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进入巨著的调味品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味是咸味之外能在烹饪中独立存在的主要滋味,在调味中的作用也仅次于咸味,所以甜味调味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食糖,又称“蔗糖”,是以甜菜、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或回溶、清净处理和煮炼结晶制成的。食糖的口味清甜,食后能产生良好的美味感,并令人心情舒畅,是甜度很高、使用最广的甜味调味品。
  季羡林大师写《糖史》
  人人要用调味品,但是调味品的地位很低。不过,食糖非常“幸运”,是唯一有人给它“历史”的调味品,而且还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说过:“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80岁以后。”也就是说,从1992~2002年的10年,是他一生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10年里,季羡林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中国佛教史·龟兹与焉耆的佛教》。这三部巨著的完成,了却了季羡林平生的心愿,也可以说给他60年来的学术研究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其中的《糖史》,可以说是季羡林先生迄今为止用力最勤、篇幅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约83万余字,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国内编;第二编为国际编;第三编为结束语。
  扬州曾是我国古代蔗糖中心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种植甘蔗,但那时只是将甘蔗榨成蔗汁饮用或调味,或将甘蔗汁熬成“蔗浆”,或将蔗汁熬得像饴糖那样浓,叫做“蔗饧”,或以蔗汁曝晒或加乳熬成硬饴状,称为“石蜜”。甘蔗制糖技术是印度发明的,西汉时传入中国。三国时期,两广及越南北部的蔗糖还是十分名贵的贡品,仅仅在宫廷中流行。我国蔗糖大规模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派遣特使从印度引进一种加工蔗糖的技术,并下诏在扬州试点。到了宋代,蔗糖生产已以江、浙、闽、广、 蜀等地为主了。那时我国蔗糖制造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质量已经超过印度等西域国家了。
  同时,唐朝也开始生产紫色的沙糖,潮汕各地当时已有了以畜力和手工操作生产红糖,唐人还使用了石蜜制法和冰糖制法,使蔗糖的种类更加丰富。沙糖经过浓缩之后,加牛乳再煎,将糖浆炼成膏状,注入印模,逐渐干燥冷却,又成了不同形状的石蜜。
  冰糖最早被称为“糖霜”,又叫“糖冰”,也始于唐大历年间。相传文殊化身的邹和尚曾在四川遂宁一带传授制造冰糖的技术,遂宁创制冰糖的工艺程序和冰糖品色闻名全国。但是《西域记》则记载,是唐玄奘从西域询知其法带回东土的。唐宋时期,以糖为原料的食品日益增多,据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载的各种有名有姓的甜品就有数十种。
  到了明代,我国制糖技术已较为发达。宋应星《天工开物》就详细记载了当时种蔗、制糖的经验。当时制糖已用黄泥来脱色,工艺非常先进,与今之用脱色炭相差无几。
  中国甜菜早已有之,但因甜菜含糖量低,早时只作药材与蔬菜。清末,从欧洲引进了含糖量高的甜菜品种,北方才开始使用甜菜制糖。清代名著《调鼎集》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甜味调味品及甜品的提炼方法,如 “净糖”、“提糖”、“米糖”及“酥糖”的制作。书中还记有一种宫中的佳品“一窝丝”,要求糖卤熬至老丝后,用手反复拉扯成细丝,做成后表面白而发亮,里面松而有许多小孔,捆盘绕起来成一窝,所以叫“一窝丝”。
  中国人食糖消费实在太低
  在当今世界,食糖的人均消费量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根据国际糖业组织提供的数字,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0.2千克;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27.3千克;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41千克;最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更高。
