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执教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时刻注重对自己执教能力的培养。
师德师风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尤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后,更是将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摆在获得知识之前,突出其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对于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而在教学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执教能力呢?
一、教育学原理方面
1.教师要注意师风师德方面
首先,教师必须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岗位上无私奉献;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再次,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尤其在中职学校,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不仅仅要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科知识方面,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特殊情况,他们不等同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知识,是从小开始渐渐累加的,基础是一层层巩固的,变通也是有限的,他们的学生是进入大学后继续深造的。而中职学校是培养的是技能过硬型人才,他们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于社会。因此,技能这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中职的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弱,那去到外面的工厂和公司,是很难立足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铸就好自身的扎实的技能,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教给学生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
这点也比较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其自觉自律性可能会有些不足,需要老师更多的管理和督促。此时,管理和交流的方法与手段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能会遇到过这个问题。对于同一个班级,有些老师上课,学生就很认真,而另外一些老师上课,底下总会有些开小差或者讲话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这位老师的课程设计还有待提高;二是这位老师的课堂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有待琢磨;三是或许这位老师可能课后和学生处得过于密切,导致在学生中失去了必要的威信,于是出现了课堂上难以驾驭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地解决此问题呢?需要在管理和交流上动动脑筋。首先,作为老师,无论课后如何与学生相处,回到课堂上还是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何时候都要有足够的把握来驾驭课堂;其次,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优化自己的课程,给学生足够的吸引力;再次,使用合适的手段进行课堂管理,上课时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密切关注各个学生的动向,防患于未然。一旦觉察出有可能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合适的方法给予学生警示。
4.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
在内容上,安排要合理,知识量要适中,要做到与前次课内容的联系。在组织教学上,要多花心思。一般来说,课的开头是比较重要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开场绝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当讲到“内存”一节时,可以先问问学生自己家电脑的相关信息,顺便说说自己一个朋友买内存被商家骗的例子,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然后,介绍一下内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对知识进行巩固。接着,拿出几种不同类别的内存,请几个学生来区分类别,并识别出相关的性能参数。这样,枯燥的知识立即变得有趣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
二、个人方面
1.要善于总结
年轻的教师,最好要养成总结的习惯。每上一堂课,都要习惯总结,学会总结,善于总结。这个总结,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繁琐的文字,简洁精练为好。对于自己每堂课下来的得与失,及时地归纳一下。哪个环节比较好,下次可以再用到;哪个环节还有所欠缺,下次还需要改进……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终身受用。
2.要多听课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我们每听一堂课,都会有收获,而这些好的内容和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加强教研工作
从事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绝对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教研,我们一定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我们之前不了解、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直到把其理解透彻,完全掌握。这个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的绝佳过程。我们再把教研的成果应用到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三、与企业、公司的联系和交流
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不像普通中学那样,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然后在高考的舞台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知识日新月异,闭门造车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们如果天天在学校盲目地苦学,而学到的东西,等到毕业后走出校园,才发现是企业很久前久已经淘汰的技术。
知识的更新速度是迅猛的,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要多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才能更好地、更行之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学生,给予学生更有实际意义的指引,教育出一批又一批技能过硬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
师德师风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尤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后,更是将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摆在获得知识之前,突出其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对于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而在教学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执教能力呢?
一、教育学原理方面
1.教师要注意师风师德方面
首先,教师必须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岗位上无私奉献;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再次,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尤其在中职学校,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不仅仅要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科知识方面,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特殊情况,他们不等同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知识,是从小开始渐渐累加的,基础是一层层巩固的,变通也是有限的,他们的学生是进入大学后继续深造的。而中职学校是培养的是技能过硬型人才,他们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于社会。因此,技能这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中职的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弱,那去到外面的工厂和公司,是很难立足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铸就好自身的扎实的技能,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教给学生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
这点也比较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其自觉自律性可能会有些不足,需要老师更多的管理和督促。此时,管理和交流的方法与手段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能会遇到过这个问题。对于同一个班级,有些老师上课,学生就很认真,而另外一些老师上课,底下总会有些开小差或者讲话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这位老师的课程设计还有待提高;二是这位老师的课堂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有待琢磨;三是或许这位老师可能课后和学生处得过于密切,导致在学生中失去了必要的威信,于是出现了课堂上难以驾驭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地解决此问题呢?需要在管理和交流上动动脑筋。首先,作为老师,无论课后如何与学生相处,回到课堂上还是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何时候都要有足够的把握来驾驭课堂;其次,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优化自己的课程,给学生足够的吸引力;再次,使用合适的手段进行课堂管理,上课时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密切关注各个学生的动向,防患于未然。一旦觉察出有可能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合适的方法给予学生警示。
4.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
在内容上,安排要合理,知识量要适中,要做到与前次课内容的联系。在组织教学上,要多花心思。一般来说,课的开头是比较重要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开场绝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当讲到“内存”一节时,可以先问问学生自己家电脑的相关信息,顺便说说自己一个朋友买内存被商家骗的例子,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然后,介绍一下内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对知识进行巩固。接着,拿出几种不同类别的内存,请几个学生来区分类别,并识别出相关的性能参数。这样,枯燥的知识立即变得有趣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
二、个人方面
1.要善于总结
年轻的教师,最好要养成总结的习惯。每上一堂课,都要习惯总结,学会总结,善于总结。这个总结,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繁琐的文字,简洁精练为好。对于自己每堂课下来的得与失,及时地归纳一下。哪个环节比较好,下次可以再用到;哪个环节还有所欠缺,下次还需要改进……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终身受用。
2.要多听课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我们每听一堂课,都会有收获,而这些好的内容和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加强教研工作
从事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绝对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教研,我们一定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我们之前不了解、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直到把其理解透彻,完全掌握。这个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的绝佳过程。我们再把教研的成果应用到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三、与企业、公司的联系和交流
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不像普通中学那样,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然后在高考的舞台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知识日新月异,闭门造车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们如果天天在学校盲目地苦学,而学到的东西,等到毕业后走出校园,才发现是企业很久前久已经淘汰的技术。
知识的更新速度是迅猛的,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要多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才能更好地、更行之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学生,给予学生更有实际意义的指引,教育出一批又一批技能过硬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