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治国理念与政道思维传统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民主四讲》《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等。
  中国传统的分析政治的方式,不是政体思维方式,而是政道思维方式。政体思维与政道思维的不同在于,前者关注的只是政治秩序的形式,即政治体制的形式,后者的着眼点是政治秩序的实质,即政治体制运作的目标与途径。
  从政体的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由竞争性的选举产生。从政道的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人民的需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究竟是政府的形成方式重要还是对人民的回应性重要?当然两者都重要。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政府制定政策能否反映他们的切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体制对人民的需求具有回应性,是政道思维所理解的民主。
  二百年治国的三个阶段
  玛雅: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在全球的传播,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成为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一个“关键词”。2009年底,美国媒体检测机构“全球语言观察”对全世界的纸媒、电子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检索发现,“中国崛起”是10年来全球最热门的新闻主题,被关注度超过了美国的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中国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关键词,那么中国崛起这个事实本身的关键词是什么?用最通俗的话来说,中国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行?请谈谈你的看法。
  王绍光:我先从远一点说起。中国为什么能行?实际上是这60年才行,之前的大概150年并不太行。当然再往前还是行的,19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是比较发达的,19世纪以后落后了。2012年4月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了个演讲,是谈过去200年里,中国关于怎么治理国家走过了三个阶段。我划分时段和通常不一样,第一个阶段从1800年到1956年,这个跨度包括了1949年建国;第二个阶段从1956年到1990年前后;第三个阶段从1990年代至今。这三个阶段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英文叫governability(治国能力),就是能不能治国,有没有一个政治力量可以治理这片国土。1949年以前150年时间,这是一个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政治力量可以治国的问题。第二个阶段的关键词叫government,就是政府管理,由政府出面统管国家,不让其他力量参与。这个阶段大概是新中国60年中的前30年,或者更长一些,到1985年甚至1990年。第三个阶段的关键词叫governance(治理),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国家治理。
  这三个词听起来有相同之处,我把它们概括一下,另外用了一个福柯的词作为“帽子”,叫governmentality(治国理念),就是一个国家治国的理据。过去200年中国最关键的治国理念是什么?什么是各个阶段治国的特点?这三个词——治国能力、政府管理和国家治理,就体现了三个阶段的治国理念,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玛雅:这三个词之间是一种发展和递进的关系?
  王绍光:对。如果第一个阶段的问题不解决,后面两个阶段都不会出现。第一个阶段中国遇到的问题是,治理这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不具备治国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遭遇了内忧外患。内忧是从18世纪末开始出现在各地的农民起义——捻军、白莲教、太平天国……到处都在起义。这当中,太平天国在1850年代几乎打遍了整个中国。外患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在1852年咸丰登基后不久有个转折点,清政府第一次说,我的军队不行,得让湖南曾国藩自组湘军来帮我救国。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清朝建立以来一直不准汉人指挥军队,汉人绝对不能染指军权。但是现在没辙了,只好让湘军以及后来的淮军帮助镇压农民起义。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就是军队不行了,找黑帮来打仗,可见危机有多严重。湘军淮军打了几年后,咸丰皇帝自己被打跑了,去了热河。1860年八国联军打到了紫禁城,把圆明园也给烧了。这两件事——让汉军帮助打仗和八国联军打进紫禁城,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说明清政府受到内外两方面的挑战,这个国家没法治了。
  从那个时候一直到1956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治国,就是谁有能力、用一种什么方式把这个国家hold(维系)住。在湘军淮军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清政府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局面大致维持住了,国家表面上看还可以。但是很快,湘军淮军本身,包括后来的北洋军阀,实际上不是北京政府真正能够控制住的。真能控制住的话,就不会形成后来军阀割据的局面。武昌起义枪一响,全国各个省纷纷宣布独立,国将不国。再往后,孙中山回来,借助于袁世凯治国。袁世凯能不能治国?袁世凯从1912中华民国元年到1916年6月6日死去,其间有护国战争,有二次革命,两次都有不同的省份宣布独立于北京政府,还是一个国将不国的局面。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没有一个政治势力能把国家hold住,没有人能够治国。
