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感”关系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稳定与就业质量,更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发展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有各种好的途径,而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培养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感”的形成,是一种比较现实、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个性教育;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感
自从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今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克服发展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稳定的“职业道德感”,这已经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对职业学校的信任。因此,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形成正确、稳定、有价值的“职业道德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校企和谐”、“校企合作”与赢得社会信任与尊重的核心环节。
一、通过“个性教育”的实施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感”
“个性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基本教育。它教会学生如何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动机需要、个人性格与能力等与职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取得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和谐的这样一种局面。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而这种具体化,必然要体现出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情感要求、动机要求和性格要求等,也即对人的个性的要求。一个有着良好个性的学生,必定会在职业岗位上形成正确与稳定的“职业道德感”,能认真、安心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而过于注重自我、缺乏责任心、不能吃苦耐劳、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必定在职业岗位上不能持之以恒、干一行爱一行,总是好高骛远,对他人和社会价值漠不关心。这些情况都最终以缺乏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反映出来,而这些情况又都是与学生的“个性”相关的。
现在的学生,个性十足,以有独特的个性为荣。他们崇尚“独立、自我,注重个人奋斗与实现价值”,崇尚“标新立异、自由、无拘无束”的个性。这种个性体现了新时代学生的价值追求取向务实化、多元化。“个性”本身没有对与错,但只有与职业岗位需要、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这种个性才是有价值的正确的个性选择。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有价值的正确的个性选择,最终体现在其职业道德感的表现上。对于所有职业来说,有其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那就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诚信。这些职业道德规范都与学生个人的“个性”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生“职业道德感”建立的几种途径
1.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将个性培养的道德活动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看,对职业学校来说,当学校的期望值较低或学生本身不努力学习与钻研技能的时候,或者学生不在乎他们学习的质量的时候,那么我们所有的教学的目的都没有达到。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这样一种校园氛围中,学生会无形中学到一些坏的习惯,并影响到他们的个性成长与未来职业道德感的形成——懒惰、对什么事都不在乎、逃避责任等,而这些会伴随着他们进入职业生涯中去。而积极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友善但又处处显示公平竞争理念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内在地树立几个目标:(1)从内心重视校园学习的机会,并能理解学习机会是不能重复的。(2)培养自己努力学习的一种能力,包括能抵御诱惑的能力和追求长远目标的一种能力。(3)培养学生失意或失败时不气馁,学会继续奋斗的勇气。(4)培养学生内心追求完美的一种“道德感”。这与今后的岗位“职业道德感”是相关的。从最基本的道理上来说,“职业道德”意味着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必须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培养职业道德感,就是让人们对工作完成得好产生满足感,工作完成得不好产生羞耻感,对自己的工作与任务充满关注,这就是一种个性的培养结果。目前,除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之外,合作式活动教学、项目教学法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感的好方法。
2.教会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价。除了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激发内在的积极情感作为动力之外,教师也应该教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这关系到如何正确对待未来的工作岗位与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感。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看清自己的基本素质、基本适应能力与工作技能,能让学生对自己、对工作岗位、对未来有一个基本合适的期望与目标。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与“责任感”。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认为在学习方面自己是失败者,是二流甚至三流学生,不能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普遍地缺少成功感,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的缺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因此也就不需要有什么“责任”可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职业岗位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需要和尊严,用一句广告语说就是“我能”。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管理与引导、思想教育与沟通方面经常给学生树立一些可以做到的小目标。多给他们目标设定,多问问他们的结果,多沟通存在的不足与改正的措施,就会渐渐地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学校,通过老师的帮助与引导,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成功的目标。最终,他们会感到:“我”能成功,“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有责任,应该做好别人交给“我”的事,这是一份信任与肯定。他们的改变与他们从成功中获得自尊,懂得重视学习是分不开的。
4.重新培养学生认真而不是敷衍家庭作业的好习惯。这关系到学生“自律”个性品质的养成,而且也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一般来说,职业学校里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做作业的习惯。要么不动脑筋敷衍了事;要么抄袭别人作业胡乱交差。对“作业”这样一种反映当天学习成果的手段缺少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对今后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来重新培养好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要求的“自律”的品质。(1)作业只有按要求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不同的课堂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必须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责任。(2)专门选定一个时间做为集体订正或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让学生明白,作业是自己的成果,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成果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交待。作业是严肃的事情,是自己一种获得别人承认的途径,马虎不得。(3)团体激励。这跟前面的协作式方法相似。(4)间隔一段时间召开与家庭作业有关的班会,大家充分、自由、认真地讨论。这种班会,有助于学生逐渐摒弃那种导致自私自利、自我放纵和不劳而获的厌学风气的蔓延。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学生都或多或少从心理、行为习惯、个性品行等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校的教学与技能培养,最终会影响到中职、高职教育的效果,影响到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家长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认可度。所以,从学生的道德感出发,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抓住“职业道德感”这个具有基础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培养、纠正、磨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会让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时候,同时也具有了正确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成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关键词:个性教育;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感
