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古人 鉴还史实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现象,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把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以,指导初中生正确地认知、评价历史人物便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课堂指导、实践锤炼、反思延伸三方面展开论述,为笔者管窥之见,望各位同行多加指正。
  【关键词】历史 人物 认知 评价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有一段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需要指正一下,历史人物并非任何一位历史长河中的人,而是指那些在某个历史时期内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物。通常,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是历史学家研究的重点,因为他们对那时的年代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说学者们对每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可磨灭的。目前,初中生因长期受到历史剧的影响,加之一些编剧导演为了迎合经济市场,大幅修改历史人物,导致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越来越片面。所以,指导初中生正确认知、评价历史人物,便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事迹导入,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初中生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大多参照于书本和影视剧,这种手段不仅片面性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干扰他们的认知。因此,扭转这一现状,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便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指导初中生认知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可以合理导入历史人物的历史事迹,让评价更具依据和说明性。了解历史人物事迹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但是,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背后都会包含诸多事迹,如何将这些事迹划分出来,并快速被人所认知呢?以唐玄宗为例,我们不妨从时间和类别两个方面入手。(1)时间:统治前期,任用贤能、提倡节俭、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统治后期,荒淫无度、荒废正业、任用奸臣、安史之乱、唐朝从此一蹶不振。(2)类别:政治(推恩令)、经济(收归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文化(设立中央太学)、思想(独尊儒术)、外交(丝绸之路)。
  在引导初中生初步了解历史人物事迹后,还要鼓励他们对历史人物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第一是历史人物的功绩,第二是历史人物的过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评价必须中规中矩,不能夹带个人情感。比如在对唐玄宗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肯定他的功绩,如上述提到的内容。但同时,我们也要指出他的过错,过渡宠溺贵妇、荒废正业,导致大唐王朝走向衰落。另外,在提问的时候要遵从循序渐进原则,从而透过史实评价历史,透过历史挖掘思想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设问:在指出唐玄宗的错误时我们要肯定哪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唐玄宗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你们如何评价唐玄宗?通过对唐玄宗的了解,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
  二、实践锤炼,引导初中生正确评价人物功过
  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认知与合理评价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不能单纯地依赖老师,单纯地依照基础知识来评论历史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指导学生展开实践,在锤炼的过程中导入思想理论,让他们从思想和史实两个层面入手,通过双边活动来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其中,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灵活地使用理论知识,并以此解决具体问题。
  1.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好对历史人物的教学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帮助初中生正确认知、评价历史任务的关键一步。目前,初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以此当作教学法宝。如,在学习有关拿破仑的世界历史时,便可以借助教材中拿破仑的图片说:“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里面的人物形象带给你们哪些感觉?”学生立即思索,随即回答:“这位伟大的军事家虽然身材矮小,但是目光炯炯有神,而且散发着属于王者的气息,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之后,老师将教材内容带入其中,并提出拿破仑的诸多历史事迹,比如推翻督政府、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刑法典》等。通过历史事迹,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评价奠定可靠的“物证”基础。
  2.创建练习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初步了解历史人物后,可以为他们构建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如,构建操作性和思考性强的练习题,或者是为学生们播放影音资料,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视觉上的了解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撰写观后感。不过,通过笔者的实践与观察发现,利用辩论会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能力。如在学完“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后,我便以“亲王嬴政的功过是非”为题开展了辩论赛。比赛之前我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收集资料,以此作为辩论之用。辩论赛开展之后,学生们的观点层出不穷,大有“百家争鸣”之势,就拿焚书坑儒这一史实来讲:
  生1: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这样可以在思想上阻止国家分裂,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是可以肯定的。
  生2:但是,焚书坑儒过于残暴,而且摧毁了许多珍贵的文化作品,从文化层面来讲,这是需要抨击的。
  生1:话虽如此,但是秦王嬴政还废封国,立郡县,这为以后的国家管理方式奠定了模式基础,这一点也是肯定的!
  ……
  通过辩论赛,一方面可以激发初中生的探究热情与兴趣,增强他们的好胜心,同时还能延伸他们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精准。
  三、反思延续,鼓励初中生正确纠正野史秘闻
  学习永无止境,若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学生自然无法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后反思,通过反思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和漏洞,并对其加以纠正,从而完善自身。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反面教材来延续教学。比如时下流行的一些古装电视剧,虽然在剧情、人物表演上很成功,但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讲,无疑存在很大的漏洞。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挖掘古装影视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漏洞,从而通过纠正野史秘闻来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
  譬如《大宋提刑官》和《洗冤录》中的宋慈形象,历史中的宋慈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对此,学生便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此了解真正的宋慈。又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这三部剧中塑造了不同形象的乾隆皇帝。那么,历史上的乾隆是哪种形象的呢?他的功绩为何?他的过错为何?如果仅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自然无法寻出答案,这时便需要学生接触文献资料进行了解。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主题不同的古装剧会因为剧情的需要而对历史人物进行适当地编改。如何在这个编改的基础上还原真正的历史人物,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练习,同时还是巩固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因为有人,所以才会有历史。在指导初中生认知历史人物的时候必须站在中立的角度,用全方位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人物,肯定他们的功绩,指出他们的过错,严格遵循历史事实,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影视剧的改编而去报以异样的目光。总的来讲,用客观的评价方式去认知、评价历史人物,这是每一位初中生都要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加丰.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09(01).
  [2] 吴占平. 基于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培养的教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3] 徐国利、李天星. 中国当代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研究述评[J]. 军事历史,2012(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学习生物学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利用得好,可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细心钻研。  一、利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生物科技成果正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生能接收到不少关于生物科技成果的信息,但了解甚少。在讲到“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很多学生都对书本提到的病毒能帮助完成转基因过程这一点非常感兴趣,教
【内容摘要】课堂的有效讨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小组合作,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有效讨论组织 效率  一、英语课堂讨论的优越性  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一话题或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的教学
一、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概念及判断易错易混点归纳  1.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  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故氧化还原反应中,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只是以氧化剂为主。活泼非金属单质与强还原剂反应时,活泼非金属单质作氧化剂;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与强氧化剂反应时,不活泼金属单质作还原剂;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I2与热NaOH 浓溶液反应时,非金属单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任务式教学模式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对初中英语写作融入任务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方面探究了初中英语写作中融入任务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包括排序任务和续写任务融入英语写作、以任务作为“桥梁”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英语日记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加强有一定的促
【内容摘要】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以后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的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做数学”,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转换称自己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做数学 动手能力 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做出了相关的规定,鼓励学生多去进行实践和探索,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公式。在实际动手中去学习数学,这要求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的
【内容摘要】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继续推行课改迫在眉睫。一些学校做出了课改的有益尝试,但是在推行课改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课改 探索 前行  引言  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促使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校内校外听课的机会特多。得出切身感受: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在探索中继续前行。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兴旺发达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取得进步的灵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论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化学 创新思维培养  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多年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只注重课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课堂教学已旧貌换新颜。但理性地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出现了许多新的让人深思的问题。所以,针对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现状,重新论述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并探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模式,提高教学探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
【内容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初步举例探究了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
【教材分析】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这篇散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绘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春之美景,赞美、歌颂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她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美好的春光中辛勤劳作、奋勇向前。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2.领悟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