  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理论上宣布统一全国,但真正能控制住的只有上海周边的几个省份,浙江、江苏、安徽。到1930年代控制的省份多了一些,但还是有一些控制不了。不要说日本人占领东北,华北开始要自治,它也管不了,云南、广西、山西的军阀它都管不了,更不要说还有共产党的革命。抗战开始后,日军入侵,重庆政府能够管的地方很小,就是大后方一带。北边所谓的敌后,共产党的势力和日本人的势力犬牙交错。国共都在打仗,还是没有一个政治势力能够治国。抗战结束后,有很短的一个时间,蒋介石的声望如日中天,全国拥戴他为领袖。但是国共和谈没谈成,不到一年时间,1946年又开始打内战,还是没人治国。从1800年到1949年前后这么长的时间,中国面对的首要问题,都是如何解决治国的问题。
  玛雅:1949年中共建政,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你为什么把第一阶段的时间延伸至1956年?   王绍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治国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但我认为,还没完全解决。1928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时,表面上统一了国家,实际上控制不住,帮他打仗的那些人各有各的打算。共产党在跟国民党和日本人打仗的时候,实际上也有非常多的山头。从红军时期就有,各个解放区发行各自的钞票,有各自的法律体系、管理体系。这些山头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才抹平。
  对这个问题,共产党领导人是很清楚的,所以从1948年初开始,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党中央就意识到,全国胜利之日就快到了,共产党不仅要把敌人打败,而且要把自己统合起来。毛泽东当时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今天大概被忽略了,叫《建立报告制度》,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里。文章内容规定,各大根据地和军队要定期向中央报告,每三个月一次。一开始有些人不当回事,林彪是最典型的。当时东北解放区最大最完整,林彪没按规定报告,毛泽东专门批评了他。从1948年《建立报告制度》后,一系列文章都能看出中央要把共产党统合起来的努力,包括统一解放军的番号,把以前的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为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各野战军的建制开始标准化;统一解放区的货币、军票体制,等等,一直到1949年建国。
  建国后,各地情况仍然不利于治国。当时,各地还有大量的土匪需要清剿。实际上消除匪患是新政权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解决了过去上百年困扰中国的一大难题。从1950年到1956年期间,中央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把军事统起来,把行政统起来,把经济统起来,包括统一财政,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等。中央划分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军政区,是六个大的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上百万兵力,既是行政主管,又是军事主管,林彪、邓小平、彭德怀、高岗等人分别担任领导。
  这中间出了高饶事件,也是因为山头太厉害。高岗是东北局的,饶漱石是华东局的,都非常有实力。高岗有“东北王”之称,也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1950年代初有件事叫“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是一种收藩策略,就是把各地的军政领导调到北京来,给个副主席、副总理的职位,同时不让他辞去本地的职位。因为马上让他辞肯定有抵触,所以还兼着。出了高饶事件后,中央下决心整顿,一直到1956年。1955年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原来的六大军区改划为十二个大军区。中国真正统一的标志恐怕是这次十二大军区的成立。
  党国体制解决了治国能力问题
  玛雅:如果没有抗美援朝,这个过程是不是能快一点?
  王绍光:不一定。抗美援朝其实有利于把军队整合起来,把全国整合起来。从1949年建国到1956年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制度,可以说是矫枉过正。矫什么枉?矫前150年的枉——那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能够治国。到1956年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全国范围内,除了台湾还没解放,香港、澳门还没有收回,不再有割据势力。中国150年来第一次解决了治国能力的问题,这是历史性的。
  今天的人不太在意这些事情,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社会学者黄纪苏有一篇写他祖父的文章,那一代知识分子所考虑的就是,国将不国了,中国怎么办?当时政治家考虑的是同样的问题,不管是孙中山、袁世凯,还是蒋介石。一开始他们有些人想得非常好、非常理想化,就是把西方模式搬过来,也许就能解决治国的问题。比如孙中山就说,也许我们采用美国联邦制,就可以把中国治好。辛亥革命前他在美国讲了很多话,要分权,中央政府不要管太多。可是回到中国一看就懵了,开始讲五个统一,把权力都统一在中央政府手里,否则国家没法治。到了1920年代又有一些军阀讲联省自治、联邦制,甚至毛泽东年轻时也鼓吹,建立湖南共和国。但是他们后来都认识到,用西式联邦制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行不通的,所以才会有1949年以后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
