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的诗句《望大陆》无数次萦绕在高秉涵的耳边,唯有离家千里,思乡切切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出诗句中的悲苦和期盼。
“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托马斯·卡莱尔的这句话被高秉涵反复吟咏。他一生所流的泪,所受的苦,魂牵梦绕的所在,是能够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带着老兵一起。
于右任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他去世后,遗体被安葬在台北最高的观音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中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
高秉涵知道,他以及他的很多战友,那些普普通通、在台湾期盼了大半辈子、思念故土的老兵,他们的毕生愿望,也不过是能望一眼大陆,回到家乡。很多老兵期盼一生,没能实现,山东菏泽籍台湾“老兵”高秉涵便将他们的骨灰一坛一坛地捧回大陆,让战友的骨灰掩埋在家乡的泥土中。
那一声“娘”永不变
“我是踩着尸体上船的。”逃难的记忆再次涌来——十多万人挤在厦门的沙滩上等船舰,13岁的高秉涵挤在人潮中,透过大人的肩膀缝隙望着海平面,最终来了两艘船,一艘船所装载的人最多不过一万,人群开始向船甲板上拥堵,疯了一般,船关门时,站在门口的人有的被切掉了胳膊,有的切掉了头,惨不忍睹,那些没有挤上船的兵們,举着枪朝船扫射,发泄被抛弃的怒火,一瞬间,甲板上血流成河。高秉涵躲在船的厕所里,里面挤了七八个人,“站的地方动都不能动啊,就是这样到台湾来了。”这是1949年,最后一艘开往台湾的登陆艇。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告别家乡是在挤上船的一年多之前,老家山东菏泽正处于国共两党的“拉锯区”。在这块被反复争夺的土地上,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儿子,“你的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为了不让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也死于非命,决定将他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
“我是半夜离开家乡的。”年仅13岁的高秉涵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还不知意味着什么。他只记得,夜半时分,他被母亲拉着去了父亲的墓地,“母亲让我给父亲的墓碑磕头,我就跪在那里磕,第一个磕得不是那么深,再磕下去的时候,母亲就用手重重地摁了我的头,让我重重地磕下去,我的头都磕疼了。”从父亲的墓地回来,母亲又带着他去给祖母拜别——母亲并未将送儿子离开的消息告诉年迈的祖母,小小的高秉涵便在祖母所在的院落门口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然后和母亲悄然离开。
故乡最难忘的是什么?高秉涵无数次面对过这个问题,他也无数次用同一个答案回答:娘!
一句“娘”充满了浓浓的菏泽口音。“我13岁时离开家乡,在台湾生活了这么多年,家乡话几乎都忘完了,但这一声‘娘’我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初到台湾,他随身带着一根棍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忍饥挨饿,有时需要和恶狗抢吃的,他就用那棍去打狗。冷了饿了,被人欺负了,夜晚睡觉时,就会偷偷地在心里叫“娘!”
想家了,憋屈了,偷偷地叫着不过瘾,他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叫:娘!
“大年初一早晨,天不亮我就到山上去了,一个人。大声哭,对着淡水河口对着大陆痛哭一场。我平常不掉泪,掉泪是弱者,所以我不掉泪,我就大声叫。”叫娘,大声喊娘,一遍又一遍喊:“娘,我想你。”
娘,是他在台湾的内心倚靠。能活着再看到娘,是他孤苦日子中的最大动力。
在台北高秉涵家地下室的侧墙上,珍藏着母亲穿过的一件蓝色绸衣,衣襟胸口处有当年留下的一粒斑点,他舍不得洗,怕丢掉一根丝。
“只要在家,我是每天,每天都到地下室用头顶顶我母亲穿过的那件衣服,这样等于生活在她怀里一样,我现在已经是80岁的人了,还是像小孩儿一样。”
在高秉涵内心的某个角落,他永远停留在了13岁。
老兵的共同命运:回不去的家乡
从大陆逃难去台湾的老兵们,在台湾生活并不易。台湾本地人私底下以“老芋仔”的贬抑称呼。“老芋仔”和“老黑仔”发音相同,隐喻“猪仔”。由此可见,老兵当年从部队进入人海茫茫的台湾社会,所受的歧视对待。
逃难,坐船,到台湾流浪,那些难捱的日子里,高秉涵几乎丢掉了身上所带的一切东西,唯有一张母亲给他的初中新生录取证明书没有丢,真是奇迹,仿佛是母亲在远方的护佑。靠着这张纸,高秉涵才有机会走向生活之路,考上台湾“国防管理学院”的法律系,刻苦攻读,终于在1963年毕业,成为了一名律师。
