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法环境建设成为马鞍山市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
法治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与发展努力方向,更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法治马鞍山建设是马鞍山市“六五”普法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马鞍山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马鞍山市在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到2015年马鞍山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且赢得“三连冠”,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治安秩序的稳定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就无法去作“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与复查等迎检工作。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马鞍山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对市直机关(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企业(马鞍山港口集团、安徽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七冶材料公司、马钢第四钢轧总厂、马钢第二炼铁总厂、马钢检测中心、马钢南山矿业公司 )、市属学校(安工大附中、工业学校、特教学校)以及县区的联系点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它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及时总结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做好典型的培育和总结推广工作,为确保“六五”普法规划有效落实,推进“法治马鞍山”创建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2.经济秩序运行良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加强法治建设,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使得全体人民都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平等竞争,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经济秩序运行良好也为法治宣传提供保障。首先,将普法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马鞍山市在经济发展中,以法治为基础,处处依法行政,使得经济建设在法治范围内进行,每当经济社会发展时,都以国家的大政方针作为行动指南,针对人民群众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结合普法教育向人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教育,达到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效果。其次,结合具体工作,创造性加强普法教育。马鞍山市财政局学法用法情况与干部任职、晋升、年度考核密切挂钩,每次竞争上岗,财政法规知识都是必考内容。他们把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学法日”,建立学法长效机制。在“学法日”上推行“三讲三学”。“三讲”即:自己讲、请人讲、开门讲。“自己讲”就是由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开门讲”就是利用“江淮普法行”、“法律六进”、“12·4”广场法律咨询活动等。
3.社会成员讲究诚信守法。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在提升全国文明城市的综合水平过程中,从提高全市市民整体综合素养着手,打造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核心要素,使文明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其关键在于提高马鞍山市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法治思维。2015年马鞍山市首届“好人节”在市图书馆启动,通过“马鞍山好人”活动的开展,既反映出马鞍山市民的诚信精神,也突出了这些好人也是遵纪守法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不遵纪守法,怎么去讲究诚信呢?正是他们遵纪守法了,也就是遵守规则、法律,才有了讲究诚信的意识,才有了做好事、当好人的行为。因此,遵纪守法是社会成员讲究诚信的基础,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重要表现。
二、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作为马鞍山市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
马鞍山市在“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中,濮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每年以全封闭的形式,分期组织全市中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每期开设青少年模拟法庭,举办法制教育专题征文比赛,录放《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法与大众》等内容适宜的有关栏目。开展各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教育与实践活动, 树立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遵守规则意识,在法治建设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等八处普法教育宣传基地,拓宽了普法教育的宣传方式。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为各类普法对象提供学法场所和公益性法治信息与服务,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资源。
1.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加强对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是振兴中华的需要。马鞍山市和县为深化“蒲公英”工程,编印了《“蒲公英”伴你同行》之普法七字歌两千余册,免费发放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当“滚滚长江碧水宽,‘蒲公英’开校园间,师生受益得实惠,和州传送法治经…”的歌声在青少年口中唱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此书将和县实施“蒲公英”工程中挖掘出生动活泼的案例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对师生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心理困惑进行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中形成的好的做法以七字歌形式反映出来,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起到法雨好歌润心田的作用。
2.开展形式不同的普法教育。含山县依法治县办在县李宗林书法艺术中心举行“青少年法治培育文化基地”授牌仪式。“青少年法治文化培育基地”的建立旨在利用书法教育载体引导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让广大青少年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基地建立之后,县依法治县办将定期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书法比赛活动,并将青少年法制书法作品在各中小学开展巡展活动,将书法艺术与法制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青少年学法用法新热潮。2015年8月6日,山南社区邀请社区结对律师,净源律师事务所马进生律师为辖区青少年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此次讲座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自我安全防范等方面展开。