  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糖仅仅是调味品,很难达到西方国家食糖消费的水平。虽然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但是人均年消费食糖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约8.4千克,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3.65千克的水平。而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均食糖消费量分别为23.9千克和30千克。
  丰富的功能
  食糖在烹调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调味中起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食糖共有6大功能:1.赋予食物甜味,能消腥去腻除臭味,矫正口味,减少和抑制菜肴原料的咸、苦、涩味,缓和辣味的刺激感;2.能丰富菜肴的口味,增加香气和鲜美,菜肴显得柔和醇厚,突出特殊风味;3.使菜肴的汁卤稠浓,成菜油润明亮,还可使菜肴色泽加深,起到着色、增色、美化菜肴的作用;4.可以调节原料质地,在腌渍肉类时,能促进胶原蛋白质膨润,使肉组织柔软多汁,可起到保持肌肉的嫩度;加糖炖肉,不仅肉质柔软鲜嫩,肉皮光亮,还能够提高肉品的营养价值;5.具有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故可用糖渍的方法保存食物;6.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糖可以缩短发酵时间,使面团外形挺拔,能改进面点的色泽,使成品松发和有脆感。
  食糖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功效,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其供给人体的热能约占人体所需总热能的60%~70%。蔗糖是一种非常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它转化极快,产生的能量也极快,是体力劳动者最便捷的能量补给源,是运动型的快速见效营养食品。同时,对人体而言,食糖经快速吸收、消化之后,最后干净地排出,没有像摄入过多蛋白质、脂肪之后有残留物,对肝脏造成负担。蔗糖还是大脑的主要营养能源,蔗糖被人体吸收后分解成葡萄糖,是大脑的唯一能源。所以,对于广大脑力劳动者而言,糖是大脑的伴侣,万万不容忽视。食糖作为一种简单的能源型营养品,它对维护人体生长机能、减少疲劳、提高睡眠质量都很有帮助。食糖还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的重要成分,包括人体的软骨组织、骨骼、眼球角膜、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肝等。
  奥地利医生研究发现,因本身原因造成车祸的司机其血液中的糖分比标准量低得多。因此,在学生课间、运动员活动期间、驾驶员操作期间,吃些糖可以集中精力。尤其跑长途的司机应该多带些甜食。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胖人的食物中脂肪总是比碳水化合物多,可见,如果人们不滥食高脂肪食物,就可以安心地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用量,而不必担心肥胖。
  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学和民间食疗法、药膳中多有记载,食糖在战争年代曾作为药品替代品用于伤病员的消炎作用,糖对身体有益,对病后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孕妇、产妇吃红糖无论是对胎儿、婴儿,还是对自己,均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其他文献
蔬菜在不同的季节会发生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早春的茄果瓜类蔬菜病虫害较多,使用杀菌剂比较普遍。而茄果瓜类、豆类是连续性采收,生长期长,因此会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的同时进行采收,以致农药残留量较难控制。蔬菜在秋季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且抗药性强,使用农药较多,所以绿叶菜类的农药残留污染比包心菜严重。  可见,冬春季可多选购绿叶菜类,夏秋季多选购茄果瓜类和包心菜。特别是夏季,食
期刊
第一次听到“龙”这个名字,是在香港时代广场的“食通天”。那里有家“金牛苑餐厅”,是专做法式越南菜的。这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主人很热情,点了好几道这家餐厅的名菜,其中有一道是“龙”。  端上桌的似乎是一座造型精美的金黄色的“小船”,“船”的两头高高翘起,“船”身则盛满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金砖”。这也能吃吗?  “能吃,而且美味得很!”主人客气地把一小块“金砖”放入我面前的菜碟中,我不由仔细打量了一番。