  现在有些人从理念出发,认为中国当初学的苏联模式,太过了。其实和苏联模式不相干,当时就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能不能治国,有没有一个政府能够治理这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6亿人口的大国。要治理这个大国,就得有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而且从国民党时期就开始探索,把党和国家统一在一起,共产党后来建立的体制,就是一个党国体制。这个党国体制你认可也罢,不认可也罢,它确实解决了中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治国能力。到1956年几乎没有人再怀疑,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套体制,可以治理这么一片国土。
  玛雅:它是历史的产物。
  王绍光:是历史的产物。这个要说清楚,否则大家觉得是观念的产物,是从苏联舶来的共产党的理念。它有观念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历史的产物,是为了解决能不能治国的问题,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党政合一、高度统一的体制。毛泽东本人未必喜欢这个高度统一的体制,因为他年轻时是无政府主义者,鼓吹湖南和各个地方要有更多的权力。所以到1956年,一旦治国能力的问题解决了,毛泽东本人第一个出来说,要分权。他著名的文章《论十大关系》,十大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说,要分权,发挥两个积极性,而且用了一个词叫“虚君共和”。虚君共和本来是康有为讲的,意思是皇帝虚一点,毛泽东的意思是,中央政府要虚一点。
  从1956年下半年毛泽东就开始部署分权,治国能力的问题解决后,就要解决积极性的问题了。发挥两个积极性,一个是中央的积极性,一个是地方的积极性,所以要把权力分出去。1957~1958年大规模分权,把大量的国有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管。1956年农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企业基本上都成为国有的,或是集体的,不管是中央的还是地方政府的。所以我说,第二个阶段的关键词叫government(政府管理)。治国能力问题解决了,政府开始起关键作用,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计划经济阶段。这个阶段,经济是政府管,文化是政府管,政治生活更不用说,都是政府管。所有的产业都是国有制或集体制,集体所有的也要服从地方的计划经济,统一调配。   第二个阶段的好处在于,它把非常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当时中国很穷,哪怕所有的人都节衣缩食,按最低生活标准生活,积累也还是很少。国家发展要打基础,需要大量的资源,不管是人力的、物力的,还是财力的。这个时候,靠市场来调节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基本靠政府来进行强制性的积累,把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
  前30年打基础,后30年起飞
  玛雅:那个时期是我们过去常说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那个时期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王绍光:是打基础。1956年到80年代中期,中国办了很多大事。比如,建立了一个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中国8万多个水库绝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如果在今天用给钱的方式来做,不知道要花多少万亿。农田基本建设绝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以后30年没有太多的改造,直到最近一两年中央政府花大价钱来重新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打好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人力资源,健康和教育。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人力资本的质量非常差。人的健康水平很低, 1949年以前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受教育水平也非常低,只有10%左右的人识字,还不是受过好的教育。也是在前30年,中国的人力资本有了巨大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68岁,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印度今天也没到68岁。受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工人农民读一些基本的工业基础、农业基础课本,大量的人开始受教育。初中、高中教育大面积普及,在册中学生的数量在1978年达到顶峰。你可以批评那时候的教育质量不高,老师水平不高,没有学化学、物理,学的是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但是这种普及使大量的人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技能,读书的技能、做事的技能,这是了不得的成就。
  这三件事都是打基础的,打基础的事情不能马上见成效。我所在的香港中文大学修建一个新书院,打基础用了两三年,很长时间看不到效果,地上挖了个坑,到处都是泥土。可是基础打好后,就几个月的时间,楼已经盖起来了。我用这个来比喻,新中国前30年打下的基础相当雄厚。这个恰恰可以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对比,尤其是和发展中大国对比。打基础是政府的事,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党政合一的方式动员各种资源,全力以赴提升中国的国力。当时出于军事的目的、政治的目的,当然也有经济的目的,都要举全国之力提升国力,国家要富,国家要强。