3.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2015年3月27日下午,马鞍山市阳光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博望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阳光中学法治副校长徐文东为该校200多名初中生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生动形象的法治课。讲座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收集近年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小问题请同学们参与共同分析,再以案说法教育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知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做到明辨是非,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三、创新普法教育作为马鞍山市普法教育的重点方式
1.采取不同层次,创新法制教育形式。马鞍山的当涂县通过换届选举、农家乐的采摘节、征兵现场等场所,结合这些场所的特点,人民群众的不同层次,进行形式不同的普法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有针对性。马鞍山市含山县组织党员旁听庭审,对他们加强遵纪守法教育;送法律进军营、农村社区、城镇街道,对不同人群进行普法教育。马鞍山市花山区江东司法所组织社区图书管理员将各社区法律类图书进行整合、集中,并在社区图书室设立专门的“法律图书漂流”书架,辖区居民可以携带身份证前来免费借阅。2015年马鞍山市雨山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多层次、分阶段的法治讲堂活动。该活动由区委宣传部统一组织,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分别承办,将传统的法治讲座与现代的多媒体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
2.开拓新的普法载体,建立法制教育微信群。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审核、上传有关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等方面的微信,时时关注网民评论,并对网民的疑惑及时给予反馈解答。随着手机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普法教育的过程中,以人民群众为对象,建立数个微信群,在每个微信群中,认真选好群主,每天由群主将相关的普法动态、普法学习内容传到群中,围绕群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探讨,相互沟通,达到畅所欲言,使群中的意见得到充分交流,既起到加强法治教育的作用,也提高了群中人员的思想认识,同时,起到普法教育的真正效果。
3.依据不同知识结构层次,采取不同的普法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手机载体、网络载体、报刊、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大的特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运用手机载体普法,即将法制宣传内容,通过手机短信、彩信、彩铃等,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相关法律知识。在“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中,当涂县大陇乡创新普法教育方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尝试运用微博作为普法教育的新平台,他们在启动微博普法这种形式后,根据法制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突破旧的思想观念,打破围绕法律条文打转的做法,克服只知道由法律工作者向群众应用讲课形式解释法律内容,转到以群众为主,将具体的法律条文改编成一个一个小故事,通过微博配上动画,使得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内容,贴近群众,达到宣传群众,教育人民的作用。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司法所联合新市镇妇联举办反家庭暴力法治讲座,新市镇80余名妇女代表参加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也让他们受到法律教育。
(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
法治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与发展努力方向,更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法治马鞍山建设是马鞍山市“六五”普法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马鞍山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马鞍山市在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到2015年马鞍山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且赢得“三连冠”,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治安秩序的稳定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就无法去作“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与复查等迎检工作。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马鞍山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对市直机关(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企业(马鞍山港口集团、安徽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七冶材料公司、马钢第四钢轧总厂、马钢第二炼铁总厂、马钢检测中心、马钢南山矿业公司 )、市属学校(安工大附中、工业学校、特教学校)以及县区的联系点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它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及时总结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做好典型的培育和总结推广工作,为确保“六五”普法规划有效落实,推进“法治马鞍山”创建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2.经济秩序运行良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加强法治建设,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使得全体人民都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平等竞争,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经济秩序运行良好也为法治宣传提供保障。首先,将普法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马鞍山市在经济发展中,以法治为基础,处处依法行政,使得经济建设在法治范围内进行,每当经济社会发展时,都以国家的大政方针作为行动指南,针对人民群众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结合普法教育向人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教育,达到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效果。其次,结合具体工作,创造性加强普法教育。马鞍山市财政局学法用法情况与干部任职、晋升、年度考核密切挂钩,每次竞争上岗,财政法规知识都是必考内容。他们把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学法日”,建立学法长效机制。在“学法日”上推行“三讲三学”。“三讲”即:自己讲、请人讲、开门讲。“自己讲”就是由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开门讲”就是利用“江淮普法行”、“法律六进”、“12·4”广场法律咨询活动等。
