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懵懂记事时,吃饭时和弟妹叽叽呱呱地说话,饭粒掉在桌上,爷爷常常会说:“吃饭撒一桌,不珍惜粮食。你知道吗?多少人为了我们今天有饭吃被杀头,仅自家源村那一次革命活动,就有12人被杀!”我们赶紧放下饭碗,一粒一粒拾起,放进嘴里。虽然祖辈的教育不敢违,但那时心中那盏灯是模糊的。
小学加入少先队举手的那一刻,辅导員教育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少先队队员,是革命的接班人。老师为我们幼小的心灵点亮了那盏不灭的灯。三四年级时,城乡都在开展忆苦思甜的教育活动,我们家乡也不例外。学校请来革命老妈妈何细妹为我们上课,手把手地教我们做糠粄、野菜粄,全班师生围在一起听她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吃忆苦思甜的饭。革命老妈妈动情地讲述,我们听得两眼泪汪汪。这时,我心中的那盏灯,似乎渐渐地越来越明亮。
两年后,公社决定在我们村口的“风碑头”小山坡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各大队敲锣打鼓,将所能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遗骸装在“金缸”里扛到那里,统一存放在烈士纪念碑里。沿途听到锣鼓声的群众肃然起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烈士的英灵行注目礼。
不久,烈士纪念碑落成,公社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所有单位工作人员和泮境小学的师生都参加。纪念碑前摆满了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亲手扎的花圈,落成仪式肃静、隆重,大家共同缅怀先烈的革命精神,立志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慢慢地,风碑头的烈士塔,成了我们那偏僻山旮旯里的一处景点。每年清明节,都有人到那祭祀。
自那以后,群众口口相传着革命烈士的故事。记忆中,人们说得比较多的是,在早年的革命活动中,陈屋后枪毙过什么人。当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江夏村的黄进兴,被敌人逮捕后关押在“五谷庙”里,临刑前连挨敌人七刀,活活被刺死。第二天家人前往收尸,扛回家的那一刻,11岁的儿子“扑通”跪倒在地,大声呼喊:“爸爸,你回家了……”
李屋村的李富东是一位传奇的游击队队长,智勇双全,百战百胜,敌人恨之入骨,为了抓捕他,悬赏几百大洋。李富东被捕后,押赴刑场的那天,敌人担心共产党人劫刑场,在距刑场几公里远的东西南北各路口,将山上的大树全砍下拦路。
自家源村(如今的祖家村)的12位革命人士,在某家碰头,被敌人获讯,他们迅速躲藏在谷仓里,结果全部遇害……
从此,心中的那盏灯——革命先烈的精神之灯——一直照亮着我前行。
改革开放后,村镇化建设加快,风碑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也慢慢地起了变化。先是通往小山坡的路两旁草比人高了,后因扩路,群众在路两旁建房,通往烈士纪念碑的小路不通了,再后来纪念碑搬迁了……
今天,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照亮人们前行的灯虽然时时仍闪耀在我的眼前,但是,随着时间的飞逝,红色故事的当事人基本都作古了,能讲述这些红色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每当我路过那烈士塔前,一个心愿总是萦绕在我的心中: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历经多少风雨!多少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如何更好地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传播革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泮境的先辈们为革命所做的贡献呢?