  更早以前的思想家就讲富强,严复讲富强,毛泽东、蒋介石都有这个梦想,再到邓小平。所以,这个阶段由政府全面管理国家,也不完全是理念的产物。不仅仅是共产主义理想,是学了苏联,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个阶段需要强大的政府力量把基础打好。没有这个基础,后30年的起飞几乎是不可能的。
  玛雅:厚积薄发,后30年的起飞,前30年功不可没。就像习近平说的,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王绍光:这个阶段我把它延伸到1985年,很多数据都表明这样划分是合理的。比如,农村改革在1983年出现一个新的转折,城市改革1984~1985年才真正起步。国有企业总人数是在这个时候达到顶峰,以后慢慢下降。1986年最重要的一个改革是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采用合同制。原来职工的“铁饭碗”还保留,但新增人员就不再给“铁饭碗”了。城市开始允许个体户,后来慢慢开始鼓励外资进来。原来政府大包大揽所有事情,从这个时候开始大规模地让其他力量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新的转折,这个转折在全世界范围几乎是同步的。
  第三个阶段的关键词是governance(治理),这个词在中文里早期的意思和今天是非常不一样的。1980年代的出版物,“治理”这个词出现都不是用于人,而是用于物,比如治理黄河、治理三废,是处理的意思。今天所说的governance出现在1990年代初期,到1996~1997年才真正被广泛使用,意思是不要什么事都政府管,也要让其他力量来管,这就叫“治理”。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从西方蔓延到全世界,从撒切尔夫人到里根,到世界银行,都鼓吹政府要少管事,把权力下放给所谓的公民社会,下放给私营企业。这个理念大概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蔓延。俞可平写过相关文章,他说,governance is to govern without a government(所谓治理,就是没有一个政府来管理)。意思是说,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了,经济让市场来管,所有制要多元,不要仅仅是国有和集体,还要私有、外资。
  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大规模变化是在1997年邓小平去世后,邓小平去世前公有经济——国有和集体,仍然占中国经济的大半江山。这时候开始国企改革,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用一系列方法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政府不用全面管理经济、经营经济了,政府只需要规划。以前中国没有多少活跃的社团,这时候开始出现大量的社团,还有所谓的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如养老院。这种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
  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
  玛雅:从治国能力到政府管理,再到国家治理,这三个阶段的治国理念发生变化,主要在于中国自身的因素。除此之外有没有世界的因素?
  王绍光:这当中也有世界大势。中国共产党是在第一阶段中华民族面临最大威胁——国内军阀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成立的。20世纪上半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的时期,包括一些欧洲国家也不例外,如法国、意大利都存在势力庞大的共产党。
  在第二个阶段,为了富国强兵,中国通过强势政府来提升国力。放眼那个年代的全球其他国家,趋势也大同小异。比如,大量的亚非拉国家在以前被殖民化了,国都被灭了。他们这时要实现独立,这个过程从1940年代开始,到1960年代前后完成,即所谓的去殖民化。在1960年代前后,全世界各国都是由政府来管理,只不过程度不同。这也是世界大势,不仅苏联、东欧国家如此,西欧国家也有大量的国有企业,经济上开始讲计划。即使是美国,苏联卫星上天令美国人感到很大威胁,也认为政府要起更大的作用。直到19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兴起,全世界又慢慢走向治理,中国也步入第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中,中国在相当程度上与世界是同步的。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一个政治势力的主导下走过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共和国,解决治国能力的问题。第二阶段用政府统管的方式,为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打基础。第三阶段用治理的方式,释放活力,快速发展。这种转折不能说非常平稳,但是在一个政治体系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制下,完成得是不错的。
  玛雅:这说明,政治上的稳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王绍光:2012年夏天我去了一趟土耳其。土耳其1961年就加入了OECD,即所谓的富人俱乐部,目前人均GDP(按汇率计算)是中国的2倍。土耳其大部分地方确实相当不错,但是看宏观指标,中国和土耳其已经差不多,甚至更好,比如人均预期寿命,中国已经超过土耳其。土耳其的条件其实不差,大量的平原,可耕种土地占国土面积26%。气候非常好,两面靠水,一边是黑海,一边是地中海。地势也非常好,交通要冲,是发展经济最好的地方。但是,土耳其7000万人口,中国将近14亿人口,是他们20倍。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发展起来,他们现在人均GDP只是我们的2倍,其他很多地方不比我们强。这样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不仅可以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比,和OECD中的低端国家都有得一比,我觉得这是了不得的成就。这是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里来看中国的成功,来回答你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能行?