彼时,政治气候处于严寒阶段,在那个两岸敌对的年代,台湾地区军民稍与大陆方面联系就有可能被冠以“匪谍罪”论处。有些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一是台湾当局禁止,二是大陆重新进行过行政区划,记忆中的地址已成历史,连只纸片字都传递不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手中,返乡探亲是难如上青天的奢求。那时,以严刑峻法禁止退伍军人返回大陆家乡,是国民党当局牢不可破的基本政策。
1963年,高秉涵刚毕业,参加工作,随即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他接触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审判一位偷渡回家的老兵,就是有名的“金门逃兵”案。
那个“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一次在给母亲抓药时被强拉入伍,来到台湾,成为部队的一名士兵,十年过后,这个部队又从台湾调守金门。有时天气晴朗,隔着这样一条并不宽的金厦海峡,他甚至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家。这个士兵因思母心切,决定偷渡回家,他找来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一上岸,他就举手大喊:“我是从金门逃过来的,没带武器!” 没想到,由于海水回流,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个星期后,这个因“想回家”而获罪的士兵就被处以极刑。这件事,曾让高秉涵彻夜未眠,他太理解那位老兵想家的心情。可是当时政治气候如此,他却无能为力。
那些年,高秉涵一次次站在金门岛,眺望海峡对岸。
“那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海鸟,飞过大海回家。”他曾经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8月,他前往西班牙趁出席学术会议之机,他写了家信,信的地址和收信人是“山东菏泽,西北35里路,小高庄;宋书玉。”
那次会议有大陆代表与会,高秉涵想请他们转交又不敢。“当时台湾当局要求我们‘六不’,不接触,不交流,不拍照……而且一起出去的人要你监视我,我监视你。”高秉涵回忆说。后来,这封信委托同学经由英国、美国,寄到老家。
他在信中写道:“娘,这么几十年,我还有毅力活着,就是为了最后能见你一面,娘,你要等我活着回来。”
遗憾的是,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前,宋书玉已经逝世。第二年,高秉涵收到来自故乡的第一封家书。他的大姐高秉洁在给他的信中说:“母亲是睁着眼睛走的,她虽然睁着眼睛,但最后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
1982年1月,曾经流落台湾后来移民阿根廷的菏泽籍老乡卞永兰回菏泽探亲,返程时特意绕道台湾,留下了一大箱家乡的土特产和菏泽泥土。全台湾的菏泽人都来了,身为律师的高秉涵主持分配,一家一个烧饼、3个耿饼、山楂和红枣各五粒、一调羹泥土,因高秉涵执行分配辛苦,分得两调羹泥土。一切都在大家注视下小心谨慎地进行,可还是发生了意外——
有一位老兵因为已到风烛残年,不小心将分得的泥土全撒在地上!他跪在地上用手扒拉,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了泥土里……
高秉涵把自己分得的两调羹土小心翼翼地拿回家,离乡32年后,他第一次“品”到了家乡的味道。“我把一调羹家乡的泥土放到银行保险箱,另一调羹用白开水冲了,把它分成两天喝完。喝了以后,还不舍得咽下去,像品茶一样,叫它多待在嘴里一会儿……”讲起往事,高秉涵有点哽咽。“水是从我嘴里面进去了,但是一刹那之间又从我眼里出来了。”
在他家冰箱里,至今还放着那位老乡带给他的家乡小吃,一包山东的芝麻糖和一包袋装的胡辣汤。他舍不得吃,孩子不愿意吃,都已经硬结成块了。
1984年,高秉涵冒险只身前往香港,见到了已经辨认不出模样的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告诉他,母亲去世后,在她枕头底下有两件东西,一个是高秉涵幼年的照片,一个是为他做过的棉袄。当年给高秉涵做这件小棉袄时,母亲常哼唱一首《寒衣曲》。“冷风兮兮,冷雨凄凄,流浪的人儿需寒衣…… ”衣还在,人已去。
与此同时,政治气候在逐渐改变,一群群逐渐进入垂暮之年的国民党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想家心绪,受当年走街头抗争路线的民进党党员启发,这些一辈子忠于国民党当局的老兵,也模仿民进党群众,不断通过街头示威抗议、议会陈情、媒体喊话等等途径,向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强烈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老家,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
