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十年来,在研究领域方面,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扩展到社会认知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和归因评价等层面。研究的具体内容集中在探讨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等方面,其中以内隐自尊和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更为丰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
作者简介:齐丹(1987-),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重庆 400715)
1995年,Greenwald提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它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研究可以从无意识的层面揭示人们的认知过程,并进一步探究其规律。由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如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归因评价等,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的研究。
一、内隐态度研究
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它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认识和行为。研究发现,内隐态度从形成到激活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被试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并且与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分离。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基于大样本的研究,Brain Nosek等人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彼此相关,两种态度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8~0.52。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关注内隐态度的转变和个体差异。从态度的潜在心理过程入手,运用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是可以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有研究发现,先让个体去评价来自于同一群体的另一个体,然后从外群体中的一个个体身上学习积极或者消极的行为并被介绍给这一新的个体,那么,个体的内隐态度评估立即倾向于这一新的个体,几天之后,发现外显和内隐的评估都趋向于新的个体,这一结果表明,个体与另外一个新个体的简单连接能够使内隐态度很快的转变,而外显态度的转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有研究表明,奥巴马的政治影响能降低内隐偏见和种族刻板印象的态度。此外,内隐态度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如: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是存在的,而高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较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对自杀类词语敏感,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此外,有研究以吸烟者为对象,发现了吸烟者的内隐态度早期就已经开始受到情绪的影响,当吸烟词语与消极词相连时唤醒度更高、吸烟者的注意有增强的趋势。这些研究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调节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内隐自尊研究
内隐自尊是Greenwald等人提出的,是指同自我相关或不相关的事物作出评价时,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并且效应的方向通常是:当事物与自我建立了联系,个体就会对这些事物产生积极的评价。内隐自尊是学者们主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涉及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与差异研究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过程,内隐和外显自尊的测量有不同的预测效度,两种不同的自尊可以预测不同的结果:对于自发的或情感驱动的反应,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预测效度更高;当人们遭遇失败体验后,内隐自尊对个体的自利判断倾向也具有更好的预测效度。内隐自尊预测自信行为,外显自尊并不能预测焦虑表现,在冲动行为中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有较好的预测力。
2.内隐自尊和自我之间关系的自动激活
内隐自尊是一个普遍反映自我脆弱性的指标,与自恋呈负相关。Laropoulo等在研究中将内隐自尊分为自我喜好和自我吸引两个维度,研究发现,自我吸引的高水平和自我喜好的低水平能够预测自恋反应。还有研究发现,较低的外显自尊特征或者不明确的自我概念在个体经历负面生活事件时会导致内隐自尊降低,在控制了外显自尊和日常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后,内隐自尊状态也会有较明显的改变,个体对自我名字字母的评价明显存在积极偏差,只有在要求被试快速或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做出反应时,其内隐自我评价与自陈式自我评价才存在相关。由此可知,内隐自尊会受到自我内部评价和外部生活事件的影响。
3.内隐自尊的个体差异性
据相关研究发现,内隐自尊存在有个体差异性。高外显自尊的个体有更高的种族歧视倾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有相对较低的内隐自尊,女性在内隐和外显自尊之间的联结比男性更强,低内隐自尊的人将有意无意地喝酒作为一种控制需要未实现的方式,高内隐自尊的人将喝酒作为一种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的方式。由此可见,内隐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也有高低之别。
4.内隐自尊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有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自尊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身心健康,自尊间的差异能够带来较高的愤怒压制、较大的抑郁归因风格、较多的焦虑和较大的健康损害,高内隐自尊并不是有利的,具有高内隐自尊和低外显自尊的个体比低内隐自尊的个体有较多的健康问题。Kamphuis,J.H等以饮食失调病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外显测量中饮食失调病人的反应与反馈的性质是一致的,在内隐测量中饮食失调病人只对自尊提高的积极反馈产生反应,而对消极反馈没有反应。Raedt等以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积极的内隐自尊对目前的抑郁症患者有绝对的积极改善作用。
此外,Risch等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抑郁症患者比健康组有明显的低内隐自尊,但是在循环复发抑郁症患者和健康组之间内隐自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此外,涉及内隐自尊的干预研究发现,获得父母较多教育的青少年比那些获得父母较少教育的青少年有较高的内隐自尊,父母过分保护的青少年有较低的内隐自尊。
三、内隐刻板印象研究
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目前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和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等的研究,还有个别研究探讨了内隐刻板印象与个体和组织变量的关系。
1.内隐种族刻板印象
内隐刻板印象的最早研究领域是对内隐种族刻板印象的研究。在1998年,Greenwald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内隐刻板印象会受社会动机的影响,即会受当时社会情景的需要和当事者与他人的个人关系状况的影响。Sechrist和Stangor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当被试了解到同辈人和自己一样都有种族刻板印象后,这一启动使他们更倾向于产生种族刻板印象的反应,反之则否。由此可知,被觉察出的舆论可以改变人的内隐刻板印象。有研究还发现,医生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较少的内隐种族偏见。
