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民众不扎堆、不聚众期间,网上找工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云求职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新趋势,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必要性的分析,解析云求职存在的风险点,提出高校以及毕业生在顺应时代发展下适应云求职的措施。
关键词:云求职;就业;风险防控;毕业生
据统计,全国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而彼时高校不能按时开学,招聘会无法如期举办,毕业生找工作成了难题,2020年夏天成为史上最难毕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2020年2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王辉老师指出:教育部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紧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2]。这一系列举措将就业求职搬到了线上,云求职已不只是狭义的指代在网络上投递简历,而已衍生扩展到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一系列过程中。云求职是互联网背景时代下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云求职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新趋势,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云求職常态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
与传统线下招聘会相比,云招聘具有信息海量、效率高、不受空间限制、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势。求职者可以同时筛选相同或相近的成百上千条招聘信息,不需要奔波于各种招聘会风吹雨淋,只要通过网络就能浏览搜索到自己心仪的岗位,节约了奔赴招聘会的各种材料费、交通费、通讯费、报名费、住宿费等,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节约了金钱成本;而且云求职不受地域限制,可以申请天南海北任何城市的工作岗位,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城市工作;在网络上面试,有利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实现跨时空互动,这种互动关系中供求双方都是主动行为,这种主动行为减少了招聘和应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求职成功的概率。
2、有利社会稳定
网络就业市场给每一个应聘者提供充分的机会,招聘过程在一个透明、公开的环境中进行,与传统招聘相比,网络招聘公平公正公开,增强应聘者对企业的认同度,良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云求职已成为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手段,而稳就业是国家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宝。2020年以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为稳定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就业率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3、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互联网使找工作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云求职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优势,毕业生可以根据互联网提供的就业岗位,利用大数据敏锐地分析出当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判断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紧俏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求职意向,使得人才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云求职的缺陷与风险防范
1、云求职的缺陷
1.1信息量大,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匹配度低
网上招聘信息发布后会引来大量的应聘者,一个工作岗位发布后会收到成百上千的求职意向登记,信息量巨大,其中有些应聘者虽不适合该工作,但也抱着侥幸心理参加应聘,应聘者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低。同时云求职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优秀的毕业生较难脱颖而出,这样给用人单位加大了信息筛选的难度,增加了云面试的时间成本。
1.2云求职受当地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
云求职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线上投简历、线上面试、线上签约以及线上办理就业手续等一系列求职行为,云求职受当地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在一些贫困落后、互联网不发达为普及地区,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过程无法实现。
1.3招聘网站良莠不齐,招聘信息真假难辨
就业市场在互联网上发展迅速,招聘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一套标准的执行制度,所以招聘网站良莠不齐,存在风险。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业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就业非常重要,它影响毕业生的前途及未来发展,毕业生不免会因为招聘信息或者行为等得不到到官方认证和有效保障而担忧,而对网络风险的担忧制约了招、应聘双发的信任程度。
由于网络的安全性还无法控制,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少数虚假的消息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而言,都存在对虚拟信息的担忧,应聘者担忧公司虚假宣传,用人单位担忧应聘者信息不符,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等。
1.4信息“爆炸”、信息泄露带来麻烦
信息“爆炸”让求职者和人事经理双方都感到头疼。一方面求职者发给人事经理的求职请求往往石沉大海,收到回复的概率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人事经理同样苦不堪言,求职请求蜂拥而至,信息处在爆炸边缘。
互联网的开放性容易造成求职者信息泄露,不少求职者会突然接到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投过简历的保险公司或者传销公司或者骗子公司的电话,甚至会发现是自己用来求职的照片被放在了不发网站上。
2、云求职的风险防范
2.1规范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广义上,网络环境还包括由于网络的渗透、扩张而引起的国家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体制、信息系统组织、用户信息行为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3]。本文中所讨论的网络环境指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4] 规范网络环境,要完善网络管理。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但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连性、多样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易受一些恶意软件、怪客、黑客等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网络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同时国家要完善网络管理的制度,净化网络风气,塑造风清气正、民主和谐的网络空间。
规范网络环境,要加强人才管理。不仅要培养和选拨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执法工作者来规范网络环境,还要在“云”端规范求职者这些未来的工作者,加强现有人才以及“未来”人才的管理。
规范网络环境,公安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打击力度。国家各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修补法律漏洞,完善立法及行业相关规定,加大对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认证,做到云求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监管。
