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师齐抓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写作则综合了听说读三个方面,并且从中考语文试卷120分中作文占据50分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写作教学。但是,农村初中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写作热情
很多学生一到作文课便无精打采,打开作文本脑袋就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对写作文如此不感冒?学生的写作热情去哪儿了?笔者认为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作怪。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遵循着“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批阅”的模式,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事实,使得学生长久以来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导致写作的热情不高,完全是为了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结果出现现代八股文。比如,写作“我最敬爱的老师”的时候,最多的事例就是老师不顾生病的身体去上课结果晕倒在讲台上、不顾自己生病的孩子而为我补课等;而写到同学做好事就是给老人让座位、帮别人推车上坡、在路上捡到东西上交等。这样的作文难免会让老师苦笑不得。
2. 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太少
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可以看到错字、别字,还有一些用错的古诗词,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当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极低,无法达到写作的要求。而在农村初中,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课外书,即便有些学校有图书室也很少有学生去借阅,因为他们觉得不如把时间放在数理化等容易提高分数的科目上。这就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出现问题,写作时词不达意,作文中错字、别字连连的情况。
3. 不会提取生活中的鲜活信息
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病呻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提取生活元素的能力太差,从小就局限于校园和家庭这两个牢笼中,什么事情都已经被安排好,缺乏主动探索精神,视野有限、阅历不足、积累不够。比如,很多人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四处奔走,辛勤劳作,这种事例层出不穷,只要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怕没有素材可写,但是现在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主动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能把这些鲜活的例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批改程序化
很多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局限于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学生对此习以为常,即便有老师认真批改,也很少有学生会认真研究老师给出的评语,这就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
2. 教研意识淡薄
有些语文老师,尤其是在农村初中的教师,学习意识不强,科研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已经吃透了教材,以至于根本不去研究最新的教学动态,造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落后而不自知。而且目前的初中教育中,应试教育仍是主导,所以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尺,为了保险起见,简单地灌输知识仍是教学常态,导致学生的创新性直接被扼杀。
三、改进写作教学的措施
1.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写作时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不做任何具体的要求,让学生进行个性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记录生活点滴,在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激发学生写作的意识,让他们掌握自己命题的主动权,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比如,在学完朱自清的《背影》以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就写道:“现在的我整天都在与父母作对,拿着父母的钱在学校里挥霍却毫无感激之情,现在想想真是觉得自己不孝。”
2. 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陌生的字词并相互评价,纠正他们错误的读音,培养其语感。还要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和优美的句子,在作文时派上用场。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写课文的故事情节或者把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进行扩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提高学生摄取生活元素的能力
让学生摆脱课堂给予他们的束缚,把视野放回到生活之中,去感悟生活,自由抒发情感,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让其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最真实的情感。或者让他们去思考生活中的极端事件、热点事件,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状态,比如家乡到处可见鸡、鸭、鹅、牛、羊等,这就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还有各种果树、鲜花,这些都可以作为景物作文的良好素材。
4.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可以试行学生分组相互批改,找出优缺点,并写上评语。同时每组推荐一两篇优秀作文,由作者自己朗读,然后让其他人继续批改这篇文章并给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文情况作总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的批改过程,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有效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通过对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笔者尝试了上述方法,发现效果明显。这就说明,要想提高农村初中写作教学效果并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认真思索,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在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继续积极思考,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写作热情
很多学生一到作文课便无精打采,打开作文本脑袋就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对写作文如此不感冒?学生的写作热情去哪儿了?笔者认为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作怪。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遵循着“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批阅”的模式,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事实,使得学生长久以来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导致写作的热情不高,完全是为了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结果出现现代八股文。比如,写作“我最敬爱的老师”的时候,最多的事例就是老师不顾生病的身体去上课结果晕倒在讲台上、不顾自己生病的孩子而为我补课等;而写到同学做好事就是给老人让座位、帮别人推车上坡、在路上捡到东西上交等。这样的作文难免会让老师苦笑不得。
2. 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太少
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可以看到错字、别字,还有一些用错的古诗词,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当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极低,无法达到写作的要求。而在农村初中,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课外书,即便有些学校有图书室也很少有学生去借阅,因为他们觉得不如把时间放在数理化等容易提高分数的科目上。这就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出现问题,写作时词不达意,作文中错字、别字连连的情况。
3. 不会提取生活中的鲜活信息
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病呻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提取生活元素的能力太差,从小就局限于校园和家庭这两个牢笼中,什么事情都已经被安排好,缺乏主动探索精神,视野有限、阅历不足、积累不够。比如,很多人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四处奔走,辛勤劳作,这种事例层出不穷,只要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怕没有素材可写,但是现在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主动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能把这些鲜活的例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批改程序化
很多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局限于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学生对此习以为常,即便有老师认真批改,也很少有学生会认真研究老师给出的评语,这就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
2. 教研意识淡薄
有些语文老师,尤其是在农村初中的教师,学习意识不强,科研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已经吃透了教材,以至于根本不去研究最新的教学动态,造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落后而不自知。而且目前的初中教育中,应试教育仍是主导,所以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尺,为了保险起见,简单地灌输知识仍是教学常态,导致学生的创新性直接被扼杀。
三、改进写作教学的措施
1.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写作时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不做任何具体的要求,让学生进行个性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记录生活点滴,在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激发学生写作的意识,让他们掌握自己命题的主动权,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比如,在学完朱自清的《背影》以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就写道:“现在的我整天都在与父母作对,拿着父母的钱在学校里挥霍却毫无感激之情,现在想想真是觉得自己不孝。”
2. 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陌生的字词并相互评价,纠正他们错误的读音,培养其语感。还要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和优美的句子,在作文时派上用场。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写课文的故事情节或者把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进行扩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提高学生摄取生活元素的能力
让学生摆脱课堂给予他们的束缚,把视野放回到生活之中,去感悟生活,自由抒发情感,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让其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最真实的情感。或者让他们去思考生活中的极端事件、热点事件,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状态,比如家乡到处可见鸡、鸭、鹅、牛、羊等,这就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还有各种果树、鲜花,这些都可以作为景物作文的良好素材。
4.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可以试行学生分组相互批改,找出优缺点,并写上评语。同时每组推荐一两篇优秀作文,由作者自己朗读,然后让其他人继续批改这篇文章并给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文情况作总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的批改过程,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有效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通过对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笔者尝试了上述方法,发现效果明显。这就说明,要想提高农村初中写作教学效果并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认真思索,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在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继续积极思考,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