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科协2010年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较低,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和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充分利用中学物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与教育,这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对物理课的主要要求之一。本文试就科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关于“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与品德,其中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二、中学生科学素质应达到的目标
对中学生来讲,科学素质的达成目标主要指科学能力的达成目标。可分为三部分:
2.1 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观察的目的性上,能自觉拟定观察方案,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观察。方案中能抓住事物本身的规律,掌握合理的观察顺序和定向观察提纲。
在观察的整体性上,能全面、综合、持久的观察,从定性观察、定量观察和动态观察中识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和特征,从而对观察对象获得整体印象。
在观察的客观性上,能客观的进行观察,实事求是的反映观察结果,例如:客观地观察物理过程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或将观察结果准确的叙述出来。
2.2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能积极思维、周密考虑、准确判断,善于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迅速做出结论,及时机智的解决问题。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全面的考虑问题,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独立思考,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明辨是非、善于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2.3 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
掌握中学阶段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误差的概念,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初步了解评价实验结果的方法,能利用所学实验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等。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情境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物理课上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方法
3.1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1)从观察实验仪器入手,抓好起步,让学生学会正确、准确的使用基本测量仪器。
(2)在演示实验时设置某些技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3)指导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技能: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经常就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布置一些观察性、实践性、实验性的课外作业,有计划地布置一些预习性的课前观察。
3.2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养成善用新观点、新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独立,创造性的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
3.培养中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会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
(2)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向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实验要求,巡回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
(3)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如控制条件探索规律的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线、分析图线寻求规律或建立概念的方法等。
总之,利用中学物理课进行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理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教学目的。希望我们能共同携手,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关于“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与品德,其中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二、中学生科学素质应达到的目标
对中学生来讲,科学素质的达成目标主要指科学能力的达成目标。可分为三部分:
2.1 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观察的目的性上,能自觉拟定观察方案,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观察。方案中能抓住事物本身的规律,掌握合理的观察顺序和定向观察提纲。
在观察的整体性上,能全面、综合、持久的观察,从定性观察、定量观察和动态观察中识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和特征,从而对观察对象获得整体印象。
在观察的客观性上,能客观的进行观察,实事求是的反映观察结果,例如:客观地观察物理过程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或将观察结果准确的叙述出来。
2.2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能积极思维、周密考虑、准确判断,善于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迅速做出结论,及时机智的解决问题。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全面的考虑问题,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独立思考,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明辨是非、善于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2.3 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
掌握中学阶段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误差的概念,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初步了解评价实验结果的方法,能利用所学实验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等。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情境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物理课上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方法
3.1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1)从观察实验仪器入手,抓好起步,让学生学会正确、准确的使用基本测量仪器。
(2)在演示实验时设置某些技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3)指导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技能: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经常就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布置一些观察性、实践性、实验性的课外作业,有计划地布置一些预习性的课前观察。
3.2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养成善用新观点、新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独立,创造性的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
3.培养中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会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
(2)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向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实验要求,巡回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
(3)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如控制条件探索规律的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线、分析图线寻求规律或建立概念的方法等。
总之,利用中学物理课进行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理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教学目的。希望我们能共同携手,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