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9月份,清华附中面向高二学生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之“通用学术英语”(EGAP)课程,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水平和志趣的教育,架起了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发展的桥梁。本文分析了开设CAP和EGAP的意义,介绍了清华附中EGAP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出EGAP的教学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实施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的实施背景
2014年暑期,由清华附中发起、中国教育学会牵头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试点项目全国首批实验学校教师培训在北京清华附中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的2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在随后开始的新学期里,国内多所一流高中面向学有余力、综合素质能力突出的学生开设了先修课程。首批开设的CAP课程包括通用学术英语(EGAP①)、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三门课程。这一举动成为当下国内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改革和高中教育模式变化的热议。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不断推进各类各级教育改革,尤其是大学和中学教育改革,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教育强国梦。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系列深层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其中就包括我国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比如“如何解决高校与高中课程衔接过程中教学内容脱节问题”“如何建设高校与高中教材知识体系的规范性” 以及“如何建立高校与高中教师人才衔接交流与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清华附中发起、中国教育学会牵头,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一流高中以及教育科研服务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的CAP试点项目,目的就是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训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水平和志趣的教育,发展学习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进入研究型大学打好基础。
通用学术英语课程(EGAP)的意义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英语教学定位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英语能力普遍提升,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同时,随着高考英语试题难度的下降,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脱节问题愈发凸显,高考英语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事实上,我国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尤其是进入到专业领域后,常会发现对付高考的英语在实践中并不管用。他们迫切需要提升学术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以便能听懂双语开设的专业课程,读懂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完成研究任务。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学生英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明确规定: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听力和学术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
所以,在高中阶段开设EGAP课程正是架起了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发展的桥梁。EGAP不像专业英语那么高不可攀,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为较高英语水平的优秀中学生储备实用性学术英语知识和能力,提高英语实践能力,以帮助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够顺利地完成由基础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
清华附中EGAP课程教学实践
2014年9月,清华附中面向高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之“通用学术英语”的课程。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我们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在实践研究中不断调整、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校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和研究结果。
1. 选择合适的授课对象
清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EGAP课程编写委员会委员张为民指出,通用学术英语不是普及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英语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为这部分学生进入研究性大学的学习、尤其是用英语或双语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结合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实际,我们在第一期开设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教学班。第一类教学班以校本课程的形式,面向除实验班外的英语综合能力突出的普通班学生,每周一次课(70分钟),学生自愿报名;第二类教学班针对年级四个试验班,各班每周拿出一节英语常规课(40分钟)学习EGAP课程。
开课不到一个月,这两类授课班的差别就凸显出来了。从表1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第一类授课班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差别。由于EGAP课程难度大,学生需要在完成本已任务繁重的课内学业基础上额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课程②,可见强大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是完成这门课程的重要条件。
2. 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
通用学术英语教材(试行本)共8个单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取舍,主要处理每单元的听力和阅读A篇。
以我校第一类授课班为例,课程从2014年9月第二周开始(每周三下午4:30—5:40),一直持续到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周(2015年1月21日),总共17次课,两周处理一个单元,最后一次课为学生的项目研究展示课。为了体现EGAP的教学理念,保证教学进度,学生在课下提前进行课本的学习,如查找资料、完成听力或阅读理解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回到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材料中的重难点,对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和延伸。 3. 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课程的考核由四方面构成:出勤(10%),课堂表现(30%),作业(30%)和课程结业项目(30%)。
在课程的最后一周,我们对第一类授课班进行了调查。
首先从出勤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两方面来看, 25名同学中20名同学做到了全勤,5名同学因病缺勤1-2次。同时,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做到有准备地来到课堂,全情投入课堂学习,积极主动地交流研讨。