2.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近十年来,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和由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而引起的职业刻板印象和学科刻板印象。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和性别角色引起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男性更坚强、能干,女性更被动、顺从,然而,在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的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引起了男女性对职业的内隐刻板印象,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存在显著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女性直接报告的内隐职业偏好的刻板印象要比男性程度更深,女生很少倾向于选择以数学为基础的职业,而男女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性别类型相符的职业,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此外,大学生还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存在显著的内隐偏好。然而,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高中生内隐职业刻板印象不受性别、学科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内隐态度非常稳定,难以改变。
此外,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也形成了男女性对学科的内隐刻板印象。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女性和人文学科相连,男性和理工科相连,但也有内隐测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男女性学习文史类专业的能力相当,但学习理工类专业时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这种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倾向于一种自动化的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另外,以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已经受到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数学的刻板印象,男孩子的观念里数学要比女孩子成绩好,这也证明了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原则,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在早期发展起来,先于年龄而影响着数学的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成绩。
3.内隐地域刻板印象
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我国人口流动量较大,本地居民往往对外来人口有种本能的排斥心理,为了防御本地文化受到外来人口的入侵,他们更加认同自身的各种文化,从而形成了地域刻板印象。近五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探讨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否。连淑芳的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明显地存在,上海人的内隐效应大于外地人,外地人仍具有一定的内隐效应但也显示具有一定的内隐偏爱。杨治良和邹庆宇研究了上海人和非上海人群体的地域刻板印象以及内-外群体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在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条件下,被试对于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做出解释的次数显著多于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这表明存在有显著的地域刻板印象。
4.内隐刻板印象与个体、组织等变量的关系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内隐刻板印象会受到个人、组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Moskowitz,Gollwitzer,Wasel&Schall发现具有长期公正目标的人比不具有长期公正目标的人表现较少的内隐刻板印象。Karen Gonsalkorale等在研究中发现,组内威胁会导致较强的内隐刻板印象,而伴随着威胁的内隐刻板印象又有利于维护自尊。Saaid A.Mendoza等在通过对执行目标反向控制来降低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研究中发现,执行目标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抑制分心和实施反应都能提高反应的精确性,并且限制内隐刻板印象行为的表现,过程分离的分析表明抑制分心的执行目标增加了控制过程,同时降低了自动刻板印象的激活,而实施反应的执行目标仅仅增加了控制过程。由此可知,内隐刻板印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它与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内隐自我研究
2002年,Greenwald等人在一系列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内隐态度、内隐定型、内隐自尊和内隐自我概念的整合理论。整合理论涉及到三个基本术语:概念、联结强度、概念激活,概念包括个体、群体以及属性三类,其中属性中的积极和消极评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对概念间的联系称为联结,联结强度指其中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潜在激活强度。UT理论将联结看成双向的、起促进作用的,并且联结强度是可以连续变化的而不是全或无的。一个概念节点可由外部刺激或者其他已经激活了的概念节点激活。UT理论假设人的社会知识是以概念节点(包括个体或者群体)与属性节点之间的联结网络形式表征的,这被称为社会知识结构,而这个社会知识结构的核心节点就是自我,它与代表其他社会客体、自我特征以及代表积极和消极评价等节点相联结。
目前有关内隐自我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翟群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技术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探讨了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内隐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征,内隐自我价值感与外显自我价值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郑信军考察了135名处境不利学生的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处境不利学生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比普通学生和贫困学生更显著的自我概念内隐效应,还表现出更显著的内隐和外显自我概念的分离,处境不利学生主观感受的某些社会支持对其外显和内隐自我概念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回归效应。宋星等对初入狱的青年男性涉毒罪犯进行内隐自我评价的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范式,研究发现,涉毒罪犯对自我能力和品质两个维度的内隐评价均存在显著的积极认知,且对自身能力的期望要高于对自身品质的期望。由此可见,内隐自我与个体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五、小结
由上述研究可知,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关于内隐自尊和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已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第一,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揭示了内隐自尊的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加工过程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并阐明了它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二,有关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揭示了由于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种族、性别、职业、地域等)而引起的内隐刻板印象,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内隐刻板印象形成的某些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因素,这些理论成果都为今后的实践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有关内隐态度的研究已经是相当的完善和深入,不仅探讨了内隐态度的个体差异性,而且有相关干预研究探讨了内隐态度的转变。然而,有关内隐自我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个体差异性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关于内隐自我的前因和后果变量及其内在结构都尚未进行探索,这就使研究陷入了困境。
总之,目前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未来研究需要进行更多的干预实验研究,将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实践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Kate A.Ranganath,Brian A.Nosek.implicit attitude generalization occurs immediately;explicit attitude generalization takes tim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l19(3):249-254.