  中国体制的四个优势
  玛雅:那么,在你看来,中国体制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王绍光:我认为有四个优势。
  第一个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治核心,而且这个核心能够做决策。这一点很重要,有很多国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种局面——无法做决策。政治学最近几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叫veto player,就是“有否决权的玩家”。现在做决策分析大量用这个概念,代替了以前总统制、议会制、联邦制、单一制的分析框架。在一个政治体系中,如果有否决权的玩家很多,就没法做决策。因为决策不可能在一个点上完成,而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如果有很多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否决权,这一关否不掉,下一关也否掉了,决策就会无疾而终。如果套用这个理论,中国“有否决权的玩家”很少。中国在非常重大的决策上,真正的“有否决权的玩家”恐怕只有政治局常委。权力高度集中可能会产生问题,有潜在的危险,这个我们下面再讲。它的优势是减少了太多的“有否决权的玩家”掣肘的局面,在重大问题上可以做出决策。
  第二个优势是,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决策者也好,各级干部也好,老百姓也好,有一种不像哲学的哲学,比如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它是一种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态度。因为有这样的态度,遇到问题时,大家不是抽象地卷入意识形态争论,而是认为,出现问题了,我要解决问题。这种意识非常重要,使得我们的体制有回应社会需求和要求的动力。
  第三个优势也很重要,就是diversity(多样性),中国的体制允许多样化。中国立法跟西方国家非常不一样,西方立法往往是议会通过一个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的法律,要求全国各地按照这个法律来实施,美国的医改法案就有上千页。这样只能让律师非常活跃,其他人全都不知道怎么办。这种立法方式有个基本假设,就是有一群人非常聪明,什么事情都知道,什么可能性都能预测到,而且每种预测到的可能性他们都有解决方案。这种假设是错误的。
  中国立法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不是一上来就由全国人大立个法,这个法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然后强制全国去实施。我们是,有问题了,允许各地去试着解决,这就叫各地的实践。还有一种方法是,当中央也不确定该怎么办,那就先搞个试点,抓点带面是共产党历来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实事求是的方法,先搞一个或几个试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些试点成功了,推广;不成功,对全国的影响也不大。当年办特区就是这样做的,最早办人民公社也是如此。一种叫实践,中央说,要做这个,具体怎么做,各地去摸索;一种叫试验,中央确定几个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广。这样就造成一种多样性,多样性不管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国现在有十几个解决各种问题的实验区,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都、重庆实验区,有滨海实验区等各种各样的实验区。这些实验区不仅仅是要解决本地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全国的问题。它们可能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影响的范围很小;它们能成功最好,经验可以推广。即使推广也不是一刀切,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做出调整。所以说,这种多样性成了我们的学习源,也构成我们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
  第四个优势是,中国体制有比较强的回应性。正因为有各种来自地方的经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所以能够回应社会需求。最近几年出现的政策变化是个很好的例子。比如1990年代末,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三农问题,《读书》杂志连续几年发表相关文章。到了2003~2004年,国家先是减少农业税,后来取消农业税,老的三农问题如农民税赋过重,基本上解决了。然后大家开始讲看病贵、看病难,上学贵、上学难。这几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正在解决,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也在解决。现在大家又开始讲养老问题,希望得到妥善解决。你看这个变化过程,以前谈论的问题现在不再谈了,因为有些已经解决了,有些正在解决。这说明,这个体制对社会需求具有回应性。
  以上四点概括起来,是中国经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用某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中国经验对治理我们这个大国是非常适应的。这是中国为什么能行的非常重要的四点。当然,这四个优势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纠正改进。
  西方政体思维与中国政道思维
  玛雅: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从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令人疑惑的是,有些人不考虑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体制。   王绍光:很多人批评中国的体制,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们说的体制其实只有一样,就是政治体制,即政体。政体他们归结到哪呢?就是有没有自由的多党竞争式选举。他们的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就是推翻现行的政治体制,建立一个多党竞争选举的体制。
  这是一种典型的西式思维方式,我称之为“政体思维”,2012年我编的一本书,《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就讲这个问题。政体思维在西方是有传统的,觉得政体是最重要的,英文叫form of government(政府的形式)。几千年前古希腊人就这么看,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甚至比他们更早的人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西塞罗、马基雅维利,这一系列的人都强调政体。在西方读政治学,最重要的就是讲政体。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大量问题都是和政体相关的问题,比如民主能不能带来经济增长呀,能不能实现公平呀,能不能让人幸福呀,等等。
  你可以把这叫做“政体决定论”,中国那些动辄讲体制的人实际上就是政体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眼里,一切问题都与政体相关,诸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腐败、幸福,等等,不一而足。政体好,其他什么都会好;政体不好,其他什么都好不了。欧美、印度的政体好,因此那里不管存在什么问题,长远来讲都可以解决;中国的政体不好,因此不管取得了多大成就,长远来讲都是靠不住的,迟早必须转换轨道。
  玛雅:所以有人说,印度凭借所谓的“体制演进比较优势”——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发展后劲会更足,将会赶超中国。我觉得说这话的人是一叶障目。
  王绍光:政体思维和政体决定论到底对不对呢?这些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比如,在一些人看来,民主政体的特征是不同政党之间的竞争性选举,而这种政体是一个好东西。我在《民主四讲》一书中提供的大量证据表明,这种政体与经济增长、社会平等、人的幸福其实都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换句话说,政体未必有传说中那种神乎其神的决定性作用。
  经常有人说,如果有了自由竞争选举制度,国家就会变得多好多好。他们只讲这种体制带来比较好的结果的例子,比如西欧、北美。他们忘了,这些国家也正是当年的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主义国家,它们今日的富裕很可能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有关。但是被西方政体思维方式忽悠,同样采取这种体制的国家,不成功的例子也是大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做大数据的、长时段的比较研究,得不出任何结论说,政体是决定性的。不管是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还是对人民幸福感的影响,大量的统计,跨时段、跨国家的研究,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不相关。所以,政体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要素。
  讨论任何问题,一定要跳出别人圈定的框框,包括流行的概念、分析框架、理论体系。尤其是政治问题,在这个领域里流行的概念、分析框架、理论体系都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隐形预设的结论。
  玛雅:西方是政体思维方式,中国是什么思维方式?