2.2毕业生自身防御方面
防范云求职的风险,除了完善网络管理、加强人才管理、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外,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具体措施有:
2.2.1将云求职作为高校推进就业工作的重点
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网上求职、面试的技巧,讲解网上办理就业手续步骤和程序。定期开展求职安全教育,将求职安全教育贯穿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素养中。教导毕业生有针对性地选取正规的、知名的招聘网站。国家规定正规网站在其主页上都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红盾标志。正规网站发布的人才需求信息,有经过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单位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信息来源比较可靠,求职者在登记电子简历时,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但要注意对某些资料的保密,不要随意將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发到网络上,必须用照片时用标准的两寸照。开展顶岗实习,让求职者尽早和企业进行真实接触。
2.2.2加强家校联系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高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台账,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处要密切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登记更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可疑的用人单位及时排查,最大限度降低毕业生误入传销、诈骗集团的风险。一旦发现毕业生误入歧途,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联合公安机关展开解救工作。
2.2.3毕业生运用法律武器,抵制云求职中的不良风气
毕业生一旦在网上发现虚假信息和上当受骗情况,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执法部门来对违法违规的网络招聘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坚决抵制网络空间的不良风气。
三、政府及高校推动云求职常态化的有利措施
1、加大线上招聘工作力度
引导企业在线发布岗位信息,召开网络云招聘会。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将各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紧密联系在一起,组建就业环境大市场,互联互通,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加大对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认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建立定期维护清理制度,避免信息“爆炸”及信息泄露的危险,规范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对就业手续的办理,切实维护毕业生权力。全方位推动各地各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2]做到云求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监管。
2、鼓励创业、投身基层,大力开拓就业渠道
进一步落实好“互联网+”创业大赛,创新大学生创业、就业模式。鼓励大学生投身基础,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工作,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多宣传多发动。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2]。
3、精准对焦“双困生”
对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开发一批线上就业指导课程,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帮助就业。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建立台账,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举措,为他们提供求职创业补助,助力其就业。毕业生应当善于借力,认真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政府和高校平台,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找到工作。
4、不限定择业时间
放宽毕业生离校时户口、档案在校的保留时限,学校可待毕业生找到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相关手续。不限定毕业生择业时间,实时进行就业信息登记,拉长毕业生求职时间,助力云求职常态化发展。
四、新时代下毕业生云求职的自我提升
1、认清自我,做好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
尽早的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就业时间,可以让大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就业的相关政策及信息,分析自身的能力、兴趣、优势、性格、劣势及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有利于控制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降低违约风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维护人才市场蓬勃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利用各种平台,主动出击
掌握网络求职技巧,利用各种平台,针对不同岗位准备有针对性的简历和云面试,在面试前认真准备收集面试的常见问题,使自己在面试中游刃有余。新时代采用云面试要准备符合公司要求的硬件设备,如网络、摄像头等,在面试过程中毕业生主观真诚的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
3、树立正确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
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求职心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视过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行为是谋生的方法,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不要把就业当成赚钱养家的唯一途径,要把就业视为贡献自己社会力量的精神追求。要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先就业再择业,先打好基础,再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做好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云求职已不只是狭义的在网络上投递简历,云求职贯穿在整个就业的过程中,是信息时代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线下招聘会相比,云求职有高效、便捷、反应迅速等优势,在新时代发展下,云求职对高校就业工作十分重要,对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繁荣也至关重要。云求职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新趋势,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周程程,张怀水《每日经济新闻》-2020-02-13
[2]刘欢,任敏《北京日报》-2020-02-13
[3]王辉《谈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兰台世界》2010-12-20
[4]孙昱,《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数学改革研究》,《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2-10
[5]汪福秀,张洪峰,曾昭海主编;肖东平,吴蔚副主编.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 2016
[6]李贵成,张金刚主编.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教程[M]. 2016
[7]李申亮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心里压力问题的调研报告》载《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37-40.