于是,我便产生了组织撰写《红色泮境》的想法。
让我感动的是,我将此设想与省城的作家沟通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大家表示,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哪怕顶着酷暑,也随时做好前往采风的准备。
二
2020年7月17日,盛夏里烈日炎炎,作家们冒着酷暑从福州出发前往泮境采风。
白石坑,地处泮境乡西南,与庐丰、城郊交界,处马鞍山脉腹地,四周山高林密。20世纪初,全村有18户62人。因为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白石坑人民曾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酷摧残,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全村11户37人被迫三次移民。尤其是钟妹子一户5人被赶了三处,最后才在泮境定达村落脚。全村1人被杀害,4人被抓壮丁。乡苏维埃妇女会主任江满姑因儿子蓝万升、蓝万华兄弟都参加红军,被逼改嫁。庐丰安乡遭敌抢劫后饿死3人。因移民荒芜土地40亩,倒塌房屋2座7间,家破人亡、灭绝户6户14人。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闽西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反动派侵占,留在闽西的红军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当时上杭城被敌占领,红军游击队经常在白石坑开展革命活动,长期活跃在白石坑附近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次,游击队到元康村活动后返回白石坑时,被敌人发现,敌人企图突袭“围剿”游击队。正在煮饭的江朝恩闻讯后,急忙赶到游击队驻地报告,同时组织群众站岗放哨,让游击队安全转移,使敌人扑空,阴谋彻底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年在白石坑打游击的老红军队长罗兰州回忆说: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特别是在1935年至1936年春,游击队生活极为困难,是白石坑人民支持了游击队,帮助游击队指战员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往白石坑。作家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顶着炽热的阳光,跟着当地向导上山,去寻找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寻找红军游击队当年在泮境深山老林里活动的足迹。向导的爷爷当年是红军游击队的接头户,经常上山为红军游击队送物资和情报。
在大山里,就连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山妹子,都觉得多少年没有亲近深山了,行走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可是,作家们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拉着藤草攀登前行,一起向“打石窝”记载着近百年历史的“红军洞”“红军避难所”“红军哨所”挺进,去探究当年红军游击队在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风餐露宿的宿营地。
我们几乎是四肢并行来到崎岖陡峭的大山深处。在山涧边,几棵大树旁有一个七八平方米宽的斜坡地。向导告诉我们,这里是当年红军游击队的住所。他们风餐露宿生活在这大山里,基本是靠山泉解渴,靠树皮野果果腹。偶尔战事平定,就分批到山下群众家里吃点饭。山下的白石坑村也因此多次受到国民党的疯狂扫荡。可是,坚强的白石坑群众,在白色恐怖中,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支援山上的游击队。
懵懂记事时,吃饭时和弟妹叽叽呱呱地说话,饭粒掉在桌上,爷爷常常会说:“吃饭撒一桌,不珍惜粮食。你知道吗?多少人为了我们今天有饭吃被杀头,仅自家源村那一次革命活动,就有12人被杀!”我们赶紧放下饭碗,一粒一粒拾起,放进嘴里。虽然祖辈的教育不敢违,但那时心中那盏灯是模糊的。
小学加入少先队举手的那一刻,辅导員教育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少先队队员,是革命的接班人。老师为我们幼小的心灵点亮了那盏不灭的灯。三四年级时,城乡都在开展忆苦思甜的教育活动,我们家乡也不例外。学校请来革命老妈妈何细妹为我们上课,手把手地教我们做糠粄、野菜粄,全班师生围在一起听她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吃忆苦思甜的饭。革命老妈妈动情地讲述,我们听得两眼泪汪汪。这时,我心中的那盏灯,似乎渐渐地越来越明亮。
两年后,公社决定在我们村口的“风碑头”小山坡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各大队敲锣打鼓,将所能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遗骸装在“金缸”里扛到那里,统一存放在烈士纪念碑里。沿途听到锣鼓声的群众肃然起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烈士的英灵行注目礼。
不久,烈士纪念碑落成,公社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所有单位工作人员和泮境小学的师生都参加。纪念碑前摆满了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亲手扎的花圈,落成仪式肃静、隆重,大家共同缅怀先烈的革命精神,立志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慢慢地,风碑头的烈士塔,成了我们那偏僻山旮旯里的一处景点。每年清明节,都有人到那祭祀。