此外,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之通用学术英语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想法。比如就“参加此次课程学习的最大收获”这一问题,学生一致认为听说能力提升明显,尤其是Ted演讲,“很精彩,很真实,演讲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英语口音、语速、语调”。84%的学生认为词汇量显著提升,学生不仅从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学习到了大量的词汇,还在课堂交流研讨中学到了很多单词。72%的学生表示阅读能力有提升,“阅读速度提高”“做阅读的正确率提高”“逻辑思辨能力提高”。问卷还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是小组讨论和做展示(presentation)。
2015年1月9日的中午,我们还随机对7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对课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G1304班蔡可同学认为:“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在口语能力上,能更自信地进行课堂发言和演讲;同时是对我思维方式的积极的影响,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G1308李依霏同学说:“教材新颖,不同于现行高中课本,原汁原味的文章和视频,尤其是TED 视频,涵盖多领域。”
还有学生希望今后还能继续参加课程的学习。“课程结束了,好遗憾啊。希望再编本教材,继续参加。”(G1315郑天石)
清华附中ECAP课程反思与总结
经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我校圆满地完成了首期EGAP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审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总结出了EGAP的课程特点,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1. 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特点
(1)使用真实地道的学术素材(authentic materials)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和考试试题的选材通常需要经过语言加工改编,比如缩减文章的长度、替换生难单词、改写长难句式,或为突出某一种语法规则有意识的组织语言材料。这种“加工”过的文章,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可谓一定程度的“失真”。同时,教材在体裁和内容方面,多以记叙说明为主,不涉及专业的学术性文章,这样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接触真实材料的机会,导致很多高中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大学或是异国求学,发现自己十几年来辛苦所学与真实语言环境相差甚远,无法进行学术研究或融入当地生活。
通用学术英语教程则正好弥补了高中英语教材选材受限的问题,教程的听力材料来自公开的视频,如名人演讲,阅读文章大都选自英美杂志、学术期刊或大学教材,语料真实,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感,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素材,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自然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2)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
王守仁在谈及高校英语改革时指出,“以语言形式(form-driven)为主的必修课”应逐步向“以专业(content-driven)为主的选修课转变”。
EGAP属于特殊用途英语(ESP)的范畴,是学生进入学术领域进行学习研究的必备素养,它在难度和专业知识上低于专用学术英语(ESAP)的要求,是学生顺利进入ESAP学习的有效过渡。
我国EGAP课程设计以学科内容为纲,话题涉及八大学科领域(文化、生命科学、文学艺术、人与自然、社会学、工程与科技、心理学以及经济和管理),话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每一个主题由一系列与话题相关、涉及到较深专业领域知识的听力和阅读材料组成,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同时,EGAP的课程设置要求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project-based assignment)。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堂外对某一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查找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探究精神乃至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培养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根据1986年Horowitz的调查,最常见的大学生学习任务是学术写作,包括写总结、读后感、综合评述等,最常见的学习技能包括查阅、整理、分类文献资料,利用资料和数据论述或回答问题,将数据信息转换成文字形式等。
清华大学在2011-2013年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做了一项实证调查,结果发现,50%的清华本科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国际交换项目,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 78.7%的博士生和60%的硕士生需要用英语写研究论文;而几乎所有学生都需要阅读英文文献(张为民,2014)。
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EGAP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整套教材八个单元,每单元分为听说和读写两大部分,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学术听说和读写训练。比如在听说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听讲座,如何参加学术研讨,如何做口头报告和展示;在写作方面,从语体教学角度,引导学生区分学术英语与口语体,如何保证篇章的连贯与统一,如何正确引用他人观点,做到学术规范。通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练习,培养学生学术交流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研究型大学做好准备。
(4)从语体教学入手,培养学术素养
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词汇和语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EGAP则站在更高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语篇和语体意识,通过语体教学(genre-based teaching)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在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语体特点,培养学生做学术研究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一流创新拔尖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良好的学业伦理意识、学术诚信、学术规范、职业发展意识和思辨能力。一位研者如果缺乏较好的学术素养,是难以取得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的。 EGCP将教学重点定位为语言能力和学术素养两方面,通过对学术讲座和学术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分析和中心思想的提取,从而提高学生对学术文本结构、学术规范的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高尚学术品德的研究者。
2. 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建议
(1)围绕“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
张为民教授指出,现行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学生所犯的“表层错误”(surface errors),即语言错误,而忽视了“全局性错位”(global errors)。仅仅避免语言错误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谋篇布局、逻辑论证的意识和语体意识。
学术英语交际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有相对稳定可以依赖模仿的语篇模式。因此,在EGAP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文体分析,从语篇和体裁的角度对特定语篇所选择的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研究,不仅回答“What does the text mean?”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理解“How 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的问题,使他们逐步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熟悉和理解某类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用词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文体特点,增强学习和创造的信心。