  王绍光:如同我在《理想政治秩序》中分析的,中国传统的分析政治的方式,从来不讲政体。它完全不是政体思维,而是政道思维。与西方哲人不同,中国历代的先哲考虑最多不是政体,或政治体制的形式,而是政道,或政治体制运作的目标与途径。
  玛雅:你对“政道”如何定义?政道思维与政体思维的不同何在?
  王绍光:所谓政道,就是为政之道,包括治道与治术,英文叫the Dao of governance,就是治理的“道”。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政道”一词并不常见,但与为政之道相关的词语随处可见,例如,“政不得其道”、“无道之君”、“有道之君”、“君有道”、“君无道”、“国有道”、“国无道”,等等。庄子在《天道》篇中区分了“治之道”与“治之具”,前者指治世的原则,后者指治世的手段。在书中,我把“治之道”简称为“治道”,把“治之具”简称为“治术”。我理解的“治道”是指治国的理念,是政治之最高目的,是理想的政治秩序。我理解的“治术”是指治国的方式,包括古代典籍中所谓“治制”,即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具”,即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即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方法。治道与治术,一个是最终的目标,一个是达到最终目标的方式,我统称二者为“政道”。
  政体思维与政道思维的不同在于,前者关注的只是政治秩序的形式,而后者的着眼点是政治秩序的实质。“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我们把西式政体的视角换为中式政道的视角,那么无论是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评判当代中国的政治,还是展望未来中国的政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玛雅:中国人为什么会形成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政道思维方式?是因为忽视了西方政体的存在及其优长?还是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使然?
  王绍光:现在中国人并非不关注西方政体,不了解政体思维。最早注意到西方政体、把政体思维引入中国的是梁启超,但是他后来发现运用政体思维方式思考现实政治难以行得通,最终转回了政道思维。19世纪最后几年,梁启超读了一些西方的书,发现西方讲政体,非常兴奋。他很快把政体概念运用到政治分析中,采用西方的说法,说中国是个专制的国家,把专制推翻,问题就解决了。例如,他颂扬“自由民政者世界上最神圣荣贵之政体也”。他自问:“我中国自黄帝以来,立国数千年,而至今不能组织一合式有机完全秩序顺理发达之政府者,其故安在?”其答案是政体,“吾国民以久困专制政体之故,虽有政治能力,不能发达”。他并且“视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
  但是梁启超也是中国最早放弃和批判政体思维的人。1903年他去美国走访了8个月,那时正是美国的“镀金时代”,是问题最多的时候。他很快就对这个自己曾经大加赞誉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大失所望,并得出结论:“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适何!”他后来又读了西方其他一些书,还读了很多中国古书,辛亥革命后又在中华民国政府当了几年官,有实践,又有中西比较的经验,这使他认识到政体决定论是错误的。为了探求在中国建立“有机之一统与有力之秩序”的途径,他把视线转向政体以外的其他因素,开始强调,政治好坏不能光看政体,更重要的是道德。“政在一人者,遇尧舜则治,遇桀纣则乱。政在民众者,遇好善之民则治,遇好暴之民则乱”。就这样,他从政体思维转换到政道思维。   共产党讲的“民主”是政道层面上的
  玛雅:梁启超发现舶来的政体思维不好使,于是回归传统的政道思维,这个转变过程和今天很多西行归来的“中国派”学者如出一辙。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政道思维是中国传统的分析政治的方式?