自那以后,群众口口相传着革命烈士的故事。记忆中,人们说得比较多的是,在早年的革命活动中,陈屋后枪毙过什么人。当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江夏村的黄进兴,被敌人逮捕后关押在“五谷庙”里,临刑前连挨敌人七刀,活活被刺死。第二天家人前往收尸,扛回家的那一刻,11岁的儿子“扑通”跪倒在地,大声呼喊:“爸爸,你回家了……”
李屋村的李富东是一位传奇的游击队队长,智勇双全,百战百胜,敌人恨之入骨,为了抓捕他,悬赏几百大洋。李富东被捕后,押赴刑场的那天,敌人担心共产党人劫刑场,在距刑场几公里远的东西南北各路口,将山上的大树全砍下拦路。
自家源村(如今的祖家村)的12位革命人士,在某家碰头,被敌人获讯,他们迅速躲藏在谷仓里,结果全部遇害……
从此,心中的那盏灯——革命先烈的精神之灯——一直照亮着我前行。
改革开放后,村镇化建设加快,风碑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也慢慢地起了变化。先是通往小山坡的路两旁草比人高了,后因扩路,群众在路两旁建房,通往烈士纪念碑的小路不通了,再后来纪念碑搬迁了……
今天,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照亮人们前行的灯虽然时时仍闪耀在我的眼前,但是,随着时间的飞逝,红色故事的当事人基本都作古了,能讲述这些红色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每当我路过那烈士塔前,一个心愿总是萦绕在我的心中: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历经多少风雨!多少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如何更好地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传播革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泮境的先辈们为革命所做的贡献呢?
于是,我便产生了组织撰写《红色泮境》的想法。
让我感动的是,我将此设想与省城的作家沟通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大家表示,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哪怕顶着酷暑,也随时做好前往采风的准备。
二
2020年7月17日,盛夏里烈日炎炎,作家们冒着酷暑从福州出发前往泮境采风。
白石坑,地处泮境乡西南,与庐丰、城郊交界,处马鞍山脉腹地,四周山高林密。20世纪初,全村有18户62人。因为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白石坑人民曾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酷摧残,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全村11户37人被迫三次移民。尤其是钟妹子一户5人被赶了三处,最后才在泮境定达村落脚。全村1人被杀害,4人被抓壮丁。乡苏维埃妇女会主任江满姑因儿子蓝万升、蓝万华兄弟都参加红军,被逼改嫁。庐丰安乡遭敌抢劫后饿死3人。因移民荒芜土地40亩,倒塌房屋2座7间,家破人亡、灭绝户6户14人。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闽西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反动派侵占,留在闽西的红军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当时上杭城被敌占领,红军游击队经常在白石坑开展革命活动,长期活跃在白石坑附近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次,游击队到元康村活动后返回白石坑时,被敌人发现,敌人企图突袭“围剿”游击队。正在煮饭的江朝恩闻讯后,急忙赶到游击队驻地报告,同时组织群众站岗放哨,让游击队安全转移,使敌人扑空,阴谋彻底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年在白石坑打游击的老红军队长罗兰州回忆说: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特别是在1935年至1936年春,游击队生活极为困难,是白石坑人民支持了游击队,帮助游击队指战员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往白石坑。作家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顶着炽热的阳光,跟着当地向导上山,去寻找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寻找红军游击队当年在泮境深山老林里活动的足迹。向导的爷爷当年是红军游击队的接头户,经常上山为红军游击队送物资和情报。
在大山里,就连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山妹子,都觉得多少年没有亲近深山了,行走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可是,作家们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拉着藤草攀登前行,一起向“打石窝”记载着近百年历史的“红军洞”“红军避难所”“红军哨所”挺进,去探究当年红军游击队在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风餐露宿的宿营地。
我们几乎是四肢并行来到崎岖陡峭的大山深处。在山涧边,几棵大树旁有一个七八平方米宽的斜坡地。向导告诉我们,这里是当年红军游击队的住所。他们风餐露宿生活在这大山里,基本是靠山泉解渴,靠树皮野果果腹。偶尔战事平定,就分批到山下群众家里吃点饭。山下的白石坑村也因此多次受到国民党的疯狂扫荡。可是,坚强的白石坑群众,在白色恐怖中,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支援山上的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