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艺术流派”散文作品大展前语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高原这片高天厚土,孕育了山宗水祖,孕育了森林草原和田野,孕育了辉煌的神话,也孕育了一种瓦蓝色的精灵——青稞。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关于青稞起源的神话传说就在这广袤无际的雪域高原诞生,从一辈辈老者的口头上一直流传至今——
  说有个叫拉布的雪域古国,草原丰美,牛羊成群,可就是缺粮食。拉布有个叫阿初的王子,聪明勇敢,决意跋山涉水,像古希腊那位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一样,去蛇魔那里盗取一些粮食种子。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种子,却被蛇魔发现,施展魔法将王子变为一条黄狗。黄狗在山神的帮助下,带着种子逃跑,蛇魔紧追不舍,跑过九十九架山、九十九条河,携带的所有种子一路撒光了,只剩下粘在尾巴上的一粒青稞种子。于是,多少年后,高原上终于长出了一片片金灿灿的青稞,继而变成香喷喷的糌粑、清亮亮的酩馏酒。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说青稞是王母的青鸟从蓬莱衔来,遗落在高原上的。
  这些神话传说都在强调一個意思,那就是青稞这种植物来历不凡,充满了神性和传奇。正如著名军旅作家祁建青所言,青稞是高原上的“至尊稞麦”,他由青稞联想到青海骢——
  有一群马,意念的理想的画面里,群马鬃尾飞扬声先夺人!它们自远方欢欣归来。纯种的“龙驹”又名“青海骢”,正是古老青稞所亲近见识过的。它们同甘苦共患难,青稞饲喂过的马匹强壮而聪灵过人。马,青稞的精英,这点人们已然折服足以相信。翻身上马,闪亮的坐骑,嘶鸣的神骏,腾自蔚蓝大湖,跃上苍莽祁连。那时,我们也不会意外惊奇……
  据说,青稞种植的历史,在这片西部高地上有数千年之久,古老的世居民族羌族中有一个分支叫戎,有人说就是经营农耕的。在高原农牧结合地带,也许,戎人很早就开始种植青稞了。后来的吐蕃、吐谷浑、党项、蒙古、汉人都分享了青稞的恩赐和荣耀。青稞糌粑,青稞面饼,炒麻麦和青稞美酒,在他们的血脉中祖辈流转。在历史上那些气势恢宏、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宏大叙事中,青稞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犹如青稞曾喂养了西海神骏青海骢一样。
  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气候水土赋予青稞独特的内涵和品质:坚韧不拔,宽厚包容,淳朴粗砺,激情浪漫。你看那一垄垄、一株株、一粒粒被雨雪摧折、烈日浸淫、民歌灌溉的青稞,在高塬上,在雪山旁,在蓝天下,像金色的海浪汹涌澎湃,像微蓝的火熊熊燃烧,万代,千秋……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青稞,一方青稞养育了一方人。这一方人犹如青铜雕像,矗立高原,笑迎风雪,唱着延绵不绝的生命之歌。
  正缘于青稞的慷慨馈赠,在这片地域上一代代青稞的歌者,在祁连山的峭风里,在河湟谷地的暖阳里,在青稞酒的微醉里,吟唱着一首首青稞的颂辞和挽歌。
  以祁建青、王海燕、张翔、李万华、董得红、马文卫、阿朝阳、杨挺成、韩玉成、马振军等为代表的一批青海散文作家对青稞的深情眷顾和坚持不懈的书写,使“青稞艺术流派”的写作主题和样式已露端倪。自然,那不仅是对青稞的讴歌,更是对这片生长青稞的土地以及被青稞养育的历史、人的心灵的开掘与刻画。《瓦蓝青稞》(祁建青)《燃烧的青稞》(王海燕)《金色谷地》(李万华)《西望大泽》(张翔)等文集和作品,就是近年来在这方面散文创作中收获的成果,如青稞酒一样幽幽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亦如李万华《瓦蓝青稞》中青稞四射的光芒,灼热而激越——
  无数青稞的麦芒同时撒开,如同清晨阳光扯出的万道光芒,灼射、激越。我于麦芒间放眼,看见迅速庞大的青稞穗头,遮去远山峰顶的白雪,那是我一年四季都可以仰望的白色花朵。
  青稞的子孙们,高举你的酒杯,让我们唱一曲青稞之赞歌吧……
其他文献
如果要推选一组数字作为新中国的幸运数字的话,我个人一定首推的是“1978”,这组数字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年份。那一年,是新中国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刻于心、永生不忘;那一年,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每当我忆起留在时光里的那些无奈,那些辛酸,那些艰难,面对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春华秋实,沧桑巨变,就会心潮澎湃,感概万千。于是,我坐在电脑前,手指敲击键盘记录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自己内心真
期刊
