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谈及至关重要的一维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见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因而也就出现了浮躁、蜻蜓点水甚至解读偏颇的语文课堂。
【案例描述】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的事,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尊重与渴求。听过一些教师上课,看过一些本课的教学实录,几乎大家都在围绕“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这个话题展开。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計不错,但在处理“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这一细节时,老师在讲解“半里多路”时往往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换算和现实生活做比,从而得出这样的课堂结论:
师:同学们,“半里多路”相当于现在的多远呢?
生(简单换算后):“相当于250米左右。”
师(夸张渲染):“半里路,250多米,远不远?”
生(迷迷糊糊):“远。”
师:“这么远,刘备就下马步行,你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刘备的诚心与求贤若渴。”
【案例评析】
简单的问答似乎已体会出刘备的求贤之切,但,半里多路,250米,真的很远吗?我想,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能算远,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近的路程。我个人理解这个句子应针对“刘备”这个人的特殊身份来看。刘备什么人?建汉称帝的一代帝王、一代枭雄。这样一个人物亲自登门拜访一介“草民”,实属稀罕;而带着近乎拜见君王的礼仪,在250 米开外即弃马步行、恐惊高人的举止,足见对诸葛亮的重视与渴求。250米,对于刘备而言,不仅仅是路程的远,重要的是一种心,尊重的心,虔诚的心,求贤若渴的心。
【案例反思】
以上案例,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浅尝辄止,忽视了文章的内涵,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不正是当下语文教学最常见的现象吗?记得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官去品位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我想这与其说是在教导学生,还不如说是在告诫老师怎样解读文本。
教师进行认真细致的文本解读,进行充分的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那么,解读文书到底要解读些什么?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一是解读文本的作者。
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感悟,它是和作者的生活和生命紧密相连的,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段背景、一份经历之后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情壮举等,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走近作者,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只能是浮光掠影、不甚了了,甚至对某些章节无法解释。走近作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二是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标大力提倡对文本的独特感悟,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但保护不是庇护,更不是无视,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或者完全不对时,教师就得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肯定、赞扬!当然,前提是教师自身能正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态度,自然课堂上也就不会出现认为老麻雀行为太冒险(屠格涅夫《麻雀》)和狐狸很聪明(《狐狸和乌鸦》)等一些背离作者心灵轨迹、曲解文本的理解了。
三是解读文本,找出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就是找准了“情感”这条主线,抓住“!”这一切入点(此文感叹号出现较多,且大多出现在人物语言中),带领学生从一句句带有感叹号的人物语言入手,去品味、去感知人物简单的语言背后所饱含的丰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我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再辅之以音乐和图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解读文本,还不能过度迷信教参、依赖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一直“重复着他人的故事”。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品味与解读,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与视角,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游刃有余。当然,这些需要教师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并形成多元的文化视野,从而多角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谈及至关重要的一维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见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因而也就出现了浮躁、蜻蜓点水甚至解读偏颇的语文课堂。
【案例描述】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的事,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尊重与渴求。听过一些教师上课,看过一些本课的教学实录,几乎大家都在围绕“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这个话题展开。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計不错,但在处理“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这一细节时,老师在讲解“半里多路”时往往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换算和现实生活做比,从而得出这样的课堂结论:
师:同学们,“半里多路”相当于现在的多远呢?
生(简单换算后):“相当于250米左右。”
师(夸张渲染):“半里路,250多米,远不远?”
生(迷迷糊糊):“远。”
师:“这么远,刘备就下马步行,你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刘备的诚心与求贤若渴。”
【案例评析】
简单的问答似乎已体会出刘备的求贤之切,但,半里多路,250米,真的很远吗?我想,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能算远,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近的路程。我个人理解这个句子应针对“刘备”这个人的特殊身份来看。刘备什么人?建汉称帝的一代帝王、一代枭雄。这样一个人物亲自登门拜访一介“草民”,实属稀罕;而带着近乎拜见君王的礼仪,在250 米开外即弃马步行、恐惊高人的举止,足见对诸葛亮的重视与渴求。250米,对于刘备而言,不仅仅是路程的远,重要的是一种心,尊重的心,虔诚的心,求贤若渴的心。
【案例反思】
以上案例,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浅尝辄止,忽视了文章的内涵,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不正是当下语文教学最常见的现象吗?记得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官去品位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我想这与其说是在教导学生,还不如说是在告诫老师怎样解读文本。
教师进行认真细致的文本解读,进行充分的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那么,解读文书到底要解读些什么?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一是解读文本的作者。
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感悟,它是和作者的生活和生命紧密相连的,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段背景、一份经历之后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情壮举等,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走近作者,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只能是浮光掠影、不甚了了,甚至对某些章节无法解释。走近作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二是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标大力提倡对文本的独特感悟,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但保护不是庇护,更不是无视,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或者完全不对时,教师就得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肯定、赞扬!当然,前提是教师自身能正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态度,自然课堂上也就不会出现认为老麻雀行为太冒险(屠格涅夫《麻雀》)和狐狸很聪明(《狐狸和乌鸦》)等一些背离作者心灵轨迹、曲解文本的理解了。
三是解读文本,找出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就是找准了“情感”这条主线,抓住“!”这一切入点(此文感叹号出现较多,且大多出现在人物语言中),带领学生从一句句带有感叹号的人物语言入手,去品味、去感知人物简单的语言背后所饱含的丰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我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再辅之以音乐和图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解读文本,还不能过度迷信教参、依赖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一直“重复着他人的故事”。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品味与解读,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与视角,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游刃有余。当然,这些需要教师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并形成多元的文化视野,从而多角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