(2)从学生需求出发,设置“真实生活”活动
根据Hutchinson 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Hutchinson,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实施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的实施背景
2014年暑期,由清华附中发起、中国教育学会牵头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试点项目全国首批实验学校教师培训在北京清华附中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的2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在随后开始的新学期里,国内多所一流高中面向学有余力、综合素质能力突出的学生开设了先修课程。首批开设的CAP课程包括通用学术英语(EGAP①)、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三门课程。这一举动成为当下国内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改革和高中教育模式变化的热议。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不断推进各类各级教育改革,尤其是大学和中学教育改革,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教育强国梦。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系列深层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其中就包括我国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比如“如何解决高校与高中课程衔接过程中教学内容脱节问题”“如何建设高校与高中教材知识体系的规范性” 以及“如何建立高校与高中教师人才衔接交流与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清华附中发起、中国教育学会牵头,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一流高中以及教育科研服务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的CAP试点项目,目的就是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训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水平和志趣的教育,发展学习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进入研究型大学打好基础。
通用学术英语课程(EGAP)的意义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英语教学定位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英语能力普遍提升,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同时,随着高考英语试题难度的下降,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脱节问题愈发凸显,高考英语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事实上,我国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尤其是进入到专业领域后,常会发现对付高考的英语在实践中并不管用。他们迫切需要提升学术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以便能听懂双语开设的专业课程,读懂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完成研究任务。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学生英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明确规定: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听力和学术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
所以,在高中阶段开设EGAP课程正是架起了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发展的桥梁。EGAP不像专业英语那么高不可攀,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为较高英语水平的优秀中学生储备实用性学术英语知识和能力,提高英语实践能力,以帮助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够顺利地完成由基础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
清华附中EGAP课程教学实践
2014年9月,清华附中面向高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之“通用学术英语”的课程。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我们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在实践研究中不断调整、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校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和研究结果。
1. 选择合适的授课对象
清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EGAP课程编写委员会委员张为民指出,通用学术英语不是普及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英语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为这部分学生进入研究性大学的学习、尤其是用英语或双语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结合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实际,我们在第一期开设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教学班。第一类教学班以校本课程的形式,面向除实验班外的英语综合能力突出的普通班学生,每周一次课(70分钟),学生自愿报名;第二类教学班针对年级四个试验班,各班每周拿出一节英语常规课(40分钟)学习EGAP课程。
开课不到一个月,这两类授课班的差别就凸显出来了。从表1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第一类授课班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差别。由于EGAP课程难度大,学生需要在完成本已任务繁重的课内学业基础上额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课程②,可见强大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是完成这门课程的重要条件。
2. 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
通用学术英语教材(试行本)共8个单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取舍,主要处理每单元的听力和阅读A篇。
以我校第一类授课班为例,课程从2014年9月第二周开始(每周三下午4:30—5:40),一直持续到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周(2015年1月21日),总共17次课,两周处理一个单元,最后一次课为学生的项目研究展示课。为了体现EGAP的教学理念,保证教学进度,学生在课下提前进行课本的学习,如查找资料、完成听力或阅读理解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回到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材料中的重难点,对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和延伸。 3. 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课程的考核由四方面构成:出勤(10%),课堂表现(30%),作业(30%)和课程结业项目(30%)。
在课程的最后一周,我们对第一类授课班进行了调查。
首先从出勤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两方面来看, 25名同学中20名同学做到了全勤,5名同学因病缺勤1-2次。同时,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做到有准备地来到课堂,全情投入课堂学习,积极主动地交流研讨。
此外,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之通用学术英语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想法。比如就“参加此次课程学习的最大收获”这一问题,学生一致认为听说能力提升明显,尤其是Ted演讲,“很精彩,很真实,演讲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英语口音、语速、语调”。84%的学生认为词汇量显著提升,学生不仅从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学习到了大量的词汇,还在课堂交流研讨中学到了很多单词。72%的学生表示阅读能力有提升,“阅读速度提高”“做阅读的正确率提高”“逻辑思辨能力提高”。问卷还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是小组讨论和做展示(presentation)。