1987年5月,由于大批“荣民弟兄”聚集在“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门口,并且和辅导会的安全警卫人员发生肢体冲撞。重病缠身的蒋经国在病榻上听闻此事,对“辅导会主委”张国英的临场处置頗为不满。蒋经国自忖无法再以任何理由禁锢人民回家的大门,于是宣布“荣民弟兄”可以探亲的名义,返回大陆老家。
台湾媒体记载,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当天预定上午9时开始登记,凌晨就人山人海,几乎冲破大门,办妥手续的多达1300多人。12月,第一批探亲老兵终于踏上返乡路。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作业,准备了10万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被索取一空。
1991年5月1日,高秉涵终于等到回家的时刻。他转经香港,乘飞机到郑州,包了一辆面包车直奔菏泽。下了车他就痛哭起来,一直哭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自己日思夜梦的村子,他却不敢进去了,激动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故土的芬芳,终于由梦境成为了现实。他跪在母亲的墓前,痛哭流涕,久久站不起来。
带老兵回家
相隔了近半个世纪,高秉涵还可以回到家乡,闻到故土的芬芳。可是他也知道,有很多老兵,还没来得及等到这一天,就去世了。他们的骨灰,飘零在那片海岛上,相比它们,高秉涵是幸运的。
在台湾,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这里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
对高秉涵来说,会里的每一个同乡都是他的父兄、母姐。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
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高秉涵说:“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同乡们完成他们回家的心愿。而许多菏泽同乡,也安心地将自己人生最后的愿望交到他的手上。
从1992年开始,他把这些故人的骨灰从台湾各地公墓一个个接回,有一次遇到大台风下不了山,他抱着骨灰在公墓四面漏风的亭子里蹲一夜,第二天被直升机救回。他不怕,他觉得战友会护佑他,“没事,真有鬼,他会帮我打”。
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骨灰坛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往回带两坛。
把骨灰从台北带回山东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些被密封起来的骨灰坛,常常被误认有“藏毒的嫌疑”,高秉涵必须通过繁琐复杂的安检程序。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即便带上飞机,他也只能小心地抱着,生怕空乘人员和周围的乘客发现。后来,由于他往来次数比较多,安检人员都认识他了。
送了多少坛骨灰回家了?他没仔细统计过,趁着他还能走得动,他就要一坛一坛往回送,他记得老兵们的嘱托。
他也曾去厦门找过那位“金门逃兵”的母亲,他想找到她,他给她养老送终,可是,他一直没有找到。
年复一年,他往来奔波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也有不认识的老兵托付他,他一样应承着,带他们的骨灰回家,让他们与家乡的泥土在一起。落叶归根的期盼,他懂得。
2013年,他站在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的领奖台上,背景画面是金色的玉米,仿佛家乡秋天的景色。往事如同蒙太奇一般在他眼前闪现——
他记忆深处的家乡,有“白马尿、节节草、牛舌头草”,有大豆、麦子、高粱、谷子,还有“一黄一白两种颜色,快下霜的时候开花”的棉花,还有他一直记得很清楚的“额头上有一道白线,名叫‘花脸儿’的黑狗,“当年,我和母亲最后离开老家时,我向前走,它一路跟着我,我怕它走丢,就捡起地上的土块撵它回去,它呜咽着走了,我再也没见到过它,从那以后,我一到晚上,听到狗叫,我就想哭……”
浓浓的乡愁依旧。
每年,高秉涵回大陆最少两次,一次是春天,一次是秋天。春天是作为儿子,回来祭奠自己的父母;而秋天,则是以台湾中华孔子圣道会会长的身份到曲阜参加祭孔大典。
“大一统理念早已深植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之中,大一统是中国历史永远不变的目标。如今,我垂垂老矣,唯恐在有生之年,犹如南宋诗人陆游一样,感受到‘但悲不见九州同’之憾,所以我要及时表达我的心声。”这是高秉涵在一次参加祭孔大典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中的一段,“虽然我的心声并非高论,但却是我酷爱家国的肺腑之言,也是我这一代历经苦难的中国人,为求大一统的早日实现,所发出的最后的殷切期盼和良心呐喊。”让他们那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远。
