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要贴近生活,要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善于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重视情感培养,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焦点,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激发 学生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前言
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数学成绩的下滑。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引用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位置》知识的练习课上,让学生按照做操时的队形站好,指名学生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男同学在女同学的左边,王同学在张同学的后边等:然后再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让他发指令,谁排在我的哪里或谁排在某同学的前后左右等,最后让其余的学生随意站好,然后说出自己站在什么位置、前后左右都有谁,整个过程快乐自然流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1.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情境中学习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如果把要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协景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身高,测量手指伸开的长度等活动,用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米,厘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
1.4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
2变换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1开展各种数学娱乐活动,寓教于乐
例如数学谜宫、打数学扑克、玩数学棋等,这类活动特别适应于低年级学生。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2举办各种讲座,丰富学生知识
例如数学史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兴趣。
3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美,一个是内容美。要做到数学教学的哲理性、科学性与语言的“形美”和“内容美”完美地结合起来。许多在数学教学中获得一些成功的数学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因此,没有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语言,学生不会对你所教的數学课感兴趣。
3.1科学性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础
数学教学和教育本身就是科学,一是要以科学的规律指导数学教学和教育,二是讲述的内容一定要科学,即正确无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教师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3.2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
吐字清晰,语言生动,感情丰富的老师总是受学生喜爱。在教学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
4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不仅是具有规律性和技术性,而且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
4.1在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引入艺术
4.1.1温故引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导入新课,从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正所谓温故知新。
4.1.2审题解题引入
进行习题练习,并找出规律,从而理解新知识。
4.1.3设疑引入
给学生创设疑境、悬念,引起学生的疑惑惊奇,产生矛盾心理和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
4.1.4联系实际引入
结合新课的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导入新课。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和掌握。
4.1.5直观演示引入
借助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等进行直观演示,结合讲解,自然地引入新课。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内容大大扩充,它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书本的知识,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4.1.6讲故事引入
数学故事是用故事的形式普及数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故事和益智数学故事等。数学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
4.2感受数学美,愉快学数学
数学确实有许多美育因素,数学课堂中每个符号、定理、公式、图形、函数、系数、计算方法、证明手段无不给人以审美想像和愉悦。例如汉字中的数学就有着丰富的感性内容和审美素蕴,“一”是整体一律,“二”是对称、平衡,“三”是对立统一的和谐整体,“四”是平衡而稳定的数字,“五”是显示出生物肢体、五官的造型美,“六”是均称的三角对称,“七”表现了一个完整的音律过程,“八”则显示了一个完整的平面方位,“九”为数之极,寓意崇高。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地学”“快乐地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奇铁英:《游戏学数学》,远方出版社。
[3]王锡明:《审美教育基础》,[M]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1992。
[4]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关键词】 激发 学生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前言
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数学成绩的下滑。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引用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位置》知识的练习课上,让学生按照做操时的队形站好,指名学生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男同学在女同学的左边,王同学在张同学的后边等:然后再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让他发指令,谁排在我的哪里或谁排在某同学的前后左右等,最后让其余的学生随意站好,然后说出自己站在什么位置、前后左右都有谁,整个过程快乐自然流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1.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情境中学习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如果把要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协景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身高,测量手指伸开的长度等活动,用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米,厘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
1.4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
2变换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1开展各种数学娱乐活动,寓教于乐
例如数学谜宫、打数学扑克、玩数学棋等,这类活动特别适应于低年级学生。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2举办各种讲座,丰富学生知识
例如数学史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兴趣。
3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美,一个是内容美。要做到数学教学的哲理性、科学性与语言的“形美”和“内容美”完美地结合起来。许多在数学教学中获得一些成功的数学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因此,没有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语言,学生不会对你所教的數学课感兴趣。
3.1科学性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础
数学教学和教育本身就是科学,一是要以科学的规律指导数学教学和教育,二是讲述的内容一定要科学,即正确无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教师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3.2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
吐字清晰,语言生动,感情丰富的老师总是受学生喜爱。在教学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
4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不仅是具有规律性和技术性,而且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
4.1在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引入艺术
4.1.1温故引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导入新课,从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正所谓温故知新。
4.1.2审题解题引入
进行习题练习,并找出规律,从而理解新知识。
4.1.3设疑引入
给学生创设疑境、悬念,引起学生的疑惑惊奇,产生矛盾心理和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
4.1.4联系实际引入
结合新课的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导入新课。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和掌握。
4.1.5直观演示引入
借助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等进行直观演示,结合讲解,自然地引入新课。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内容大大扩充,它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书本的知识,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4.1.6讲故事引入
数学故事是用故事的形式普及数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故事和益智数学故事等。数学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
4.2感受数学美,愉快学数学
数学确实有许多美育因素,数学课堂中每个符号、定理、公式、图形、函数、系数、计算方法、证明手段无不给人以审美想像和愉悦。例如汉字中的数学就有着丰富的感性内容和审美素蕴,“一”是整体一律,“二”是对称、平衡,“三”是对立统一的和谐整体,“四”是平衡而稳定的数字,“五”是显示出生物肢体、五官的造型美,“六”是均称的三角对称,“七”表现了一个完整的音律过程,“八”则显示了一个完整的平面方位,“九”为数之极,寓意崇高。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地学”“快乐地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奇铁英:《游戏学数学》,远方出版社。
[3]王锡明:《审美教育基础》,[M]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1992。
[4]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