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X”证书制度下,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学校应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和提升老年照护人才的职业能力,从而形成“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 键 词] “1+X”制度;产教融合;老年照护;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210-02
一、背景资料
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指标,试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2015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1]。从以上的决定和方案中,可见国家重视和正在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1+X”证书制度正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具体体现[2]。
2019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校进入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为了落实此项目的开展,与敬老院深入合作,通过实践,摸索出适合培养老年照护人才职业能力的模式来落实老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工作。
二、教学实践
《老年照护》是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的指定用书。教材内容和护理学专业的《基础护理》、老年和服务管理专业的《老年人生活护理》在教学内容和技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技能评定点上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落实课程教学中,我们和企业共同制定了课程的教学方案,将证书的理论知识考核要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证书的实践技能考核要点融入实践中,来实施课程教学。
(一)“双主体”师资队伍
课程由学院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共同授课,建立了校企专兼结合的“双主体”教师队伍,双方优势互补,分别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实践要求进行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双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室完成技能实训,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践,在企业实践中有问题再集中授课指导,这就形成了在课堂中有模拟实训室、在医院中有课堂的“双课堂”的特色,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真正实现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校企“双主体、双课堂”的教学特色是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结果,值得其他学校推广和借鉴。
(三)“双融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任务引领、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做好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证书考试内容深度融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考试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技能标准,以考证的标准规范教学内容,做到课证融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四)“双边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培养和培训结合,在课堂上融入情境模拟教学和真实情境下的床边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事先布置案例,让学生查阅资料,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边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成果
(一)提升了学生老年照护的职业能力
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科学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应用,充分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实践中学生也发现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与改善相关技能[3],提升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与老人密切接触,学生加强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感恩、敬畏生命以及人文關怀的意识,这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老化知识量表(FAQ1)调查发现,实践前后,学生的养老知识显著提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对老年人态度(KAOP)得分高于136分,呈正向趋势。(见表1)。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与老人沟通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老年照护的职业能力也增强了。
(二)形成“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在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的指导下,通过校企联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职业技能培训场地;采用课证融合的方法,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训和培养结合,形式合理,内容合适;渗透文化互通的理念,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修养,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在实践中以老人为中心,视老人为亲人,从细小处关爱老人,减轻老人的痛苦,让老人得到更舒服的服务和照顾,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利用团队合作的模式组建一支培训师资队伍,从而构建“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三)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本土化实践中,由于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只是趋于表面,难以深入进行。我院在落实“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时,与企业深度合作,成立老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能专家共同组成,双方在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项目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内涵,建立了“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4]。
“在服务中育人,在育人中服务。”“1+X”证书制度下产教深度融合能够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文化融合、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企业通过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丰富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师资,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另外,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35-43.
[2]赵学瑶,卢双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18-23.
[3]许莹,岑慧红,陈燕兰,等.校企合作下养老服务与护理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9,26(7):11-14.
[4]吴彬,马秋萍,黄颖,等.养老服务业发展视角的“产教融合、公建民营”护理专业实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10.
编辑 郭小琴
[关 键 词] “1+X”制度;产教融合;老年照护;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210-02
一、背景资料
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指标,试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2015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1]。从以上的决定和方案中,可见国家重视和正在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1+X”证书制度正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具体体现[2]。
2019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校进入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为了落实此项目的开展,与敬老院深入合作,通过实践,摸索出适合培养老年照护人才职业能力的模式来落实老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工作。
二、教学实践
《老年照护》是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的指定用书。教材内容和护理学专业的《基础护理》、老年和服务管理专业的《老年人生活护理》在教学内容和技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技能评定点上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落实课程教学中,我们和企业共同制定了课程的教学方案,将证书的理论知识考核要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证书的实践技能考核要点融入实践中,来实施课程教学。
(一)“双主体”师资队伍
课程由学院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共同授课,建立了校企专兼结合的“双主体”教师队伍,双方优势互补,分别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实践要求进行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双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室完成技能实训,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践,在企业实践中有问题再集中授课指导,这就形成了在课堂中有模拟实训室、在医院中有课堂的“双课堂”的特色,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真正实现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校企“双主体、双课堂”的教学特色是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结果,值得其他学校推广和借鉴。
(三)“双融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任务引领、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做好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证书考试内容深度融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考试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技能标准,以考证的标准规范教学内容,做到课证融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四)“双边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培养和培训结合,在课堂上融入情境模拟教学和真实情境下的床边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事先布置案例,让学生查阅资料,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边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成果
(一)提升了学生老年照护的职业能力
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科学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应用,充分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实践中学生也发现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与改善相关技能[3],提升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与老人密切接触,学生加强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感恩、敬畏生命以及人文關怀的意识,这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老化知识量表(FAQ1)调查发现,实践前后,学生的养老知识显著提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对老年人态度(KAOP)得分高于136分,呈正向趋势。(见表1)。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与老人沟通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老年照护的职业能力也增强了。
(二)形成“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在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的指导下,通过校企联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职业技能培训场地;采用课证融合的方法,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训和培养结合,形式合理,内容合适;渗透文化互通的理念,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修养,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在实践中以老人为中心,视老人为亲人,从细小处关爱老人,减轻老人的痛苦,让老人得到更舒服的服务和照顾,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利用团队合作的模式组建一支培训师资队伍,从而构建“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三)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本土化实践中,由于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只是趋于表面,难以深入进行。我院在落实“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时,与企业深度合作,成立老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能专家共同组成,双方在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项目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内涵,建立了“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4]。
“在服务中育人,在育人中服务。”“1+X”证书制度下产教深度融合能够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文化融合、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企业通过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丰富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师资,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另外,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35-43.
[2]赵学瑶,卢双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18-23.
[3]许莹,岑慧红,陈燕兰,等.校企合作下养老服务与护理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9,26(7):11-14.
[4]吴彬,马秋萍,黄颖,等.养老服务业发展视角的“产教融合、公建民营”护理专业实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1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