[2]刘建平,杨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探析[J].心理学探新,2008,28(4):62-64.
[3]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3):571-574.
[4]徐莹,张庆林.吸烟者内隐态度的ERP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2):34-37.
[5]Tracy DeHart,Brett W. Pelham.Fluctuations in state implicit self-esteem in response to daily negative event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1):157-165.
[6]Tracy DeHart,Howard Tennen,Stephen Armeli,Michael Todd,Cynthia Mohr.A diary study of implicit self-esteem,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in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4):720-730.
[7]Michela Schroder-Abe,Almut Rudolph,Astrid Schutz.High Implicit Self-Esteem is not Necessarily Advantageous: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ger Ex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7,(21):319-339.
[8]Sabin,Janice A.PhD,MSW;Rivara,Frederick P.MD,MPH,Greenwald,Anthony G,PhD.Physician Implicit attitudes and stereotypes about Race and Quality of medial care[J].Medial Care,2008,146(7):678-685.
[9]杨治良,邹庆宇.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1314-1320.
[10] Greenwald A G•Banaji M R.A unified theory of implicit attitudes,stereotypes,self-esteem,and self-concept[J].Psychology Review,2002,(1).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关键词: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
作者简介:齐丹(1987-),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重庆 400715)
1995年,Greenwald提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它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研究可以从无意识的层面揭示人们的认知过程,并进一步探究其规律。由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如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归因评价等,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的研究。
一、内隐态度研究
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它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认识和行为。研究发现,内隐态度从形成到激活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被试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并且与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分离。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基于大样本的研究,Brain Nosek等人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彼此相关,两种态度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8~0.52。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关注内隐态度的转变和个体差异。从态度的潜在心理过程入手,运用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是可以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有研究发现,先让个体去评价来自于同一群体的另一个体,然后从外群体中的一个个体身上学习积极或者消极的行为并被介绍给这一新的个体,那么,个体的内隐态度评估立即倾向于这一新的个体,几天之后,发现外显和内隐的评估都趋向于新的个体,这一结果表明,个体与另外一个新个体的简单连接能够使内隐态度很快的转变,而外显态度的转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有研究表明,奥巴马的政治影响能降低内隐偏见和种族刻板印象的态度。此外,内隐态度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如: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是存在的,而高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较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对自杀类词语敏感,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此外,有研究以吸烟者为对象,发现了吸烟者的内隐态度早期就已经开始受到情绪的影响,当吸烟词语与消极词相连时唤醒度更高、吸烟者的注意有增强的趋势。这些研究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调节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内隐自尊研究
内隐自尊是Greenwald等人提出的,是指同自我相关或不相关的事物作出评价时,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并且效应的方向通常是:当事物与自我建立了联系,个体就会对这些事物产生积极的评价。内隐自尊是学者们主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涉及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与差异研究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过程,内隐和外显自尊的测量有不同的预测效度,两种不同的自尊可以预测不同的结果:对于自发的或情感驱动的反应,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预测效度更高;当人们遭遇失败体验后,内隐自尊对个体的自利判断倾向也具有更好的预测效度。内隐自尊预测自信行为,外显自尊并不能预测焦虑表现,在冲动行为中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有较好的预测力。
2.内隐自尊和自我之间关系的自动激活
内隐自尊是一个普遍反映自我脆弱性的指标,与自恋呈负相关。Laropoulo等在研究中将内隐自尊分为自我喜好和自我吸引两个维度,研究发现,自我吸引的高水平和自我喜好的低水平能够预测自恋反应。还有研究发现,较低的外显自尊特征或者不明确的自我概念在个体经历负面生活事件时会导致内隐自尊降低,在控制了外显自尊和日常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后,内隐自尊状态也会有较明显的改变,个体对自我名字字母的评价明显存在积极偏差,只有在要求被试快速或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做出反应时,其内隐自我评价与自陈式自我评价才存在相关。由此可知,内隐自尊会受到自我内部评价和外部生活事件的影响。
3.内隐自尊的个体差异性