责任编辑 华南
“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托马斯·卡莱尔的这句话被高秉涵反复吟咏。他一生所流的泪,所受的苦,魂牵梦绕的所在,是能够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带着老兵一起。
于右任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他去世后,遗体被安葬在台北最高的观音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中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
高秉涵知道,他以及他的很多战友,那些普普通通、在台湾期盼了大半辈子、思念故土的老兵,他们的毕生愿望,也不过是能望一眼大陆,回到家乡。很多老兵期盼一生,没能实现,山东菏泽籍台湾“老兵”高秉涵便将他们的骨灰一坛一坛地捧回大陆,让战友的骨灰掩埋在家乡的泥土中。
那一声“娘”永不变
“我是踩着尸体上船的。”逃难的记忆再次涌来——十多万人挤在厦门的沙滩上等船舰,13岁的高秉涵挤在人潮中,透过大人的肩膀缝隙望着海平面,最终来了两艘船,一艘船所装载的人最多不过一万,人群开始向船甲板上拥堵,疯了一般,船关门时,站在门口的人有的被切掉了胳膊,有的切掉了头,惨不忍睹,那些没有挤上船的兵們,举着枪朝船扫射,发泄被抛弃的怒火,一瞬间,甲板上血流成河。高秉涵躲在船的厕所里,里面挤了七八个人,“站的地方动都不能动啊,就是这样到台湾来了。”这是1949年,最后一艘开往台湾的登陆艇。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告别家乡是在挤上船的一年多之前,老家山东菏泽正处于国共两党的“拉锯区”。在这块被反复争夺的土地上,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儿子,“你的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为了不让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也死于非命,决定将他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
“我是半夜离开家乡的。”年仅13岁的高秉涵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还不知意味着什么。他只记得,夜半时分,他被母亲拉着去了父亲的墓地,“母亲让我给父亲的墓碑磕头,我就跪在那里磕,第一个磕得不是那么深,再磕下去的时候,母亲就用手重重地摁了我的头,让我重重地磕下去,我的头都磕疼了。”从父亲的墓地回来,母亲又带着他去给祖母拜别——母亲并未将送儿子离开的消息告诉年迈的祖母,小小的高秉涵便在祖母所在的院落门口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然后和母亲悄然离开。
故乡最难忘的是什么?高秉涵无数次面对过这个问题,他也无数次用同一个答案回答:娘!
一句“娘”充满了浓浓的菏泽口音。“我13岁时离开家乡,在台湾生活了这么多年,家乡话几乎都忘完了,但这一声‘娘’我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初到台湾,他随身带着一根棍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忍饥挨饿,有时需要和恶狗抢吃的,他就用那棍去打狗。冷了饿了,被人欺负了,夜晚睡觉时,就会偷偷地在心里叫“娘!”
想家了,憋屈了,偷偷地叫着不过瘾,他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叫:娘!
“大年初一早晨,天不亮我就到山上去了,一个人。大声哭,对着淡水河口对着大陆痛哭一场。我平常不掉泪,掉泪是弱者,所以我不掉泪,我就大声叫。”叫娘,大声喊娘,一遍又一遍喊:“娘,我想你。”
娘,是他在台湾的内心倚靠。能活着再看到娘,是他孤苦日子中的最大动力。
在台北高秉涵家地下室的侧墙上,珍藏着母亲穿过的一件蓝色绸衣,衣襟胸口处有当年留下的一粒斑点,他舍不得洗,怕丢掉一根丝。
“只要在家,我是每天,每天都到地下室用头顶顶我母亲穿过的那件衣服,这样等于生活在她怀里一样,我现在已经是80岁的人了,还是像小孩儿一样。”
在高秉涵内心的某个角落,他永远停留在了13岁。
老兵的共同命运:回不去的家乡
从大陆逃难去台湾的老兵们,在台湾生活并不易。台湾本地人私底下以“老芋仔”的贬抑称呼。“老芋仔”和“老黑仔”发音相同,隐喻“猪仔”。由此可见,老兵当年从部队进入人海茫茫的台湾社会,所受的歧视对待。
逃难,坐船,到台湾流浪,那些难捱的日子里,高秉涵几乎丢掉了身上所带的一切东西,唯有一张母亲给他的初中新生录取证明书没有丢,真是奇迹,仿佛是母亲在远方的护佑。靠着这张纸,高秉涵才有机会走向生活之路,考上台湾“国防管理学院”的法律系,刻苦攻读,终于在1963年毕业,成为了一名律师。