2015年1月9日的中午,我们还随机对7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对课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G1304班蔡可同学认为:“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在口语能力上,能更自信地进行课堂发言和演讲;同时是对我思维方式的积极的影响,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G1308李依霏同学说:“教材新颖,不同于现行高中课本,原汁原味的文章和视频,尤其是TED 视频,涵盖多领域。”
还有学生希望今后还能继续参加课程的学习。“课程结束了,好遗憾啊。希望再编本教材,继续参加。”(G1315郑天石)
清华附中ECAP课程反思与总结
经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我校圆满地完成了首期EGAP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审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总结出了EGAP的课程特点,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1. 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特点
(1)使用真实地道的学术素材(authentic materials)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和考试试题的选材通常需要经过语言加工改编,比如缩减文章的长度、替换生难单词、改写长难句式,或为突出某一种语法规则有意识的组织语言材料。这种“加工”过的文章,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可谓一定程度的“失真”。同时,教材在体裁和内容方面,多以记叙说明为主,不涉及专业的学术性文章,这样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接触真实材料的机会,导致很多高中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大学或是异国求学,发现自己十几年来辛苦所学与真实语言环境相差甚远,无法进行学术研究或融入当地生活。
通用学术英语教程则正好弥补了高中英语教材选材受限的问题,教程的听力材料来自公开的视频,如名人演讲,阅读文章大都选自英美杂志、学术期刊或大学教材,语料真实,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感,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素材,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自然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2)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
王守仁在谈及高校英语改革时指出,“以语言形式(form-driven)为主的必修课”应逐步向“以专业(content-driven)为主的选修课转变”。
EGAP属于特殊用途英语(ESP)的范畴,是学生进入学术领域进行学习研究的必备素养,它在难度和专业知识上低于专用学术英语(ESAP)的要求,是学生顺利进入ESAP学习的有效过渡。
我国EGAP课程设计以学科内容为纲,话题涉及八大学科领域(文化、生命科学、文学艺术、人与自然、社会学、工程与科技、心理学以及经济和管理),话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每一个主题由一系列与话题相关、涉及到较深专业领域知识的听力和阅读材料组成,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同时,EGAP的课程设置要求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project-based assignment)。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堂外对某一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查找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探究精神乃至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培养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根据1986年Horowitz的调查,最常见的大学生学习任务是学术写作,包括写总结、读后感、综合评述等,最常见的学习技能包括查阅、整理、分类文献资料,利用资料和数据论述或回答问题,将数据信息转换成文字形式等。
清华大学在2011-2013年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做了一项实证调查,结果发现,50%的清华本科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国际交换项目,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 78.7%的博士生和60%的硕士生需要用英语写研究论文;而几乎所有学生都需要阅读英文文献(张为民,2014)。
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EGAP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整套教材八个单元,每单元分为听说和读写两大部分,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学术听说和读写训练。比如在听说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听讲座,如何参加学术研讨,如何做口头报告和展示;在写作方面,从语体教学角度,引导学生区分学术英语与口语体,如何保证篇章的连贯与统一,如何正确引用他人观点,做到学术规范。通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练习,培养学生学术交流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研究型大学做好准备。
(4)从语体教学入手,培养学术素养
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词汇和语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EGAP则站在更高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语篇和语体意识,通过语体教学(genre-based teaching)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在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语体特点,培养学生做学术研究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一流创新拔尖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良好的学业伦理意识、学术诚信、学术规范、职业发展意识和思辨能力。一位研者如果缺乏较好的学术素养,是难以取得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的。 EGCP将教学重点定位为语言能力和学术素养两方面,通过对学术讲座和学术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分析和中心思想的提取,从而提高学生对学术文本结构、学术规范的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高尚学术品德的研究者。
2. 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建议
(1)围绕“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
张为民教授指出,现行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学生所犯的“表层错误”(surface errors),即语言错误,而忽视了“全局性错位”(global errors)。仅仅避免语言错误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谋篇布局、逻辑论证的意识和语体意识。
学术英语交际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有相对稳定可以依赖模仿的语篇模式。因此,在EGAP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文体分析,从语篇和体裁的角度对特定语篇所选择的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研究,不仅回答“What does the text mean?”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理解“How 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的问题,使他们逐步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下熟悉和理解某类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用词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文体特点,增强学习和创造的信心。
(2)从学生需求出发,设置“真实生活”活动
根据Hutchinson 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Hutch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