据相关研究发现,内隐自尊存在有个体差异性。高外显自尊的个体有更高的种族歧视倾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有相对较低的内隐自尊,女性在内隐和外显自尊之间的联结比男性更强,低内隐自尊的人将有意无意地喝酒作为一种控制需要未实现的方式,高内隐自尊的人将喝酒作为一种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的方式。由此可见,内隐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也有高低之别。
4.内隐自尊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有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自尊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身心健康,自尊间的差异能够带来较高的愤怒压制、较大的抑郁归因风格、较多的焦虑和较大的健康损害,高内隐自尊并不是有利的,具有高内隐自尊和低外显自尊的个体比低内隐自尊的个体有较多的健康问题。Kamphuis,J.H等以饮食失调病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外显测量中饮食失调病人的反应与反馈的性质是一致的,在内隐测量中饮食失调病人只对自尊提高的积极反馈产生反应,而对消极反馈没有反应。Raedt等以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积极的内隐自尊对目前的抑郁症患者有绝对的积极改善作用。
此外,Risch等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抑郁症患者比健康组有明显的低内隐自尊,但是在循环复发抑郁症患者和健康组之间内隐自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此外,涉及内隐自尊的干预研究发现,获得父母较多教育的青少年比那些获得父母较少教育的青少年有较高的内隐自尊,父母过分保护的青少年有较低的内隐自尊。
三、内隐刻板印象研究
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目前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和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等的研究,还有个别研究探讨了内隐刻板印象与个体和组织变量的关系。
1.内隐种族刻板印象
内隐刻板印象的最早研究领域是对内隐种族刻板印象的研究。在1998年,Greenwald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内隐刻板印象会受社会动机的影响,即会受当时社会情景的需要和当事者与他人的个人关系状况的影响。Sechrist和Stangor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当被试了解到同辈人和自己一样都有种族刻板印象后,这一启动使他们更倾向于产生种族刻板印象的反应,反之则否。由此可知,被觉察出的舆论可以改变人的内隐刻板印象。有研究还发现,医生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较少的内隐种族偏见。
2.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近十年来,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和由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而引起的职业刻板印象和学科刻板印象。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和性别角色引起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男性更坚强、能干,女性更被动、顺从,然而,在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的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引起了男女性对职业的内隐刻板印象,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存在显著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女性直接报告的内隐职业偏好的刻板印象要比男性程度更深,女生很少倾向于选择以数学为基础的职业,而男女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性别类型相符的职业,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此外,大学生还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存在显著的内隐偏好。然而,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高中生内隐职业刻板印象不受性别、学科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内隐态度非常稳定,难以改变。
此外,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也形成了男女性对学科的内隐刻板印象。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女性和人文学科相连,男性和理工科相连,但也有内隐测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男女性学习文史类专业的能力相当,但学习理工类专业时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这种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倾向于一种自动化的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另外,以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已经受到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数学的刻板印象,男孩子的观念里数学要比女孩子成绩好,这也证明了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原则,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在早期发展起来,先于年龄而影响着数学的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成绩。
3.内隐地域刻板印象
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我国人口流动量较大,本地居民往往对外来人口有种本能的排斥心理,为了防御本地文化受到外来人口的入侵,他们更加认同自身的各种文化,从而形成了地域刻板印象。近五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探讨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否。连淑芳的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明显地存在,上海人的内隐效应大于外地人,外地人仍具有一定的内隐效应但也显示具有一定的内隐偏爱。杨治良和邹庆宇研究了上海人和非上海人群体的地域刻板印象以及内-外群体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在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条件下,被试对于不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做出解释的次数显著多于符合刻板印象的句子,这表明存在有显著的地域刻板印象。
4.内隐刻板印象与个体、组织等变量的关系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内隐刻板印象会受到个人、组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Moskowitz,Gollwitzer,Wasel&Schall发现具有长期公正目标的人比不具有长期公正目标的人表现较少的内隐刻板印象。Karen Gonsalkorale等在研究中发现,组内威胁会导致较强的内隐刻板印象,而伴随着威胁的内隐刻板印象又有利于维护自尊。Saaid A.Mendoza等在通过对执行目标反向控制来降低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研究中发现,执行目标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抑制分心和实施反应都能提高反应的精确性,并且限制内隐刻板印象行为的表现,过程分离的分析表明抑制分心的执行目标增加了控制过程,同时降低了自动刻板印象的激活,而实施反应的执行目标仅仅增加了控制过程。由此可知,内隐刻板印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它与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内隐自我研究