彼时,政治气候处于严寒阶段,在那个两岸敌对的年代,台湾地区军民稍与大陆方面联系就有可能被冠以“匪谍罪”论处。有些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一是台湾当局禁止,二是大陆重新进行过行政区划,记忆中的地址已成历史,连只纸片字都传递不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手中,返乡探亲是难如上青天的奢求。那时,以严刑峻法禁止退伍军人返回大陆家乡,是国民党当局牢不可破的基本政策。
1963年,高秉涵刚毕业,参加工作,随即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他接触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审判一位偷渡回家的老兵,就是有名的“金门逃兵”案。
那个“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一次在给母亲抓药时被强拉入伍,来到台湾,成为部队的一名士兵,十年过后,这个部队又从台湾调守金门。有时天气晴朗,隔着这样一条并不宽的金厦海峡,他甚至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家。这个士兵因思母心切,决定偷渡回家,他找来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一上岸,他就举手大喊:“我是从金门逃过来的,没带武器!” 没想到,由于海水回流,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个星期后,这个因“想回家”而获罪的士兵就被处以极刑。这件事,曾让高秉涵彻夜未眠,他太理解那位老兵想家的心情。可是当时政治气候如此,他却无能为力。
那些年,高秉涵一次次站在金门岛,眺望海峡对岸。
“那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海鸟,飞过大海回家。”他曾经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8月,他前往西班牙趁出席学术会议之机,他写了家信,信的地址和收信人是“山东菏泽,西北35里路,小高庄;宋书玉。”
那次会议有大陆代表与会,高秉涵想请他们转交又不敢。“当时台湾当局要求我们‘六不’,不接触,不交流,不拍照……而且一起出去的人要你监视我,我监视你。”高秉涵回忆说。后来,这封信委托同学经由英国、美国,寄到老家。
他在信中写道:“娘,这么几十年,我还有毅力活着,就是为了最后能见你一面,娘,你要等我活着回来。”
遗憾的是,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前,宋书玉已经逝世。第二年,高秉涵收到来自故乡的第一封家书。他的大姐高秉洁在给他的信中说:“母亲是睁着眼睛走的,她虽然睁着眼睛,但最后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
1982年1月,曾经流落台湾后来移民阿根廷的菏泽籍老乡卞永兰回菏泽探亲,返程时特意绕道台湾,留下了一大箱家乡的土特产和菏泽泥土。全台湾的菏泽人都来了,身为律师的高秉涵主持分配,一家一个烧饼、3个耿饼、山楂和红枣各五粒、一调羹泥土,因高秉涵执行分配辛苦,分得两调羹泥土。一切都在大家注视下小心谨慎地进行,可还是发生了意外——
有一位老兵因为已到风烛残年,不小心将分得的泥土全撒在地上!他跪在地上用手扒拉,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了泥土里……
高秉涵把自己分得的两调羹土小心翼翼地拿回家,离乡32年后,他第一次“品”到了家乡的味道。“我把一调羹家乡的泥土放到银行保险箱,另一调羹用白开水冲了,把它分成两天喝完。喝了以后,还不舍得咽下去,像品茶一样,叫它多待在嘴里一会儿……”讲起往事,高秉涵有点哽咽。“水是从我嘴里面进去了,但是一刹那之间又从我眼里出来了。”
在他家冰箱里,至今还放着那位老乡带给他的家乡小吃,一包山东的芝麻糖和一包袋装的胡辣汤。他舍不得吃,孩子不愿意吃,都已经硬结成块了。
1984年,高秉涵冒险只身前往香港,见到了已经辨认不出模样的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告诉他,母亲去世后,在她枕头底下有两件东西,一个是高秉涵幼年的照片,一个是为他做过的棉袄。当年给高秉涵做这件小棉袄时,母亲常哼唱一首《寒衣曲》。“冷风兮兮,冷雨凄凄,流浪的人儿需寒衣…… ”衣还在,人已去。
与此同时,政治气候在逐渐改变,一群群逐渐进入垂暮之年的国民党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想家心绪,受当年走街头抗争路线的民进党党员启发,这些一辈子忠于国民党当局的老兵,也模仿民进党群众,不断通过街头示威抗议、议会陈情、媒体喊话等等途径,向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强烈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老家,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
1987年5月,由于大批“荣民弟兄”聚集在“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门口,并且和辅导会的安全警卫人员发生肢体冲撞。重病缠身的蒋经国在病榻上听闻此事,对“辅导会主委”张国英的临场处置頗为不满。蒋经国自忖无法再以任何理由禁锢人民回家的大门,于是宣布“荣民弟兄”可以探亲的名义,返回大陆老家。