自从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今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克服发展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稳定的“职业道德感”,这已经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对职业学校的信任。因此,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形成正确、稳定、有价值的“职业道德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校企和谐”、“校企合作”与赢得社会信任与尊重的核心环节。
一、通过“个性教育”的实施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感”
“个性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基本教育。它教会学生如何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动机需要、个人性格与能力等与职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取得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和谐的这样一种局面。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而这种具体化,必然要体现出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情感要求、动机要求和性格要求等,也即对人的个性的要求。一个有着良好个性的学生,必定会在职业岗位上形成正确与稳定的“职业道德感”,能认真、安心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而过于注重自我、缺乏责任心、不能吃苦耐劳、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必定在职业岗位上不能持之以恒、干一行爱一行,总是好高骛远,对他人和社会价值漠不关心。这些情况都最终以缺乏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反映出来,而这些情况又都是与学生的“个性”相关的。
现在的学生,个性十足,以有独特的个性为荣。他们崇尚“独立、自我,注重个人奋斗与实现价值”,崇尚“标新立异、自由、无拘无束”的个性。这种个性体现了新时代学生的价值追求取向务实化、多元化。“个性”本身没有对与错,但只有与职业岗位需要、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这种个性才是有价值的正确的个性选择。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有价值的正确的个性选择,最终体现在其职业道德感的表现上。对于所有职业来说,有其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那就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诚信。这些职业道德规范都与学生个人的“个性”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生“职业道德感”建立的几种途径
1.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将个性培养的道德活动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看,对职业学校来说,当学校的期望值较低或学生本身不努力学习与钻研技能的时候,或者学生不在乎他们学习的质量的时候,那么我们所有的教学的目的都没有达到。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这样一种校园氛围中,学生会无形中学到一些坏的习惯,并影响到他们的个性成长与未来职业道德感的形成——懒惰、对什么事都不在乎、逃避责任等,而这些会伴随着他们进入职业生涯中去。而积极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友善但又处处显示公平竞争理念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内在地树立几个目标:(1)从内心重视校园学习的机会,并能理解学习机会是不能重复的。(2)培养自己努力学习的一种能力,包括能抵御诱惑的能力和追求长远目标的一种能力。(3)培养学生失意或失败时不气馁,学会继续奋斗的勇气。(4)培养学生内心追求完美的一种“道德感”。这与今后的岗位“职业道德感”是相关的。从最基本的道理上来说,“职业道德”意味着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必须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培养职业道德感,就是让人们对工作完成得好产生满足感,工作完成得不好产生羞耻感,对自己的工作与任务充满关注,这就是一种个性的培养结果。目前,除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之外,合作式活动教学、项目教学法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感的好方法。
2.教会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价。除了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激发内在的积极情感作为动力之外,教师也应该教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这关系到如何正确对待未来的工作岗位与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感。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看清自己的基本素质、基本适应能力与工作技能,能让学生对自己、对工作岗位、对未来有一个基本合适的期望与目标。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与“责任感”。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认为在学习方面自己是失败者,是二流甚至三流学生,不能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普遍地缺少成功感,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的缺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因此也就不需要有什么“责任”可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职业岗位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需要和尊严,用一句广告语说就是“我能”。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管理与引导、思想教育与沟通方面经常给学生树立一些可以做到的小目标。多给他们目标设定,多问问他们的结果,多沟通存在的不足与改正的措施,就会渐渐地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学校,通过老师的帮助与引导,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成功的目标。最终,他们会感到:“我”能成功,“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有责任,应该做好别人交给“我”的事,这是一份信任与肯定。他们的改变与他们从成功中获得自尊,懂得重视学习是分不开的。
4.重新培养学生认真而不是敷衍家庭作业的好习惯。这关系到学生“自律”个性品质的养成,而且也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一般来说,职业学校里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做作业的习惯。要么不动脑筋敷衍了事;要么抄袭别人作业胡乱交差。对“作业”这样一种反映当天学习成果的手段缺少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对今后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来重新培养好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要求的“自律”的品质。(1)作业只有按要求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不同的课堂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必须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责任。(2)专门选定一个时间做为集体订正或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让学生明白,作业是自己的成果,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成果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交待。作业是严肃的事情,是自己一种获得别人承认的途径,马虎不得。(3)团体激励。这跟前面的协作式方法相似。(4)间隔一段时间召开与家庭作业有关的班会,大家充分、自由、认真地讨论。这种班会,有助于学生逐渐摒弃那种导致自私自利、自我放纵和不劳而获的厌学风气的蔓延。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学生都或多或少从心理、行为习惯、个性品行等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校的教学与技能培养,最终会影响到中职、高职教育的效果,影响到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家长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认可度。所以,从学生的道德感出发,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抓住“职业道德感”这个具有基础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培养、纠正、磨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会让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时候,同时也具有了正确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成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学校培养目标。