  王绍光:把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几种思想流派做个分析,就能看出,政道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治理国家的最终目标来看,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目标是不一样的。儒家讲贵民,贵是崇尚,就是孟子讲的,老百姓是最重要的,民为贵,社稷次之。法家讲贵君,君王至上,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尊君。墨家讲贵贤,道家讲贵己,他们执政的最终目的是不一样的。
  治术方面也不一样,儒家讲礼治,或者德治,法家讲法治,墨家讲贤治,道家讲无为而治。这些争论延续了几千年,从春秋战国时期这几家兴起时就开始了,后来历朝历代的君王、臣子和士大夫们从他们的典籍里吸收了不少有用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治国方式。这种治国方式,该用什么的时候用什么,有时候强调无为而治,有时候强调有为而治;有时候强调礼,有时候强调贤。
  所以,中国和西方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思想大家,当他们把问题想清楚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是集中在政体上,都是集中在政道上。比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谈到政体问题,即“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他认同“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但是他所说的“政体”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或孟德斯鸠意义上的政体,而是一种政道。例如,他把“民主集中制”称作是理想的政体。显然,西式的政体理论绝不会把“民主集中制”看作一种政体,它不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治国之道。
  同样,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毛泽东讲的“民主”也不是一种政体,而是一种政道。或者说,他讲的是政道的概念,不是政体的概念。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玛雅:毛泽东的民主观是政道的概念,不是政体的概念,是因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条新路”,是一个方式方法的概念?
  王绍光: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讲的“民主”从来都是政道层面上的民主,因此才会有诸如“民主作风”、“这个人比较民主”、“这次会议开得比较民主”之类的说法。如果从政体思维方式来理解,这些话make no sense(没有道理),因为跟竞选、多党制没关系。但是从政道的角度来理解,这些make a lot of sense(很有道理)。因为只要能让大多数老百姓的意愿在施政中得到体现,就是政道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民主”本来的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既可以从政体的角度看,也可以从政道的角度看。从政体的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由竞争性的选举产生。从政道的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人民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体制对人民的需求具有回应性,就是政道思维所理解的民主。
  玛雅:在我的概念中,“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式民主的表述,是中国人特有的民主观。
  王绍光:从政道的角度看民主,政府在政策上对人民需求的回应性更为重要。当代西方最著名的民主理论家罗伯特·道尔指出,“民主最关键的特征是政府对其公民的偏好持续的回应性”。道尔认为,现实世界中没有真正的“民主”,只有一批“多头政体”(Polyarchy)而已。尽管道尔在西方学界名声很大,他的这个观点在主流话语中却几乎完全被遮蔽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竞争性选举重要还是政府政策具有回应性重要?当然两者都重要。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恐怕还是政府制定政策能否反映他们的切实需求。环视当今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政治体制从形式上看,因为采用竞争性选举,似乎具有“代表性”,但是回应性未必高;有些政治体制没有多党竞争,但对人民需求的回应性却比较高。
  摒弃政体决定论思维方式
  玛雅:西方有学者对比印度和中国的政治体制,作出这样的评价:印度虽然有竞争性选举,但是在“权贵主导的民主”(elite-dominated democracy)之下,执政者在制定和推行经济政策中,利用国家有限的资源为权贵集团的利益服务,不愿意进行真正的、实质性的改革来扭转广大民众的命运。这正是印度民主60年,老百姓仍然极度贫困的根本原因。反之,中国没有多党竞选,得以大力推行改革,改善民生,这使中国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均领先于印度。
  王绍光:把中国的一切问题归咎于体制的人,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这种政体思维方式本身有什么问题。政体思维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认识不到政治现实的复杂性,把复杂的政治现实简约为几个标签:民主、专制,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网上最近有篇文章,说中国的问题是一党制,是政体的问题。那么变成几个党好吗?很多人想搞两党制。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想搞两党制,别人也想有两个党,最后可能出现几百个党、几千个党。
  玛雅:苏联解体后,出现了几百个政党。1995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258个社会联合组织参加竞选。普京于2000年提出《政党法》草案,对政党的组建及其活动范围加以限制。俄罗斯只有1.4亿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按这个比例,中国如果实行多党制,将会出现几千个政党。
  王绍光:这种局面完全有可能出现。就像加拿大出现魁北克党、英国出现苏格兰党一样,中国会出现多个党。苏联1991年解体前就有争论,开放不开放?有人说,理想的改革方向是变成一个北欧式的国家,但是当时就有人指出,改革以后更有可能跟非洲国家一样。事实上,在过去20年中,俄罗斯走过的政治道路确实不像北欧,更像非洲,陷入混乱和贫困。普京上台后才把残局收拾起来,人均GDP从谷底爬出来,现在也只是比1989年的水平略高一点点。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二大超强,遭遇让人不胜唏嘘。一些人以为政体一旦改变,好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逻辑思维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玛雅:尤其是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区差异这么大,不确定性就更大。