期刊
说到“感官评定”,许多读者或许会感到有些陌生,不过相信大家都有在夏天挑选西瓜的经历。有经验的人通过“观色听声”来判断西瓜的生熟。其实,这就是生活中运用感官来评判食品质量的一个典型例子。  一般来说,食品有三种属性: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色、香、味”便是食品感官的重要部分。当然,专业的“感官评定”还包括对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性状的全面考察。虽然目前通过仪器检测可以得到许多食品相
期刊
张健:  1971年生于上海,1986年入锦江联营公司烹饪专业学校。在国际饭店学习京帮菜3年,后进入锦江饭店宴会厅当厨师,师从周秀琴,学习制作粤菜、川菜及本帮菜。多次参与国内外政府首脑宴请和重大会议的餐饮制作,并多次赴全国各地进行技术交流,获业内外一致好评。  2000~2003年,他东渡日本,担任日料店厨师长,专司日式中华料理烹饪。回国后在美国戴斯集团所属中祥戴斯五星级大酒店任中餐及东南亚菜系厨
期刊
肠道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肠道的状态和年龄不仅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也关系着人的健康状态。保养肠道,是一件健康大事。世界胃肠病学组织曾对关爱肠道健康提出十项建议,其中之一即是经常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  日前,达能集团旗下的全球知名品牌碧悠推出全新“果吸”系列酸奶,把健康和美味带给中国消费者。据了解,最新上市的达能碧悠果吸系列有草莓、热带水果、混合莓果三种口味,将真实的水果、果汁与顺滑的酸奶充
期刊
在地理上,狭义的“江南”指长江沿线地区,广义的“江南”指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但在人们看来,江南更多的是抽象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江南的味道,是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恬静内秀的建筑风格,是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是温和细腻诗意婉转的人文情怀。  春季,最令江南人喜爱的家常菜莫过于那一碗腌笃鲜。不仅是对物质匮乏年代鲜美菜肴的记忆,而且其营养丰富,是高蛋白、高纤维的营养美食。传统腌
期刊
潘晓晔:一个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女孩,小时候她奶奶常在她耳边说这样一句话:“女孩子不会做饭,长大了受气”,就这样在奶奶的教导下,她对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观开朗的她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做客电台、电视台录制美食类节目,在多家杂志开设美食专栏。  西兰花是我很喜欢的一种蔬菜,隔三差五就要吃一顿,平时去餐厅点完荤菜,想加份素菜时,想不出更好的选择一般就点“蒜蓉西兰花”或者“清炒西兰花”。  西兰花中的
期刊
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曾梦想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上海小囡Wendy在25岁之前将梦想变成了现实。Wendy原本在银行工作,从拥有一份长辈眼中理想的职业,到成为年轻人艳羡不已的咖啡店老板,在外人眼中只是华丽的一转身,为“转身”所付出的努力则实实在在地印刻在咖啡店的各个角落。  年轻80后的个性在Wendy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敢想敢做,诚意待人。前者使Someday Caf幋永锻汲晌质担笳咴虮Vす丝褪贾漳
期刊
“烂煮春风三月初,家家户户剥春笋。”刚采摘的春笋尚带着几点湿泥,腌制了一个冬季的咸肉早已入味紧实,慢火煨就一锅汤,称之为“腌笃鲜”,就是农历三月前后江南人餐桌上最令人垂涎的美味。竹素有谦虚正直的美誉,诗人谓之曰“虚心竹有低头叶”。而笋作为竹的雏形,亦有韬晦谦逊之姿,入菜时为主为辅,都很适宜。三春时节,席间最常见的食材,非笋莫属。  若要叫人在脑海中描绘一幅“春景”的图画,除了绿杨红杏、春燕衔泥,最
期刊
当服务员将“一米杯”端上来时,一整排啤酒着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米长的木质酒架上,依次排列着颜色由淡渐深的8小杯鲜酿啤酒。温暖的灯光将啤酒液体衬托出鲜亮的颜色,杯口浮着的细腻坚挺的泡沫微微颤动,让人忍不住想大喝一口。  倒出的是万国风情  从清新活泼的比利时果啤到浓郁醇厚的爱尔兰苦啤,品尝“一米杯”的过程就像一次登山之旅,期间经历具有轻柔苹果芳香的德国白啤、麦香突出的墨西哥红啤、透着优雅花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