3.社会成员讲究诚信守法。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在提升全国文明城市的综合水平过程中,从提高全市市民整体综合素养着手,打造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核心要素,使文明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其关键在于提高马鞍山市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法治思维。2015年马鞍山市首届“好人节”在市图书馆启动,通过“马鞍山好人”活动的开展,既反映出马鞍山市民的诚信精神,也突出了这些好人也是遵纪守法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不遵纪守法,怎么去讲究诚信呢?正是他们遵纪守法了,也就是遵守规则、法律,才有了讲究诚信的意识,才有了做好事、当好人的行为。因此,遵纪守法是社会成员讲究诚信的基础,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重要表现。
二、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作为马鞍山市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
马鞍山市在“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中,濮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每年以全封闭的形式,分期组织全市中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每期开设青少年模拟法庭,举办法制教育专题征文比赛,录放《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法与大众》等内容适宜的有关栏目。开展各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教育与实践活动, 树立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遵守规则意识,在法治建设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等八处普法教育宣传基地,拓宽了普法教育的宣传方式。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为各类普法对象提供学法场所和公益性法治信息与服务,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资源。
1.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加强对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是振兴中华的需要。马鞍山市和县为深化“蒲公英”工程,编印了《“蒲公英”伴你同行》之普法七字歌两千余册,免费发放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当“滚滚长江碧水宽,‘蒲公英’开校园间,师生受益得实惠,和州传送法治经…”的歌声在青少年口中唱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此书将和县实施“蒲公英”工程中挖掘出生动活泼的案例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对师生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心理困惑进行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中形成的好的做法以七字歌形式反映出来,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起到法雨好歌润心田的作用。
2.开展形式不同的普法教育。含山县依法治县办在县李宗林书法艺术中心举行“青少年法治培育文化基地”授牌仪式。“青少年法治文化培育基地”的建立旨在利用书法教育载体引导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让广大青少年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基地建立之后,县依法治县办将定期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书法比赛活动,并将青少年法制书法作品在各中小学开展巡展活动,将书法艺术与法制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青少年学法用法新热潮。2015年8月6日,山南社区邀请社区结对律师,净源律师事务所马进生律师为辖区青少年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此次讲座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自我安全防范等方面展开。
3.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2015年3月27日下午,马鞍山市阳光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博望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阳光中学法治副校长徐文东为该校200多名初中生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生动形象的法治课。讲座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收集近年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小问题请同学们参与共同分析,再以案说法教育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知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做到明辨是非,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三、创新普法教育作为马鞍山市普法教育的重点方式
1.采取不同层次,创新法制教育形式。马鞍山的当涂县通过换届选举、农家乐的采摘节、征兵现场等场所,结合这些场所的特点,人民群众的不同层次,进行形式不同的普法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有针对性。马鞍山市含山县组织党员旁听庭审,对他们加强遵纪守法教育;送法律进军营、农村社区、城镇街道,对不同人群进行普法教育。马鞍山市花山区江东司法所组织社区图书管理员将各社区法律类图书进行整合、集中,并在社区图书室设立专门的“法律图书漂流”书架,辖区居民可以携带身份证前来免费借阅。2015年马鞍山市雨山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多层次、分阶段的法治讲堂活动。该活动由区委宣传部统一组织,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分别承办,将传统的法治讲座与现代的多媒体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
2.开拓新的普法载体,建立法制教育微信群。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审核、上传有关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等方面的微信,时时关注网民评论,并对网民的疑惑及时给予反馈解答。随着手机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普法教育的过程中,以人民群众为对象,建立数个微信群,在每个微信群中,认真选好群主,每天由群主将相关的普法动态、普法学习内容传到群中,围绕群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探讨,相互沟通,达到畅所欲言,使群中的意见得到充分交流,既起到加强法治教育的作用,也提高了群中人员的思想认识,同时,起到普法教育的真正效果。
3.依据不同知识结构层次,采取不同的普法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手机载体、网络载体、报刊、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大的特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运用手机载体普法,即将法制宣传内容,通过手机短信、彩信、彩铃等,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相关法律知识。在“六五”普法教育活动中,当涂县大陇乡创新普法教育方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尝试运用微博作为普法教育的新平台,他们在启动微博普法这种形式后,根据法制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突破旧的思想观念,打破围绕法律条文打转的做法,克服只知道由法律工作者向群众应用讲课形式解释法律内容,转到以群众为主,将具体的法律条文改编成一个一个小故事,通过微博配上动画,使得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内容,贴近群众,达到宣传群众,教育人民的作用。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司法所联合新市镇妇联举办反家庭暴力法治讲座,新市镇80余名妇女代表参加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也让他们受到法律教育。
(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