台湾媒体记载,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当天预定上午9时开始登记,凌晨就人山人海,几乎冲破大门,办妥手续的多达1300多人。12月,第一批探亲老兵终于踏上返乡路。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作业,准备了10万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被索取一空。
1991年5月1日,高秉涵终于等到回家的时刻。他转经香港,乘飞机到郑州,包了一辆面包车直奔菏泽。下了车他就痛哭起来,一直哭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自己日思夜梦的村子,他却不敢进去了,激动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故土的芬芳,终于由梦境成为了现实。他跪在母亲的墓前,痛哭流涕,久久站不起来。
带老兵回家
相隔了近半个世纪,高秉涵还可以回到家乡,闻到故土的芬芳。可是他也知道,有很多老兵,还没来得及等到这一天,就去世了。他们的骨灰,飘零在那片海岛上,相比它们,高秉涵是幸运的。
在台湾,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这里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
对高秉涵来说,会里的每一个同乡都是他的父兄、母姐。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
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高秉涵说:“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同乡们完成他们回家的心愿。而许多菏泽同乡,也安心地将自己人生最后的愿望交到他的手上。
从1992年开始,他把这些故人的骨灰从台湾各地公墓一个个接回,有一次遇到大台风下不了山,他抱着骨灰在公墓四面漏风的亭子里蹲一夜,第二天被直升机救回。他不怕,他觉得战友会护佑他,“没事,真有鬼,他会帮我打”。
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骨灰坛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往回带两坛。
把骨灰从台北带回山东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些被密封起来的骨灰坛,常常被误认有“藏毒的嫌疑”,高秉涵必须通过繁琐复杂的安检程序。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即便带上飞机,他也只能小心地抱着,生怕空乘人员和周围的乘客发现。后来,由于他往来次数比较多,安检人员都认识他了。
送了多少坛骨灰回家了?他没仔细统计过,趁着他还能走得动,他就要一坛一坛往回送,他记得老兵们的嘱托。
他也曾去厦门找过那位“金门逃兵”的母亲,他想找到她,他给她养老送终,可是,他一直没有找到。
年复一年,他往来奔波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也有不认识的老兵托付他,他一样应承着,带他们的骨灰回家,让他们与家乡的泥土在一起。落叶归根的期盼,他懂得。
2013年,他站在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的领奖台上,背景画面是金色的玉米,仿佛家乡秋天的景色。往事如同蒙太奇一般在他眼前闪现——
他记忆深处的家乡,有“白马尿、节节草、牛舌头草”,有大豆、麦子、高粱、谷子,还有“一黄一白两种颜色,快下霜的时候开花”的棉花,还有他一直记得很清楚的“额头上有一道白线,名叫‘花脸儿’的黑狗,“当年,我和母亲最后离开老家时,我向前走,它一路跟着我,我怕它走丢,就捡起地上的土块撵它回去,它呜咽着走了,我再也没见到过它,从那以后,我一到晚上,听到狗叫,我就想哭……”
浓浓的乡愁依旧。
每年,高秉涵回大陆最少两次,一次是春天,一次是秋天。春天是作为儿子,回来祭奠自己的父母;而秋天,则是以台湾中华孔子圣道会会长的身份到曲阜参加祭孔大典。
“大一统理念早已深植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之中,大一统是中国历史永远不变的目标。如今,我垂垂老矣,唯恐在有生之年,犹如南宋诗人陆游一样,感受到‘但悲不见九州同’之憾,所以我要及时表达我的心声。”这是高秉涵在一次参加祭孔大典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中的一段,“虽然我的心声并非高论,但却是我酷爱家国的肺腑之言,也是我这一代历经苦难的中国人,为求大一统的早日实现,所发出的最后的殷切期盼和良心呐喊。”让他们那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远。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