美丽的金门塘是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镇的一个疍家小渔村,两千来号人,只有苏姓和李姓。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海上;蓝天海水当披风,鱼虾贝蟹船里涌;海鲜美味是佳肴,爱船渔网伴终生。这天,村里热闹非凡,有人要结婚了!是苏家的靓女儿要嫁给李家的帅小伙。  天刚蒙蒙亮,妈妈婆婆一群女人们就忙得一塌糊涂,在村里的戏台前,左边摆起了几十张大圆桌(一桌能坐十二人),右边架起了七八口大锅,有三口锅里满满地煮着两三斤一块的
期刊
早晨,天气响亮的晴朗,太阳已升起老高,把温暖亲切地施布到小区楼房的每一扇东向的窗户,深冬的严寒立刻就溃退了。不知从哪扇窗户飞出如太阳一样温暖的旋律,循声细听,是琴声,清脆嘹亮的、我特别熟悉的曲调。我和妻子来到父母住的房子,进门看见81岁高龄的父亲正专注地弹琴。  一  父亲是农民,没啥爱好,但平生喜爱音乐,尤喜陇东道情。爱好音乐与农民职业有些遥远,但父亲很执着。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父亲在村庄附近的田间
期刊
西山古称樊山,在鄂州市区西北,海拔一百七十米。论高度,她实在太过于寒碜,撩拨不起游人半点游玩的冲动。她不像雄伟的泰山,奇险的华山,也不像群峰挺立个性十足的黄山,让人一见倾心。西山仰仗她悠扬的文脉在鄂州这座江南古城脱颖而出,她和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相伴而生,一脉九曲层峦叠翠里,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风烟和这座城市醉人的流风遗韵。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梁湖渔歌、雉山烟雨,还是南浦荷风、沼山竹韵,亦
期刊
76年前,在中国西南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滇西抗战。一条叫作史迪威公路的国际通道,成为了当时中日双方激烈交战的焦点。史迪威公路,是当时以美国援华将军史迪威名字命名的公路,实际上就是中国境内通称的滇缅公路。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时修通的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76年来,由于滇缅公路多蜿蜒
期刊
石秤老村是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它位于嵩山背部米库岭下,挂头岭西,九曲龙王河南岸,因村南有两个大小秤锤巨石而得名。  庚子年阳春三月中旬的一天,暖风和煦、艳阳高照,我和几位文友应邀前往石秤村,寻访仰慕已久的大小秤锤。车停石秤村,久候的老友就热情地招呼上了我们。  下车环顾四周,立刻就被这个嵩山深处的古老村落吸引住了,一眼就能看到边的山村就坐落在一条干涸的山沟里,山沟两岸矗立着两排老瓦房,
期刊
一九八零年春季,对我和我的全家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黑色的季节。  那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母亲便早早起了床,生火做饭。一家老小洗刷完毕,围着炕头吃完饭,父亲就披上深灰色的外套,笑嘻嘻地说是今儿队里要铡草,全村人都去呢。高大的身躯,一阵风似地刮出了门外。我们几个小娃娃也背着书包跳跳蹦蹦、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中午放学回来走到家门口,就听见院子里传出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和乡邻们乱嚷嚷的劝阻声。在我们眼里
期刊
在童年的记忆里,印象中最深刻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听书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相当令人惬意和值得回味的时光。记忆中听书的情景是从上小学开始的,那是七十年代末,我刚满九岁。  那时的乡村,不仅生活物资极度匮乏,而且娱乐活动极少,只有赶上逢年过节,娱乐活动才稍微多一些。电视、录音机等等东西,在我们乡村孩子的眼里只能是书本中的名词,就连普通的“话匣子”(收音机)也很少见到。  乡村间最吸引人的事情莫过
期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旖旎的内蒙风光,总令人心驰神往。  在到达太原次日的清晨,我乘坐大巴9个多小时,抵达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草原,是距离呼市最近的牧场,是蜚声海内外的避暑胜地。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  下车之前,导游强调了蒙古礼节。下车时,一位蒙古青年男子面带微笑,手持蓝色哈达,捧着美酒向我致意。我忙躬身接过银碗,饮了一小口,道了声“谢谢”。  酒经过我
期刊
桃花谷沒有桃花,过了花开的季节,映入眼帘的只是满眼的绿。绿色的山崖,绿色的山谷,连水也是绿色的。  五月的一个周末,一辆客车载着四十多名游客,一路欢歌笑语,向豫西三门峡市双龙湾景区进发。午时近一点钟才到达目的地,用餐,入住休息,下午二点半集合,进军桃花谷。  谷前有一汪池水,前面两块石头上赫然写着“喊泉”二字。几名早一步到达的美女正拿着话筒放声,但见池中一条水线随着声音的持续升高也在增加高度,这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