2002年,Greenwald等人在一系列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内隐态度、内隐定型、内隐自尊和内隐自我概念的整合理论。整合理论涉及到三个基本术语:概念、联结强度、概念激活,概念包括个体、群体以及属性三类,其中属性中的积极和消极评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对概念间的联系称为联结,联结强度指其中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潜在激活强度。UT理论将联结看成双向的、起促进作用的,并且联结强度是可以连续变化的而不是全或无的。一个概念节点可由外部刺激或者其他已经激活了的概念节点激活。UT理论假设人的社会知识是以概念节点(包括个体或者群体)与属性节点之间的联结网络形式表征的,这被称为社会知识结构,而这个社会知识结构的核心节点就是自我,它与代表其他社会客体、自我特征以及代表积极和消极评价等节点相联结。
目前有关内隐自我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翟群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技术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探讨了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内隐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征,内隐自我价值感与外显自我价值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郑信军考察了135名处境不利学生的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处境不利学生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比普通学生和贫困学生更显著的自我概念内隐效应,还表现出更显著的内隐和外显自我概念的分离,处境不利学生主观感受的某些社会支持对其外显和内隐自我概念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回归效应。宋星等对初入狱的青年男性涉毒罪犯进行内隐自我评价的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范式,研究发现,涉毒罪犯对自我能力和品质两个维度的内隐评价均存在显著的积极认知,且对自身能力的期望要高于对自身品质的期望。由此可见,内隐自我与个体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五、小结
由上述研究可知,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关于内隐自尊和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已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第一,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揭示了内隐自尊的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加工过程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并阐明了它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二,有关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揭示了由于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种族、性别、职业、地域等)而引起的内隐刻板印象,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内隐刻板印象形成的某些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因素,这些理论成果都为今后的实践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有关内隐态度的研究已经是相当的完善和深入,不仅探讨了内隐态度的个体差异性,而且有相关干预研究探讨了内隐态度的转变。然而,有关内隐自我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个体差异性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关于内隐自我的前因和后果变量及其内在结构都尚未进行探索,这就使研究陷入了困境。
总之,目前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未来研究需要进行更多的干预实验研究,将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实践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Kate A.Ranganath,Brian A.Nosek.implicit attitude generalization occurs immediately;explicit attitude generalization takes tim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l19(3):249-254.
[2]刘建平,杨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探析[J].心理学探新,2008,28(4):62-64.
[3]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3):571-574.
[4]徐莹,张庆林.吸烟者内隐态度的ERP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2):34-37.
[5]Tracy DeHart,Brett W. Pelham.Fluctuations in state implicit self-esteem in response to daily negative event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1):157-165.
[6]Tracy DeHart,Howard Tennen,Stephen Armeli,Michael Todd,Cynthia Mohr.A diary study of implicit self-esteem,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in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4):720-730.
[7]Michela Schroder-Abe,Almut Rudolph,Astrid Schutz.High Implicit Self-Esteem is not Necessarily Advantageous: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ger Ex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7,(21):319-339.
[8]Sabin,Janice A.PhD,MSW;Rivara,Frederick P.MD,MPH,Greenwald,Anthony G,PhD.Physician Implicit attitudes and stereotypes about Race and Quality of medial care[J].Medial Care,2008,146(7):678-685.
[9]杨治良,邹庆宇.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1314-1320.
[10] Greenwald A G•Banaji M R.A unified theory of implicit attitudes,stereotypes,self-esteem,and self-concept[J].Psychology Review,2002,(1).
(责任编辑:李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