,3所华社民办大学即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大学,学生4000人,学生总人数68万余人。
民族融合是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世纪末,东南亚华人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必然将逐步丧失其祖辈的某些特征,其中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今天,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许多华人已经不会写汉字,不懂汉语。即使在华人比较多的马拉西亚,华文教育也面临重重困难。今天各地华人正在逐渐丧失其共同的特征而融合于当地的社会,如泰国华人已经不同于印度尼西亚华人,菲律宾华人也不同于马来西亚华人。马来西亚1283所华文小学中,学生数约为68万,其中22000余人为非华裔学生,马来族人为16400余人,印度族约6000千人。当前,东南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正在不可避免地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混合成为一整体,共同向华文教学发展。
东南亚华文教育对象的改变,使得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东南亚华人作为所在国少数民族保存其民族语言和部分文化传统,以塑造华人族群的族群认同,提高华人族群的凝聚力,而且要兼顾非华裔学生的需求。④
综上所述,纵观东南亚华文教育从“华侨华文教育”到“华人华文教育”的嬗变过程,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言21世纪华文教育将是华语教学下的华文教育,这里指的是把华语作为第二语文教学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不论其教育对象是华人学生还是非华人学生。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总的来说,东南亚华文教育正在变成一种外语教学,其对象自然包括纯粹的外国学生与海外华侨华人学生,其内容则包括中华语言及中华文化,教学形式就是华文教学。
【注释】
①江应樑.“华侨移植南洋的几个重要时期”,南洋情报,第1卷第3期,国立暨南大学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刊行,1932年12月15日出版。
②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编印.泰国华侨志[M].中国华侨出版社,1959:91.
③约翰.F.卡迪,姚楠等译.战后东南亚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6.
④杨源.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原因[J].荆楚学刊,2010(03):64-66.
作者简介:吕隽(1974-),女,硕士,云南大理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方向:云南边疆民族历史教育。
关键词:华文教育;东南亚;嬗变
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地区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因素。对其发展和嬗变进行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掌握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动向,而且对于其他地区华侨、华人华文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有益借鉴。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早期阶段——旧民主主义的华侨教育
中国汉族向东南亚的移民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汉魏时期①,然而,与东南亚华人社会形成密切相关的移民浪潮发生在19世纪。1858年,《天津条约》后,中国东南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在东南亚殖民者的“招诱”下,开始大量移民东南亚。
华侨移居东南亚后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和手工业或小商品零售,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压榨和皇家华人(以殖民地为祖国的土生华人)的歧视。为了与殖民地政府和土著酋长打交道、管理账目、代书平安家信以及受“叶落归根”思想的影响要保持作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18世纪,在东南亚地区的私塾、义学的基础上,现代华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1935年,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发展到658所。
华侨华文教育作为华侨社会的衍生物,它同华侨社会一样存在民族主义的倾向,渗透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东南亚华侨社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一致抗日的空前局面。经过抗战洗礼,东南亚华侨华文教育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例如,1948年泰国华文学校达到500余所,在校学生多达6万余人。②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的华人华文教育
(一)19世纪50、60年代华人华文教育遭到破坏性打击
19世纪50年代,东南亚华侨社会十分封闭,而且传统华侨的“叶落归根”思想使他们常常以“旅行者”自居③,对东南亚的民族独立运动表现为漠不关心,与新兴的国家政权缺少有效、正常、平等的沟通机制及程序。在冷战思维的刺激下,东南亚国家上千万华人被视为共产党中国的“第五纵队”,遂有东南亚各国的“排华、限华的政策”,华侨、华人社会以及华文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作为“祖籍国“的新中国无能力为东南亚华侨向华人的转变提供合理的模式,唯一能做的只是以解决华侨双重国籍的方式促使其向华人转变。
然而,仓促上阵,一方面被迫“同化”,另一方面自身文化、教育权利不断丧失。以泰国为例,在銮披文政府的“强迫同化”政策下,对华文教育严加限制,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便已初见端倪。而1952年更规定,在泰国学校黑板上,连汉字都不可以书写;教师更受到警告,不可以用华族母语(即汉语)来做口头讲解。
(二)上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东南亚华文教育复兴
今天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兴起,可以认为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内在因素是经过上世纪50、60年代的“强迫同化”,东南亚华人绝大多数已经在政治上认同于所在各国。19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纷纷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东南亚各国不断放宽对民办华校的限制,同时也在不断的推进华文教育的国有化和本土化。
这个时期,东南亚华文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在排华、反华的过程中,新加坡是唯一没有迫害华人的国家。1979年后新加坡开展推广华文运动。政府采取措施,宏扬华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发挥华语的商用价值,提高母语的教学水准。上世纪90年代重新修订的华文教育纲要,规定小学从二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中学办高级华文课程,还指定国立大学加强中文专业的研究工作。据统计,全新加坡的华文私立学校、华文补习中心有近400家。
在马来西亚华人通过“马华公会”和“董教会”等华人华文教育组织几十年来的坚持与努力,马来西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华文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有华文小学1283所,学生近68万人,教师3万余人,华文独立中学60所,学生6万人,教师3462人,3所华社民办大学即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大学,学生4000人,学生总人数68万余人。
民族融合是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世纪末,东南亚华人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必然将逐步丧失其祖辈的某些特征,其中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今天,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许多华人已经不会写汉字,不懂汉语。即使在华人比较多的马拉西亚,华文教育也面临重重困难。今天各地华人正在逐渐丧失其共同的特征而融合于当地的社会,如泰国华人已经不同于印度尼西亚华人,菲律宾华人也不同于马来西亚华人。马来西亚1283所华文小学中,学生数约为68万,其中22000余人为非华裔学生,马来族人为16400余人,印度族约6000千人。当前,东南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正在不可避免地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混合成为一整体,共同向华文教学发展。
东南亚华文教育对象的改变,使得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东南亚华人作为所在国少数民族保存其民族语言和部分文化传统,以塑造华人族群的族群认同,提高华人族群的凝聚力,而且要兼顾非华裔学生的需求。④
综上所述,纵观东南亚华文教育从“华侨华文教育”到“华人华文教育”的嬗变过程,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言21世纪华文教育将是华语教学下的华文教育,这里指的是把华语作为第二语文教学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不论其教育对象是华人学生还是非华人学生。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总的来说,东南亚华文教育正在变成一种外语教学,其对象自然包括纯粹的外国学生与海外华侨华人学生,其内容则包括中华语言及中华文化,教学形式就是华文教学。
【注释】
①江应樑.“华侨移植南洋的几个重要时期”,南洋情报,第1卷第3期,国立暨南大学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刊行,1932年12月15日出版。
②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编印.泰国华侨志[M].中国华侨出版社,1959:91.
③约翰.F.卡迪,姚楠等译.战后东南亚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6.
④杨源.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原因[J].荆楚学刊,2010(03):64-66.
作者简介:吕隽(1974-),女,硕士,云南大理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方向:云南边疆民族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