  王绍光:所以,不能拿这件事做实验。中国1912年就有过这种实验,当时一开放,从政体的角度来看,非常像西方——多党制,有几百个党,有宪法,有议会,有总统,有选举,也有言论自由,表面上看什么都有。但是1912年到1916年那段时间,中国到底怎么样?尤其后来造成的结果——军阀混战、一盘散沙,我们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就有政体思维在作祟。梁启超在1916年写道,中国这些年什么都试过,多党、议会、联邦,西方来的理念都试过,但都不奏效,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起作用。
  我讲“政体与政道”的问题,写文章,组织研讨会,目的就是要否定政体决定论这种思维方式,使更多的人采取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就是政道思维的方式。我认为,应该多考虑考虑治理的目标是什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可能会更好。■
其他文献
[摘 要] 价值观的迷失、裂变是个人腐败行为发生的精神根源,社会价值观的被扭曲和腐败亚文化的形成是社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文化根源。近年来,学界对于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治理腐败功能、弘扬廉政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日益增多。日前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观与廉政文化建设学术交流会暨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2019年年会”,围绕运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促进“不想腐的自觉”、以廉洁价值观引领廉政文
[摘 要] 《易传》中蕴藏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六十四卦代表着社会政治秩序的不同状态,书中观点精辟有据,尤其是对兴衰治乱的历史规律阐述极为深刻。其中贯穿了中正治国的核心理念,然后由此展开为为政之德、施政要方、通时之变等内容,为今天的治国理政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  [关键词] 《易传》;《象传》;为政;国家治理;兴衰治乱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深刻洞察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大局,掌握先机,指明了媒体融合前进的方向、路径,不仅为我们推进媒体融合提供了思想支撑,标定了行动指南,还身体力行,多次视察各级报社、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对全媒体建设、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刻的论述。在习总书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指示下,各级传统媒体按照深度融合、移动优先进行整体转型,在
[摘 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6月第七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会议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展开,总结出显著的制度优势、有力的整体部署及卓有成效的临床救治工作是此次疫情防控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应急管理能力不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则为短板。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发挥制度优势,
[摘 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金融企业的竞争模式和核心要素也发生了变化,科技成为制胜法宝和核心竞争力。P集团作为运用科技实现创新发展的金融企业代表,通过持续贯彻“科技引领金融”的经营理念,以“三个赋能”驱动集团向科技公司转型:一是以科技赋能金融,通过业务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金融主业的经营质效及智能风控水平;二是以科技赋能生态,通过输出场景解决方案及“一体化
中组部下发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干部学习须吃住在校,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不得请人代写论文等。并特别强调,学员在校期间及培训结束后,不准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等组织。
那是1946年10月19日,一个周六,我第一次抵达延安。之前就听说,每个人都要去参加周六的舞会,舞会是在一个长而低矮的石头建筑里举行的。  我跨过门槛,走向舞池,很快就有人正式把我介绍给毛泽东。他握了我的手,很有力,但又不像真正的握手,并没有上下晃动。  我还记得当时乐队演奏了《稻田里的火鸡》。我感到很惊讶,毛泽东注意到了,讲“有些美国同志教给我们这首歌”。  其他人也陆续走进舞厅。我注意到一个身
自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国内外舆论密切关注着这一大国“新标配”在中国的發展动态。习近平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少将,接受记者采访时围绕如何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收稿日期] 2016-07-28  [作者简介] 秦在东(1957-),  男,湖北宜昌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刘芷玄(1995-),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  [摘 要] 检察精神文化由检察工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以及群
[摘 要] 教与学是教育中一对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教与学分别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主体来实施。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并不矛盾,两者并行不悖。  [关键词] “教”与“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相长;“儿童中心”  [中图分类号]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