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是一名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执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程,对教材中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有所关注。现不妨摘录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鲁迅文章的几个病例:
1.《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高中教材),这两篇课文的标题就有错别字。
由于是大文豪的文章,所以,一直不敢改动!恐怕要等到鲁迅先生起死回生同意后方能改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刊登夏峥嵘的文章《把鲁迅还原成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已成为一个高居云端的神。”“把鲁迅还原成文学家还包括正确认识鲁迅a作品的疏漏之处。首先是文字方面。对于个别不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地方,编者可以而且应该做适当调整。”“但教材的编者对待鲁迅和其他作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记’明明用错了,入选时却没有人敢改成‘纪’。这种纪念的结果是对学生掌握‘纪念’和‘记念’造成混乱,或者让学生以为现代还真的可以出现‘通假字’。这种顶膜礼拜实属文过饰非。”
由此可见,教材编者有错不改,无异于再做造神运动的蠢事。
2.课文《少年闰土》《故乡》(九义教材)中有“项带银圈”的用法,《小学语文教师》“问讯处”是这样回答的:
从汉语规范化的角度上说都应该用“戴”,不要写成“带”。
迅作品的语言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不少词语的用法跟今天不尽相同,“带”即是其中之一。《在仙台》中还有一例:“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遇到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可以告诉学生,这里的“带”现在应该用“戴”。(见《小学语文教学疑难问答》第7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可见,“项带银圈”的用法,在今天是不正确的,“要”写成“戴”。
3.“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这是人教版国标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010年印刷)课文《风筝》中的句子。
“不仅不……并且”是个典型病句,这个病句在教材中至少横行了十几年,至今还在延续着。笔者曾直接寄信教材的责任编辑,结果是泥牛入海。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早已成了典型的病例。反转性递进复句,是一种“表示一个否定意思为基点,向一个肯定意思反递推进”的复句。其代表形式是:“不但不……反而……”。“前分句的预递词用‘不但’等,预递词后边用否定词‘不’或‘没’,前后分句之间用‘反而、反倒、相反、偏偏’等,也可以用‘却’。例如:
‘不但不让他去,反而让他干最苦最累的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402页)
“有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是要一对一对地使用的。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不(不仅不)……反而……’等。如果不注意这些搭配的规矩,就会出现不相呼应的毛病”(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彭弼主编《全国小学生造句典型病句评讲》84页)。
然而,鲁迅文章中的这个病句却依然如故。人民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贺敏于2010年2月8日给笔者的邮件答复说:就个别字的用法,因为“只是鲁迅作品进入教材时,按惯例是不做任何改动的”。好一个“按惯例不做任何改动”!即便是错误的也不能改。神呀,在改革开放的21世纪,还如此僵化,真让人难以置信。
请问,为什么鲁迅的文章就不能改呢?难道他的文章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又多了一尊神,让国人代代相传,顶膜礼拜!
知错就改,有错必改,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与时俱进的作风,万万不可僵化不变。鲁迅也是人,是人就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包括他的文章也未必没有缺点错误,既然有错,就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改正过来,不能产生错误的导向,不能让人们在学习母语中将错就错,以讹传讹。要知道,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啊!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不再出现类似“不仅不……并且”这样的典型语病。否则,就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贯彻实施了。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鲁迅的伟大之所在!
虽然是大文豪的文章,该改动的应该要改动!恐怕不要等到鲁迅先生起死回生同意后方能改动吧。
另附同样病例:
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语文》(2004年版),《小英雄雨来》有这样一句:“雨来仰泳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趟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普高必修,2007年版)第五册62页“不但没有暂停,并且并不想要……”,70页“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99页“不但没干扰他,甚至还时时远远地……”。
1.《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高中教材),这两篇课文的标题就有错别字。
由于是大文豪的文章,所以,一直不敢改动!恐怕要等到鲁迅先生起死回生同意后方能改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刊登夏峥嵘的文章《把鲁迅还原成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已成为一个高居云端的神。”“把鲁迅还原成文学家还包括正确认识鲁迅a作品的疏漏之处。首先是文字方面。对于个别不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地方,编者可以而且应该做适当调整。”“但教材的编者对待鲁迅和其他作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记’明明用错了,入选时却没有人敢改成‘纪’。这种纪念的结果是对学生掌握‘纪念’和‘记念’造成混乱,或者让学生以为现代还真的可以出现‘通假字’。这种顶膜礼拜实属文过饰非。”
由此可见,教材编者有错不改,无异于再做造神运动的蠢事。
2.课文《少年闰土》《故乡》(九义教材)中有“项带银圈”的用法,《小学语文教师》“问讯处”是这样回答的:
从汉语规范化的角度上说都应该用“戴”,不要写成“带”。
迅作品的语言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不少词语的用法跟今天不尽相同,“带”即是其中之一。《在仙台》中还有一例:“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遇到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可以告诉学生,这里的“带”现在应该用“戴”。(见《小学语文教学疑难问答》第7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可见,“项带银圈”的用法,在今天是不正确的,“要”写成“戴”。
3.“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这是人教版国标本七年级《语文》下册(2010年印刷)课文《风筝》中的句子。
“不仅不……并且”是个典型病句,这个病句在教材中至少横行了十几年,至今还在延续着。笔者曾直接寄信教材的责任编辑,结果是泥牛入海。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早已成了典型的病例。反转性递进复句,是一种“表示一个否定意思为基点,向一个肯定意思反递推进”的复句。其代表形式是:“不但不……反而……”。“前分句的预递词用‘不但’等,预递词后边用否定词‘不’或‘没’,前后分句之间用‘反而、反倒、相反、偏偏’等,也可以用‘却’。例如:
‘不但不让他去,反而让他干最苦最累的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402页)
“有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是要一对一对地使用的。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不(不仅不)……反而……’等。如果不注意这些搭配的规矩,就会出现不相呼应的毛病”(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彭弼主编《全国小学生造句典型病句评讲》84页)。
然而,鲁迅文章中的这个病句却依然如故。人民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贺敏于2010年2月8日给笔者的邮件答复说:就个别字的用法,因为“只是鲁迅作品进入教材时,按惯例是不做任何改动的”。好一个“按惯例不做任何改动”!即便是错误的也不能改。神呀,在改革开放的21世纪,还如此僵化,真让人难以置信。
请问,为什么鲁迅的文章就不能改呢?难道他的文章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又多了一尊神,让国人代代相传,顶膜礼拜!
知错就改,有错必改,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与时俱进的作风,万万不可僵化不变。鲁迅也是人,是人就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包括他的文章也未必没有缺点错误,既然有错,就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改正过来,不能产生错误的导向,不能让人们在学习母语中将错就错,以讹传讹。要知道,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啊!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不再出现类似“不仅不……并且”这样的典型语病。否则,就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贯彻实施了。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鲁迅的伟大之所在!
虽然是大文豪的文章,该改动的应该要改动!恐怕不要等到鲁迅先生起死回生同意后方能改动吧。
另附同样病例:
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语文》(2004年版),《小英雄雨来》有这样一句:“雨来仰泳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趟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普高必修,2007年版)第五册62页“不但没有暂停,并且并不想要……”,70页“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99页“不但没干扰他,甚至还时时远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