关键词:云求职;就业;风险防控;毕业生
据统计,全国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而彼时高校不能按时开学,招聘会无法如期举办,毕业生找工作成了难题,2020年夏天成为史上最难毕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2020年2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王辉老师指出:教育部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紧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2]。这一系列举措将就业求职搬到了线上,云求职已不只是狭义的指代在网络上投递简历,而已衍生扩展到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一系列过程中。云求职是互联网背景时代下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云求职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新趋势,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云求職常态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
与传统线下招聘会相比,云招聘具有信息海量、效率高、不受空间限制、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势。求职者可以同时筛选相同或相近的成百上千条招聘信息,不需要奔波于各种招聘会风吹雨淋,只要通过网络就能浏览搜索到自己心仪的岗位,节约了奔赴招聘会的各种材料费、交通费、通讯费、报名费、住宿费等,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节约了金钱成本;而且云求职不受地域限制,可以申请天南海北任何城市的工作岗位,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城市工作;在网络上面试,有利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实现跨时空互动,这种互动关系中供求双方都是主动行为,这种主动行为减少了招聘和应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求职成功的概率。
2、有利社会稳定
网络就业市场给每一个应聘者提供充分的机会,招聘过程在一个透明、公开的环境中进行,与传统招聘相比,网络招聘公平公正公开,增强应聘者对企业的认同度,良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云求职已成为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手段,而稳就业是国家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宝。2020年以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为稳定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就业率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3、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互联网使找工作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云求职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优势,毕业生可以根据互联网提供的就业岗位,利用大数据敏锐地分析出当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判断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紧俏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求职意向,使得人才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云求职的缺陷与风险防范
1、云求职的缺陷
1.1信息量大,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匹配度低
网上招聘信息发布后会引来大量的应聘者,一个工作岗位发布后会收到成百上千的求职意向登记,信息量巨大,其中有些应聘者虽不适合该工作,但也抱着侥幸心理参加应聘,应聘者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低。同时云求职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优秀的毕业生较难脱颖而出,这样给用人单位加大了信息筛选的难度,增加了云面试的时间成本。
1.2云求职受当地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
云求职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线上投简历、线上面试、线上签约以及线上办理就业手续等一系列求职行为,云求职受当地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在一些贫困落后、互联网不发达为普及地区,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过程无法实现。
1.3招聘网站良莠不齐,招聘信息真假难辨
就业市场在互联网上发展迅速,招聘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一套标准的执行制度,所以招聘网站良莠不齐,存在风险。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业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就业非常重要,它影响毕业生的前途及未来发展,毕业生不免会因为招聘信息或者行为等得不到到官方认证和有效保障而担忧,而对网络风险的担忧制约了招、应聘双发的信任程度。
由于网络的安全性还无法控制,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少数虚假的消息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而言,都存在对虚拟信息的担忧,应聘者担忧公司虚假宣传,用人单位担忧应聘者信息不符,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等。
1.4信息“爆炸”、信息泄露带来麻烦
信息“爆炸”让求职者和人事经理双方都感到头疼。一方面求职者发给人事经理的求职请求往往石沉大海,收到回复的概率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人事经理同样苦不堪言,求职请求蜂拥而至,信息处在爆炸边缘。
互联网的开放性容易造成求职者信息泄露,不少求职者会突然接到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投过简历的保险公司或者传销公司或者骗子公司的电话,甚至会发现是自己用来求职的照片被放在了不发网站上。
2、云求职的风险防范
2.1规范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广义上,网络环境还包括由于网络的渗透、扩张而引起的国家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体制、信息系统组织、用户信息行为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3]。本文中所讨论的网络环境指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4] 规范网络环境,要完善网络管理。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但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连性、多样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易受一些恶意软件、怪客、黑客等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网络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同时国家要完善网络管理的制度,净化网络风气,塑造风清气正、民主和谐的网络空间。
规范网络环境,要加强人才管理。不仅要培养和选拨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执法工作者来规范网络环境,还要在“云”端规范求职者这些未来的工作者,加强现有人才以及“未来”人才的管理。
规范网络环境,公安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打击力度。国家各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修补法律漏洞,完善立法及行业相关规定,加大对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认证,做到云求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监管。
2.2毕业生自身防御方面
防范云求职的风险,除了完善网络管理、加强人才管理、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外,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具体措施有:
2.2.1将云求职作为高校推进就业工作的重点
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网上求职、面试的技巧,讲解网上办理就业手续步骤和程序。定期开展求职安全教育,将求职安全教育贯穿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素养中。教导毕业生有针对性地选取正规的、知名的招聘网站。国家规定正规网站在其主页上都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红盾标志。正规网站发布的人才需求信息,有经过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单位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信息来源比较可靠,求职者在登记电子简历时,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但要注意对某些资料的保密,不要随意將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发到网络上,必须用照片时用标准的两寸照。开展顶岗实习,让求职者尽早和企业进行真实接触。
2.2.2加强家校联系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高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台账,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处要密切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登记更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可疑的用人单位及时排查,最大限度降低毕业生误入传销、诈骗集团的风险。一旦发现毕业生误入歧途,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联合公安机关展开解救工作。
2.2.3毕业生运用法律武器,抵制云求职中的不良风气
毕业生一旦在网上发现虚假信息和上当受骗情况,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执法部门来对违法违规的网络招聘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坚决抵制网络空间的不良风气。
三、政府及高校推动云求职常态化的有利措施
1、加大线上招聘工作力度
引导企业在线发布岗位信息,召开网络云招聘会。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将各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紧密联系在一起,组建就业环境大市场,互联互通,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加大对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认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建立定期维护清理制度,避免信息“爆炸”及信息泄露的危险,规范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对就业手续的办理,切实维护毕业生权力。全方位推动各地各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2]做到云求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监管。
2、鼓励创业、投身基层,大力开拓就业渠道
进一步落实好“互联网+”创业大赛,创新大学生创业、就业模式。鼓励大学生投身基础,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工作,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多宣传多发动。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2]。
3、精准对焦“双困生”
对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开发一批线上就业指导课程,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帮助就业。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建立台账,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举措,为他们提供求职创业补助,助力其就业。毕业生应当善于借力,认真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政府和高校平台,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找到工作。
4、不限定择业时间
放宽毕业生离校时户口、档案在校的保留时限,学校可待毕业生找到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相关手续。不限定毕业生择业时间,实时进行就业信息登记,拉长毕业生求职时间,助力云求职常态化发展。
四、新时代下毕业生云求职的自我提升
1、认清自我,做好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
尽早的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就业时间,可以让大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就业的相关政策及信息,分析自身的能力、兴趣、优势、性格、劣势及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有利于控制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降低违约风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维护人才市场蓬勃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利用各种平台,主动出击
掌握网络求职技巧,利用各种平台,针对不同岗位准备有针对性的简历和云面试,在面试前认真准备收集面试的常见问题,使自己在面试中游刃有余。新时代采用云面试要准备符合公司要求的硬件设备,如网络、摄像头等,在面试过程中毕业生主观真诚的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
3、树立正确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
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求职心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视过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行为是谋生的方法,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不要把就业当成赚钱养家的唯一途径,要把就业视为贡献自己社会力量的精神追求。要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先就业再择业,先打好基础,再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做好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云求职已不只是狭义的在网络上投递简历,云求职贯穿在整个就业的过程中,是信息时代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线下招聘会相比,云求职有高效、便捷、反应迅速等优势,在新时代发展下,云求职对高校就业工作十分重要,对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繁荣也至关重要。云求职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新趋势,推动云求职常态化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周程程,张怀水《每日经济新闻》-2020-02-13
[2]刘欢,任敏《北京日报》-2020-02-13
[3]王辉《谈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兰台世界》2010-12-20
[4]孙昱,《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数学改革研究》,《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2-10
[5]汪福秀,张洪峰,曾昭海主编;肖东平,吴蔚副主编.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 2016
[6]李贵成,张金刚主编.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教程[M]. 2016
[7]李申亮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心里压力问题的调研报告》载《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