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运用价值。例如,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比例”以后,教师可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算校园中的一棵树的高度。学生们观察、思考、操作、交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以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验到数学的用处,培养了学生的运用意识。
  2 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时、教材和教室这些狭隘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融入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以往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教学的训练价值,教學内容过于强调系统逻辑性,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思维训练性而忽视了现实性和运用性,使应用题远离了学生生活,断开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它使部分学生在应用题前面丧失自信,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熟视无睹,不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思考、提出或解决现实生活。让应用题教学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种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所收集到的数学信息,通过这些收集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的观察意识、应用意识,并自觉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认识元、角、分后,可以让学生用人民币去买东西,在模拟买东西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简单的加、减运算知识,而且也把人民币的知识学活了。
  3 开展游戏教学
  在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便于他们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学习,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节课上,为了巩固认币,我设计了一个拿币的游戏。屏幕上有5件商品,分别是5角、1元、2元、1元5角、3元7角。请学生分别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有的学生竟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找零来解决。“老师,我用两个2元买3元7角的小熊,你要找我3角。”听了学生不同的付钱方式,我激动不已,深深的被学生的聪明所感动,真切体会到,只要你愿意,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从发现中寻求快乐,同一件商品,不同的付钱方法。思想在这里交流,经验在这里丰富,思维在这儿拓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其他文献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1 明确认识地理概念的本质  1.1 地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地理信息的一种抽象。地理信息的呈现是互交叠加的,获得知识的过程首先是建立概念的过程,
期刊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明确课改目标  我们在以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揭示谜底,而是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物理现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命题。  1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意去学习,并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关键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设计新奇的导语,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七年级“平方差”这一节,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能在半分钟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与素质教育更紧密集合起来,因此,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期刊
提起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就感觉头疼,的确,老师们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花的时间远远超过数学课时,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中,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问一问学习状况,谈一谈生活中的困难,找一找他的进步,
期刊
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这种劳动性质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1 以联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
期刊
目前高中阶段根据《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学习要求:阅读理解是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阅读训练在高中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新高中英语教材》也随即问世。其课文具有选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尤其阅读部分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期刊
外语教学要贯彻国家教委《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和上海《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按照外语学习规律高中阶段应进行充分的阅读训练”,“给学生们打下良好的自学与运用的基础”的方针。阅读既能获取大量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科学、风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以下是笔者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尝试。  1 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恩情  ①准备一些描述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老师,体贴老师,尊敬老师,回报老师,并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